正文

第一部分(1919—1977年)

相约经典 走进名著(中国现当代卷) 作者:袁湛江 著


第一部分(1919—1977年)

恢宏阔大 气壮山河——走进《毛泽东诗词欣赏》

设计者:郝玲君(河北省开滦一中)

一、导语

毛泽东诗词作为一种艺术,以豪迈伟美的笔法、崇高的革命情怀、恢宏阔大的境界、雷霆万钧的气势,向人们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众不同的诗词风貌。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国家领导人,可以把古典诗词写得这么具有审美性、艺术性,表现出这么强大的诗词魅力和人格魅力。

☆问题来了:

1.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捧起这本书来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阅读本书之前,先说一说你对毛泽东的印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关于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出生,1976年9月9日逝世。湖南湘潭人。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同时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毛泽东被人们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100人”。他的诗词创作得很早,但是大多数发表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下子吸引众人传诵他的诗词,研究他的诗词。他的诗词以其独特的经历背景为素材,其高超的诗词艺术水平将中国古典诗词在现当代推向了一个高潮。这些诗词,让人们看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另外一面。

☆问题来了:

1.作为世界闻名的政治家,毛泽东博览群书,在空闲时间写下了很多古典诗词,并以自己独特的革命经历和政治视角展现对很多重大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他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集大成者,更在很多方面开创先河。如果你对他的传奇经历感兴趣,不妨搜集一下他的故事,解读一下他形成巨大影响力的内在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还是诗人,是一位典型的通才。你在哪些方面比较擅长?你怎样看待通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诗人怎么看?你希望自己成为诗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容解析

正编: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作品欣赏

《贺新郎· 别友》《沁园春· 长沙》《菩萨蛮· 黄鹤楼》《采桑子·重阳》《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七律·到韶山》《卜算子·咏梅》《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副编:毛泽东诗词中的补充作品欣赏

《五古·挽易昌陶》《虞美人·枕上》《西江月·秋收起义》《七绝·观潮》《七绝·屈原》《念奴娇·井冈山》《七律·贾谊》《七律·咏贾谊》

☆问题来了:

1.毛泽东从韶山农民家庭走出,成为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那些惊天动地的传奇故事如何化作雷霆万钧、气壮山河的诗词?通过阅读他的诗词,我们能够体会他怎样的内心情感?你对他的精神品格如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开慧不仅是毛泽东的妻子,也是他的知音和战友,书中几首诗词展现了二人怎样的情感生活?毛泽东如何看待他和杨开慧的感情?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亚子先生早年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清末文学团体“南社”的发起人和主要诗人之一。他曾先后多次和毛泽东交往,二人在交往中互作诗词。请针对酬和诗歌,谈一谈你的看法。或者找一个擅长写诗歌的同学,二人尝试写写酬和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是一位军事家,非常讲究独特的战略战术,一生中指挥过多次大的战役。请阅读他的诗歌,挑选一些战争题材的,比如《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就他对待战争的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中国共产党的初期,毛泽东和右倾主义、“左”倾主义分别做过斗争,曾被打击过、边缘过。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其间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重庆和平谈判失败,毛泽东向全军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最终赢得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天灾——血吸虫病;有人祸——外交失利、美国的经济封锁、苏联的遏制(撤走援助)。每一件事情都是天大的事情,但毛泽东用他的智慧带领广大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阅读他的诗词《菩萨蛮·黄鹤楼》《菩萨蛮· 大柏地》《七律· 长征》《念奴娇· 昆仑》《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二首·送瘟神》《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你有什么感想?他面对人生这么多磨砺时的那份坦然和气魄,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本书,你对毛泽东这个人有什么新的认识?他怎样看待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那些血雨腥风?毛泽东的诗词展现出他对待各种大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你看到了他思想中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与一般的政治家相比,他多了一些文人气质;与一般的诗人相比,他多了一份政治家气魄;他不仅在思想上是成功的,在军事上是成功的,而且诗词作品也是成功的,自成一家。对你而言,他的诗歌展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让你收获了哪些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艺术鉴赏

《毛泽东诗词欣赏》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欢,说明毛泽东诗词具有艺术魅力和思想魅力,也说明注释者周振甫先生的赏析一丝不苟、认真全面、语言经典、学术水平高。有人说毛泽东的诗词题材广泛,妻子、同学、友人、下属、历史人物,人生境遇中的一切事情,皆入诗词中;有人说他善于抓住大的意象,借助大的时空背景,写恢宏阔大的境界;有人说他善于将中国古典故事、古诗词直接引用或者化用到自己的诗词中,平添含蓄蕴藉之美,文化底蕴十足;有人说他的语言具有超强的概括力,并巧妙地将口语用在其中,直白浅显;有人说他的诗词善于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使得诗词具有高度审美价值……

☆问题来了:

1.语言风格。毛泽东诗词的语言呈现多样的风采,有的浅显易懂,有的深刻蕴藉,有细腻的摹状,有高度的概括,特别是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比比皆是……这是我阅读的一些感受。如果你也有相同的感受,请找出相应的诗词例证,体味其雄伟的语言风格;如果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也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豪迈的气魄。毛泽东诗词历来被人们认为是豪放派新的代表。他的词经常借助大的时空转换、古今人物的交织,营造出恢宏阔大的意境,甚至在遭遇失败、挫折的背景下,也不失豪迈之气。请你在阅读中细细体察他的豪迈风格,并结合实例说说毛泽东是怎样展现这份豪迈之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沛的文化。毛泽东是一个酷爱读书之人,尤其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更是反复阅读,很多能长篇背诵。正是因为读书的积淀,他的诗词呈现出文人词的特征,直接、间接引用了很多的传说故事、历史掌故、经典诗句,让他的诗词有时候呈现出像辛弃疾诗词那样频频用典的特点。请在他的诗词中找出两例,看一看他都运用了哪些故事和哪些人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体会案例

毛泽东诗词的炼字

毛泽东,曾在以前最黑暗的时代引领我们走向光明,带领我们走向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伟大的革命家。可是有些人只知道毛泽东引领我们走向胜利,却不知道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诗人。

他很会写诗,而且他的诗都很有气魄。其气魄体现在哪里呢?我以为在“用字”上值得大书特书。比如他的《沁园春·长沙》,其中有一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里面的“万”字用得很好,不仅写出了当地山峰之多,也表现出了作者指点江山的霸气,他的很多诗中都用了“万”字;“遍”字写出了红的范围之广;“染”字化静为动,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还有一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漫”字描摹出湘江水势之盛,似有满溢之感; “透”字描摹出江水碧绿清澈之状;“争”字描摹出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再比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在空中矫健勇猛、迅速有力地飞翔的姿态;“翔”字刻画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地游动的姿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毛泽东的诗词用字很绝,仔细品读会发现其诗词有很强的画面感。

李秋磊

毛泽东诗词中的秋

不管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大多数诗人写秋景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而毛泽东诗词中的秋景却是“我言秋日胜春朝”。读毛泽东的诗词仿佛不是在读悲秋,而是在读秋天的美景,一种“胜春朝”的气势,体现了毛泽东本人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

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把秋写得不再是悲凉暗淡的黄色,而是生机勃勃的红色,这也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这也是他诗词最有特色的一点。我因此爱上诗词,感受着诗词的魅力带给我的快乐。

朱梓健

风景这边独好

柳亚子老先生曾这样评价您的作品:“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

身为一代领袖,您在文学上的成就无人能及。您的词风豪迈,可比苏轼,却不像东坡般放荡。用您自己的话来讲:“风景这边独好!”

走进您的风景,从《卜算子·咏梅》开始。您一改陆游“寂寞开无主”的悲凄与孤苦。寒梅绽放,不再寂寞,不再无主。漫天飞雪,百丈冰川,梅自昂首挺立,奋发向上;花枝俏美,花色漫漫,梅报春来,丛中欢笑!

读到孩提时代的诗作《七绝·咏蛙》。“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6岁,便有了凌云的壮志;16岁,便拥有了统率三军的气质。语出惊人,这短短十余字,让我折服。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迎风劈浪,释放了您无限的自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个冰天雪地的北国,一个山河壮丽的中国!您的领袖气质,借着雪景,喷涌而出。

在这三千年文学史上,您已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博涵

五、争鸣商榷

关于毛泽东诗词赏析有各种版本,一一看过后,最终选了这本《毛泽东诗词欣赏》。著者周振甫先生是钱钟书先生最为推重的学者型编辑,也是著作等身的编辑型学者。在参与毛泽东诗词注释工作过程中,曾提出原作的两处错误,并被采纳。这本书有写作背景、有详尽的注释鉴赏,很有见地。这本书还是“国民阅读经典”系列重要读物。

实际上,很多的毛泽东诗词的阅读者对毛泽东诗词的评价有一些不同见解和各自的观点。我们摘取了几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你在读完书之后,合上整本书,要形成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评价。再来对比看一看大家的观点,你是否同意这些评价?看看你还有哪些更好的想法。

观点一 (网名为“火木”的网友):磅礴霸气,王者之风。如果一个人不了解毛主席的人生轨迹,也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那么他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些诗词。毛主席的诗词气势尽显磅礴之气,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革命精神熠熠生辉。那种所向披靡的大气,不是伟人,何以至此?

观点二(网名为“山中客”的网友):毛主席诗词在我心里是旧体诗词最后一个巅峰,常见的也就40余首,全部是经典。毛泽东诗词励志、昂扬、乐观,即使是伤感婉约词如《蝶恋花·答李淑一》《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也感觉不到半点颓废消极。杜甫的诗有史料价值,毛泽东的诗词同样可称史诗,史诗合一,民族瑰宝,反正在我心里他和“李杜苏辛”并列。

观点三(网名为“光寒”的网友):我从来没见过比毛泽东诗词更气势磅礴的,不不不,不是磅礴,那是一种江山在胸的自信气势,就是一切尽在掌握的举重若轻,难以形容,我只能说我崇拜他。李白乃仙才,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可以说豪迈奔放,但是毕竟为臣,仅仅是豪侠之气,而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词具有王霸之气,开天辟地的雄伟气象!总之我觉得一切霸气、豪气的词都可以用上,即使这样也不足以形容。怎么说?睥睨天下?不是,很难确切形容,是真正的胸怀苍生家国吧!

观点四(网名为“寡人有疾”的网友):若论格局气魄,天下无双。即使纯论文采,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所有大一统王朝有作为领袖的作品里都算是相当厉害的。只是我觉得他的文章才是顶级的。至于与纯写诗词的大家相比,那没什么好比的。若论文章我觉得可以比肩大家。当然,他的书法也同理。我个人认为论毛泽东,思想第一、政治军事第二、文章第三,然后是诗词,最后是书法。只是我个人喜欢他的诗词,因为他的诗词就是写给我们这些读书少的人看的。我相信只要上过几年学就能看得懂他的诗词。读书的时候,常听人说白居易的诗简单直白,我觉得毛泽东的诗比他的更加简单直白,因为他的诗就是写给所有人的。

观点五(肖石忠、梅常伟、孙杰):长征时期,毛泽东主要创作了《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等多首诗词。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充满热情、执着、坚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起到了巨大的鼓舞激励作用,不仅生动地反映了红军长征辗转曲折的行动轨迹,更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历经困苦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

观点六(张兴德):平易和精深的统一是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完美统一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观毛泽东诗词,他的许多诗词就有这个艺术特点。

观点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汪建新):《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毛泽东诗词中几乎找不到“美”字,但它气魄宏大、寓意深刻、意境壮阔,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深邃的思想启迪,毋庸置疑是一座艺术美的宝库。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以美铸诗、以诗证史,蕴含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

观点八(周书羽):诗人贺敬之在1996年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曾说:要了解一个民族的面貌和灵魂,单单靠对这个民族物质文化生活外观的浏览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深入研读那些对这个民族产生具有历史永恒价值的文化和文学名著。要想了解中国人民的真实面目和精神,在所研读的经典著作中,是不能不列入毛泽东诗词的。作为诗词中的瑰宝,毛泽东诗词蕴含着他对于前人诗词歌赋的理解,蕴含着他为古典诗词注入的新鲜血液,蕴含着中国智慧。

☆问题来了:

摘录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对其诗词评价甚高,有人对其诗词艺术性评价不高,但是不管如何争论,都是从艺术角度、史料价值、古典诗词的发展和继承多个方面分析和评价毛泽东的诗词。

你呢?读完之后,写出你的观点吧。

我对《毛泽东诗词欣赏》的评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强调学习是为了用。只有时刻保持学以致用的精神,才能有效地学习。否则,死读书,读死书,费时又无效。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在吸纳他人的知识,努力将之变成我们自己的。每一个传神的字,每一句精美的句子,每一首经典有感染力的诗词,其实都有一些遣词造句、艺术手法、结构布局的规律和特征。每一个人高度不同、眼界不同,收获或多或少,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些值得你学习的东西,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或者是文化方面的,或者是技巧方面的,将来都会成为你成长的力量和营养。

☆问题来了:

读完这本书之后,你感觉到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赏析有哪些方面的提升呢?对于你提升赏析古典诗词的能力有哪些帮助呢?请你仔细想一想,在纸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再进行关键词分类,整理成一篇自己独立思考过的读后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建议

1.在阅读本书之前,先在网上搜索一下毛泽东的生平介绍,最好将他一生中经历的大事按照年月日整理一下,写在纸上。最后用横轴表示年龄或时间,纵轴表示成功或失败经历。这样毛泽东一生的起伏折线便一跃出现在你的纸上,你再对应着来阅读《毛泽东诗词欣赏》中的每一首诗词,会更容易入境。

2.现在很多书籍都可以在网上购买电子书进行阅读,很是便捷。但是它也带来无穷的弊端,比如损伤眼睛,不便于回顾,不便于勾画,不便于写批注,不便于长时间保留。所以我建议大家购买纸质书籍,用“点评阅读法”来勾画重点,写出自己的见解,再对比著者的赏析文字,你的赏析水平会在阅读中逐渐提高。

3.诗词赏析片段写作,就是撰写针对一首诗词的赏析文字,或者撰写针对几首诗词共同特征的赏析文字。这种诗词赏析片段写作的练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练习如何更好、更流畅、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建议同学们自己写好片段之后,全班召开一个小型的“我眼中的毛泽东诗词”片段写作发布会,或者集合稿件出版一本“我眼中的毛泽东诗词”小册子,在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碰撞思维,提高水平。当然,更理想的是邀请一位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为同学们做点评,进行拔高指导,举办一场大型讲座。

4.对比阅读。对比之于阅读,妙趣横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解读深刻。而对比的二者,又会被神奇地赋予各种深度、宽度、高度的解读。对比赏析诗词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人们有很多特质,也会发现人们共性的规律。比如毛泽东是阅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之后,写了自己的同题诗词。你可以对比阅读并赏析两首《卜算子·咏梅》的异同。毛泽东经典诗词中,有两首《沁园春》——《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你也可以对比阅读并赏析这两首写景词的不同。

八、相关链接

1.本文主要参考依据是周振甫先生的《毛泽东诗词欣赏》(中华书局,2010年4月),如果你想对毛泽东的诗词有更多了解,对其诗词艺术性赏析有多维度的认知和提高,可以同更多的诗词赏析书籍进行对比阅读,形成全面的认知,可以参看下面几本书籍: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田秉锷.毛泽东诗词鉴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吴正裕.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公木.毛泽东诗词鉴赏(珍藏版).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2.赏析诗词,经常用到一种方法——知人论世。如果你想更多地深入了解作者深蕴在诗词中的个人情感,可以阅读关于作者的几本传记作品,看看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子。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迪克·威尔逊.毛泽东传.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

◆亚历山大·潘佐夫.毛泽东传(上下册)(插图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