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正的富翁

找到发光的地方 作者:崔钟雷 主编


真正的富翁

真正的富翁不是有多少金钱,

而是有没有快乐的心态。

与朋友相处

从前,某地有一个富商。富商为人宽厚仁爱,仗义疏财,可偏偏这么个好人,命里却摊上了一个让他伤透脑筋的儿子。他的儿子不学好,平时结交了一批狐朋狗友,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

为此,富商很生气,就告诫儿子:“为人处世,朋友是要结交一些。可你交的这些人,都是些酒肉朋友,我劝你还是不要跟他们混在一起。”儿子听了,把脖子一拧:“我的朋友都是生死之交,决不是你所说的酒肉朋友。”

富商见说服不了儿子,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天,儿子捎信叫自己要好的朋友来家喝酒,时间一到,大家陆陆续续来到堂屋就座,可大家左等右等,却不见人。大家正等得心焦,就在这时,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匆匆从堂屋门前跑过,大家吃了一惊:刚才跑过的人不是富商的儿子吗?这是怎么回事?不一会儿,富商慌慌张张走了进来,说:“对不起大家了,犬子刚杀了人,逃了回来,看来我们家要家破人亡了,你们都是我儿子的好朋友,帮着想想办法吧!”

大家一听,一个个傻了眼,有的推说家里有急事,有的说自己肚子疼,转眼之间就跑得一个人也不剩。

这富商的儿子就躲在隔壁听着呢!昨天,父亲跟他说了假扮杀人一事,当时只觉得好玩,就应承了下来,没想到却被老父亲一一说中,现在他一句话也没有了。父亲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看看,这就是些你平日所结交的朋友。关键时刻,谁过来帮你的忙?”说到此,他换了口吻,对儿子说:“孩子,这样吧,待会我领你去见见我交的朋友。我交的朋友不多,只一个半而已。

于是富商领着儿子来到一个大户人家,扣门环,里面的家人便给主人通报。不一会儿,就见宅门大开,主人率妻子儿女满面春风地出门迎接。只见院子里张灯结彩,净水洒地,迎接贵宾。

富商也没客气,带着儿子进屋落座后,便对朋友说:“不必客套,我今天来府上,是有一事相求的。”朋友淡然一笑说:“不论何等事,全包在小弟身上,酒饭之后再说。”

富商一脸愁容,说:“家里出了大祸,小儿不慎杀了人,命已不保,我无心吃饭饮酒。”朋友一听不以为然地说:“你不必忧虑,此事只须用些银两,买通官家就行了。小弟家资虽不实,但现在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侄儿一命。”

富商摇摇头说:“唉,我已经试过了,审案之人是一位清官,行不通。故而来求贤弟?”

朋友面露难色,低头不语,富商看了一眼儿子起身便告辞了,朋友一见马上吩咐家人取来五百两银子,说:“小弟无能,帮不上大忙,眼下正是用钱之际,这五百两银子,还请收下。”

富商接过银子,放在桌上说:“多谢贤弟,银子先放在这里,只待用时我再来拿取。告辞了。”

走出朋友家,富商说:“父亲,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朋友。”

富商说:“孩子,这只是我的半个朋友,咱们现在再去那个朋友家里。”父子二人又来到一户人家,一进屋,富商的朋友就问:“兄弟,有事吗?”

富商就把编好的故事说了一遍,朋友沉吟半晌,说:“你们回去吧,没事了。”

富商说:“你有什么办法,说给我听。”

朋友脸色一沉,说:“不要问,领侄子回去吧,我自有办法。”

富商说:“你今天不说,我就不走。”

朋友没办法,就朝里屋喊了两声,“咚咚咚”跑出来两个年轻人,朋友对他俩说:“我的一个好兄弟的儿子杀了人,他只有这一个儿子,我必须帮他,我想让你们其中的一个去顶罪,你们谁去?”

老大说:“父亲,弟弟小,我去!”

老二抢着说:“父亲,还是让我去吧,嫂子快生了。”

这时,立在一旁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说:“父亲,我错了,我知道今后该怎么交朋友了。”

心灵悟语

什么才是真正朋友,只有那些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大肚弥乐佛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心灵悟语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老板与员工

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心灵悟语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富家子弟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

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奋读书,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

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

大官思考良久,良久。

心灵悟语

有一个有名的三八理论: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渡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儿子与爹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心灵悟语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汉克与爸爸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心灵悟语

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记者

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心灵悟语

不同的思路决定不同的人生,只有你的思路正确了才能赢得美好的人生。

思想与人生

老师有一天带着学生泛舟湖上,正玩得高兴时他问学生:“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

学生争着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

老师满意点点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学生一脸困惑,猜不出来。

“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出生也没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谁能告诉我,这又是什么?”

学生们都为这个高深的问题难住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答案都是思想!它们是思想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比喻成三种人生。”

老师望着聚精会神的学生,继续解释:“第一种是积极奋斗的人生:当一个人不断力争上游,对明天永远充满希望信心,这种人的心灵不受时空限制,他就好比一只射出的箭矢,总有二天会超越光速,驾驭万物之上。”

“第二种是懒惰的人生:他永远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捡拾他人丢弃的东西,这种人注定被遗忘。”

“第三种是醉生梦死的人生:当一个人放弃努力、苟且偷安时,他的命运是冰冻的,没有任何机会敲门、不快乐也无所谓的痛苦;这是一个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壳漂浮于海底,不存在现实世界,也不在梦境里……”

心灵悟语

思想是你人生的指挥官,你拥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思想主宰着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有积极思想的人,人生会变得有声有色;有消极思想的人,人生会变得黯然无光。

真正的富翁

一个商人经常路过一条小路,樵夫也经常在路边砍柴。

商人拥有长长的驼队,忙于贩卖,每次都能赚很多钱。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一天下来,仅够糊口而已。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脸,他不快乐。樵夫每天歌声不断,笑声朗朗,他很幸福。

一天,商人又与樵夫相遇,他们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唉!”商人叹道,“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穷得叮当响,怎么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之宝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拥有那么多财富,不用为下顿吃什么发愁,为什么不快乐呢?”

“唉!”商人说,虽然我是那样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总是为了钱财吵得不可开交,没有一个想到为我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真情实意。当然,我一回到家他们就会喜笑颜开,可是我始终弄不明白,他们是对着钱笑还是对着我笑。我虽家财万贯,但我却常常感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我能快乐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