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秀才张荫谷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 作者:王道 著


秀才张荫谷

记得第一次去张家拜访的时候,遇到张武龄第五子张寰和夫人周孝华(淮军将领周盛传的后裔)说到太平军时,用的词是“长毛子”。就连张家的女婿周有光先生(张允和夫君)也在著作中称呼太平军为“长毛”,说他家因为与“长毛”打仗家道中落,而张家则“家道上升”。这些似乎多少显示了这个家族当年与太平军的关系。

张树声,字振轩,又字振仙,廪生出身,安徽肥西聚星乡人,《清史稿》和《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均有专页介绍。合肥当地有首民谣《十杯酒》〔4〕在提到李鸿章的同时也提到了张树声,足见两人的地位关系。张允和回忆说:“当时合肥有五大家族,周、李、刘、蒯、张,张家敬陪末座,也算得是望族。合肥西乡的田大多是张家的,东乡的田大多是李(李鸿章)家的。刘家后来来到上海办金融,很开明。张家和刘、李两家都有姻亲。”〔5〕

张树声的父亲张荫谷是一位秀才。“三举不第,重闱待养。遂弃诗书,督家政,孝友任恤,推之族姻里闾,敬爱如一家”。这是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同治十二年(1873)撰写的《张公荫谷墓表》中的语句。该文大致介绍了张荫谷的生平和张树声的发迹史。

明朝时期,张荫谷祖上从江西迁居到安徽庐州合肥县。据《张公荫谷墓表》称:“至公曾祖讳从周,居周公山。山介大潜、紫蓬二山间,巍然众望。人遂称周公山张氏,族浸以大。”在张家后人的文字叙述和言谈中,周公山、紫蓬山、大潜山都不是生疏的字眼,他们牢牢记住了自己的出身,以及门风的来源。

天下太平时,张荫谷成为乡民公推的德高望重者,常常出面主持公道,为人极讲法度规矩。他膝下有九子,以张树声最为突出。张树声继承父志,中秀才后,等待继续应考。张荫谷对儿子的教育有文有武,要求严格,让他们不敢懈怠。而他自己以身作则,堪称“慎独”,“生而端毅,刻励为学,无子弟之过。仁心义质,与年相长”,“公状貌凝重,有坚卓不摇之概”。李鸿章此语或许有些美誉,但从后来一系列事迹看,如果张荫谷没有良好的德行,是很难服众的,尤其是在乱世之中。

太平军未起事时,长江一带已经有乱的迹象,其时盗贼增多,土匪猖獗,“叛乱分子”已经出现,法律渐渐失去了威力。有一次,“寿州(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境内)盗起,突入掠公(张荫谷)乡。公急聚乡人,部以兵法击之走”。当时张荫谷不禁叹息一声:“天下其将乱乎?”

于是,张荫谷开始广纳各路豪杰,将一些习武之人统统网罗过来,与儿子们往来切磋。他不仅对这些人好生招待,还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们要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当时很多乡人摸不清他的用意,然“已而粤西贼起,蔓延江淮,遂窃踞庐州,捻贼又乘间纵横出没,公乡屹立贼薮中凡七八年”。“粤西贼”即太平起义军,“捻贼”即活跃在长江以北安徽北部及江苏、山东、河南三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两者起事后,不断蔓延。合肥位处南北中间地带,属“绝对军事要地”,是太平军和捻军必攻之地。但是秀才张荫谷带领乡民在双重夹击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屹立七八年,堪称奇迹。

后来,义军实施招降计,对当地大户和官军威逼利诱。张荫谷早就有所警惕,他拿出所有家当,招纳贫户,组织团练,扩充武装队伍,既是自卫,也是对官军的声援。后来他直接命长子张树声、次子张树珊率领精锐,“从剿无、巢、英、霍、太、潜(以上均为安徽各大城市)诸邑。所向有功”。有一次,张树声兄弟率队在庐江白石山阻击来自巢湖的太平军,效果明显,受到了官府的关注并得到嘉奖。当时,地方官军常常觉得自卫吃力,甚至经常有本地的最高负责人和各种叛乱力量自行签订协议,乡团势力的作用已经显露出来。张荫谷远见“兵祸且亟”,更坚定了组织团练的决心。他在召集乡人保卫自己的同时,开始建造一种原始而特殊的军事设施:堡寨,后人称为“圩子”。堡寨最早筑于周公山下殷家畈,“峙粮储器,阻河以为险,从而归者万余家,耕种各以时宜”。张荫谷的举动带来了蝴蝶效应。周围乡镇的大族大户相率筑堡,其中有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周盛传、董凤高等,他们后来都成为统辖一方的文官武将,刘铭传一直升到直隶提督。

当然,这些地方人士并非个个出身磊落,如刘铭传早期的形象被描写为“无赖、私枭”,他是在家中遭受剧变后,无奈加入清军的。“铭军”刘铭传为乡民,“盛军”周盛波、周盛传均为乡民,张树声为廪生,张树珊、张树屏亦为乡民。〔6〕周盛传后人周孝华曾经说过,当时几位加入团练的首领,基本上都念书不多,恐怕只有张家是秀才出身,因此大家都愿意跟着张家起事。由此,众首领“诣公(张荫谷)奉公约。公虚怀酬答,命诸子结为昆弟。忧乐共之”。至此,张荫谷的凝聚力已经形成。

这是一场历史巧合吗?秀才张荫谷筑堡扩军的时候,清政府也开始重视地方团练势力,咸丰皇帝亲自批准了组织地方团练的奏折,在执行人中就有李文安、李鸿章父子。李鸿章考取进士后,被授职务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被重用希望不大。

1854年二月,李鸿章父、刑部郎中李文安经户部右侍郎王茂荫保荐,回乡办团练。李部团练,除李文安、李鸿章父子所带乡兵外,其余如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相率加入。而且张氏兄弟在庐江白石山一战,还让李文安得以享受功劳,记名知府,并得以号令四乡团练。但李文安在1855年七月暴病身亡,由此各部团练纷纷回乡自卫。但以张荫谷为首的西乡团练已经受到官府注目,前后有合肥知县马新贻、庐州知府李元华等拉拢招请,并授以职位,如在被淮军招募前,张树声为同知,刘铭传、周氏兄弟为千总。〔7〕

合肥市肥西县张老圩子里的老房子

合肥市肥西县张老圩子里的梧桐树,据说是张树声手植

肥西县三山地形地貌,让人想象着那个年代的金戈铁马

官府对西乡团练的关注是有背景原因的。当时团练分为官团和民团,当太平军兵分多路直捣庐州时,势如破竹,首克庐州。当时的官团由于缺乏组织和作战经验,再加上清军失去了战斗力,相互“示弱”,就连当初受李鸿章怂恿,上奏咸丰帝办团练的吕贤基(时任工部左侍郎)也投水自尽了。当时官团主要集中在合肥东乡和北乡,太平军与捻军呼应进军庐州,恰恰是在西乡遭到了顽强抵抗,西乡“尝连摧粤贼陈玉成,捻贼张落刑大队数万,斩首无算。皆贼中号称巨猾善战者也。由是义声威望冠江淮南北,贼噤舌相戒‘勿犯三山’。三山者,以公(张荫谷)居周公山,左则大潜山刘君(刘铭传),右则紫蓬山周君(周盛波)也”(李鸿章《张公荫谷墓表》)。由此足见张荫谷的军事才能和协调能力。

眼见清军不断溃败,一些官团和民团也有了新的打算,各立山头,竞相称大,都想着趁机做大做强自己,以此得势获利,甚至有人形容官团与民团的关系是:“寇至则相助,寇去则相攻,视为故常。”〔8〕就连民团之间也互相倾轧、斗争。有的明着是团练,实际行谋反之意。生逢乱世,有谁愿意坐以待毙呢?当时凤台县就出了一个大人物。“凤台苗沛霖假团练为名,树党自固,浸成逆谋。淮北地方千余里,相推奉为职志。”这是李鸿章在《张公荫谷墓表》中对苗沛霖的记述。

苗沛霖这个人物在晚清颇具代表性。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淮河流域贫苦农民纷纷响应,结捻起义。地主豪绅为保安全,集资筹粮,大办团练以抗义军。苗沛霖认为有机可乘,狂喜道:“此大丈夫得志之秋也。”他奔走乡里,向豪绅地主献策:“徒团不足恃,必筑寨、积粟、治兵可自保。”由于他地位微贱,开始无人理睬。咸丰四年至五年(1854─1855)蒙城、凤台、颍上一带的团练遭到捻军的沉重打击后,地主豪绅才采纳苗沛霖“筑寨、积粟、治兵”的意见,推举苗沛霖为“练长”操办团练。

苗沛霖很善于练兵和打仗,他撕衫为旗,只用一年时间筹粮筹款,筑寨练兵,就修成了苗家圩(当地人称为“紫禁城”),把苗练训练成“出则布阵,入则为营,编以队伍,齐以金鼓,束以号令”的队伍,就连他的妻妾也能骑马射箭,出击战斗。他率队对抗捻军,多次打了胜仗,受到了钦差大臣胜保的欣赏和奏封,负责操办淮北团练。苗沛霖连破二十八个寨堡,杀害了捻军首领葛仓龙。但是苗练的军纪作风很是糟糕,淮北民歌唱道:“涡河水向东流,俺跟苗贼结冤仇;俺的婆子他霸占,俺的爹娘刀割头。”但因苗沛霖攻捻有功,他的地盘不断扩增,战功不断累积。此后他却左右摇摆于义军和官军之间,直至诱杀了英王陈玉成,才再获清廷重用。但在后期,他频频受到弹劾,兵力锐减至两千人,后来举兵反清,被僧格林沁部杀死。

苗沛霖以一介乡民,能够获千余里辖地,被各地乡绅拥戴,自有其道理。但在当时,距其不远的张荫谷并不看好他:“公(张荫谷)独斥其罪,戒乡人毋相连染。而沛霖卒坐逆诛,惜公不及见矣!”张荫谷直斥苗沛霖谋反罪责,并告诫乡人不要与之接触,或是受到他的蛊惑,这个人早晚是要受到惩罚的。只是在苗沛霖被杀时,张荫谷已经不在人世了。苗沛霖死于1863年12月,对于他的死,有人评价是:心比天高,目比寸短!至于张荫谷,李鸿章说他是在特殊时期,攻坚克难累死的:“遭值时艰,奋起为乡社保障。扶良化枭,口喑心瘁,遂以积劳告终”,“距嘉庆癸亥年十月三日生,年五十有八”。张荫谷死于咸丰庚申年(1860)九月十三日。

张荫谷去世时,“远近百里,相聚哭赴。以为公尝活我,而又恨天不假年,不使公重睹承平,稍抒忠愤于万一也”!当时对太平军的镇压仍未结束,他的逝去,意味着守圩自卫的任务落到了长子张树声的身上。

从张荫谷一族看,“公祖讳世科,太学生。考讳杰。皆有名德。妣李氏。……公暨配孙氏、鲁氏、李氏……”(李鸿章《张公荫谷墓表》) 张家祖上即出过太学生这样最高级的生员,到了荫谷、树声一代又都是秀才承传,读书这一根主线始终是绷着的。另外,在张家的配偶中一再有李氏出现,似应有与李鸿章家族结姻的可能。在张老圩子时代,张、周、刘等家族结亲已有先例。后来张树声其中一个儿子张华轸,娶了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女儿。

从李鸿章撰写的张荫谷事迹看,最早时,庐州被攻陷后,他随父亲李文安奉皇命回乡组织团练,当时张荫谷即遣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相随左右,为初战告捷出了不少力,由此在李鸿章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不少资料显示,张荫谷建筑圩子保卫地方时,曾与李文安有过交情和合作,李鸿章因此更加认识到这股可利用的力量。到了同治年间,皇帝接受大臣上奏,命李鸿章组织淮军,李鸿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树声兄弟,此时张荫谷已经去世一年多了。身负大任的李鸿章一身官服,再返家乡,缓步走进了张老圩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