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周 忱

人物中国·明清(前期) 作者:《人物中国》编委会 编


第8章 周 忱

理财大臣

周 忱

Zhou Chen(1381~1453)

今年呼我周白地,明年教汝米铺地。——周 忱

周忱,字恂如,号双崖。明永乐大臣。以善理财而知名。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补翰林院庶吉士。翌年,令进学文渊阁。周忱自请进学文渊阁,参与修《永乐大典》等。虽有经世才,但浮沉郎署二十年,未得升迁。洪熙元年(1425)任越府长史。宣德五年(1430),授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总督税粮。他在巡抚任上,厘奸革弊,抑制豪右,进行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生产的赋役改革。创“平米法”,均平官、民田耗米;请官铸铁斛,统一征粮斗式,防止粮长利用职权从中牟利;设“水次仓”,由民迳往交纳,官为监收,杜绝粮长贮粮私家,为奸作弊;核减苏州等府税粮,置“济农仓”,储粮备荒;正统五年(1440),进工部左侍郎。六年命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正统十四年迁户部尚书,后改工部。景泰二年(1451)告老辞官。四年十月卒于家。著有《双崖集》等传世。

改革赋役

明代江南官田重赋,是明代经济财政中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沉重的负担,迫使农民大批逃亡,国家税源减少,拖欠严重。明朝在朱元璋时候起就一直颁布减轻税额的诏令,但多数情况是朝令夕改,言而无信。因为江南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承担着官僚、勋贵的巨额俸禄支应。到宣德年间,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宣德五年(1430),宣宗再次下诏减轻官田税额,而户部考虑到支出的困难,往往“私戒有司,勿以诏书为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忱被派往江南整顿田赋。周忱拉皇帝诏书作“大旗”,抵制户部的压力,与苏州知府况钟等经过一个多月的筹算,对各府的税粮都作了认真调整,仅苏州府即减七十二万石。与此同时,周忱把思路转到以灵活的政策办法促进赋役改革和均平负担上来。

他首先进行了田粮运输的改革。粮食的运输征解是田赋制度中一个十分困难与棘手的问题。当时江南田粮运送北京,有军运,有民运。民运中,运夫百姓的负担相当沉重,“军船给之官,民则僦舟,加以杂耗,率三石致一石,往复经年,失农业。”

周忱与漕运总督陈瑄商议,将江南漕粮兑给漕军运输,具体办法是:民运至淮安或瓜洲交兑,然后由漕军运至通州。每一石粮食民运至淮安,加耗粮五斗,运至瓜洲,加耗五斗五升。江南卫所官军就附近仓廒直接运输,另加给过江米二斗,铺垫芦席费五合。这个办法,农民既省费用又便利,漕军也得到了实惠。

运输要加耗,鼠雀吃食、水中漂没、腐烂等都会有消耗。所以田粮正项之外,耗米征收是农民一大负担,也是一大漏卮。最大的问题是“豪有力者只供正额,而一切转输诸费,其耗几与正额等,乃独责之贫民。此耗之不得其平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宣德八年,周忱创“平米法”。平米指正额与耗米两项而言。其办法是:“官民田皆画一加耗。初年正米一石加耗米七斗,计输将远近之费为支拨。支拨之余者存积县仓,曰余米。次年余米多,正米一石,减加耗为六斗。又次年益多,减加耗为五斗。”

在“平米法”的基础上,又建立“济农仓”。济农仓米的来源,其一就是平米支拨后存留的余米,此外,还有丰收年发官钞所籴储存的粮米,以及奏定“京俸就支法”所节省的耗米。据周忱于宣德七年(1432)所奏:“先是,苏、松、常三府岁远南京仓米一百万石,以为北京武职之俸。每石外加盘用耗米六斗。然前俸既可以南京支取,独不可以三府就取乎?是岁,减耗米六十万石。”又据《明史·周忱传》,这个就支办法规定,给予就地支取者每俸米一石船价米一斗。所节余部分是耗米每石五斗。另外,在某些县份还有向富人劝借米,清理豪右侵占绝户田租等。济农仓除去用于赈贷贫民耕作食用之外,“凡陂塘堰圩之役,计口而给食者,于是取之;江河之运不幸遭风涛亡失者,得以假借”。“买办纳官丝绢,修理舍、廨、庙、学,攒造文册及水旱祈祷”等都随时支用。这种把田赋的征收与徭役的支出混合使用的办法,实际上开了赋役合征的先河。在明代赋役制度的改革中具有开创意义。周忱刚上任时,苏州府秋粮歉收,一些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周白地”,讥讽他所辖的不过是一片荒地。周忱闻说后并不深究,反而笑着说:“今年呼我周白地,明年教汝米铺地”。由于经济改革颇见成效,次年苏州府果然获得丰收。

被迫辞官

正统初年(1437),由于宝钞的贬值和铜币的窳败,银货币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流通开来。连国家与皇帝的权威也不得不屈服于它的势炎。于是江南四百万石漕粮也折征为一百万两白银。这就是金花银的出现。田赋实物税粮改折为白银,对纳税者免除了运输等盘费与麻烦,就是改折为布、绢等“折色”物品,也比缴纳“本色”粮米合算。周忱向朝廷尽可能争取缴纳“折色”,同时,利用米粮、布绢、白银作为调节赋税负担的杠杆。“忱请检重额官田、极贫下户两税,准折纳金花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兑俸,民出甚少,而官俸常足。”松江为明代棉纺织中心。洪武时已有以布折赋的先例。周忱再次奏请恢复松江、常州部分秋粮折布缴纳。

明代有按田粮随征马草的税目。马草运输比粮食尤难。周忱奏请每束折银三分,缴付南京,由南京就近购买。公私皆便。洪武间,因为北方地旷人稀,便于江浙苏、松等处按田粮佥派人夫到凤阳等地养马走递,充当驿夫。正统间,周忱奏请以秋粮带征耗米,易银交付北方有关地区,从而减轻了江南马夫的负担。

正统初年,周忱被任命巡视淮安、扬州盐务,以整理那里的盐课拖欠。周忱命苏州等府拨余米一二万石至扬州盐场,抵作田赋,而令灶丁纳盐支米。时米贵盐贱,饶足,施及外郡。

周忱的改革触及了地方豪强的利益,在朝廷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正统七年,豪强尹崇礼攻击他“多征耗米”。九年给事中李素等弹劾周忱“妄意变革,专擅科敛”。景泰元年(1450),当国难当头之际,应天府豪民彭守学又攻击周忱“多收耗米”,甚至攻击他“变卖银两,假公花销,其所为,不可胜计”。户部竟奏请“分往各处查究追征”。景泰二年八月,周忱被迫告老还乡。

景泰四年十月周忱去逝,终年73岁。著作有《双崖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