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杨 涟

人物中国·明清(前期) 作者:《人物中国》编委会 编


第16章 杨 涟

磊落忠烈

杨 涟

Yang Lian(1572~1625)

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杨 涟

杨涟,明末大臣,“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任常熟知县。后升为户科给事中,转兵科右给事中。天启初年,因“移宫案”而遭劾辞职。天启二年(1622)起用为礼科都给事中,不久升任太常少卿,次年任左佥都御史,四年升任左副都御史。天启时,宦官魏忠贤用事,与朝廷中群小结成阉党,迫害正直大臣。四年六月,杨涟上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次年杨涟等被捕入狱。七月,杨涟与光斗遭酷法拷讯,惨死狱中。崇祯初,为杨涟等平反昭雪,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著作收入《杨忠烈公文集》五卷、《杨大洪先生集》(二卷)中。

《二进宫》忠君保太子

《二进宫》是一出京剧的名字,演义的就是杨涟忠君保太子的故事。

万历四十八年,杨涟在朝廷任兵科给事中,当时神宗已多年不见朝臣,郑贵妃与外朝的官吏多有勾结,垄断后宫,离间神宗与太子朱常洛的骨肉之情,居心叵测。杨涟识破了郑贵妃的阴谋,深深为太子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在他看来,太子是一国之本,“国本”动则天下乱。因此他把稳定太子的地位与爱国忠君联系在一起,坚决支持太子朱常洛。时神宗病危,郑贵妃专权,将太子阻于宫外,大臣们都不敢多言,杨涟却出面力请太子进宫服侍皇帝。

后来,神宗死,光宗即位,郑贵妃就要求封她为皇太后,杨涟上奏极力反对。不久,光宗召见大臣,而杨涟也在召见之列。大臣们担心杨涟要受处罚,有人还劝他承认有罪,杨涟说:“死就死吧,我有什么罪!”次日上午,众臣入朝光宗。光宗有气无力地说了些要大家各尽其职,效忠朝廷的话,便把目光转向杨涟,盯了他许久,始终不说一句话。大家正在担心,忽听光宗叹了一口气,指着杨涟对大家说:“此真忠君。”下旨驱逐中官崔文昇,收回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圣旨,并且还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杨涟对光宗的信任非常感激,从此更是孜孜不倦,誓死报效朝廷。郑贵妃求封皇太后,终于在杨涟等人的争阻下没有得逞。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即病死。李选侍居乾清宫挟太子欲把持朝政。太子势处孤危,杨涟又挺身而出,邀群臣闯进乾清宫,拥太子登位,即后来的熹宗,并协助廷臣逼李选侍移出乾清宫,从而安定了朝廷危乱局面,前后虽只六天,杨涟的须发都白了。所谓杨涟抱太子登基故事,就是由此演化而来。

力战“阉逆”魏忠贤

明朝天启年间,由于熹宗皇帝朱由校昏聩顽劣,宠用太监魏忠贤,朝政逐渐被魏忠贤把持。这时杨涟已是左副都御史,他目击魏忠贤结党营私,专擅无忌,非常气愤,欲上书弹劾魏忠贤,同僚劝他,他说:“此时不言,迨至逆谋已成,请剑何及!无使天下后世笑举朝无一人有男子气。”便上奏熹宗皇帝,奏疏中列举了魏忠贤的24条罪状,揭露他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逼死后宫贤妃,操纵东厂滥施淫威等罪行,最后指出魏忠贤专权的恶果是“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请求熹宗“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

杨涟此疏,字字句句,如雷霆万钧,击中魏忠贤的要害。魏忠贤闻疏后惊恐万状,慌忙跑到熹宗面前哭诉其冤,又和熹宗的乳母客氏相勾结,叫客氏在旁游说,为自己开脱。两人一唱一和,弄得熹宗真假难辨,好坏不分。反而温言抚慰魏忠贤,“严旨切责”杨涟。

自此以后,魏忠贤对杨涟恨之入骨。天启四年(1624)十月,魏忠贤矫旨责杨涟“大不敬”、“无人臣礼”。将杨涟革职为民。天启五年,魏忠贤又利用汪文信冤狱陷害杨涟,要汪文信检举杨涟受贿。在酷刑之下,汪文信不屈,仰天大呼:“世上哪有贪财受贿的杨大洪呵!”至死不招。魏忠贤无奈,便指使党羽徐大化诬劾杨涟受贿二万,遂将杨逮捕。押解途中,老百姓烧香摆酒数十里,为之号哭,祈祷杨涟能活着回来。

杨涟下狱后,即遭严刑毒打,体无完肤,冤死狱中。杨涟死时被铁钉穿耳,以沙包活活压死,即“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惨不忍睹。时年54岁。杨涟死后,抄其全部家产,不足千金。

杨涟死前曾写下血书《狱中绝命辞》,其中写道:“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雠人,久拚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说:‘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可以见先帝于天,对二祖十宗,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斫东风,于我何有哉!”

忠心报国,力战“阉逆”,贯穿了杨涟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史家评价他“为人磊落负奇节”,是之谓也。崇祯初年,杨涟冤案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