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系家世

孤帆远影:陈岱孙与清华大学 作者:刘昀 著


父系家世

,字岱孙,为螺洲陈氏家族第十九世成员,是第十五世陈景亮的直系后代。他这一辈的男丁俱为单名,名中有“纟”偏旁,表字也都带个“孙”。

抗战爆发后,陈发现“”这个字原来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对军中高级将领的尊称,便觉得继续以这等尊称作为自己的大名颇有些不妥,遂渐渐改以字行。本书遵从他自己以及大家在抗战中开始形成的习惯,称抗战前的陈为陈岱孙。

陈岱孙父系族谱简图

螺洲陈氏第十五世至第十九世

陈岱孙的祖父陈宝璐在兄弟七人中排行第三。长兄陈宝琛(1848—1935),宣统帝师,同治戊辰科进士(二甲第二十五名),陈宝璐(1857—1912)与次兄陈宝瑨(1849—1933)同为光绪庚寅恩科进士,是所谓“兄弟三进士,同榜双夺魁”。老五宝瑀幼年早殇,老四宝琦、老六宝瑄、老七宝璜皆有举人功名。兄弟六人并称“六子科甲”,羡煞乡人。

陈氏家族部分成员合影,中坐者为陈宝琛,右起第三人为陈懋豫(陈岱孙之父),摄于北平西城灵境胡同陈宝琛寓所,1930年代

宝琛有六子十一孙,长房可谓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相比之下,宝瑨、宝璐两家就显得略为冷清。不过,二房长子懋鼎居然在光绪庚寅恩科与父亲宝瑨(三甲第五十六名)、叔父宝璐(二甲第一百三十二名)同榜高中进士,并且名次(二甲第一百二十七名)还排在第一,故二房在功名上比长房、三房更胜一筹。

宝璐的仕途表现很一般,但学问是好的。翰林院散馆 后改刑部主事,“未几,引归,一委于学,遂不出”,曾掌教家乡的致用书院,“为学原本经术,会通汉宋儒者之说,博极群籍,不轻易著述”,有《艺兰室文存》《陈刑部杂文》存世。宝璐生有三子,长子懋豫(1878—1947)、次子懋咸(1881—1965)都是举人,这两个举人头衔对于螺洲陈氏家族而言实在无足轻重,仅仅是本房延续书香门第传统的一种象征,在宗祠的功名簿上又增添了两条记录,此外则鲜有实际意义。因此,作为三房子弟,陈岱孙说他出身于“一个中落的旧官僚家庭”。

陈岱孙的父亲陈懋豫(1878—1947),摄于1922年

陈懋豫和弟弟懋咸于清廷废除科举后一同前赴北京,就读于新设立的京师法律学堂。学成后,懋豫在两广总督衙门(广州)充任幕僚,民国初年回到原籍福州,在海军学校任职校长秘书。待到年届四十,他解去公职,专注于经营药材生意,在药商聚集的莆田名镇“店仔头”开有一家“常安药店”。

懋咸在安徽省高等审判厅任审判官,兼安徽布政司(掌管全省民政、财政的官衙)文案,民国后历任福建省高等审判厅审判官、江苏省高等法院苏北分院(淮阴)院长、汉口地方检察厅厅长、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南京)刑事第一庭首席推事(法官)、上海市第二特区(法租界)地方法院院长、最高法院刑事第一庭庭长等职。

岱孙是懋豫的独子,宝璐的长孙。宝璐自然极为期待岱孙能够“克绍家风”,岱孙则称祖父为“封建式家庭中的一个严厉的统治者”。

  1. 翰林院·散馆:翰林院是中国古代培育最高级文官和涵养最高层次学者的摇篮。翰林院制度创自唐代,在宋代与科举制度接轨,在清代最为完备。“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官员产生于对新科进士的再次选拔。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状元授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编修。其他选入翰林院的新科进士被称为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的原二甲进士授编修,合格的原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余者外委他官,称为散馆。入翰林院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梦想,世人对不能留馆的庶吉士也以翰林尊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