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搞不定,就别回来!

敢为天下先:中国航展二十年 作者:李鸣生 著


搞不定,就别回来!

举办国际航空航天展,意味着向世界展销自己的航空航天产品,甚至保密性很强的军事常规武器也可以参展并进行交易。但有些展品若要展出,直接关系国家安全、技术保密等问题,在中国尚无先例。所以,当珠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航展申办计划后,这才知道,办航展不是摆地摊——只要工商部门批准就可以了,而必须要向十多个国家相关部门申报并获得批准,否则绝对不行!

于是,自1993年起,梁广大就亲自带着一班人马,开始在北京申办航展项目。

梁广大以为,只要举办航展的决心下了,机场建起来了,硬件也达标了,再向民航总局、国家计委报批一下,航展的事就搞定了;到时再选个日子,向社会一宣布,珠海航展就办起来了。不料,航展的审批工作,让梁广大伤透了脑筋。1993年至1994年间,他带领着一班人马,每周往返于北京和珠海之间,几乎成了“飞人”。写申请,打报告,准备资料,汇报请示,从早到晚,东奔西跑,加班加点,忙得不亦乐乎。

采访中,梁广大说:“我们先向国家计委和中国民航总局申报,接着又向经贸部、贸促会、海关总署、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外交部、军委外事部门、总参、空军总部、国防科工委、军委、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办公厅等申报,一边一个接着一个地申报,一边还要挨家挨户地陈述申办的理由。可越往下走,部门越多,几乎把国家的所有部门都牵涉了,几乎整个国家系统都被撬动起来了。尽管这些单位和部门都认为办航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并纷纷表示支持,但我们跑了一年多,腿肚子都跑细了,还是没有申办下来,最终得到的回复还是‘航展申请未获批准’。主要原因是,当时国防科工委认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产品要对外亮相,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高科技产品和军用产品要在中国参展,还有领空飞行等问题,都关涉国家安全问题,他们无权批准,只有军委主席才可以批。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只要珠海市愿意搞,给中国民航总局报批一下,就完事了。没想到报告不止打到中国民航总局,再往下走,我的心就凉了半截。我们一搞就搞了一年多,越搞越复杂,越搞越难办。当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你做一件事,本来是铆足了劲往前跑,结果却撞在了一堵厚厚的墙上,撞得你晕头转向,还不知道怎么办。”

而这个时候,中国航展筹办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国内国外都动起来了。一是建珠海机场已经把航展的功能考虑进去了;二是珠海市委、市政府聘请了中国民航总局沈元康副局长、空军副司令员林虎、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景等七人顾问小组与“国际航联”等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接触,而且招商工作已在国际上展开,招飞工作同时也在进行。

面对如此局面,珠海领导层的意见也开始出现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以珠海目前的地位和实力,承揽这么大一件事,去跟那么多的国家级单位打交道,的确难以胜任,不如暂时搁下算了;还有人认为,航展就是个赔钱的买卖,蚀本的生意,何必鸡蛋碰石头,不如趁早死了心,拉倒算了。而另一部分人却不甘心,认为既然花了这么多工夫,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并且机场都建好了,现在却突然说不搞了,得不偿失,也让人实在难以接受。

有那么一刻,梁广大自己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回天无力,只有认命了。可回到现实,一想到珠海,想到珠海已经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心血与财力,他又觉得珠海没有退路,自己也没有退路。他认为,办航展是一个国际大经贸交流盛会,也是一个高科技交流盛会,对国家对世界都有好处,同时也可提高珠海的知名度,这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所以,珠海办航展,势在必得,责无旁贷,必须坚持!

采访中,梁广大回忆起当时的境况,不胜唏嘘,他说:“当时的情形,就像汽车开到半山腰上,突然熄火了,一松刹车,就会掉下去摔个粉身碎骨。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再加把油,闭着眼睛往山上冲!”

1995年6月的一天,周本辉被梁广大一个电话叫到了办公室。

周本辉个子不高,思维敏捷,语速飞快,口才极好,既有南方男人的精明,又有北方汉子的果敢。他从县团委书记,干到珠海市政府秘书长;又从市政府秘书长,干到副市长。一路走来,经历的事大大小小,数不胜数,却从未被什么事难倒过。

但这一次,刚听梁广大说完,他就傻眼了。

采访中,周本辉说,那天梁广大跟他的谈话,其实非常简短,也很干脆,就是交给他一个任务,立即带一帮人马进京,把航展的事搞定。临走时,梁广大还给他撂下一句狠话:“搞不定,你就别回来!”

周本辉是条血性汉子,也是个明白人。他跟梁广大共事多年,深知梁广大的脾气,更清楚梁广大的决心:这一仗,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总之必须打赢,否则就别回珠海见他!

问题是,当时的周本辉和绝大多数珠海人一样,对航展一无所知;尤其要命的是,在这之前他分管的工作与航展完全不沾边,航展的事他只不过平时听人念叨过而已,自己从来就没往心里去,更没想到有一天会和自己扯在一起。难怪周本辉说,“离开梁广大办公室后,在回来的路上,我告诫自己:我不知道什么叫航展,我只知道梁广大要我去起死回生!”

第二天,周本辉一行就飞到了北京,住在东城区珠海特区大厦。放下行李,脸都没顾得上洗一把,就直奔国务院秘书二局。刚与二局石局长见面,石局长就一摆手,说:“不行了,毙了!”

啊,毙了!怎么毙的?周本辉问。

石局长说:“我们开了一个各方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大家一致反对。”

周本辉说:“怎么会都反对呢?理由是什么呢?”

石局长这才把会议的意见说了说。大意是,办航展要向世界各国展销中国的航空航天产品,甚至还有一些保密性极强的军事常规武器。而这些产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战备等问题。再说了,中国办国际航展,史无前例。而珠海是一座小城市,连航线都没有,又紧靠港澳,情况复杂。虽说办航展的想法很好,但现实与理想差距实在太大!

石局长在转述会议意见时,尽管言辞委婉,周本辉还是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一个小小的珠海,居然想办航展,而且是国际航展,这未免也太不自量力、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

但这个时候的周本辉顾不上那么多了,他只知道自己是领命而来,只知道此行必须起死回生!于是能说善辩的他接过石局长的话,急切而又诚恳地说道:“石局长,我的意思啊,航展这事,正因为中国没有办过,正因为它史无前例,所以珠海才要办嘛!而且珠海是特区,是国家的特区,不光担负着探寻改革开放前路的责任,也担负着国家改革的责任。我觉得珠海办航展,就是为国家承担责任!再说了,国外几个知名航展所具备的要素、条件,珠海都基本具备。比如说,珠海有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机场,还拥有对外口岸。而国内有能力举办国际航展的机场不多,虽然北京、上海机场条件也不错,但机场流量大,非常繁忙,空间相对有限;加之缺乏对外口岸、禁飞区等条件,所以很难在机场附近举办国际航展。对了,还有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珠海有一个下定决心,一定要办好航展的领导班子!”

周本辉没有想到,他的这番话,竟打动了石局长。

其实,不光石局长,其他许多相关部门也都认为办航展是件好事,利国利民,只是觉得这事举世瞩目,非同小可,由一个小小的珠海来承办,实在有点离谱。

沉默片刻,石局长说:“要不这样,你再打一份报告,把你刚才说的珠海办航展的理由和现有的基础、条件都写下来,写得具体一些,并在报告上注明‘关于珠海举办航展的再次请示’。我们再研究一次。”

周本辉回到住地,连夜赶写报告。报告写好后,又连夜传回珠海市政府办公室,并叮嘱接收报告的张副主任说:“这报告一字不能改,因为都是按领导的要求写的。你们打印出来盖好章,一式四十份,再去省政府盖章,然后火速送到北京!”

等珠海的四十份报告返回北京后,周本辉再次来到国务院秘书二局。一回生二回熟,这次见到石局长时,周本辉的胆子大多了,他开门见山,直言快语道:“石局长,我们计划在1996年举办第一届航展,现在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我想你们能不能就不要开会了,你告诉我,这个报告需要送哪些部门,需要哪些领导签字,我亲自一个一个地去跑,一个一个地去送,等跑完后我再交上来。这样的话,我送报告的时候,顺便就可以跟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珠海的情况。因为你们开会的时候,我又不在会场,这些部门有什么问题、意见和要求,我都不能当面解释。”

最终,周本辉说服了石局长,得到了八个部门的名单。

而后,他马不停蹄,背着报告,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一个首长一个首长地请求签字;而一旦逮住机会,他就用最直接、最简短的话,把珠海办航展的优势“汇报”几句。

周本辉印象最深的是军委大院。壁垒森严的军委大院门前,他被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护送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像押犯人一样地被“押”了进去,等交到办公室接待人员手上,士兵这才离开。

交道最难打的是外交部。当时的外交部,部长、副部长共有八个。八个部长,至少就有八个秘书。周本辉来到外交部,把报告交到一个秘书的手上,简单说明来意,希望部里能尽快开会研究一下。

秘书听后却说:“开会?光为你这件事怎么开会啊?这种事得部长先签字;部长签完了,几位副部长再签。只有一个个副部长签完了,程序才算完。”

周本辉一听就急了:“那……这可怎么办呀?”

秘书说:“要不,你先找找钱其琛部长的大秘书,商量商量,看还有什么好办法。”

当时的外交部部长是钱其琛。在圈子里,人们都习惯叫部长和副部长的秘书为大秘、小秘。精明的周本辉一听,有戏,忙恳求道:“要不干脆这样,今天晚上请您把七位秘书都请来,我们一起坐坐。我呢,就顺便把珠海办航展这事给诸位汇报汇报。大家了解情况后,工作效率会更高。这事我就拜托你了!”

当晚,八个秘书如约而至。开始,大家相互问好,彼此寒暄,接着就是天南地北地聊天。先聊珠海的海,珠海的人;然后又聊珠海的空气,珠海的蓝天;接着再聊珠海的经济与特区的发展。后来,自然而然地就聊到了珠海办航展的问题。周本辉一看火候已到,趁机便把珠海为什么要办航展,珠海办航展的决心、优势、条件以及办航展的价值、意义和国际影响等,统统活灵活现地说了一遍。一个晚上下来,用周本辉的话来说,彼此熟悉了,对珠海的情况了解了,最后也就聊成“哥们”了。

第二天,在八个秘书的紧密配合下,报告如传接力棒一般,一个秘书让部长签完字,第二个接过来又让第二个部长签,第三个接过来再让第三位部长签……如此传递下去,一个上午传下来,八个部长的字一揽子全签完了。

临近中午,周本辉接到一个秘书打来的电话,说部长们快要签完了,你赶快过来等着拿走吧。其实,此时的周本辉离外交部不过百十来米,他就在外交部附近的一条街上,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等,等得心烦意乱,等得急躁不安。接到秘书电话,他喜出望外,急忙一路小跑过去。秘书却在办公室门口迎住他,说:“别急,最后一个部长还没签完字呢。关键时刻,你最好不要露面,免得部长们看见后,还以为你在催他们呢。”

周本辉说:“那我怎么办,总不能就站在这走廊里吧?”

秘书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先到资料室休息一会儿,等部长签完字,我就告诉你。”说罢,秘书把周本辉领进了资料室。

周本辉说,进了资料室,看着满屋子的文件资料,他不但不紧张,不着急了,反而整个人一下子变得轻松平静,有一种躺在沙发上休息的感觉。其实啊,再神秘的地方,只要你一旦走进去,就不再那么神秘,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

等最后一个部长签完字后,拿着报告的周本辉几乎是一路狂奔回到宿舍的。一进门,他就倒在床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像是一个在沙漠中跋涉已久的汉子,一下卸掉了身上的千斤重担。

就这样,周本辉仅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把国家计委、经贸部、贸促会、海关总署、中央军委、总参、空军等单位全部跑了下来,并拿到了所有部门的签字。当他再次回到国务院秘书二局时,一见石局长就说了一句:“石局长,这下总可以下文了吧?”

石局长说:“不行,哪有这么简单的事,还得再等等。”

精明的周本辉当然知道,夜长梦多,这种事绝不能拖,一拖就可能又给拖黄了。于是他几乎是用一种耍赖的口气说道:“石局长,对不起,那我就不走了,就在这里等,等着你们下文。什么时候您下文了,我就什么时候走。”

终于,周本辉等到了国务院的批文。

然而,航展的手续并未走到尽头,后面还有一道难关在等着呢。这道难关,就是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工委是当时否定珠海航展报告的关键部门,其态度非常明确,办国际航展这样的大事,他们不能随便表态。

周本辉再一次想起了梁广大的话:“搞不定,你就别回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周本辉这次不敢贸然行事了,他当即向梁广大做了汇报。

远在珠海的梁广大得知周本辉的情报后,立马赶到机场,连夜飞到北京。

这一次,梁广大要亲自披挂上阵了,也只能他亲自披挂上阵了。所以一到北京,他就开始四处活动,八方联系。

这一天,他得知国防科工委负责人在京西宾馆开会,便早早赶到京西宾馆。门卫不让进,他就掏出证件,软磨死缠,最后硬是闯了进去。他找到国防科工委负责人,详细地汇报了珠海为什么要筹办国际航展以及现在筹办的进展情况,请求对方给予支持。国防科工委负责人听后,很理解他的心情,也认为办航展是好事;但由于航展关系到国内、国外飞机和武器的进出,事关领空开放和国家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国防科工委无权批准。梁广大一听就慌了,急忙问道,那到底谁才能批呢?对方告诉他说,除非军委主席!

梁广大神通广大,远近闻名,可听了国防科工委负责人这话,却愣在那里,硬是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采访中,梁广大说:“你说我一个珠海小地方的人,怎么可能闯进中南海,自己去找军委主席啊?”

当晚,梁广大躺在酒店的床上,辗转反侧,左思右想,失眠了。

第二天回到珠海,梁广大感觉自己还是无路可走。他说:“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么跳海,要么硬着头皮‘铤而走险’。”

他选择了后者。

很快,他以市委名义给中央军委主席写了个报告,同时还硬着头皮给中央军委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汇报了珠海为什么要举办航展、目前筹办航展的整体情况以及现在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梁广大说,这也是逼出来的,当时的想法就是,反正只剩华山一条路,只能硬着头皮上。

让梁广大多少感到有点意外的是,军委主席很快有了回复,不仅同意珠海举办航展,还在报告上批示了七点意见。

历经九死一生的珠海,这才终于拿到了可以办航展的正式批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