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宋初骈散两派的并峙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作者:杨庆存 著


论北宋前期散文的流派与发展

宋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又一个辉煌时期,不仅大手笔云集,名作如林,作家作品数量远过前代,而且艺术流派层见叠出,竞辟新境,形成了宋文的繁荣景观。而北宋前期是直接影响有宋一代散文发展的重要起步阶段,本文试图从流派与群体的角度,考察绎理北宋前期散文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探寻演进轨迹,重新认识这一时期散文发展的特征及重要意义。

北宋前期时间的断限是一个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论及宋文发展,前人多以欧阳修为界碑,自宋人章得象、范仲淹、苏轼、朱熹、陈亮、吴渊至元人脱脱等,无不如是。这无疑是符合宋文发展实际的。但欧公在世六十六载,应以何年为断?据欧公自述,其早习时文,释褐后方为古文,大变文风。苏轼《六一居士集叙》议论宋文发展,曾将宋初七十年作为一个阶段予以评述,而宋朝开国至欧阳修登第恰为七十年。欧公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据此则本年可视为北宋前期的下限。本文论述散文发展的主要史实,也大体以该年为限。

一、宋初骈散两派的并峙

北宋前期散文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宋初四十年为第一阶段。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回顾开国以后散文的发展历程,以柳开、杨亿断限分期,划为两大时块;柳氏咸平三年(1000)谢世,此年当可视为宋文发展第一阶段的下限。周必大作《宋文鉴·序》称“建隆雍熙之间其文伟;咸平景德之际其文博”,是以真宗咸平(998—1003)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当不误。

审视宋代散文发展的全部历程,我们不难觉察:散文创作的宗旨与立意、散文体式的语言构成形式(骈体、散体),这两个方面始终是宋人关注的重心和焦点,而后者在北宋前期的散文创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以致用骈还是用散,成为流派形成的重要因素和区划标准。这对于生活在唐代古文运动发生以后的宋人来说,并不足怪。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形态,正像散文自身不断地生长演进一样,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虞夏商周时期,骈散未分,奇偶杂并;秦汉以降,骈体渐成,至六朝呈极盛;其后唐人酝酿复古,韩愈、柳宗元出而力倡古文,骈、散遂成相埒之势;五代时期古文式微而骈体盛行。

宋承五代末季,前代散文发展的历史足资宋人参考借鉴,用骈用散,散文家们自然可以任意选择,而又难免出现分歧。于是,文学发展的惯性与张力和宋初特定人文环境的结合,孕育了骈体擅场的五代派与力倡古文的复古派的相继产生和形成,由此开始了宋代散文发展的辉煌历程。

五代派:“沿溯燕许”与华实并重

首先拉开宋文发展大幕的是五代入宋的部分散文家。宋朝开国后最高统治者即决策以文礼兴邦,取右文政策,宋太祖宋太宗都尊儒重文,广罗人才,前朝的硕学鸿儒和文学侍臣如徐铉、陶谷、张昭、张洎、李昉、李至、宋白、吴淑等,皆得任用,置之馆阁,执掌文柄,成为宋文的奠基者和首批作家。这些作家大都是五代时的翰林学士,曾长期任职宫廷,多为文学侍臣。受五代文风的熏染和辞臣职责的修炼,他们均精于骈体,而入宋后受到的礼遇和显赫的政治地位,加上自身的涵养素质与喜欢奖掖后进的品德,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团结、吸引并培养了一批追随者,如陈彭年、胡克顺、李至等等。共同的写作习尚和审美情趣、相近的文学思想与艺术追求,使他们自然地形成了宋代散文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流派——五代派。显然,该派被称为“五代派”,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作家多为五代旧人,二是作品沿用五代体式。

五代派的散文理论很少有人予以关注和发掘,其实有些主张很值得注意,对后来的部分散文家影响深远。五代派为文以致化为宗,强调“时务政理”,既讲功用,又重文采;主张先有充实的内容,辞采与艺术应是作家才力学养的自然流露;提出为文要“敷王泽、达下情,不悖圣人之道,以成天下之务”,“至于格高气逸,词约义微,音韵调畅,华采繁缛”,乃作者“余力”,在强调内容的同时,肯定了音韵、华采的自然合理性。该派还提出了“丽而有气,富而体要,学深而不僻,调律而不浮”、“词赡而理胜”的为文原则,要求自然流畅的文风。

五代派散文以应用之篇为多,制诰章奏甚夥,兼有记叙、议论、抒情之作,其总体风格以典丽俊伟、条畅自然见长。这些特点除了与其创作理论有关外,还同所处时代、作家的素质与审美追求有直接关系。

五代派重要作家都是宿学硕儒。像陶谷嗜学强记,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张昭家藏万卷,书无不读,尤好纂述;张洎博览释道之书,兼通禅寂虚无之理;宋白因学问宏富而被推为时彦宗师……这些作家学养深厚、贯通百家,故为文英华外溢而自然流丽,而赵宋初起的军威国势,又使文气雄壮俊伟。诸如徐铉《上说文解字表》“伏以振发人文,兴崇古道,考遗编于鲁壁,缉蠹简于羽陵,载穆皇风,允符昌运”,词语典丽,气势俊伟;陶谷《太祖登极赦》“汤武革命,发大号以顺人;唐汉开基,因始封而建国……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变家为国,鸿恩宜被于寰区”,博雅雄劲,尤有气魄;张昭《请尊师傅讲论经义疏》“臣闻江海不让于细流,所以成其大;山岳不让其撮土,所以成其高;王者不倦昌言,所以成其圣……楚灵王军中决胜,不忘倚相之书;汉高祖马上争衡,犹听陆生之说”,征史用喻,流畅自然。而李昉《黄帝庙碑序》描述赵宋版图辽阔与升平景象,气魄极大,笔力雄劲。其他如张洎《论北方兵事奏》、吴淑《事类赋》等,都甚见五代派风格。

五代派的核心代表徐铉(917—992)曾为南唐翰林学士,三知制诰,两拜中书,入宋特授直翰林院,拜给事中侍从。徐铉博识宏才,懿文茂学,且思维敏捷,下笔立成,时人推为“今世儒宗”、“后进宗师”、“文章之伯”。其散文贵理尚实,淹博雄丽,自然典雅,人谓“率意而成,自造精极”,“虽丝篁金石无以均其雅,黼黻玄黄不足方其丽”。《质论》十四篇,人称“极刑政之要,尽君臣之际”;《册秀才文》(其一)述古代文化发展的纷繁与寓理的一致性,扼要而简明;《重修说文序》缕述文字的发展衍变及重修《说文》的重要意义,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浑然一体;无不文采斐然,博雅雄赡,自然流畅。

五代派以精于骈体著称,但并不忽视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谓“沿溯燕、许,不能嗣韩、柳之音”,单就散文体式而言,诚为不错。但五代派将唐代古文运动“文以载道”等优良传统的因子移植于骈体创作中,给骈体散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获得了再生,故五代派作品已非单纯追求形式华美而以贵理致用为要,华实并重。正因如此,五代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耸动天下、风行文坛四十年的西昆体散文实际上就是五代派的张扬延展;南渡前后的文采派、南宋后期的辞章派,也都导源于此;甚至宋代的许多古文家皆曾得到启发。

任何一代文化的发展,都首先是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延续,与此同时孕育开拓与创新。北宋前期正是继承、沿袭与变革创新交替的时代。然而,宋初散文自北宋中叶始,即遭非议,被目为“卑弱”、“丽靡”,范仲淹《尹师鲁集序》、苏颂《小畜外集序》、苏轼《六一居士集叙》等,都微寓此意。北宋末沈晦撰《柳文后序》直言“国初文章,承唐末五代之弊,卑弱不振”;叶涛《重修实录本传》说“国朝接唐五代末流,文章专以声病对偶为工”;《宋史·欧阳修传》至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是皆将宋初之文与五代并视而论,只看表像、形式,却没有觉察个中变化。

仅就五代入宋的作家而言,由于时代与人文环境的巨变,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五代乱世藩镇割据小国进入天下一统、文治日兴的赵宋大邦,由彷徨迷惘、应日度时到振奋进取、励志济世,散文创作当然不能不发生质变。故五代派作品与赵宋控驭天下的军威国势相统一,涵纳着一种雄伟的气魄。南宋周必大说“建隆雍熙之间(960—987)其文伟”,正是独具慧眼,既肯定了五代派的创作,又看到了宋文开始呈现的新面貌。而五代派采用骈体为文,并赋予新时代的气息,正典型地反映了文学发展的惯性与弹性。至于五代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如部分末流作家过分追求词藻的华美而忽视内容的表达,这是五代派本身也反对的,理应受到批评。

总之,五代派对于宋文的起步和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他们的散文理论与创作实践,活跃了宋初文坛,而对后进学子的提携培养,更是功不可没。

复古派:宗经尊韩与垂教尚散

在五代派势盛而骈体流行的同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习尚淳古、思欲革新文风的散文作家。他们接受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直接影响,以宗经尊韩相号召,积极倡言复古,并逐渐形成一派——复古派。复古派与五代派并峙而影响甚大。该派以柳开、王禹偁为核心,先后相继形成了两大作家群体,高锡、梁周翰、范杲、赵湘、张景、孙何、丁谓、罗处约、柴成务等,都是这一派的重要作家。孙复《上孔给事书》论宋初散文说:“国朝自柳仲涂开、王元之禹偁、孙汉公何、种明逸放、张晦之景既往,虽来者纷纷,鲜克有议于斯文者。”这里提到的作家,都是复古派的中坚。该派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太宗朝,代表人物柳开以舆论声势著于时,王禹偁以创作实绩称于世。二人先后相望,共同推动文风复古。

复古派尊崇韩愈而以散体古文为尚,创作理论有别于五代派,与唐代古文家也不尽相同。首先,复古派从社会学的角度倡言文风复古,旨在以文兴儒传道,垂教于民,藉以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达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这是迭经五代战乱之后人们的普遍要求和美好愿望。如所周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华夏文明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是设计构筑了一个以礼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表像的稳定有序的社会模式。宋初古文家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故柳开指出“儒之教,防乱也”,王禹偁则认为“主管风骚胜要津”。由此他们提出为文须“宗经树教”、“有意于圣人之道”、“务将教化于民”、“教民以道德仁义”、“咸然使至于善”

其次,复古派为文主张社会意识与自我意识并重,提出文章“传道而明心”。“传道”强调了散文创作内容的社会化,要求从儒家的角度反映现实,表现社会;“明心”又强调了散文创作内容的个性化,倡导写心,表现自我;二者构成了散文创作内容的并向统一性。而“明心”则体现了文学发展的新趋势。儒家强调内省和自我修养,追求人格的完美,并符合社会规范,故“明心”、“传道”又是统一的。

复次,复古派强调文道并重,并倡导平易自然、朴实流畅的文风。柳开《应责》将“吾之文”、“吾之道”对举并论;王禹偁《再答张扶书》提出“有言”、“有文”说,都是强调内容与艺术并重。由此,复古派批评“华而不实,取其刻削为工、声律为能”(柳开《上王学士第三书》)、“秉笔多艳冶”(王禹偁《五哀诗》)的文风;反对“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柳开《应责》),要求“句易道,义易晓”(王禹偁《再答张扶书》)。这些思想立足垂教致化而从接受者的角度发论,对于扩大作品的读者群,充分有效地发挥文章的社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看到唐代古文运动经验的弘扬和新乐府运动对宋文的影响。

复古派的创作与其理论相表里,其以散体古文作为创作的主要体式,作品内容又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现实性和强烈的抒情性,而总体风格则弘扬并发展了韩愈散文平易的一面,以自然流畅、浅近通俗为主,不同作家的风格略有区别。

柳开是文风复古的首倡者。柳开(947—1000)十六七岁即习韩愈古文,且酷爱之,二十六岁前就创作出一批为世瞩目的古文作品,中年以后“取六经以为式”(《河东先生集》卷二《东郊野夫传》),终生以复古自任。他在《应责》篇中还明确界定了“古文”的特质、内涵及要求,并特别强调了文章的寓理与立意,指出“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这既纠正了复古派中以“辞涩言苦”为古文的错误,要求语言自然平易,又区别了句式千篇一律的骈文,要求“随言短长,应变作制”(《河东先生集》卷一)。

柳开“以当世大儒从事古学”,自称其文能“与孔子之言合二而一”,而其作品向来被说成“奇僻”、“艰涩”,近人章士钊至言“文之不从,字不顺,臃肿滞涩,几使人读之上口不得”。其实,柳文风格以自然平易为尚,而不事雕琢,朴实流畅。这种特点与他的创作个性密切相关。柳开在《补亡先生传》中自述“凡作之书,每执笔出其文,当稿若书他人之辞,其敏速有如此,无续功而成之者;苟一举笔不终其篇,虽十已就其八九,亦弃去不复作矣。”又言“吾性不喜二三而为之者,方出而或止之,辞意遽纷乱,纵后强继以成之,亦心竟若负病矣”。既如此为文,洗炼不足或许有之,而产生“奇僻”、“艰涩”的机缘却是不多的。今传《河东先生集》中散文,内容质实而文风流畅。《代王昭君谢汉帝疏》借古言今,批评当轴者对“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的无力无方,而屈辱求和,献媚于外;《来贤亭记》讲“欲举天下之人与吾同道者,悉相识而相知”的理想与“化古警今”的用意;《上大名府王祜学士书》论人生“有幸与不幸”,讲“君子笃道而育道,怀仁而合义”;《东郊野夫传》述其资质、性格、行事与修养;《上言时政表》、《与张员外书》议论国体政事;或切言时事,或述其理想,或论修身治国,皆语势如注,流畅自然,深厚平实。那么,“奇僻”、“艰涩”之说从何说起呢?笔者疑出两源。一是误解张景《默书序》“其言渊深”。《默书》为柳开晚年作品,其文以思想精深见长,语言精警生动,但绝不艰涩。如“儒之教,防乱也,为功惟深,所立固也”、“解人患在深,解己患在浅”、“兵败如鼠,兵胜如虎”等等,近于口语格言,何况张景序言亦仅从思想内涵立论!疑后人遂将“渊深”误为“艰涩”以视柳文,以讹传讹,铸成一说。二是将复古派中未流作家的“艰涩”、“奇僻”误嫁柳氏。《宋史》载,与柳开更相引重的范杲,“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知当时确有为文艰涩者,故柳氏有“非在辞涩言苦”之说以反对之,而后人不细察柳文,竟将此流文风附嫁柳氏,悖谬尤甚。

柳开“拯五代之横流,扶百世之大教,续韩、孟而助周、孔”,“破昏荡疑,拒邪归正,学者宗信,以仰以赖”,不仅赢得了不少有识之士的赞誉和推重,而且形成了一种自然凝聚力,吸引并聚集起一批古文作家和同道者,共同致力于复古。高锡、梁周翰、范杲皆习尚淳古而与柳开“齐名友善”(《宋史》卷四三九);柳开门生张景得座师真传,所作《河东先生集序》、《河南县尉厅壁记》等,风格酷似其师。

比柳开小七岁的王禹偁(954—1001)“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序》),曾“四入掖垣”,“三掌制诰,一入翰林”,成就与影响均在柳开之上。王氏为文主张“远师六经、近师吏部,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又辅之以学,助之以气”(《答张扶书》),反对“模其语而谓之古”。其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深刻的社会性,体现出鲜明的弘扬儒道和垂教致化倾向。风格古雅简淡,自然明快。名篇《待漏院记》描摹贤、奸、庸三类宰相上朝前心态思绪,褒贬规讽,乾隆帝弘历推称“理正言明,脍炙人口,无可雌黄”。《唐河店妪传》写边境老妇机智杀敌,进而议论边政,建言御戍方略,文字简明生动。《录海人书》托言秦末海人,以海上奇遇之事上书天子,欲使朝廷“薄天下之赋,休天下之兵,息天下之役”。其他如《应诏言事疏》“缘军国大政,奏事五条”,乃政治改革之大策,为后来范仲淹庆历新政之蓝本。《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叙谪居心绪与情趣,意境清隽而思致幽邃;语言自然隽永,流走如珠,情韵优美,骚情诗趣,溢于言外,王安石以为此文优于欧阳修《醉翁亭记》

王禹偁也精于骈体。他的应制文字宏丽典赡,尤喜以赋传道明心,除《三黜赋》外,《仲尼为素王赋》、《君者以百姓为天赋》、《圣人无名赋》等无不以弘扬儒道为旨归,而精深可传。苏颂曾从唐宋文风衍变的角度说“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于六经,枝派于百氏,斥浮伪,去陈言,作而述之,一变于道,后之秉笔之士学圣人之言,由藩墙而践堂奥,翳公为之司南也”,高度评价了王氏于宋文发展的作用、贡献和影响。

王禹偁的门生孙何、丁谓,同年罗处约、乡谊柴成务、师长毕士安等,也都是主张文风复古的重要作家。孙何(961—1004)“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遗文22篇皆质实雅畅。《文箴》历述文章衍变,高度评价韩、柳,且充分肯定宋初“力树古风”的发展趋势和“无卑唐文”的创作实绩;《尊儒》指出“儒者即人伦之大宗而世教之总名耳。六经为其书,五常为其行”,都颇有见地。丁谓(966—1037)文风简古,如《书异》描述自然灾害“五月乙卯,震,雨雹,大风拔木,屋瓦皆飘”,可窥一斑。

宋初两派尽管在语言形态、美学观念、创作习尚、宗法渊源诸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很多共同点,如兴儒传道、宗经树教、联系现实、文道并重、文风自然等等,因此两派基本上呈现着并行发展相济互补的态势。五代派作家创作骈文但不排斥古文;复古派批评的也只是轻浮的文风,实际上依然赞同有内容的骈文。这种风气,对后来散文的健康发展乃至宋文独立风格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

二、时文古文的对垒相埒

宋初两派的核心作家徐铉、柳开、王禹偁诸大老相继谢世,标志着该阶段的结束。与此同时,宋文的发展也进入新的时期。南宋周必大曾言:

一代文章必有宗,惟名世者得其传……若稽本朝,太祖以神武基王业,文治兴斯文,一传为太宗,翰林王公元之出焉;再传为真宗,杨文公大年出焉。

是以王禹偁、杨亿为北宋文坛前后相继的两大宗主而分属两个阶段。王氏卒于真宗咸平四年(1001),此后三十年至仁宗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及第,是为宋文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于宋室初建时已有不同,赵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处于旺盛期,统治稳固,社会安定,“民风豫而泰”。而真宗继太祖太宗丕变弊俗、崇尚斯文之后,也“道遵先志,肇振斯文”(《册府元龟·序》),倾力于文德致治。他不仅自己刻苦勤奋,博览群书,而且还推出一系列大型的文化活动。诸如咸平四年(1001)命模印颁行刚刚校定完毕的七经旧疏;景德二年(1005)诏修《历代君臣事迹》(三年后成书一千卷,更名《册府元龟》);景德四年(1007)令重加编录校定《文苑英华》;大中祥符元年(1008)追封孔子为“元圣文宣王”,且封禅泰山,朝圣曲阜,《宋史》讽称“一国君臣如病狂然”(《真宗本纪》);祥符二年(1009)还下诏“风励学者”,“戒其流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散文沿着宋初的路子继续延展深化,骈体时文和散体古文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于是遂有西昆派的崛起与古文派的抗衡。

西昆派:崇尚骈丽与盛世风采

西昆派是宋真宗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前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刘攽《中山诗话》云“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历代诗话》上册,中华书局本),指出了该派的形成、代表作家、创作旨趣和师承渊源。

西昆派得名于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是书结集于景德四年(1007),因全是酬唱诗篇,世人遂以“西昆体”言诗。如欧阳修《六一诗话》称:“西昆集出,人争效之,诗体一变。”其后,《蔡宽夫诗话》、李颀《古今诗话》、葛立方《韵语阳秋》、严羽《沧浪诗话》、方回《桐江续集·送罗寿可诗序》等均以西昆派、西昆体专论诗歌,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其诗而鲜言其散文,西昆派也就成为论诗的专称。其实西昆派作家都能诗善文,他们的散文更能体现该派的特点,而且影响甚大,只是对西昆散文缺乏客观认真的研究,而在散文史上遂不如在诗歌史上的名声显著。

西昆派作家宗法李商隐,而李氏既是杰出的诗人,自创一体,又是著名的散文家,擅长骈文。西昆派沿袭其风,诗歌而外,文取骈体,雕章丽句,尤尚藻绘,博雅富赡,辞采飞扬。西昆派以杨亿为核心,周围又有刘筠、钱惟演、晏殊、李维、路振、刁衎、陈越等等。向之研治宋诗者往往以西昆集入编作家为准,其实不然,如丁谓虽唱和其中而以古文名,相反,未能入集者仍不失为西昆派的重要人物如晏殊。

钱惟演、刘筠是西昆派的中坚作家。钱惟演(962—1034)以博学能文著称,家储文籍,富比朝廷。于书无所不读,自言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未尝顷刻释卷。《宋史》称其“文辞清丽,名与杨亿、刘筠相上下”。代表作《春雪赋》描述春雪悖时而降的情景:“冰霰杂下,温寒相搏。才衮衮而纷揉,更霏霏而交错。因方就圆,填溪满壑。迷匹练于素鹇,混高云于皓鹤”,四六成文,骈丽博雅而不失自然之趣,意境阴冷而犹能瑰奇。其《梦草集序》叙家族人物曰“怀黄垂紫,盈于朝阙;摛华掞藻,充于家庭”,“抱椠怀铅”、“发策决科”,色泽艳丽,骈对雅赡。刘筠(971—1031)文用骈体,博雅自然,富有气势。名篇《大酺赋》,其序有云“我皇盛德形容,汪洋图牒,固不可以寸毫尺素,孟浪而称也。臣今所赋者,但述海内丰盛,兆庶欢康”,可知为颂圣德、咏升平而作。刘氏奏章兼用散句,且简炼自然,个性鲜明。其写于天圣五年十月十一日的《礼生引太祝升殿彻豆事奏》简洁明达而又口语化。

西昆领袖杨亿(974—1020)十一岁以神童应试,“词体优赡,灿然可观”,授官制词称其“精爽神助,文字生知”,由是声名震耀。曾修《太宗实录》,全书八十卷,而亿独草五十六卷。奉诏主修《册府元龟》,序次体例,皆其所定。一生两入翰林为学士,一知贡举。其在朝廷执掌文柄,“以斯文为己任,繇是东封西祀之仪,修史修书之局,皆归大手,为皇家之圣典。当时台阁英游,盖多出于师门”

杨亿学殖深厚,自称“励精为学,抗心希古,期漱先民之芳润,思觌作者之灵奥”(《武夷新集序》),而为文挥洒自如,珠璧炫耀,奇彩彪炳。今传《武夷新集》二十卷中四分之三是散文,又全取骈体,大都气势雄伟,博雅典赡,瑰丽自然,“无唐末五代衰飒之气”。他自序《武夷新集》谓“由凫鹤之质自然,胡能损益;姜桂之性素定,岂可变迁;鸿丽之容,当见恕也”,是自言其文“自然”“鸿丽”。人称其文“如锦绣屏风”,色彩斑烂,富丽堂皇。《天喜观礼赋》、《议灵州事宜状》等都是气势恢宏的长篇巨制。就是短札便启,也都气势充沛,典赡富丽。如《答集贤丁、孙二寺丞启》“伏以学士岩电奇恣,天球遗韵。翔而后集,同威凤之得时;声必成文,类洪钟之待扣”;《答东京转运使馆姚启》“起居学士气冲斗极,名震京师,学通忘箧之书,理胜论都之赋”;无不语势如注,宏伟典赡。其《与章廷评书》写居处情景“郡斋岑寂,宛在深山。狱讼甚稀,赋输易办。引领西月,群峰倚天。清溪南奔,浅深见底;人家栉次,多在岚烟中,修竹乔木,宛如图画”,可谓巧述妙喻,意境深远阔大,字字趣味横生,而自然平易,格调清新。

杨亿主张“文章随时”(《杨文公谈苑》),故“在两禁,变文章之体”(田况《儒林公议》),实践中或有过火不妥处。如骈体为文,宋初五代派尚限于章奏表启类应用文字,碑文墓志仍用散语,而杨亿撰碑文也取骈体,像《文简毕公墓志铭》、《钱公墓志铭》等,虽运意措辞贴切自然,终乏庄重肃穆。杨亿今存作品,唯有《殇子述》一篇,独反骈偶,而用散句古文之体。杨亿一生唯有一子名云堂,两岁而夭,《殇子述》即为此而作,故文章情深意切,生动感人,而文字朴实质直,简练形象,其于爱子夭亡之痛惜,溢于言表。由此可见杨亿非不能为古文、不擅为古文,所不为者,乃不愿为也。该文旨在传达父子之情,述独子殇而痛断肝肠,感情冲破了形式的束缚,无暇顾及体与辞,不得已而用古体。虽偶试之,即出手不凡,无愧大家手笔。

杨亿文风曾受到古文家责难,后世部分学人也将其作为形式唯美的典型批评,实在是一误会。杨氏虽有“雕章丽句”之说而旨在强调文学的艺术性,今读其集,亦无轻巧浮靡,反多豪迈瑰奇。王士祯指出“石介作《怪说》三篇刺之,张皇其词亦过矣”(《跋武夷新集》),已有洞察。王安石说杨亿“以文辞染当世,学者迷其端源,靡靡然穷日力以摹之,粉墨青朱,颠错丛庞,无文章黼黻之序”,则过在“学者”。《宋史》云:“宋一海内,文治日起,杨亿首以辞章擅天下,为时所宗,盖其清忠鲠亮之气,未卒大施,悉发于言,宜乎雄伟而浩博也……至于文体今古,时习使然,遑暇议是哉!”论者用历史的眼光,结合时代环境特征、个人素质境遇和风俗习尚评论杨亿文风,足可征信。

曾被认为“与西昆无涉”的晏殊(991—1055)实际上也是西昆派的重要作家。晏殊受杨亿影响颇深,刘攽《中山诗话》、吴渊《鹤山先生文集序》都把他与杨亿并称;叶梦得《避暑录话》、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均记述了晏、杨许多相同相近的经历,如皆以神童扬名,皆以童年诏试,皆以献赋赐第升迁,皆以擅长骈对驰骋文坛,皆以二十八岁知制诰……晏殊与刘筠交谊也甚厚,曾上《刘筠序班奏》,要求朝廷将刘氏“序班臣等之上”。南宋吴渊说“昆体出,渐归雅训,犹事组织,则杨、晏为之倡”,是以杨亿与晏殊并视为西昆代表。

晏殊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向被目为词坛名家,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实他的词不过是文字余力而已,其学养才力实在于文,故欧阳修说他“以文章为天下所宗”,《宋史》也称赞其“文章赡丽,应用无穷”。晏殊传世文章,多是骈体。《中园赋》、《雪赋》气势恢宏,藻丽典雅。《傀儡赋》云:“外眩刻雕,内牵缠索。朱紫坌并,银黄煜爚。生杀自口,荣枯在握。”不仅描述精妙形象,且暗寓机趣,意味深长。《举范仲淹状》谓范氏“为学精勤,属文典雅”,《谢赐飞白表》推称“文皇凤字,近愧于流芳;炎帝穗书,远惭于逸品”,或述评其学风、文风,或称赞其书品、书艺,均属对精工。

晏殊中年始读韩柳集,酷爱之,文风大变,《与富监丞书》对其为文的阶段性和变化过程言之甚详。今存作品中,中年后所作家书均用古体散句,融会韩柳,平易自然,细腻亲切,简洁质朴,如《答中丞兄家书》谈家中细事,娓娓而言,亲切有味,尤其是谈子女教育一段,生动感人。而《答赞善兄家书》全用古体散语,通篇自然亲切,简洁细腻,此类作品,置之古文名家集中也不失为上乘之作。

西昆派的崛起并非偶然。欧阳修为晏殊撰《神道碑铭》称“臣伏读国史,见真宗皇帝时,天下无事,天子方推让功德,祠礼天地山川,讲礼乐,以文颂声而儒学文章、隽贤伟异之人出”,指出了西昆兴起的时代土壤和环境气氛;而西昆作家自身的学养素质和宗趣习尚,又自然适应了这一时代,故崛起于文苑,蔚成大宗。田况《儒林公议》称西昆“赋颂章奏虽颇伤于雕摘,然五代以来芜鄙之气,由兹尽矣”,评价近于事实。

古文派:力涤排偶与独高古文

苏舜钦《石曼卿诗集序》称大中祥符(1008—1017)中,操笔之士率以藻丽为胜,唯穆修与石曼卿“自任古道,作古文,必经实不放于世”;朱熹《名臣言行录》说天圣(1023—1031)初,穆修与尹洙“矫时所尚,以古文为主”;《宋史·文苑传》也有关于穆修于西昆盛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的记载;可知在西昆派崛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以穆修为核心,石曼卿、尹洙、苏舜钦兄弟等一批作家为羽翼的古文派。

古文派沿着宋初柳开、王元之等开创的文风复古的路子,继续倡导宗经尊韩、贵实向道、反骈尚散,强调文章经世致用、联系现实、传道明心,要求文风自然朴实,其文学思想和创作主张与宋初复古派大同而小异。穆修仍以韩柳古文为旗帜,号召同道,批判时文,指出韩柳古文“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辞严义伟,制述如经”,而“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轫滥辙,相迹而奔”(《答乔适书》)。苏舜钦提出为文应“原于古,至于用”(《石曼卿诗集序》),“泽于物”(《上三司副使段公书》),“追还古风”(《投匦疏》),反映现实,发挥“警时鼓众”、补偏“救失”(《上孙冲谏议书》)的作用。古文派作家还开始了对时文、古文实质性区别的认识,指出学古文是“为道”、为“仁义”,而学时文是“为名”、为“爵禄”(穆修《答乔适书》)。尹洙则从“功名”与“文章”的辩证关系,提出“行事泽当时以利后世”、“立言矫当时以法后世”、“务求古之道”(《志古堂记》)。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还详细论述了道、德、文、词、辩五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文章应“业问追古,放言遗怀,剖昏出明”。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古文派试图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以增强对抗四六骈体散文的能力。

古文派创作以反映现实、内容质实见长。穆修(979—1032)是该派的核心代表。穆氏自幼好学,长而尤嗜韩、柳古文,且倾尽全力倡导文风复古。他入仕前,有过一段习模时文的经历,入仕后则致力于倡导古文。他对韩愈柳宗元推崇备至,以为自“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辞严义伟,制述如经”(《唐柳先生集后序》),而不满于当时“习尚浅近”的文风。穆氏家有唐本《柳宗元文集》和《韩愈集》,他与门生李之才克服重重困难,花了近三十年时间校订整理,并求募亲友,“得金募工镂板,印数百集,携入京师相国寺,设肆鬻之”,以广流播,故朱熹有“韩柳之文因伯长而后行”(《名臣言行录》)之说。

穆修“专以古文相高,而不为骈丽之语”,“天姿高迈,沿溯于韩柳而自得之”。今观传世作品,大率语言自然简古,不假雕饰,而格调凄苦者为多。《法相院中记》、《静胜亭记》、《上刘侍郎书》,均可窥其风格。穆修也有气势沛然、笔力雄劲之篇,如《亳州魏武帝帐庙记》等。《唐柳先生集后序》足可代表其一生古文创作所达到的境界。该篇议论叙述,朴实无华,凝炼自然,而作者对韩、柳的敬慕,以及持之以恒倾力于韩柳文集的研读整理和精心校勘,数十年如一日的感人情景,毕现于读者面前。李慈铭称穆修“生昆体极盛之世,独矫割裂排比之习,以文从字顺为文而说理明确”,颇为中肯。

尹源、尹洙是古文派的重要作家。尹源(995—1045)喜言兵,曾作《唐说》、《叙兵》十篇上呈朝廷,前者议论“唐之亡非君之为,臣之为也”,以为宋鉴;后者建言边防之事,提出“稍革旧制,大募豪勇”;均以议论见长,而语言古雅质朴、自然流畅。尹洙(1001—1047)有《河南集》,范仲淹序称“其文谨严,辞约而理精”,内容大都关涉社稷民生,疆防边事、军旅守备。如《兵制》篇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利害,提出训士兵而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叙燕》、《息戎》又极斥时弊,且以古为鉴,指出武备不可弛废,建言朝廷提高军备意识,议论剀切,“时人服其有经世之才”。其他如《论诸将益兵奏》、《论攻守》、《备北狄论》等,均立足现实,警劝当轴不弛武备。

总之,尹洙于西昆极盛之世,“独倡古道,以救其弊”,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古文,故南宋尤袤有“我朝古文之盛,倡自师鲁”(《河南先生集》附录引)之说。

苏舜钦(1008—1048)也是古文派的重要成员,他少习古文,工为文章,且慷慨有大志,与穆修交谊甚笃。为文宗法韩柳,不用骈体,主张“原于古,致于用”,强调反映现实。其作以论议时政、建言治国者为多,如《乞纳谏书》、《火疏》、《论西事状》、《上执政启》等,皆直言警劝皇帝或当轴者,议论激烈。《沧浪亭记》代表其达到的艺术境界。文章将优美的景色与悲愤的心情统一在一起,形成了深沉悲壮、雄奇瑰丽的意境,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抗争,而绝非抒发逃避现实、冲旷自得的生活情趣。其写景尤似柳宗元山水游记笔法,而议论又有韩退之韵味,“字句凝练简洁,风格劲峭拗折”。另如《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处州照水堂记》、《浩然堂记》诸篇,也都极有气势,意境阔大雄奇,寓理深刻隽永,文笔优美壮丽。宋荦指出,子美“文章雄健负奇气,如其为人。以之妃晁(补之)俪张(耒),殆无愧色。顾晁、张继起于古学大盛之日,而子美独崛兴于举世不为之时,挽杨、刘之颓波,导欧、苏之前驱,其才识尤有过人者。学者论宋初古文,往往以子美与穆伯长并称,其实伯长不及也”。子美、伯长各有所长,无需强校上下,而品文定位,庶近事实。

总之,古文派在舆论声势与创作实绩方面,已形成了抗衡西昆的局面,为古文的进一步发展兴盛并超越时文,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文风新变与“有愧于古”

由上述可知,北宋前期是骈体散文与古体散文同步发展且文风新变的时期,骈、散呈现着双轨并辙平行发展而骈体略占优势的状态,散文发展以不同流派的形式反映出嬗变的轨迹与出现的矛盾,《宋史》说“国初,杨亿、刘筠犹袭唐文声律之体,柳开、穆修志欲变古而力弗逮”,正是从骈、散两条线索勾勒描述了北宋前期散文的发展态势。

应当指出的是,历代以来对于宋文称颂古文者多,推誉骈体者少,人们似乎形成一种偏见,往往将骈文作为古文的对立面予以指责。其实,从文学角度看,骈、散是古代散文一个枝头上的两朵鲜花,未可抑此扬彼。就体式而言,二者各有特点。骈文讲求用典、对仗、音韵、声律而雅化程度较高,读者群自然受到限制,从而缩小了垂教致化的有效范围,故五代派、西昆派力主自然流畅以补不足,而复古派、古文派则以“乘骥渡海”相讽刺。我们不必囿于前人成见,陷入传道框架模式内,而应予客观审视。

北宋前期又是宋文丕变的发轫期、酝酿期,各派作家共同探索着宋文发展的新路子,且在不少方面达成了共识,如宗经树教、济世致用、寓理尚实、自然平易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派作家都表现出较强的历史意识和群体意识,重要代表作家几乎无一不是以斯文自任,从而使北宋前期散文的发展充满了开创新局面的活力和积极因素。前人指出,“唐末五代文体卑弱,至宋初柳开始为古文”,王禹偁“全变五季雕绘之习”,西昆派的创作使“五代以来芜鄙之气由兹尽矣”……这些评述清晰地讲明了北宋前期散文在文体、文风和气象诸方面,不断显示出来的革新变化。南宋周必大称“建隆雍熙之间其文伟,咸平景德之际其文博,天圣明道之辞古……虽体制互兴,源流间出,而气全理正,其归则同”,则揭示了宋前期散文内在的变化线索和流派不同而风神相同的实质,充分肯定了该期散文的新风貌、新成就。

宋前期散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从整个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的角度看,又实在难以抗衡前贤,依然沿袭多于创新,故苏轼说“宋兴七十余年……斯文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这种现象是十分明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其一,就文章体式言,五代派、西昆派崇尚骈偶,而复古派、古文派又“独为古文”,气象虽不同于前代,终觉囿于一体,如长江、黄河各为一系,并流而东,源头不一而又不能相互涵纳融汇,且“华者近于俳优,质者几于鄙俚”,欠缺文体改造意识,故各派均处于“因陋守旧”的状态。

其二,北宋前期散文的艺术境界偏低而艺术活力偏弱。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首先决定于自身的艺术境界和艺术活力。这种境界和活力是由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的一种协调有致的完美合力,且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参与、欣赏乃至创造。北宋前期散文反映现实,议政论道,记叙抒情,题材丰富,但各派均过于强调和注重文章的实用性、功利性和现实性,又偏重体式,忽视了艺术的锤炼与升华,多数文章有其现实意义而缺乏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作者与读者都被囚禁在“传道”的框架里。这种定向式的思维方式,使艺术的发挥受到限制,造成艺术境界偏低而艺术活力、张力变小变弱,使读者只能被动接受却不能积极参与,降低了作品的吸引力。这只要同后来欧、苏散文那种将宇宙、社会、自然、人生与自我融合为一,综合表现和精心锤炼的情形相比较,其视野封闭而局面偏窄的状态就更明显了,故苏轼认为“论卑气弱”。

其三,北宋前期散文没有出现一批脍炙人口、广为后世传颂的艺术精品,尤其没有出现类似韩愈那样起衰济溺、领袖群彦、雄踞一代的散文大家,各派的代表作家都不具备开创并树立一代风气的大家素质和雄伟气魄。如徐铉虽有“宗伯”之誉,而无振兴散文之雄心;杨亿才力雄赡,创西昆体,风靡天下,并能识拔俊彦,领袖一派,而终囿于一式;且二人为文一是“率意而成”,一是“挥翰如飞”,均不喜反复锤炼。柳开虽首倡古文,“而其力不足转移风气”,加之狂而任气,“大言凌物”,“喜功名,急义”,故“学者率不从”;穆修立志复古,而学养欠深,又“专以古文相高”。二人地位偏低,影响力和号召力都十分有限,故《宋史》说“柳开、穆修志欲变古而力弗逮”。王禹偁是宋前期唯一骈、散兼善的散文家,文学主张与创作实绩均有相当影响,且能“力振斯文”,“主盟一时”,甚至为后来的欧阳修和苏轼所倾慕,惜其为文“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又“无师友论议”,政治影响力也偏弱,终于难副大任。名派诸大老尚且如此,遑论他哉!

另外,北宋前期文风大变而超越前人的条件尚不成熟。其后,欧阳修出,王安石、苏轼、曾巩起而和之,宋文遂脱颖而独立,“乃复无愧于古”

  1. 本文发表于《文学遗产》1995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古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转载。
  2.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具有历史性、衍化性、多层性、相对性等特点,其取舍标准学界尚无共识。仅就语言组织的表现形态,即有骈体、散体之分。本文取其广义,骈文、古文均在论列。
  3. 徐铉《骑省集》卷二三《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
  4. 徐铉《骑省集》卷二三《广陵刘生赋集序》。
  5. 陈彭年《徐公文集》卷首,《故散骑常侍东海徐公序》。
  6. 《徐公文集》附录,《徐公行状》。
  7. 《骑省集·提要》。
  8. 见《四部要籍序跋大全·集部·乙辑》。
  9. 《欧阳永叔集·附录》。
  10. 《宋文鉴·序》。
  11. 《全宋文》卷四○一。
  12. 《河东先生集》卷一《默书》。
  13. 《小畜集》卷九《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祐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
  14. 《小畜集》卷一九《送丁谓序》。
  15. 柳开《再与韩泊书》。
  16. 柳开《应责》。
  17. 柳开《上王学士第四书》。
  18. 《小畜集》卷一八《答张扶书》。
  19. 《龙川文集》卷一一《变文法》。
  20.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一五《小畜集·提要》。
  21.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一五《河东先生集·提要》。
  22. 《柳文指要》下册卷八“宋初古文”条。
  23. 《河东先生集》卷一《默书·序》。
  24. 《宋史》卷二四九《范杲传》。
  25. 《河东先生集》卷首《河东先生集·序》。
  26. 《小畜集》卷一《三黜赋》。
  27. 四库全书本《小畜集》前附《御制王禹偁〈待漏院记〉题辞》。
  28. 吕祖谦《皇宋文鉴》卷四二,四库全书本。
  29. 黄庭坚《豫章先生文集》卷二六《书王元之竹楼记后》。
  30. 《苏魏公文集》卷六六《小畜外集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