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生在水乡的姑娘

林徽因新传:她是人间四月天 作者:张俊杰 著


1.生在水乡的姑娘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不只风光美,还是人杰地灵的宝地。纵观历史,苏州和杭州历代都有不少杰出人物。就说水乡杭州,在1904年6月10日,一个“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夏日,在陆官巷的一所大院子里,一代才女林徽因出世了。

那是一个午后,杭州的天气如往常般的湿热,若搁在平常,这个时候林宅的主人们都会在各自的屋子里午睡,仆人会轻轻扇着蒲扇,屏息凝神,生怕吵醒自己的主子。在外面打理院子的佣人也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安静,成为林宅午后的主旋律。而这一天,林宅却没有同往日一般,整个林家的人都忙碌着,心急地等待着一件大事—林家长子的第一个孩子要出生了。大家心焦这个孩子是不是能平安降生,接着又揣测这个孩子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伴随着等待,人们的心里也实在是忐忑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接生婆从林长民(林徽因的父亲)妾氏何雪媛卧室里抱出一个婴儿。

“母女平安!恭喜大少爷,喜得千金。”接生婆抱着怀里的小女孩,连说恭喜。这女孩儿被接生婆抱在怀里,粉粉嫩嫩的,极为可爱。

“好!好!”林长民看着接生婆怀里的婴儿,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是他第一个孩子,他看着才巴掌大的小女孩儿,笑了。

孩子出生,作为父亲的林长民自然乐得合不拢嘴,祖父林孝恂更是喜悦地吟起了诗经里的诗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并为孙女取名徽音,希望孙女可以继承良好的美德,也希望从徽音开始,林家可以儿孙满堂。后来林徽音开始从事写作,因为和当时的一位作者同名,便将“徽音”改为“徽因”。

林家旧时是望族,到林徽因祖父这一辈虽已式微,但林孝恂勤奋又十分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因此在当时,林家在当地依旧受人尊敬。林长民作为林家长子,自然听从父母安排,早早地娶妻生子,为林家延续香火,于是他娶了叶氏为妻,可惜叶氏身体不太好,很早便去世了,也没有留下孩子。后来,经过媒人说和,何雪媛作为继室嫁给林长民。

何雪媛出身小作坊,自小便没接受过什么教育,不识字、不会女红,也算不上贤良淑德。不过她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相貌说不上绝美,但也算清秀可人。前者让她从一开始就与林家的女人有着天壤之别,这造成她一生的悲哀;而后者成为她能够进入林家的优势,让她能够成为林长民的继室。

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人结合注定是一场悲剧。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之所以结婚、纳妾不过是为了延续香火,他对何氏不讨厌,也谈不上喜欢,等到林徽因出生,他不再满足于家庭生活,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终于,林徽因两岁的时候,父亲留下何氏母女独自一人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法律。

小时候的林徽因对于父亲的印象很浅。在她的世界里,“父亲”是一封封从远方寄来的家书,自己和母亲仅仅能在家书的末尾得到一声问候。而母亲,由于性格原因失宠于父亲也失宠于林家上下,于是她心怀怨恨,在怨怼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作为长女,林徽因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怨妇一样的母亲,倾听无尽的抱怨。因此,小小的林徽因对母亲又是爱,又是同情。也许是源于母亲的倾诉,也许是源于江南女子与生俱来的柔弱,小小的林徽因,很早就感染了一丝忧郁的气质。她的忧郁是朦胧的,笼罩在她的性格之中,埋藏在她的内心深处……

如果说她的忧郁源于母亲,那么她的才情一部分就源于姑姑林泽民的教导。林徽因五岁的时候,林家举家迁到蔡家巷,姑姑林泽民虽已出嫁但仍居住在林家。林泽民在林家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个极富才情的女人。于是林家一群小孩子的教育任务也落在了林泽民的身上。

林徽因那时和表姐们一起跟着姑姑读书,她年纪最小,也是最调皮可爱。姑姑每天会给她们布置功课,虽然林徽因不如表姐们努力认真,但姑姑每次布置的功课她都能按时完成。姑姑见她如此聪明,也就更加喜欢她了,不仅教授了林徽因许多诗词文章,还对她十分照顾,可以说是关怀备至。得到了姑姑的喜爱,林徽因从母亲那里缺失的情感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姑姑那里得到了补充。

六岁的时候,林徽因出了水痘,被隔离在后院,不能出门,也没有姐妹来找她玩。那时候老家人把水痘称为“水珠”。林徽因生了“水珠”,不仅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表现得烦躁、苦恼,反而觉得自己得了“水珠”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她一点也不觉得“水珠”可怕,她很喜欢“水珠”这个名字,她唯一的困扰,就是不能出后院,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她得了“水珠”。她小小年纪,竟然和别的孩子有着如此的不同,也许这就是她所具有的独特的气质吧。

后来,林徽因的父亲学成归国,一路升迁,林家也由杭州迁往上海,1912年又搬到了北京。到了北京之后,林徽因的生活出现了一丝变化,由于母亲何雪媛只生了两个女儿,没能给林家生一个儿子,为了延续香火,林长民又纳了程氏为妾。程氏年轻貌美,性情乖巧,很受丈夫的喜爱,后来她给林家生了几个儿子,林长民对她更是宠爱有加,并渐渐冷落了林徽因的母亲。林徽因也因为母亲不受宠,和母亲住在冷清的后院,而三娘和她的孩子们都住在热闹的前院,父亲和他们住在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

何雪媛虽在林家,却过着长期分居的日子,她无法忍受丈夫对她的不管不问,常常独自掉眼泪,再加上林长民对程氏的偏爱,她对丈夫更加怨恨,而这种怨恨唯一的发泄处便是林徽因。

何氏独自在后院居住,性格变得更加孤僻怪异,脾气也越来越坏。每次林徽因来后院,何氏都会声泪俱下地向她控诉林长民对她的冷落和不公,说到痛处还会回忆起自己死去的女儿和儿子。原本就多愁善感的林徽因,每次听母亲这样说都觉得心痛。她很爱自己的母亲,也很同情她。因为母亲的控诉,她对父亲也有着复杂的情感,他爱父亲,也因父亲对母亲的冷落而对父亲心存怨恨。不只对父母,她对自己的弟妹也心存矛盾,她很爱三娘生的弟妹,可是她又不喜欢前院的热闹与嬉笑,因为那种氛围让她觉得自己的母亲越发地可怜。

林徽因被夹在半封建社会畸形的家庭关系中,她夹在父亲、母亲之间,又是林家的长女,于是自然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成熟。父亲林长民也是把她当做大人看待,她天资聪颖、多愁善感又诗情画意,自然深得父亲的喜爱。可这种喜爱对林徽因来说,还不足以使她规避母亲的怨怼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她早熟,一方面是长女带给她的心理压力,更多的,是母亲的遭遇让她过早地体会了世间的炎凉、人情的冷暖。

这个多愁善感的江南女子,在半封建家庭成长起来的女孩,她小小的年纪便有了水乡女孩儿的柔情似水、温柔多情,也是这种江南女子的性情让她在今后的日子里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更加诗情画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