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只想和你好好生活(新版) 作者:李松蔚 陈海贤 海蓝博士 青音 武志红等口述 刘萍主编 著,刘萍 编,李松蔚,陈海贤,海蓝博士,青音 等 口述


第一章

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人应该尊敬自己,并自视能配得上最高贵的东西

陈海贤 /青音 /武志红/段新龙/赵永久/马龙

1

采访人:付洋

采访对象:陈海贤,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家庭治疗师,系统接受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培训和督导。“得到”大师课:《自我发展心理学》主理人。课程付费用户超8.5万人。出版畅销书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豆瓣读书评分 8.8 分,入选豆瓣 2017 年度图书。

观点:想要婚姻幸福,需要放下幻想,多一些包容,多想想自己能为改善婚姻做些什么,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对方。只要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做好,就可以为婚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用创业的心态经营婚姻

进入婚姻后,一定要抱着创业的心态

现在是一个特别强调自我的时代,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利益、我的尊严……比起不重视自我个性的年代,这是一个进步。但是,过分强调自我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进入婚姻后,不能容忍伴侣与自己有不一样的感受,不想为这个家付出和改变。

我觉得大部分人是把婚姻当成投资了。投资人只管寻找有成长性、有潜力的项目投钱,项目好不好都是创业者的责任。抱着投资的心态进入婚姻,把自己放到一个很被动、置身事外的位置,拒绝为婚姻做出任何改变和妥协,只要婚姻出问题,就会认定都是对方的错,埋怨自己当初没有找对人,甚至选择换项目投资——离婚。

另外,投资人会考核创业者,我给你投钱,就得不停地考核你,看你合不合格,所以会产生一种考核心态。被考核的伴侣感觉会很糟糕:“我也投入了感情,怎么就变成一个被考核的人了呢?”一个不断考核,另一个厌烦、抗拒、逃避,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我有一个来访者,曾与未婚妻约法三章:“结婚后,我需要有很多的自由时间,我要跟朋友有很多的相处,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如果我跟你结婚了,我不会为你做任何改变,你能不能接受?”未婚妻非常爱他,接受了他的“投资条件”。

结婚后,他一点儿家务都不做,经常连续几个晚上跑出去和朋友玩儿,把妻子独自扔在家里。孩子出生之后,他也不管孩子,活得跟单身汉一样自由。妻子很生气:“你把我留在家里,家务都是我自己干!孩子的教育是我一个人的事吗,难道你就不用负责?”他还很不高兴:“你看,结婚之前我就跟你说了,我不会改变。你现在怎么就变卦了呢?”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结婚前和结婚后没有一点儿改变,就等于没结婚。因为结婚的标志就是改变,为了保持亲密关系,可能还要牺牲一些自主性。

我们人类有两种基本的心理需要,一种是跟人建立亲密和连接,找到归属感;另一种是能为自己做主,控制自己的生活,拥有自主性。单身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是自主的,所以更渴望归属于亲密关系。结婚后,亲密和归属的需要满足了,自主性的需要变得突出了。所以想要让婚姻幸福,必须要自我调节和改变,在自主性与亲密关系中找到一个新的平衡。

其实,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为婚姻改变,结婚后很多东西都变了。比如这位来访者,结婚前,和朋友出去玩儿只是一种个人的娱乐行为;结婚后,这种行为多了与妻子对抗的意味,行为的意义已经变了。同时,他还要努力地把妻子的抗议和不满屏蔽掉,和朋友玩儿的状态和感受也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只要结婚,就没有不变这一说。

当然,择偶时是需要找一个好项目的,比如要看对方的人品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进入婚姻之后,一定要抱着创业的心态。创业,就意味着这个项目是我的事,我责无旁贷;创业,也意味着我必须要不断投入,主动做一些事情让婚姻向好的方向发展,包括改变自己。

即使婚姻的起点很低,只要抱着创业的心态,也可以把婚姻经营好。我的小姨当年是包办婚姻,外婆把她许配给小姨夫的原因是:外婆家的水是要上山挑的,而小姨夫家自己有井。婚前,小姨和小姨夫只见过两次面。可结婚后,两人的感情却越来越好,到现在还如胶似漆。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允许小姨离婚,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两人的生活过好,做了很多努力。在度过磨合期之后,两个人都发现了对方的好,日子真的慢慢好起来了。

有的来访者对我说:“我不能退让,因为我一旦退让,也许对方就会得寸进尺!”就好像两个人站在擂台上,我一定要把拳头举着,担心万一自己放下拳头,对方一拳过来把我打死。但是在婚姻里,必须得有一个人先放下拳头,才能打破僵局。放下拳头的那个瞬间,就为婚姻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青蛙和巫婆,也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著名家庭治疗师李维榕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理想伴侣的假设,男人希望娶一个美丽温柔的公主,女人希望嫁给一个英俊富有的王子。热恋的光环消散时却发现,丈夫原来不是王子,而是个青蛙;妻子也不是公主,而是个巫婆。

这时候,我们倾向于去将青蛙变成王子,将巫婆变成公主,而不是改变我们心里对王子和公主的幻想,因为我们舍不得放弃幻想,放弃幻想简直能要了我们的命。于是,我们就把伴侣装进幻想的框架里改造他,这是当下大部分婚姻的痛。因为所有改造都是在告诉伴侣:“你不够好,我嫌弃你。”在亲密关系中,被嫌弃是一件很受伤的事,所以,伴侣往往会拒绝接受改造,进行攻击:“你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样子,我还没嫌弃你,你倒嫌弃我?”于是,婚姻大战拉开序幕。

我在《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一书中,写过一句话:“就承认自己是个废物好了。”意思是,有时候我们得承认自己其实没那么好。在婚姻里,要承认这就是我的丈夫(妻子),可是我自己也没有那么好。没有王子和公主,有的就是青蛙和巫婆的故事。那就算了,反正我们就是这样了。也许放下幻想,接受彼此本来的样子,夫妻关系就会变得不一样。因为放下幻想之后,就能慢慢地接受现实,多些包容,少些嫌弃,渐渐发现伴侣的好。我欣赏他,他感受到我的欣赏,给我带来惊喜……于是,青蛙和巫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有些夫妻关系出了问题,会说:“就是因为当初我不爱他(他不爱我)!”这也是因为没有放下幻想。很多人希望婚姻有一个理想化的开场——我们的关系非常纯粹,完全出于爱情,而且爱情浓度很高。好像除此之外,其他的婚姻开场都是不对的。我觉得这个观念本身就有问题,婚姻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开场,比如因为门当户对,因为父母安排,因为到年龄了等等。我相信,只要结婚了,夫妻之间就不会完全没有爱。如果一点儿感情都没有,两个人很难结为夫妻,同床共枕。再回过头掰扯当年爱不爱、爱得是否纯粹足够,没有什么意义。

作为家庭治疗师,我不会往回走,而会聚焦此时此地。我建议夫妻遇到问题不要去翻旧账,而是去思索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决心好好过下去?我们的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在哪里卡住了?我们哪里的情感连接不够?我们怎么才能继续往前走……哪怕彼此愿意为自己的婚姻做一件事,婚姻都可能会向前走。

虽然婚姻注定不会完美,但是青蛙和巫婆也可以一起创造生机,情感性的回应就是婚姻生机的来源。人和人的感情本质是一种依恋关系,依恋关系通常是通过情感性回应建立起来的。比如,母婴之间的依恋关系是这样建立的:还不会说话的婴儿看着妈妈,妈妈也看着婴儿,他们的目光遇到了,婴儿笑,妈妈也笑。婴儿由此确信:“妈妈喜欢我。”

恩爱的夫妻是这样回应的,妻子对丈夫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丈夫很感兴趣,问:“你做了一个什么梦呀?有没有梦到我?”妻子笑着说:“哈哈,你就盼着我梦到你呢吧!”两个人愉快地聊了起来,这就是情感性的回应。不恩爱的夫妻通常是这样回应的,妻子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很可怕。”丈夫漫不经心地说:“这有什么关系,不就是一个梦嘛!”妻子马上知道,丈夫对她说的事情不感兴趣,不耐烦听下去,她也不想说了,这就是没有情感的回应。

夫妻之间的情感性回应频率越高,婚姻质量就越好。如果没有情感性回应,或者情感性回应经常中断,那么夫妻就会在婚姻中常常感到孤独、焦虑和不安,因为他觉得对面的那个人不理解自己。反过来,这又会加强他头脑中理想伴侣的假设:“我的丈夫(妻子)不理解我,是因为我当初找的这个人不够理想。”觉得自己的投资很亏,抱着投资的心态考核创业者,越来越挑剔,一点儿小分歧就会变成大战争。

夫妻之间讲情感,婆媳之间讲规则

夫妻之间,我建议不要讲规则,而是讲情感。

我遇到过一个男人,他每天要给妻子打无数次电话,如果听见忙音,就会不停地打。有一次,妻子和同事打电话,刚挂断电话,他就打了进来,还得意扬扬地对妻子说:“我知道你刚才打了21分钟的电话,因为我在不停地拨。你刚才打给谁了?”妻子觉得这真是太恐怖了,要求丈夫不要连续给自己打电话,想在夫妻之间立界限,但是丈夫依然我行我素。

如果妻子特别想知道丈夫的隐私,或者丈夫特别想介入妻子的生活,那常常是夫妻之间的情感连接出了问题。夫妻之间所谓的边界不清,大部分时候是因为一方在情感上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所以才会更想跟伴侣有情感的连接,甚至逼着对方与自己联系。这种不安全感,不是哪一方的错,是夫妻双方共同制造的。

所以,当伴侣在婚姻中得不到安全感时,你去和他讲规则、讲界限是没有意义的。更有效的做法是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让他更安心?我可以做些什么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爱?”比如,多给伴侣一些情感性回应,多一些肯定和赞美,多做一些床上运动,每天放下手机避开孩子和伴侣聊聊天,有什么矛盾或者委屈一起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等等,强调爱是最好的办法。

婆媳之间,我建议不要讲情感,而是讲规则。很多男人对婆媳关系有一个误解:“我爱我的妈妈,所以我希望妻子也爱我的妈妈;我们是一家人,所以我们要相亲相爱。”我觉得,男人要求妻子像自己一样去爱婆婆,大部分妻子是做不到的,因为婆婆不是妻子的妈妈,她做不到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但是,可以从规则上进行要求,比如要求婆媳之间相互尊重。情感上的要求不太现实,可是规则上的要求一定要有。

在现实中,有些女性不太尊重婆婆,是因为她们发现丈夫是和婆婆站在一起的。“他和婆婆是一家人,我是外人;在这个家里,到底谁是女主人?这是我的家,还是他们的家?”如果一个妻子觉得自己不能在家里做主,没有安全感,那么她肯定不会给丈夫和婆婆好脸色。

有一个妻子兴致勃勃地对丈夫说:“我们去旅游吧!”丈夫马上说:“好啊,把我妈也带上。”妻子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我不去了。”丈夫很生气,大声质问:“你什么意思啊,怎么就不去了?你是不是嫌弃我妈?”其实,妻子不是嫌弃婆婆,而是希望和丈夫单独去旅游,渴望一种亲密的感觉。她生气的不是带着婆婆旅游,而是丈夫不跟自己商量,就擅自做决定,在心里没有把她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当婆媳意见不一致时,只要妻子的意见具有合理性,我建议丈夫听妻子的。涉及家庭的事情,丈夫要先和妻子商量,商量好再通知妈妈。夫妻商量的过程,其实是丈夫在向妻子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是一个系统,我在感情上跟你更近,跟我妈更远。”如果丈夫遇事先和妈妈商量好再通知妻子,等于告诉妻子:“我和妈妈才是一家的,你是外人。”妻子不生气才怪!

我觉得要处理好婆媳关系,主要就是这两句话:第一句是夫妻之间讲情感,婆媳之间讲规则;第二句话是坚持夫妻是一个系统,再来处理婆婆的事。

我们常说,婚姻是一场修行,其实婚姻比佛家的修行更难。佛家的修行是一个人的修行,婚姻却是两个人的修行,有太多的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会被焦虑、不安、失控、恐惧所困扰,受很多苦。想要婚姻幸福,需要放下幻想,多一些包容,多想想自己能为改善婚姻做些什么,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对方。只要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做好,就可以为婚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2

采访人:付洋

采访对象:青音,心联网科技创始人、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内唯一一位在心理咨询和节目主持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观点:恋爱的目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出结婚的选择,应该只与爱相关。

用更好的我,成就更好的我们

做出结婚的选择,应该只与爱相关

曾经有一个女孩向青音倾诉自己的心事:“青音老师,我和男朋友的感情很好,已经同居了一段时间。我每天早上为他挤牙膏、准备洗脸水,他每天晚上为我做饭,和夫妻没什么区别。我觉得我已经准备好随时结婚了,可他却总是沉默。昨天,我妈又打电话来逼婚了,我的心理压力很大。男朋友说,现在我们不仅没有房子,也没有存款,他的事业刚刚起步,想攒两年钱再结婚。闺蜜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他这样是不是在耍流氓?”

青音告诉这个女孩,首先要相信男友的诚意,给他点儿时间整理自己,也给自己一点儿时间看清自己的需要。其次,给男友规定一个期限,如果他耗光她的耐心和柔情,不如果断分手,对感情止损。婚姻并非是真心爱过的唯一凭证,只要真心爱过,就不是浪费光阴。接受沉没成本,也是一种智慧。在青音的帮助下,女孩终于不再焦虑和迷茫了。

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结婚意味着“有个交代”,既是对父母、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同事的交代,更是对自己一天天正在逝去的青春韶华的安慰——有人要,心里就踏实了,不用担心自己在婚恋市场贬值了。

但是,结婚不是人生的奖状,它需要两个人对未来生活的一致憧憬和相同信念。如果有一方没有准备好,都可能为婚姻埋下危机。婚姻,应该是恋爱水到渠成的结果。做出结婚的选择,不应该是为了让谁高兴,更不是为了让谁闭嘴,而应该只跟爱有关。

青音认为,爱情是年轻人生命中特别美好的阶段,我们要用心地去享受和品味它。有的人感情之路走得很顺利,初恋就结婚了,这是一种幸运。有的人要经历很多次恋爱,这也没什么,爱情像一面镜子,多经历一些,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学会离别,也是人生重要的功课。有的人,可能最后没有进入婚姻。不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并不代表人生失败。

无论结不结婚,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我们每个人要在爱情中学习的功课。更好的你,更好的我,才能成就一个更好的我们。两个人都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很高的自尊水平,有安全感,不用向外求。

很多人的恋爱状态是畸形的。有的女孩在恋爱中寻找理想中的爸爸,有的男孩在恋爱中寻找理想中的妈妈,失恋后就会特别痛苦。痛苦的不是失去了这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而是失去了“一个人能够完完全全接纳我,像父母一样对我不离不弃”的幻想。

在童年时,如果父母没有满足我们对爱的渴望,恋爱时,就会把期待放在恋人身上。

有些女孩在恋爱时会表现得特别作,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安全感,总怕对方不够爱自己,所以要不停试探对方的底线;另一方面,就是“作”的心理需要在父母那里没有被满足。

小孩子的天性是作的,为了一个棒棒糖,就可以在地上撒泼打滚。然而,很多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乖,你听话,你让爸妈有面子,你上进,爸妈才爱你,所以,越来越多的小孩不敢“作”了。

女孩恋爱后,想体验像小孩子一样作的感觉,并且期待恋人可以无条件地包容自己的“作”,就像理想中的父母一样。但是,这对恋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感情常常被作没了。

相反,如果在恋爱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学习做自己的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和爱自己,内心平和。不再期待恋人像父母一样满足自己,也不再像教官一样挑剔自己,那么这样的恋爱,哪怕最后没有走向婚姻,也能让你终身受益。

婚前不懂浪漫,婚后拈花惹草

青音说,现在大部分“90后”已经开始在婚前探索爱情到底是什么。而以前的人对婚姻很看重,但是对恋爱不认真。双方条件差不多,在一起吃几顿饭、看两场电影、逛逛公园就结婚了。受父母的影响,一些“70后”和“80后”也是如此,只是约会的地点更加高级而已,一样没有多少精神交流,直奔结婚的目的而去。

很多人在婚前是没有享受过浪漫的。浪漫,不一定就需要送玫瑰花、巧克力,或者携手在雨中漫步。浪漫,没有规定的桥段或形式,其实就是你想让爱人感觉好的那个心。如果彼此婚前懂得浪漫,那么婚后就会愿意延续这份美好的感觉,继续为伴侣花心思、动脑筋。比如,一起看个电影,欣赏一处风景,读一本好书,亲手给对方做一份萌萌的小礼物……让生活富有情趣和活力,夫妻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而浪漫和亲密,能够帮助我们抵御琐碎生活的消磨和外界的诱惑。

青音曾经接待过一对夫妻。丈夫和妻子相亲时都是大龄男女。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两人相亲后没多久就决定结婚。之后,整天为了房子、孩子、票子而奔波忙碌。夫妻俩的对话差不多每天都是“孩子今天学习怎么样”“爸妈有来电话吗”“房贷什么时候还”之类的,没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因为不懂得浪漫,两个人都没有用心地去经营婚姻,让爱在婚姻中流动起来。

爱是人类的本能,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一份真情。之后,丈夫在另一个女孩身上,实现了一次浪漫的恋爱,把婚前欠的课都补上了。出轨后,丈夫心里开始觉得亏欠妻子:“她又没做错什么,想想真是挺可怜的。”于是,开始想方设法地补偿妻子,讨她欢心,反而让妻子感受到浪漫,感觉婚姻更幸福了。于是,丈夫、妻子和情人各取所需,形成了一种合谋关系,组成了一个稳定的铁三角,这种畸形的关系持续了很多年。

因为没有让对方感觉好的那个心,丈夫即使背叛了妻子,也没有承受良心的谴责,没有那种“我心疼她,我怎么会把她放在一个每天承受欺骗的痛苦境地”的内疚感。顶多有一些不好意思,但是对原配做出一些补偿,他心里就放下了:“我对她够意思了!”类似的婚外情故事,青音看过太多。

所以,青音认为,婚姻一定要从爱情开始,婚后带着浪漫的心情去用心经营婚姻,让彼此感觉更好。否则,我们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无论多爱,都不要姿态太低

青音发现,有不少人在爱情中的姿态太低,吃什么,你来定;去哪儿玩,听你的……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和主见。只要对方不离开自己,怎么样都好。可是,结果往往是什么都得不到。你越想留住他,他就越会远离你。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别人怎么对你,是你教的。也就是说,别人对你的态度,正是你对你自己的态度。放在恋爱和婚姻中也是一样的,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好好对待,那么,哪怕对方刚开始会对你好,后来发现你这么好欺负,也不会对你好了,这就是人性。

女孩子更要爱自己,爱自己就是一个建立自尊、提升价值感的过程。青音认真观察过很多婚姻,发现无论这个男人是成功人士还是普通老百姓,他都喜欢有自我的女性。无论是贤妻良母、全职太太还是女强人,都因为拥有自我而得到丈夫的尊重。

爱自己的人,自我价值感高,才敢在爱情中彰显自己的个性。举个例子,情侣约会看电影,男孩足足迟到了半个小时,而且没有道歉。如果女孩爱到卑微的程度,她是不会发脾气的,因为她不敢。他好不容易喜欢我了,惹他生气怎么办?而如果女孩爱自己,就敢发飙,说:“你自己去看电影吧,我不去了!”痛痛快快走人。他生气怎么了?我干吗和一个不懂得尊重我的人在一起?

同样是面对男友主动提出分手,不爱自己的女孩,会觉得一定是我不值得爱,是我不够好;如果是男友劈腿,会认为我没有那个女孩漂亮,没有她年轻;再反省和自责,如果我当初要是再温柔一点儿就好了,都是我的错……脆弱的自信心和价值感遭遇挫败,分手后久久都走不出来。价值感低,和谁恋爱都会走到这一步。如果别人已经欺负你了,然后,你再帮他欺负你自己,这就是典型的不爱自己。

而爱自己的女孩,则会认为是时间不对,对方没有准备好来爱我;我们的价值观、性格不太合适;我可能确实不是他喜欢的那一型,但是这不代表我有错,总会有人喜欢我这样的女孩……所以,分手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一两个月就走出来了。她不会害怕失恋,也不会把结婚作为生活的唯一选择。因为无论结不结婚,她都能让自己过得很好。

爱自己,并不是为了嫁出去

那么,女人要如何爱自己呢?青音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了3个中肯的建议。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让生活有品质。哪怕生活的境遇再差,也不要让自己邋遢狼狈。青音在少女时代曾经看过陈丹燕写的《上海的金枝玉叶》。在“文革”时期,有一位上海名媛只有一两件衣服,但是,她一定会把衣服熨烫平整,让自己的头发纹丝不乱。哪怕她刚刚被批斗过,刚被拉去刷厕所,她给人的形象也是端庄的,这才是真正的名媛。

形象整洁、端庄、优雅就好,不一定需要穿名牌。就算喜欢买名牌,也要看这个名牌适不适合你。每一款设计都适合你吗?每一个名牌背后的文化,你都认同吗?

所谓的生活有品质,就是尊重生活的每一刻。比如前面说的那位上海名媛,即使生活艰难,她还是会拿出一两面粉做蛋糕,就在烧煤球的炉子上放一个蒸笼蒸。做好的蛋糕一部分给孩子,一部分给老公,还有一部分给自己。比如,有的女人忙了一天回家,抽出10分钟听听音乐,熏熏精油,看会儿书,给闺蜜打个电话……这些都能够滋养自己。

青音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她目前在创业阶段,工作特别忙。但是,每周一定会抽出时间和闺蜜见面,看一场演出或者电影。今年8月,青音和她的团队成功举办了500人规模的“三程之旅”邮轮嘉年华第二季。青音和武志红、黄启团、苏禾等十余位心理导师,在皇家加勒比“海洋神话号”上为学员们进行心理公开讲座,带领学员们开启了一段“旅程+课程+疗程”的 “三程之旅”。在船上,青音不仅要参加百人心理公开课、学员心理工作坊自选小课和下午茶活动,平均每天还要接7个心理咨询的个案。但是,哪怕有10分钟空隙,她都会偷偷跑到甲板上玩自拍。留出时间来让自己开心,这就是爱自己的表现。

第二个建议是,女孩失恋或者失业的时候,要加倍爱自己。和痛苦共处的时间里,你可以难过。遭遇这么大的生活变故,你不难过,谁难过?但是难过的同时,别让自己掉下去。哪怕一边哭,一边嘴里含着一块奶糖也挺酷的。一想哭就往脸上贴面膜,或者去跑步,等从低谷走出来,发现自己皮肤白了,身材好了,人生多带劲儿!反正没约会(没工作),闲着也是闲着,赶紧去学各种技能。学外语,可能会认识外教;学舞蹈,可能会认识一个漂亮的舞伴……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你会慢慢提升自我,于是变美了,变得能干了,变得优雅了,变得自信了……等你再遇到那个伤害你的人,或者伤害你的原单位,你会在心里想:“去你的,你现在还配不上我呢!”除此之外,所有的报复都是傻瓜行为,都是不爱自己的。

最后一个建议是,女人要有一个自我要求。做播音主持时,青音已经获得了两次“金话筒奖”,她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但是,她却硬是挤出时间跑去学习了6年心理咨询,跑到世界各地旅行,阅读了大量书籍。做更好的自己,这是青音对自己的要求。也正因这份自我要求,她才有今天的成功。

青音认为,一个真正爱自己的姑娘,就算嫁入豪门也不会放弃对自我的要求,而是坚持学习和成长。青音的一个豪门朋友,娶了一个年轻的太太。婚后,太太做了全职主妇。但是,她没有安享富贵,而是学习服装设计。学有所成后,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现在,她的事业做得非常好,来找她做设计的人络绎不绝。她拥有自己的事业、爱好、朋友圈,因此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欣赏,婚姻非常幸福。相反,如果嫁入豪门后,一直过着被圈养的日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那么,很可能会因为失去自我而被对方抛弃,或者和伴侣过着貌合神离的日子。

青音说,恋爱的目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爱自己,并不是为了嫁出去。

3

采访人:付洋

采访对象: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国内知名心理专栏作家。创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在国内多个城市有分部。著有《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书,作品销量超过百万册。

观点: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实现,是潜意识的反映。当我们婚恋遇到困境时,不妨试试问问梦的答案。

梦会帮你认识自己

在武志红看来,读懂梦,是通往潜意识、了解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婚姻与家庭领域。

结婚之前,不妨问问你的梦

梦常常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启示。24岁的琦琦(化名)和男友相恋两年,很想和他结婚。但就在她接受男友求婚的当天晚上,本来欣喜若狂的她,却突然梦见男友的家人都在他们的房子里,挤得满满的,根本没有她容身的地方。

醒来后,她才意识到,男友本身虽然很优秀,但是他有一个大家族,而且所有家人的关系都纠缠在一起,非常复杂和麻烦。在梦的提示下,她和男友和平分手了。

在做类似结婚这种重大决定之前,武志红建议大家最好问问自己的梦。因为,当我们做重大决定时,我们本能的会有不安,梦会自动提醒我们很多东西。

可以在睡觉前先让身体放松,听听轻音乐或者泡个澡,用心地感受身体。然后,对自己的潜意识说:“我想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个事情是怎样的?我很想知道。我希望得到潜意识的提醒,请梦指点我……”

在武志红的工作坊里,有90%的女性可以在梦中找到答案,男性的比例只有50%。这是因为女人主要活在情感里,男人容易活在头脑和逻辑里,所以,女人更容易在梦中找到答案。

武志红建议男性朋友平时多问问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逻辑很重要,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它只是一个工具。逻辑是为了用来理解你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让逻辑替代自己的感受。如果愿意持续做这样的努力,男人也会做出相关的梦来,在梦中找到答案。

婚姻发生危机前,梦早已向我们示警

在婚姻咨询中,武志红发现很多夫妻做过类似的梦:梦见和伴侣打电话打不通,找对方怎么都找不着;总是和伴侣擦肩而过;站在悬崖上,脚下是万丈深渊……其实这些梦都是在提醒他们:他们的关系不对劲儿了。

武志红有一个朋友小芳(化名),她的丈夫经常做一个相同的梦:在梦里,他把她杀死了。小芳知道后哈哈大笑,还把这个事情当成笑话讲给武志红听。武志红却感到深深的不安,他认真观察了一段时间他们夫妻的互动,提醒她去用心体会丈夫的梦,因为这个梦是有意义的。

过了一段时间,小芳对武志红说:“我觉得,他在梦里总想杀我,可能是因为他对我积攒了很多的愤怒。我对他实在太不好了。”

小芳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在1岁时,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把她寄养在一个保姆的家里,而且很少去看她。过了很久,有一次,母亲去保姆家里看望她,发现她的生活环境特别脏乱,就像住在猪圈里一样。妈妈很心疼,这才把她接了回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