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彼得·阿克罗伊德:历史书写与英国性 作者:郭瑞萍


序言

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是当今英国文坛一位重要的传记作家和小说家,获得过众多文学奖项,被誉为“当代最有才华的传记作家之一”和“历史小说大师”。他兴趣广泛、著述颇丰,对民族传统和文化怀有深厚情感和敬意,崇尚经典作家,有强烈的历史情怀,撰写了大量以英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2010年郭瑞萍考入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选择研究阿克罗伊德的小说创作,当时国内阿克罗伊德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她的选题既是一个新的突破,也是一个难题,具有挑战性。经过几年的努力,郭瑞萍在2013年顺利完成国内第一篇研究阿克罗伊德的博士论文。《彼得·阿克罗伊德:历史书写与英国性》是她在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阿克罗伊德的成果,具有学术价值。

首先,在选择分析文本方面,本书涵盖面较广。以往的研究多数都集中在作家的单部作品或同类型作品,难免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或偏颇。郭瑞萍在对阿克罗伊德的作品进行总体把握和了解的基础上,围绕“英国性”和“历史书写”两个概念比较深入地探讨阿克罗伊德的历史书写所涵盖的“作家传记”、“经典改编”和“历史小说”三个方面,避免了论述中的单调与偏颇,同时也有助于从各个维度考察作者的思想和意图,将阿克罗伊德作品的宏大叙事风格充分展现。该书对于“历史书写”有着明确的界定,指出它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真实和虚构的融合。作者对于作家笔下呈现的“英国性”的讨论比较深入,揭示了其构成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认为“英国性”贯穿了阿克罗伊德的“作家传记”、“经典改编”和“历史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阿克罗伊德的历史担当精神。本书对“英国性”所进行的综合探讨弥补了以往对此研究的欠缺和不足,有助于把握阿克罗伊德作品的统一思想和历史价值,了解其为维护民族文化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责任感,可以引发人们在后现代语境中对“民族化”和 “全球化”关系的深度思考。

第二,在结构方面,郭瑞萍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她让三章之间的内容形成逐渐过渡,如从“作家传记”到“经典改编”和“历史小说”,这样的安排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阿克罗伊德在创作中依附于历史的成分越来越少,想象和独创的成分越来越多。同时,本书还根据阿克罗伊德的写作手法和内容有意使第一章和第三章形成对称和呼应。例如,在第一章中,阿克罗伊德为传记“戴上了小说的面具”,在第三章中,作者为小说“披上了传记的面纱”。并且,阿克罗伊德在第一章中通过英国正典中的人物所探讨的“英国性”的内核与传统与他在第三章中通过有争议的人物对“英国性”的复杂性的思考也形成对照与互补。此外,本书对各章小节的顺序也做了不同的安排。第一章以时间顺序为主,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因为本章旨在梳理英国文化传统。第二章根据阿克罗伊德对原著改编程度的多少依次安排不同的改编策略和小节内容,即从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过渡到疏离式改编和颠覆式改编,很好地显示出阿克罗伊德尊重经典和创造性继承经典的思想。第三章按照阿克罗伊德作品叙事线索的多少安排小节内容,如从第一节的三条线索过渡到第二节的两条线索和第三节的一条线索,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旨在表达的过去与现在可以对话与融合的思想。为了使三章之间形成有机联系,本书还分析了阿克罗伊德作品的伦敦背景,不仅揭示出其作品内在的统一性,而且也更好地表达了阿克罗伊德试图通过书写伦敦历史来了解全人类的目的。

第三,郭瑞萍对阿克罗伊德的一些作品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解释,显示出她对专门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例如对于《查特顿》、《霍克斯默》这两部小说,本书没有像之前的评论那样将它们视为 “元小说”,而是将它们作为体现作者所强调的“尚古情怀”、“历史的叠层”和“历史的连续性”等“英国性”思想的重要文本。同时,本书还附有郭瑞萍收集的目前已出版的阿克罗伊德所有作品的英文名称和中文翻译,并按照出版年代排列,这一看似简单的事情倾注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其他有兴趣的学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帮助。此外,书中一些意境深远的插图,也为读者理解阿克罗伊德的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彼得·阿克罗伊德:历史书写与英国性》的研究内容涉及的英国历史人物众多,需要比较广泛的英国历史和文化知识,体现出作者比较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广博的文学知识。同时,郭瑞萍较好地运用了国内外文艺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令人信服的论证,显示了她较为扎实的文艺理论基本功和较好的专门知识水平。明代学者洪应明曾说:“心地干净方可读书”。郭瑞萍在南京大学读书时给我的印象是好学上进、对读书的纯粹热爱、对学术的真诚探索和对求知、求真的不懈努力。南大毕业后,郭瑞萍回到河北科技大学任教,尽管教学任务繁重,行政工作繁杂,她抽出时间认真读书,潜心研究,《彼得·阿克罗伊德:历史书写与英国性》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她阅读的广度、思考的深度和学养的厚度。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我衷心祝福郭瑞萍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为我们国家的英国文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守仁

2017年10月于南京大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