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家解读

边塞诗 作者:刘冬颖 注


名家解读

永远的英雄

提到边塞诗,人们就会想到“英雄”二字。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边塞烽烟迭起,在英雄辈出的同时,也为诗坛留下了大量激荡人心的佳作。

中国诗史上,这种英雄精神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诗经》中征戍题材的诗歌,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那种同仇敌忾之情,振奋了历史上无数英雄儿女的情怀。经过汉魏六朝,边塞诗的英雄精神在盛唐达到高峰。读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让我们感受到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壮志;而王昌龄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倾注的跨越时空的苍茫之叹,更会使人们强烈地涌动出对和平的祈盼。

唐代疆域辽阔,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开边、安边性质的战争时有发生。边关战事是盛唐诗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他们一方面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所鼓舞,一方面也为立功边关的仕进道路所吸引,心向边塞,“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也就成了唐代诗人的重要选择。《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成为唐代文学乃至中华文化的丰碑。之后,宋、元、明、清各朝,每当国家危难之际,边塞诗词即起,这种英雄精神可以说是历代爱国人士的共同心声。

边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边塞诗的题材自然也十分广泛,可以刻画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也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还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更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情,而其中最突出的还是祖述前代英雄精神。在边塞诗中,我们看到唐代诗人对汉代英雄尤为敬佩,明、清诗人对唐代的英雄业绩又一往情深。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盛的时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势强盛,疆域辽阔,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极易使诗人联想到千百年间,发生在相同地域的边塞战事和那些驰骋疆场的英雄,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共鸣。每逢外敌入侵、百姓乱离,人们便呼唤英雄主义精神,渴望出现像李广、霍去病那样的勇武英雄。这种祖述前代英雄精神的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在边塞诗中,往往流露着矛盾而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为国献身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愤慨,可能同时融汇在一首短短的诗中。诗人一方面以夸张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描述,如“战士军前半死生”、“黄沙百战穿金甲”;另一方面,则凸显人在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中洋溢着一种崇高情怀。对于长年累月驻守在荒寒雪域的边关将士来讲,离愁乡思锥心泣血。然而仅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即生动地描述了将士们通达的心态。他们也有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的怨言,但是,他们更有戍边卫国的忠诚和无怨无悔的奉献。每一次捧读边塞诗,总忘不了这些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他们背井离乡,奔赴边关,用青春、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感人的战地之歌;而每一次看到边塞诗中的思妇泪水,想到她们与孤寂为伴、与艰苦为友,却饱含深情地为自己深爱的男人缝制战袍,更为她们感动。所以,英雄的美称,不只属于边关战士,也是所有心系祖国安危的人。

边塞将士刚毅豪迈的情怀令人们赞叹,更令人们深思:现在这个远离战争、崇尚物质、网络天下的时代,人们常常为一己私利斤斤计较,为遭遇逆境心灰意冷。多读一些边塞诗,多体验一分英雄豪情,多培育一点英雄情结,能给予人们很多启发和力量。边塞诗的高远意境、悲壮格调,就像雄浑的号角,一声声,吹得每一个读者都会热血沸腾。

刘冬颖

于2014年重阳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