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花果山闲话 作者:金道赋


2

丽质、才能、纯正、高洁,这些皆为优良品质,属人所共悦的东西。一个人具有这些,本该引以为豪,受到推重。但是,在一个理性遭污、有欠健康的社会里,这些东西又恰恰最脆弱,也最易招致深重伤害。从这个层面看,昭君之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状况里的一个例子,即其中一个成因就是她的美貌与高傲的心境、秉性。如果她相貌平平,当初就不会被选入宫;如果她心性不傲,也媚俗贿赂,毛延寿不挟私将她易妍为丑,元帝刘奭也就不致被蒙蔽。

无疑,这样说未免有些残酷。就像一个人被人无端致伤,不去谴责伤害他的人,反而说他的不是,往他的伤口上撒盐,这肯定要被认为是颠倒是非,助纣为虐。

道理的确如此。

遗憾的是,当时的社会偏存在着太多的无理悖逆。身处这样的环境,一个正直的人不忍辱屈从,往往就很可能朝攀暮折(这里没有鼓励屈从邪恶之意,仅是客观呈现世相)。相关这一点,汉语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峣峣者易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之类词语无不是最好的例证。

而生长于碧水环绕、秀峰含翠那样清粼纯朴山村的昭君,犹如出自清水的芙蓉,生就品质高洁,加上年轻,由山村直接进入皇宫,未涉浊世风尘,一直清纯未污,使她根本不知世故圆滑,毫无自我保护的本领,原先所有的自珍自重、宁折不弯的心性,在进入恶俗社会环境后,自然就成为之后怨艾的一个潜在基因。

那么,直接造成昭君怨的因素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画师毛延寿的贪婪。应该说,这是一个让画坛甚而整个文化界都感到蒙羞的小人。本来,宫廷供他俸禄、他为宫女画像,是公平合理的事情。作为一名画师,不偏不倚、客观如实地绘出面前人物的肖像,这是他的职责本分。他不应该有非分之想,更不该趁机索贿,以技敲诈。而昭君不媚俗不服邪、不屈依贪念,这也是她的本分,毛延寿没有任何理由不满。可他偏不守本分,要违反自己的职业道德,索贿不成便存心毁损丽珠芳容,以使昭君永不能见驾、终老深宫作为报复。结果,不仅酿成了昭君之怨,自己也落了个身首两分的可悲下场,名为“延寿”者非但没能延寿,反倒成了短命鬼,由此,应了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谶语,留下一个千古骂名。

当然,造成昭君怨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汉庭和元帝刘奭的昏庸与懦弱。本来,当年刘邦遭受白登之围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听信刘敬的馊主意,嫁长公主给冒顿单于,以期用女子之身及儿女之情羁扼外邦侵扰。这本是不光彩的事情,并且事实证明也不是有效与长久办法。更何况建昭、竟宁年间的汉、匈情势已非高祖时期的汉、匈情势,呼韩邪已是一个归顺、有赖于汉庭的势孤力弱单于,刘奭还要答应他索女和亲的要求实在荒唐!

在此,我们不妨看看汉、匈当时是怎样一种态势,刘奭是如何处事的?

远在汉宣帝刘询在位的时候,匈奴贵族因发生内讧,五个单于分立,相互攻伐不休。其中呼韩邪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后,走投无路,只好遣子为质归顺汉朝,从而得到丰厚资助。郅支单于见这情况,为避免两面受敌,也令儿子到长安做人质,向汉庭示好。后来时隔五年,宣帝宾天刘奭继位,郅支不仅屡屡侵占大汉西域属国,还先后两次拘辱、残杀前去修好的汉使。并一再耍阴谋,企图蓄势侵扰汉地。按说,面对这样的局势,刘奭该派兵驱逐郅支保护属国,以雪国耻、扬国威,铲除后患才是。岂料这位元帝却置之不问,任凭郅支在西域滋长势力,日趋猖狂。这时,倒是镇西将领、副校尉陈汤和都护骑都尉甘延寿为维护大汉利益,率军主动出击,斩杀了郅支。可对此,刘奭不仅不予表彰嘉奖,反听信奸臣石显、匡衡谗言,欲鸡蛋里挑骨头,将为国立下不朽功勋的陈、甘二人治罪。后来,幸亏有多人站出来为他们主持公道,两位功臣才得以祛罪获赏。由此,刘奭的昏庸已可见一斑。

而就在郅支已灭、西域收复、国威大张这一大好形势下,已得到汉朝诸多资助的呼韩邪居然还要汉庭嫁公主给他,并且这位元帝还居然就答应了他,这岂不说明刘奭太昏庸、懦弱?实在可笑可恨!此外,刘奭怀着一颗不愿嫁宗室女子的私心,本欲选一个不想要的宫女充作公主,到头来却弄巧成拙,亲将美貌绝伦、品行高洁的昭君误送给了他人,以至自己懊恼、思念成疾,早早地命归黄泉,这又莫不可悲、可叹!

终于,昭君走了,阴差阳错地走了,一去不复返地走了。怀着深深的怨艾,也带着难以割舍的思念走向大漠,走进了这座青冢。环视四周,好不孤独!

然而,回眸她离别的中原,我忽然觉得昭君又并不寂寞、冷清。两千年来竟一直有那么多人惦记她、述说着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