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留学疑云

溥心畬别传 作者:曹旅宁


四 留学疑云

近现代史上不少名人身上都笼罩着留学学历及学位真伪的疑云。

台湾学者李敖考证蒋介石非日本士官学校学生。唐德刚考证胡适20世纪20年代回国时预支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尽管已受到余英时的有力反证)。李洪岩考证钱锺书并无在英国获副博士学位的经历,并已得到杨绛女士的认可。再如与溥心畬并称“南张北溥”的张大千,自称早年留学日本京都,但是近年来,经过日本学者鹤田武良的查证,遍寻京都各校资料,皆无法证实其曾经留学京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多种多样,不一而定。

1948年10月,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出版的《中国美术年鉴》“溥儒”条称:“北平政法大学毕业后,专门研究文学艺术,再入青岛德国威廉帝国研究院,专攻西洋文学史,自是学养日进。辛亥革命后,氏隐居北平西山戒台寺,前后计十余年,专攻绘画。后迁西山颐和园,专攻经史小学。卢沟桥事变起,仍以鬻画绘画度日,自全其淳朴。”大概是提及溥心畬留德最早的记载。

1975年,台湾《传记文学》第27卷第3期首度登载《溥心畬学历自述》一文的影本,其间明显可见“考入柏林大学,时年十九岁,……入柏林研究院,毕业得博士学位,回国时余年二十七岁”等字样。在这之前,1958年,溥心畬赴香港开画展时,即口头提出留学德国,并获天文、生物两项博士学位的经历。由于溥氏始终无法展示具体的证明文件,其身后公布的《溥心畬学历自述》又多涂抹改订之处,可信度值得怀疑。而且溥心畬的友人台静农一再称道溥心畬,说他一向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不用涂抹,如果在皇帝时代,一定是“书记翩翩”的人物。因此“双料博士”也就变成世人揣测纷纭的熟门话题了!

持怀疑态度,并举证历历者,有漱明《溥心畬为何要冒充双料博士》一文。当然,坚决支持溥心畬者亦不在少数,甚至有人千里迢迢地走访溥心畬的友人、弟子,或直接去函德国大学,找寻可查证的资料。

朱静华女士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有关溥心畬的博士学位论文时,曾致函西德的清史专家调查,该专家又专门向溥杰询问,得到的都是否定答复。2008年1月间,朱静华女士在台北接受笔者的访谈时,仍坚持自己的怀疑立场。

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张大千溥心畬诗书画学术讨论会”第四场报告会时,曾透露将有一名缺席的主评人宣布其在德国调查的结果,但最终没有下文。这次讨论会上对溥心畬的学历问题也是众口不一,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说法。

关于溥氏是否得到生物学博士的问题,据说:溥氏曾在北京的西山发现一只36条腿的蜘蛛,于是写了一篇论文。由于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36条腿的蜘蛛并观察它的生活情形的人,按照当时德国的制度,获得博士学位。其实,这显然是根据溥氏笔记《华林云叶》中两则关于蜘蛛的笔记附会而来。其一:“同光间,京师天坛前,雷殛有一物,形如蜘蛛,六足四翼。块然不辨其面目,名曰帝江。”雷殛就是被雷击死。其二是白蜘蛛听和尚诵经,自是不结网猎虫,唯食蔬果,后蜕化的故事。

一说溥氏民国十一年(1922)学成归国时已27岁,荣获天文及生物两项博士学位,他的天文博士学位论文是讨论彗星。启功的文章也没有提到溥心畬留学德国的问题。根据溥氏一般年谱所载,他留学的时间,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欧战正烈,一般留学生都不到德国或法国去。也许启功年纪还小,不大晓得这件事情,所以在论文中没有提到。

研究溥心畬的台湾学者詹前裕指出,他对于溥是否得到博士学位的问题,在研究他的绘画之前是相信的,之后便产生了疑问。为此他曾作了一番研究,所根据的是溥的诗集《西山集》。诗集中对于溥的生平活动地点都有记载,但并没有发现他到过德国的记录:在溥的诗文中也没有任何与天文学与生物学相关的内容,倒是记载了他对中国经学、诗文、书法、碑帖的深入研究。

事实上溥氏笔记《华林云叶》中所记载的植物花卉知识相当丰富,大概是其因绘画需要,浏览《群芳谱》《广群芳谱》以及在西山实际观察所得。詹前裕曾赴北京请教当年向溥学画的学生,以及曾与其同住的侄子辈,他们一致表示台湾出版的自述中有关留学一事不知是谁捏造的,以他们对溥的了解,他应不至于说出这种话。

詹前裕认为,首先提出溥曾留学的说法的,并非溥本人,而是随他一起来台的李墨云夫人。她本是王府里的丫鬟,小名雀屏,后来溥会到南京、杭州甚至台湾,都与她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溥的弟子都知道,他的晚年生活被雀屏所控制,确有身不由己的苦衷。启功说溥从来不肯搞花天酒地的事,晚年宁可受制于簉室,也不肯出之。簉室就是妾,指的就是雀屏。

河北大学图书馆所藏溥氏诗集手稿比后印本在内容及数量上都超出许多,我们细审诗文,都无有关德国及留学的内容。而“一战”前后留学西欧的中国学者陈寅恪先生,游历挪威易卜生墓、瑞士苏黎世登阿尔卑斯雪山、法国巴黎选花魁事,辄有题咏。胡适留学美国的行迹,也见于其所撰诗集《尝试集》。而《寒玉堂集》稿本所收其对日本之行的题咏,有四十首之多,溥氏怎么会这般厚此薄彼?这更说明,溥氏并未真的去过西欧,否则一定会有不少诗作留下。

詹前裕还认为,关于溥心畬早年曾进入贵胄法政学堂读书,该校民国后并入清河大学也是不可靠的,甚至20世纪20年代到日本京都大学讲学的履历也有疑问。但是根据史料,清末北京确实存在贵胄法政学堂。

在京师,除了有法律学堂与法政学堂外,还有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奏请、宣统元年(1909)开办的贵胄法政学堂,要求“凡宗室蒙古王公满汉世爵及其子弟曾习汉文者,皆令入学,间散宗室觉罗及满汉二品以上大员子弟,亦准考取肄业”。该堂分正科(四年)和简科(二年),先学习普通学,然后专授法政。另为业经从仕贵胄及满汉四品以上官员设听讲科一班,一年半毕业,专讲法政大义。宪法编查馆在1909年4月8日《遵设贵胄法政学堂拟定章程折》中奏明开办学堂的理由是:“自预备立宪以来,……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并开办资政院,以为上下议院之基础。夫上院或称贵族院,……我国贵族一阶,本居少数,凡宗室蒙古王公满汉世爵,将来皆可膺上议院议员之选。若上议院议员懵于学识,与下议院人才相去过远,则非龃龉失当,必且附和取容。是虽酌采两院之制,而有偏重一院之弊,政本所关,殊非浅鲜。”至于溥心畬是否在其中就读,就不得而知了。

清末皇室与德国关系密切,醇亲王载沣曾代表清室赴德国赔礼道歉,小恭亲王溥伟辛亥后避居青岛德租界,与德国人联系较多。溥心畬本人也多次前往青岛省亲,这可能都是后来其留德传闻的张本。此外,根据宣统帝溥仪在其自传中的回忆,20世纪20年代,他在英国师傅庄士敦鼓励下,曾有出国留学的打算,但遭到了王公贵族的强烈反对。这说明当时皇室中人对留学一事的看法是相当保守的。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后,也曾有出国打算,拟定的陪同人员名单中就有溥心畬。这在金梁的《遇变日记》中有清楚的记载,这也可能是溥心畬后来自述留学德国的另一缘起。

黄濬(1891—1937),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陈衍弟子,早岁入京师译学馆,后以能诗名闻京师,其诗集《聆风簃诗》中有多首与溥氏兄弟唱和诗。到20世纪30年代,他在南京报上连载其《花随人圣庵摭忆》,有三则谈及溥心畬。

其一标题为“戒台松”:寺经光绪十七年恭邸重修,故恭邸后人溥心畬弟兄避地是间。壁间多伶人题名,则西山梵宇所习见。涛园先生游戒台诗,最有名,中云:“吊古咨嗟活动相,向人仿佛虬髯状。强胡且试弩末手,宫装犹见内家样。”自注云“德军官与恭邸小王子校射”。(按:此小王子,当即心畬、叔明兄弟)

其一标题为“旧京画史”:“师曾以癸亥病殁金陵,自后十年间,画家派别分歧,诸子亦风流云散。惟有溥心畬自戒坛归城中,出手惊人,俨然马夏,余越园法度简古而有韵味,余人未有能出上述诸子之范围也。”文中提到了溥心畬隐居西山十年后在画坛上出手惊人的情景,然未提及留学德国之事;文中同时还提及陈师曾,讲到他留学日本的事。

其一标题为“溥心畬临摹《云郎出浴图》”,盛赞其画艺。其中提及李释堪前以此画嘱题,为书二绝句云:“地老天荒一甲申,金瓯换得紫云身。可怜逋发慵眸际,只忆江淹传里人。”“金台泪尽梦成痕,一镜华颠意尚温。摹得轻衫天水碧,岂徒惆怅旧王孙。”徐紫云为明末冒辟疆所畜书童,儇丽善歌。“《云郎出浴图》为五琅陈鹄画,雍正间为吴青原所得,后以赠金标亭,乾隆间有罗两峰摹本。今心畬所临写者,为冒鹤亭托人所摹罗本。原本为册页,今改为直幅。画中树石之属,则心畬所增也。心畬为恭忠亲王曾孙,名溥儒,鼎革之后,居戒台十年,博学,善绘事,山水能兼南北宗之胜,松石人物,并骎骎入古,今日江以南,恐舍大千、湖帆外,无能过之矣。”

李宣倜(1888—1961),字释堪,号苏堂,福建闽侯人,为李拔可(宣龚)从弟。曾留学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归国后,授文威将军。后在汪伪政府任职。工诗,精研戏剧,著有《苏堂诗拾》《评京剧诗稿》。李宣倜与李拔可均与溥心畬交往,过从甚密。

此外,从德国的学位制度来看,学位要循序才能获得,溥心畬也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天文、生物两学位。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的翟志成先生,曾当着笔者的面指出:德国的学位制度最为严格,要修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如傅斯年先生当年就是想拿学位的,但是太难,根本拿不到。翟志成是专门研究傅斯年的专家,其言论自有相当的理据。

最近读到金启孮先生《京旗的满族》一书,其中有一张满族文化协会理事名录原件的照片,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出身、经历、现任职务、备考等栏目,溥心畬名下为:溥儒、五四、北平、自修、教授国大代表、理事长。其他人出身则有日本东京帝大、日本士官学校,可见溥心畬并无留学德国的经历,这也为我们的考据提供了坚实的理据。

平心而论,溥心畬是否留学德国,对其生平及艺术并无不可或缺的影响。溥心畬一生最重要的生活平台,除了北京西山及恭王府这一精神家园外,并无其他洞天福地。其维护中国画的传统,也与留学法国、主张国画改革的徐悲鸿大相径庭,以致后来两人交恶,徐悲鸿在20世纪40年代末扬言“要打倒他的大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