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政治生涯

善于活着的人:蒙田 作者:[奥]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著;王雪娇 译


第一节 政治生涯

1554年8月1日,蒙田的父亲被选为波尔多市的市长,一直任职到1556年。同年蒙田被任命为佩里格税务局新设立的税务法庭的推事。三年之后,不知什么原因,佩里格税务法庭并入波尔多最高法院。也许是由于佩里格法庭的工资待遇比较高。该法院是构成最高法院及法国最高司法机构的八个地区法院之一,法院事务主要是管理该地区的司法和市区行政事务。许多佩里格法院原来的员工被调到波尔多高等法院,蒙田就是其中的一员,蒙田担任最高法院推事。在波尔多法院任职的官员不欢迎这些外来者,但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总会千方百计刁难像蒙田这样新调来的人;把这些人安排在狭小的办公室,法院差役不听这些人的命令。他们这样刁难新调来的人的主要原因是,从佩里格来的这些人工资薪酬要高于他们的工资。在波尔多官员的一再抗议下,1561年,政府决定要将工资差额取消,而从佩里格来的一帮人当然愤愤不平,极力争取自己的权利。二十八岁的蒙田代表这些人向法院求情。但是,蒙田所做的无济于事,法院最终驳回了他们的请求。蒙田在调查庭任职,主要职责是评估在主法庭当下没有办法马上宣判的民事案件。他要做的是把案件按时间顺序加以梳理,把不同人物的观点简洁地表述出来,不做任何判断。从一个案件中,他看到了不同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同一件事的态度。这是一个辛苦的职业,要接近事实的真相,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查阅数以百计的法律、法规条文。当时的律师在如此浩瀚的资料面前选择退缩,许多决定带有主观随意性。当时司法不能公正地为民做主,有人遇到了问题也不愿意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蒙田在当时司法腐败的社会提倡司法改革,在16世纪,蒙田不是孤军作战的一个人,而是有一群人在为此奔走呼号。在蒙田看来,当时存在的法律最主要的问题是:法律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人都会犯错误。从理想状态来讲,每一个案子都会有最终的判决,但现实情况是不同的,非常确定的判决是很少有的。由于其中有众多的环节,一个环节有问题,其他的环节就会出现连锁反应。有太多因素影响最后的判决结果。首先,没法收集到所有的证据,偶尔也会出现伪证;其次,法官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使得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法官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有时如果碰到不负责任的法官,他们的判决不是依据存在的证据,而是依据他们的个人主观喜好,比如一顿饭吃得是否舒服将直接影响到判决的结果。而负责人的法官,会把追求事情的真相作为判案的标准。既然律师们都是人,都会时常犯错误,那么法律就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因为,是人制定的法律。这充分体现了蒙田的怀疑主义思想。

蒙田在从事法庭工作之外,还了解到了政治的复杂性。在工作期间,他经常去各地出差,也去过巴黎。当时,坐着马车颠簸一个多星期才能从家到达巴黎,他负责高等法院和皇廷的信息沟通。蒙田第一次来到国王亨利二世在位时期的皇廷,当时蒙田对亨利二世的印象不好,因为国王总是说不对他的名字。亨利二世国王是1547年登基的,从父亲弗朗索瓦那里继承的王位。亨利二世似乎没有继承父亲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聪明才智。亨利二世没有主见,性格懦弱,习惯于听从别人的意见。亨利二世性格里的懦弱,是导致后来法国政局不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国王王权弱小,各个党派开始密谋发展自己的势力,争权夺势,一场腥风血雨一触即发。主要的派系斗争有:吉斯家族、蒙莫郎西家族和波旁家族。这三大家族势力的斗争以及人们高涨的宗教教派的斗争夹杂在一起,使得事情变得更为复杂。

亨利二世在宗教问题上的态度更为强硬,没有父亲那样宽容。直到1534年新教的宣传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时,弗朗索瓦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开始镇压。那时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匆忙逃到国外。那时法国的新教运动的主要派别,已经不是手段比较和缓的路德派,而是变成了强硬的加尔文派。这一逐渐壮大的宗教成为皇室和宗教权威的眼中钉。

加尔文派认为人自己没有任何美德,一切要靠上帝的恩赐。人要绝对服从上帝的旨意。早期的路德派主张要出世,不参与任何政治,而加尔文派恰恰相反,要求人们积极参与到政治中来,为了使上帝的旨意有所实现。16世纪,加尔文派在瑞士一家特殊的学校培养信教人士,让他们秘密前往法国,把加尔文派的宗教信仰传播给下层民众。

天主教派在新教的威胁下,也开始进行改革。蒙田所在的那个时代,就亲身体验到了天主教派在反省中不断完善。1534年,依纳爵·洛佩兹·德·罗耀拉创立了耶稣会,要和新教展开思想方面的激烈斗争,要从思想上消灭新教。而在16世纪50年代的法国,一批激进分子成立了“同盟”,他们不是用思想来打败对方,而是要用武力消灭敌人。天主教同盟和加尔文派这两个对立的派别,互不相容,互不妥协。如果法国国王对新教流露出哪怕一点宽容,也是会遭到天主教同盟的强烈反对的。到了16世纪下半叶,这一情况更加恶化。

迫于天主教同盟的强硬施压,国王亨利二世用明文法令来铲除宗教的异端,还专门在巴黎设置了一个新法庭,来审判宗教异端。1557年7月开始,亵渎圣人、出版禁书和非法传教一律是死罪。亨利二世的软弱,导致他对新教的势力有些畏惧,有时会给新教徒一些权力,比如:新教徒在规定的地方可以做礼拜,对新教徒的处罚减轻。可这样的摇摆不定,激起了天主教会的极力反对,天主教会变本加厉地迫害新教徒。作为调和者角色的亨利二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使得一切变得越来越糟。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法国出现了其他问题,政治的不稳定,使得经济动荡更为剧烈。物价飙升,通货膨胀。最先受到伤害的还是底层的农民。不过,一些有土地的贵族不仅没有丝毫损失,还从中牟取暴利。贵族可以借助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兼并土地。蒙田的祖辈们就利用这些机会积累了大量财富。

由于政治、经济、宗教危机,导致了内战的全面爆发。内战从1562年开始,到1598年结束,历时38年。内战刚开始时,蒙田正处于青年时期,才二十五岁,风华正茂。

内战真正爆发于1562年,全国新教徒的领袖号召新教徒起来反抗,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天主教徒也不甘示弱,同样开始防卫。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天主教派和新教派都前往巴黎集会。矛盾逐渐升级,变成了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内战进行的第二年,天主教徒的领袖被杀害,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但是,这仅仅是短暂的休整,主要矛盾依然存在。到了1567年9月30日,内战再次爆发。蒙田一生中经历的大规模动乱加起来有八次之多。亨利四世在1595年对西班牙宣战,拉开了对外战争的序幕,同时也终结了法国国内混乱的内战。

法国人恐怕都没想到内战竟然持续了这么久的时间,蒙田的后半生都处在动乱中。蒙田任职的波尔多市信仰天主教的人数较多,这个城市周围是新教徒,两派经常发生冲突,新教徒往往伺机而动,结队砸毁神像,或者运用其他手段进行攻击,城市里人心惶惶,难以有安静的时候。蒙田在高等法院任职的时候,就经历了三次内战。在第三次内战结束的时候,蒙田决定归隐古堡,避开这疯狂的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