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祈祷与拯救

生命的芳香 作者:乐为,熊程编著


第三章 祈祷与拯救

天地有大美,人间更需要大善。大善止于至善,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类的福祉,人类的梦想。有大善的人是真正内心高贵的人,灵魂高贵的人。是用大爱获得世界,征服世界的人。是精神博大甚至伟大的人。

每当节假日或朋友聚会时,常能听到《祈祷》那首深情款款的歌: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

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欢笑代替哀愁

快乐健康留四方

让世界找不到黑暗

幸福象花开放……

是啊,祈盼幸福,祈盼和平,祈盼让世界充满爱,这是每个有良知的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善意情节。

拥有一颗仁爱、善良的心,是千古不变的美德。

如果把善良按大、中、小三个不科学的层次来划分,能为自己,为亲人的工作、身体、生活献上虔诚的祈祷,这是有善心爱心的人愿意也能够做到的。这种善意源于血缘、亲情,人类自爱的本能。容易做到,我认为这种善良只能称其为“小善”。

为朋友,为同事,为领导献上虔诚的祈祷,这需要有一定的胸怀、一种境界。一部分人也能做到。我认为这种善良只能称其为“中善”。

能为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孤寡老人、残疾儿童、孤儿,甚至仇敌付出时间、精力、心血,持续不断地献上发自肺腑的祈祷和爱心行动。而且不求任何回报,没有任何私欲,我认为这种善良的行经可称其为“大善”。

我的好友子颜姐妹,就是这样一位“大善”者。

她经常用一、两个小时时间,为那些素不相识的病人、老人、儿童等群体献上虔诚的祈祷。常常是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她是为自己的亲人祈祷呢。否则,怎会如此动情,如此动心?

有一次,她为我的婚姻祈祷,在我家床上足足祷告了一下午。一边祈祷一边哭,双眼紧闭,心无旁骛,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专心致志的劲头好象是她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而我却像看热闹似地一会去吃香蕉,一会去洗衣服。眼睛也是干巴巴的,没有多少眼泪。而她哭的像个泪人,几乎要背过气去。更有甚者,我还在心里笑她痴、笑她傻:至于这样吗?不就是没成家吗?用的着哭成泪人?

现在想想,我对她的大善、背悯与抚慰太不理解了。可笑的是我们这些刚硬的人,自以为是的人。因为我们缺乏大善,所以我们不能像对自己的亲人那样为素不相识的人付出真诚的祈祷和爱的关怀。

她经常去探访住院的病人、弱智儿童。毫无任何私欲,不求任何回报。在世上人看来,她的这些举措很是可笑,不可思议,简直就是大傻瓜。

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婴儿,母亲不幸撒手人寰。她买了一大堆吃的穿的,千里迢迢跑到红旗镇去看望这个可怜的小家伙。

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不幸得了脑炎,她风尘仆仆跑到医院去探望,献上虔诚的祈祷。

毕业于人民大学的一对大学生,以传福音为职业。当他们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子颜慷慨解囊,马上拿出包里仅有的三百元送给他们。以解燃眉之急。

一对农村夫妻,一贫如洗。刚刚有了下一代的希望,却因早产,胎儿生下还不足三斤而忧心如焚。不会呼吸的肺把孩子憋的奄奄一息。医生说,抢救过来,恐怕也是个痴呆儿,还不如不救。昂贵的医药费使贫困潦倒的夫妻一筹莫展,以泪洗面。孩子的父亲咬咬牙劝妻子:听医生的,不救了。

子颜听说后,闻讯赶到儿童医院。一种从未有的力量和信心鼓舞着她。她有力地挥了一下手臂对医生说:救!抢救吧,医药费不够,我来凑。

孩子的住院费,一天就要几千元,子颜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又拿出平时姊妹们奉献的全部积蓄,为孩子凑足了手术费。

可怜的孩子手术后,只剩下二斤八两,象一个瘦弱的小猫。子颜等姊妹们充满信心的不断的祈祷与关爱,小生命求生的顽强,感动了上帝,奇迹出现了。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不但活过来了,而且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壮。如今已经是活泼可爱、白白胖胖的小天使了。

她活着就是一个美好的见证。这是大爱大善的阳光雨露救活的一颗小秧苗,这是圣爱之花结出的美丽的果实。她带给这个家庭的不仅是希望欢乐,更是大爱、大善给他们的家注入了新生命。有了这种大爱,他们便象一颗树栽在溪水旁,按时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他们把这种圣爱之火炬不断向周围传递,让爱与善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在得到爱的滋润的同时,也把爱的芬芳带进每个人的心房,与更多的人分享喜乐、分享大爱与大善。使更多的人在爱的浇灌下快乐又健康!

天地有大美,人间更需要大善。大善止于至善,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类的福祉,人类的梦想。

小善、中善,稍稍努力便能做到。然而要达到大善的的境界,实属不易,只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是真正内心高贵的人,灵魂高贵的人。是用大爱获得世界,征服世界的人。是精神博大甚至伟大的人。没有任何私欲,没有任何功利色彩。一个纯粹圣洁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用灵魂用心体验爱和幸福,体验祝福和祈祷的人,一个施行生命拯救的人。在给予和拯救的过程中,她也得到了厚厚的祝福与恩典。因为施比受更有福!

当有一天,宇宙都变样,我们只企盼,善,永在世上!爱,永放光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