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罗烽白朗创作研究综述

罗烽白朗研究 作者:巫晓燕 著


◎ ◎ ◎ ◎ ◎ ◎ ◎ ◎ ◎ ◎

罗烽白朗创作研究综述

在历年历代的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的学术研究中,若按地理位置划分,占据主要地位的大致都是古时候的中原地区,而今的江浙地区。东北文学或是与东北有关的文学作品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上一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地位。这似乎又与东北的地理位置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东北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划分,亦有不同的名称。如《周礼·职方氏》中云:“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元朝《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在大多数的历史时期都处于“蛮荒”状态,居住着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并不属于汉族人的主要活动范围。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语言文字不通,随着这些少数民族的衰落和汉化,并未留下太多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因此这一时期的东北地区似乎并没有给学界留下太多可研究的方向。清朝末期以后,也就是近现代对于东北地区有了比较具体的划分,主要指今黑吉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东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被迫对东北地区实行弛禁政策,从而促使大量的关内汉族移民来到东北。”[1]因此,东北地区的民众数量不断扩大,长期生活在气候较为寒冷、物资较为匮乏的东北地区的汉民族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并开始形成了其独特的“风采”。这种独特的“风采”却又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触发展示的。1931年,日军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的柳条湖事件,史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端,在拉开日本侵华战争序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群充满爱国激情的热血青年,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细致的笔触使在那片沦陷了的土地上挣扎着、反抗着、痛苦着的人们跃然于纸上,展现出那个年代、那片土地、那些绝望而坚强的人所特有的“风采”。正是这特有的属于东北人民的“风采”吸引了一代代文学研究者,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东北文学和东北作家群开始逐渐走向中国文学史,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支持。

学术界对于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在文学创作中有较高成就的萧军、萧红夫妇,以及作品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抗战文学以及流亡文学主题等方面。也有不少学者偏好于对一对夫妇创作的研究,他们便是罗烽和白朗。不同于萧军和萧红的半路姻缘,罗烽和白朗可以称得上一对青梅竹马、执手偕老的夫妇了。但相同的是,面对家国危亡的局面时,他们同样选择了挺身而出,用手里的笔与敌人搏斗,展现出家国沦陷时东北人民绝望的挣扎与反抗。接下来,本文将以罗烽、白朗夫妇为东北作家群的代表,把文学界对于二人的创作研究按照时间(1980—2017)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阶段性的整理和综述。

由于东北文学以及东北作家群创作时间较短且成就相对于南方地区而言较小,所以文学批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于东北作家群所代表的东北文学以及罗烽、白朗二人的创作研究较少,且具有地区分布规律,即研究东北作家的专家、学者较为集中地分布在东北地区,在华北以南地区只有个别的研究者。据统计,1980年至2017年,知网上关于东北文学及东北作家群的学术论文共有2984篇,主要包括对于古代明清时期东北文学的研究和现当代东北文学的学术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包括把东北文学和东北作家群作为研究主体的学术论文,还包括一些不以东北文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通常是通过列举东北文学作品、作家进行论证和对比以阐述笔者的论点,如:研究域外文化(俄苏文化、日本文学、朝鲜文化)对于东北作家的影响,研究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文学中东北文化的影响,研究抗战时期复仇文学的主题。也有部分研究论文中,东北作家群只是作为一个词条而简单提及,并未进行仔细分析。由此可看出,东北文学在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并不是一个很火热的研究方向。而罗烽和白朗二人的研究论文的数量可谓少之又少,在同一时间段里,知网上与罗烽有关的研究论文有79篇,与白朗有关的研究论文仅有74篇。其中亦有相当多的论文中,只是简单提到二人的名字或者叙述几个与二人有关的例子,并未把二人的创作研究作为论文的主体内容,如:《六十年代作家的待遇》《论东北作家群》《关于“东北流亡文学”的思考》《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与东北区域文化研究》。在罗烽和白朗的学术研究中,研究者普遍关注的是他们抗日的思想、流亡的主题、东北的地域特色等。但是较为特殊的是两者研究方向的差异性,白朗作为东北沦陷时期的女作家,除了抗战流亡的主题之外,有些研究者更为关注她处于东北流亡时期的女性视角、女性的独特表达方式和她所塑造的女性世界等。因此,本文以学界对于罗烽和白朗二人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综述,以罗烽研究为主,以白朗和东北作家群研究为辅助。

[1] 贺飞。清末东北移民及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156—157。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