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幼稚时代

西学东渐记 作者:容闳 著


第一章 幼稚时代

一八二八年十一月十七日,予生于彼多罗岛(Pe-droIsland)之南屏镇。镇距澳门西南可四英里。澳门,葡萄牙殖民地也。岛与澳门间,有海峡广半英里许。予第三,有一兄一姊一弟。今兄弟若姊俱已谢世,惟予仅存。(按先生于一九一二年逝世,著书时为一九〇〇年)。〔容氏著书时为一九〇九年。圆括弧内按语为原译所加,悉仍其旧。〕

一八三四年,伦敦妇女会议在远东提倡女学。英教士古特拉富之夫人(Mrs.Gutzlaff)遂于是时莅澳,初设一塾,专授女生。未几复设附塾,兼收男生。其司事某君,予同里而父执也,常为予父母道古夫人设塾授徒事。其后予得入塾肄业,此君与有力焉。惟是时中国为纯粹之旧世界,仕进显达,赖八股为敲门砖,予兄方在旧塾读书,而父母独命予入西塾,此则百思不得其故。意者通商而后,所谓洋务渐趋重要,吾父母欲先着人鞭,冀儿子能出人头地,得一翻译或洋务委员之优缺乎?至于予后来所成之事业,似为时世所趋,或非予父母所及料也。

一八三五年,随父至澳门,入古夫人所设西塾,予见西国妇女始此——时才七龄。当时情形深印脑中,今虽事隔数十年,犹能记忆。古夫人躯干修长,体态合度,貌秀而有威,眼碧色,深陷眶中,唇薄颐方,眉浓发厚,望而知为果毅明决之女丈夫。时方盛夏,衣裳全白,飘飘若仙,两袖圆博如球,为当年时制。夫人御此服饰,乃益形其修伟。予睹状,殊惊愕,依吾父肘下,逡巡不前。虽夫人和颜悦色,终惴惴也。我生之初,足迹不出里巷,骤易处境,自非童稚所堪。迨后思家之念稍杀,外界接触渐习,乃觉古夫人者和蔼仁厚,视之若母矣。予于学生中齿最稚,乃益邀夫人怜悯,入塾后即命居女院中,不与男童杂处,盖特别优待也。

予儿时颇顽劣,第一年入塾时曾逃学,其事至今不忘。古夫人之居予于女院,本为优遇,予不知其用意。男生等皆居楼下层,能作户外运动。而予与诸女生,则禁锢于三层楼上,惟以露台为游戏场。以为有所厚薄,心不能甘。常课馀潜至楼下,与男生嬉。又见彼等皆许自由出门,散步街市,而予等犹无此权利,心益不平。乃时时潜出至埠头,见小舟舣集,忽发异想,思假此逃出藩笼,以复我自由之旧。同院女生,年事皆长于予。中有数人,因禁闭过严,亦久蛰思启,故于予之计划,深表同情。既得同志六人,胆益壮。定计予先至埠头,雇定盖篷小船,乘间脱逃。翌晨早餐后,古夫人方就膳,予等七人遂于此时潜行出校,匆匆登舟,向对岸进发。对岸为彼多罗岛,予家在也。谓同伴六人先至予家小住,然后分别还乡。在予固自以为计出万全,不谓渡江未半,追者踵至。来船极速,转瞬且及。予乃惶急,促舟子努力前进,许渡登彼岸时酬以重金。但予舟只二橹,来舟则四橹。舟子知势力悬殊,见来舟手巾一挥,即戢耳听命,而予等七人束手受缚矣。放豚入笠,乃施惩戒。古夫人旋命予等排列成行,巡行全校。且于晚课后,课堂中设一长桌,命七人立其上一小时。予立中央,左右各三人,头戴尖顶纸帽,胸前悬一方牌大书“逃徒”,不啻越狱罪囚也。予受此惩创,羞愧无地。而古夫人意犹未足,故将果饼橙子等分给他生剥食,使予等馋涎欲流,绝不一顾。苦乐相形,难堪滋甚,古夫人洵恶作剧哉!

古夫人所设塾,本专教女生。其附设男塾,不过为玛礼孙学校(Morrison School)之预备耳。玛礼孙学校发起于一八三五年,至一八三九年成立。未成立时,以生徒附属古夫人塾中,酌拨该校经费,以资补助。是予本玛礼孙校学生而寄生于此者。忆予初入塾时,塾中男生,合予共二人耳。后此塾逐渐扩张,规画益宏。夫人乃邀其侄女派克司女士(Miss Parkes)姊妹二人,来华襄助。派女士之兄海雷派克司(Mr.Harry Parkes),即一八六四年主张第二次之鸦片战争者,因其于此事著异常劳绩,故英皇锡以勋爵云。〔原文义为:海雷派克司实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发动者,因其于此事卓著劳绩,故于一八六四年得授勋爵。〕予于此短期内,得亲炙于派克司女士二人,亦幸事也。

其后此塾因故停办,予等遂亦星散。古夫人携盲女三人赴美,此三女乃经予教以凸字读书之法。及予辍教时,彼等已自能诵习《圣经》及《天路历程》二书矣。派克司姊妹则一嫁陆克哈医士(Dr.William Lockhart),一嫁麦克来穿教士(Rev.Mac Clatchy),仍受伦敦传道会之委任,在中国服务甚久云。

予既还家,从事汉文。迨一八四〇年夏秋之交,方鸦片战争剧烈时,适予父逝世,身后萧条,家无担石。予等兄弟姊妹四人,三人年齿稍长,能博微资。予兄业渔,予姊躬操井臼,予亦来往于本乡及邻镇之间贩卖糖果,兢兢业业,不敢视为儿戏。每日清晨三时即起,至晚上六时始归,日获银币二角五分,悉以奉母。所得无多,仅仅小补。家中搘拄,惟长兄是赖耳。予母得予等臂助,尚能勉强度日。如是者五阅月,而严冬忽至,店铺咸停制糖果。予乃不得已而改业,随老农后,芸草阡陌间〔原文义为:随获者之后而拾其落穗〕。予姊恒与予偕。相传古有卢斯(Ruth)者,割禾无所获,遇波亚士(Boaz,亦人名)时时周给之,予惜无此佳遇。幸予粗通西文,窘迫时竟赖以解厄。予之能读写英文,农人本不之知。予姊告之,乃忽动其好奇心,招予至前,曰:“孺子,试作红毛人之语。”予初忸怩不能出口,后予姊从旁怂恿,谓:“汝试为之。彼农或有以犒汝。”农人欣然曰:“老夫生平从未闻洋话。孺子能言者,吾将以禾一巨捆酬汝劳,重至汝不能负也。”予闻此重赏,胆立壮,乃为之背诵二十六字母。农人闻所未闻,咸惊奇诧异。予为此第一次演说时,稻田中之泥水深且没胫。演说既毕,获奖禾数捆,予与予姊果不能负,乃速返家邀人同往荷归。予之拉杂英文,早年时即著此奇效,是则始愿所不及。时予年十二岁,即古时卢斯之获六斛,其成绩亦不予过矣。

刈禾时期甚短,无他事足述。其后有一比邻,向在天主教士某处,为印刷书报工人。适由澳门请假归,偶与予母言教士欲雇用童子折叠书页,仅识英字母及号码无误即得,程度不必过高。予母告以此事予能为之,乃请其介绍于教士。条约既定,别母赴澳门就新事,月获工资四元五角,以一元五角付膳宿费,馀三元按月汇寄堂上。然予亦不遽因此致富。可四阅月,忽有梦想不到之人来函招予,而上帝又似命予速往勿失时机者。函盖来自霍白生医生(Dr.Hobson),医生亦传道者,其所主任之医院,距予执业之印刷所仅一英里。予在古夫人西塾时数见之,故稔识其人。此次见招,初不解其故,以为霍氏欲予从其学医也。继乃知古夫人赴美时,其临别之末一语,即托予于霍白生,谓必访得予所在,俟玛礼孙学校开课时送予入校云。霍氏负此宿诺,无日或忘。盖觅予不得,已数月于兹。相见时霍氏谓予:“玛礼孙学校已开课,汝亟归家请命,必先得若母允汝入塾,然后舍去汝业,来此伴余数月,使予得熟知汝之为人,乃可介绍汝于该校教习也。”时予母方深资予助,闻言意颇不乐;然卒亦从予请,命予往澳门辞别天主教教士。该教士虽沉静缄默,四月之中从未与予交一语,然亦未尝吹毛求疵,故予去时颇觉恋恋。予辞出后,径往医院,从霍医生终日杵臼丁丁,制药膏丸散。霍氏巡行医院,抚视病人时,则捧盆随其后。如是者二阅月,霍君乃引予至玛礼孙学校,谒见校长勃朗先生(Rev.Brown)。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