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希夷·一首

唐诗选注 作者:葛兆光 著


刘希夷·一首

刘希夷(651—?),字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上元二年(675)中进士。据《大唐新语》卷八说,他“少有才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时所重”,所谓“不为时所重”,也许是因为他的诗“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唐才子传》卷一),也就是说在语言体制、声律对仗上没有赶上时髦,并不是说他的诗内容意蕴上不受人重视,那个广为流传的宋之问与他争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著作权的故事虽然只是谣传(见《大唐新语》卷八、《刘宾客嘉话录》《本事诗·徵咎第六》),但也可以说明他的诗在当时未必那么受人冷落。其实他的诗,尤其是他的诗里表现的一种对于人生的思索,恰恰与当时弥漫在整个诗坛上的一种悲凉情调合拍。而他所擅长的,通过女性角度感受韶华易失来表现的一种充满青春气息的伤感和一种追求享乐的浪漫,却不仅超出了初唐诗人生主题的局限,还启迪了盛唐诗浪漫人生咏叹调的全新境界。也许当时人忽略了他的价值是由于他已太“新潮”,而他通过女性来表现的方式又太容易让人误解为这只不过是宫体、闺情的老一套。不过,当人们意识到他的诗的新意之后,就很快被看重,盛唐孙翌编《正声集》,他曾被列为“集中之最”,连远在边陲的敦煌也传抄着不少他的诗。不仅唐人贾曾抄袭过他的诗,就连千年后曹雪芹写《红楼梦》,也从他《洛川怀古》和《代悲白头翁》里分别抄了好几句咏叹人生的话,改头换面地编成甄士隐的《好了歌注》和林黛玉的《葬花词》。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① 这首诗的题目在各个版本中或作《代白头吟》《白头吟》《白头翁咏》。

② 《玉台新咏》卷一宋子侯《董娇娆》“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傍。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南朝陈沈炯《幽庭赋》引长谣“故年花落今复新,新年一故成故人”,刘希夷以下几句即化用此意,后来岑参《韦员外家花树歌》又写作“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替林黛玉写葬花词则又写作“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便更细腻些了。

③ 摧:砍伐;薪:柴;《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神仙传》卷七“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两个典故都是说岁月变迁迅速。

④ 洛阳东:指繁华喧闹的洛阳东城,这句是说古人一去不复返,不能再见到洛阳东城的繁盛。又一说指洛阳东北的北邙,《乐府诗集》卷九十四引张协《登北邙赋》说这里“坟陇叠,棋布星罗”,是汉、晋著名的墓地。刘希夷有《北邙篇》云“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塚千千。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那么这句是说古人已一去不复返都归于北邙,和他另一首《蜀城怀古》里的“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及《洛川怀古》里的“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相仿。

⑤ 面色红润的年轻人。

⑥ 曾是芳树下的公子王孙,也曾是落花前轻歌曼舞的翩翩少年。

⑦ 光禄:官名,《后汉书》卷二十四《马防传》记载马防为光禄勋,“贵宠最盛……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参见卢照邻《长安古意》注⑦;这两句形容白头老翁年轻时的盛况。

⑧ 宛转蛾眉:弯弯长长的眉毛,唐代女子多画眉弯长如蛾蚕触须,故称蛾眉,这里指青春美貌;鹤发:白发,这里指年老。

⑨ 这句就和他《洛川怀古》“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的意思一样,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注《好了歌》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也是这个意思,很可能就是从这两句里化出来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