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章 澎湃在心

东望大海 作者:袁亚平 著


序章 澎湃在心

海浪拍打礁石。

哗哗哗,浪头上去了,退下了。

哗哗哗,浪头又上去了,又退下了。

一柔一坚,一动一静,碰撞着,交融着。

在某一时刻,动感的场景凝固了。

玻璃材质与石材的对比。

海的波浪,变成了各种三角形、菱形组成的线条,交织在建筑物外立面。

至柔至坚,亦动亦静,碰撞交融,表现出海洋文化的意韵和深邃内涵。

这就是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城市展示馆四部分组成一体。

简洁大气,各建筑功能布局明确,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在室内空间设计、色彩、材料、造型上,都在体现一个“海”字。

东南角,单独的那幢便是城市展示馆。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这是他第十四次踏上舟山群岛。

一下飞机,习近平就前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城市展示馆,观看反映舟山近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图片、沙盘和视频短片,向省、市负责同志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在一组航拍的舟山跨海大桥照片前,习近平停下脚步,听取舟山市负责同志介绍大桥建设和运行情况。

“从舟山到宁波走跨海大桥需要多长时间?”总书记问。

“一小时之内。”舟山的同志回答。

照片和沙盘上,全长五十公里的一座座跨海大桥首尾相连,从舟山本岛启程,穿越里钓、富翅、册子、金塘四岛,于宁波镇海登陆,好像一条美丽的丝线将一颗颗海上明珠串联起来。

在舟山群岛区位壁挂图前,习近平认真听取浙江省委领导关于连接宁波—舟山—上海的海上大通道规划的汇报。习近平指着展板说,上海在上面那个角,宁波在下面这个角,舟山的位置恰似“二龙戏珠”。

习近平十分关心舟山渔业发展。他问:远洋捕捞多吗?休渔期几个月?渔民生活水平不低吧?外资来得多吗?当听说舟山渔民人均收入很可观时,习近平十分高兴。

“舟山这几年发展变化很大,现在的样子已完全认不出了。”习近平说。

习近平指出,舟山港口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独特,其开发开放不仅具有区域性的战略意义,而且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新区规划要确保法定效力,土地资源、岸线资源、港口资源、生态环境资源要集约利用、珍惜利用,各项决策和执行都要协调有序、廉洁高效。

五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通讯《习近平在浙江调研时强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五月三十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通栏发表长篇通讯《一步一履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纪实》。

我步入城市展示馆。

一楼展厅中央的硕大模型和LED屏,是馆内的一大亮点。

舟山市域模型以一比一万的比例展示,舟山的所有岛屿尽收眼底,同时配有声、光、电同步的模型演示。观毕,对舟山的市域概况了然于心。

我抬头见图板上,习近平的论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舟山放在国际上、放在全中国、放在浙江省这样的位置上去考虑,越这么考虑,舟山的地位越不可限量。”

大小岛屿一千三百九十个,陆域面积一千四百四十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从内海角度计算有两万零八百平方公里。舟山地处大陆东部海岸线与长江水道的交汇处,构成一个近五百海里等距离的扇形海运网络,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红色的老宋体,端庄,大方。公用笺下部,盖着一枚红色的公章,大而圆,正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庄严,威然。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批复》,二〇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舟山港综合保护区的批复》,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国务院关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七日。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批复》,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每一个方块字,都饱含着国家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厚爱。

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寄托着国家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期望。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东海上的美丽海岛,有了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全国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的三大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建设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的五大发展目标。

我在这些画面和文字中,惊喜了,叹服了,陶醉了。

景,风景名胜: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海岛特有的景致赋予了舟山无穷的迷人魅力。瀚海浪涛,山崖岩穴,古刹寺院,沙滩浴场,渔港夜景,共同构建了舟山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港,海洋门户:舟山港,北靠上海,西接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辽阔腹地,与西太平洋主力港口构成近乎等距离的扇形海运网络,是江海联运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佛,海天佛国: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5A级国家旅游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全国最著名的观音道场。山上寺院林立,佛教氛围浓郁,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渔,世界渔场: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舟山渔场,世界重要的近海渔场之一,共有海洋生物一千一百六十三种,主要捕捞品种有带鱼、鳓鱼、马鲛鱼、海鳗、鲐鱼、马面鱼、石斑鱼、梭子蟹和虾类等四十余种。

桥,飞虹跨海:舟山跨海大桥由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五座跨海大桥及接线公路组成,全长约五十公里,总投资约一百三十亿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全线通车。

凝视“舟山”两字,往纵深去,再往纵深去,我的眼前幻化出一幅幅历史场景。

舟山古称海中洲。春秋时属越,称甬东,战国时楚灭越,属楚。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年),朝廷开始以甬东地置翁山县,以境内翁山而命名。翁山,亦指舟山岛,葛洪的《抱朴子》中,就有“大岛翁洲”的记载。其后的一些史书,也有不少称舟山岛为翁洲。但后来的地方志,也有认为指现定海区临城境内的小山翁山,或者认为是临城境内的覆船山。

北宋熙宁六年(公元一〇七三年),神宗准在旧翁山县地重建县治,县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

明洪武“海禁”之后,舟山群岛一片荒凉,仅存有五百四十七户居民,因乡贤王国祚的请免获准留守舟山岛。这些留守岛民,主要聚居在旧县治所在地附近。

“昌国”地名随政区的消失而逐渐隐退,从而孕育了一个新地名。

“舟山”之名,本始县治前的一座小山。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记载:“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

明嘉靖年间胡宗宪撰《舟山论》时,“舟山”地名的外延已基本上同于现在了。

清初,朝廷因受明代防倭政策的影响,再次颁《迁海令》。不久,地方官吏们就认识到“舟山是宁郡藩芳,亟宜展复”。为更好地守住这方曾动荡不安的“皇土”,康熙二十六年(公元一六八七年),康熙皇帝以“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取海波永定之义,诏改“舟山”为“定海山”,并题“定海山”额。次年,建定海县,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从此,群岛名称开始与政区名称分离。

舟山城市展示馆建筑面积约四千五百平方米,馆内以“国际物流岛、海上花园城”为主题,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了舟山的市情风貌。整个展馆分四层,一层为序厅、新区概况、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二层分城市概况篇、城市记忆篇、名城保护篇、和谐城市篇;三层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总体规划;四层是主要岛屿规划、规划公示、弧幕影院。

走上二楼,尽是不同的景象。清末民初的定海古城复原展厅,珍贵的定海老照片,数字版的舟山老报纸……用全息幻影技术展示的普陀山绝美胜景、生态宜居城市、和谐舟山的生动画面,将舟山的故事娓娓道来……

通过LED灯光和音响设备的运用,在夜景中显现潺潺的水流声和海洋声效,使人如入梦幻的海洋世界。

舟山城市展示馆在采用展板、模型等传统展示手段基础上,采取新型的布展模式,大量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将动态的显示设备、便捷的导览系统、多媒体、地面多点感应、电子翻书、多通道投影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同时,注重参观者的参与互动,专门设置了《舟山知多少》和3D虚拟影院等,让参观者在轻松的心情下,了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无疑,这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具有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形象地展示了舟山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全面展示了舟山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建设的宏伟蓝图。

重瓣花的花冠黄白相间,上端素白,下端素黄,十分别致,称“玉玲珑”。单瓣花白色,中间的副冠呈杯形、黄色,称“金盏银台”。

普陀水仙在传统节日春节前后开花,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清香四溢,甚为动人,被誉为“凌波仙子”。

普陀水仙是舟山市的市花。

树形高大,树姿美观,分枝少,春梢嫩叶密被金黄色茸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舟山市渔农民见了,开口便叫“佛光树”。其实名为舟山新木姜子,是全球木本植物中,唯一以“舟山”命名的树种。现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树种。

舟山新木姜子自然分布在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六横、大猫等岛,红果满挂枝梢,加上花果期黄白相衬,配之绿叶,更显秀丽。一九九六年,被评为舟山市市树。

苍翠浓郁,树冠华美,树枝遒劲,气味清新。樟树是种植最多、分布最广的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二〇〇二年,樟树被增选为舟山的市树。

我曾上普陀山,那株千年古樟,郁郁葱葱地遮盖了一方天地。园林部门测量过,这棵千年古樟干围粗达七点五米,直径一点九四米,高二十米,树冠覆盖面直径有三十六米。

“岛心有城,海心有桥,风光胜蓬莱;山心有佛,人心有爱,祥和溢天外;舟叠如山,舟川如梭,大海显胸怀……”

当地的诗句,让我为之动情。

东望大海,波涛汹涌。愈远处,海愈蓝,海天一色,寥廓无际。

耳畔,浪击礁石轰然作响,无人知晓我内心的澎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