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站立的“英雄”与行走的“精灵”

站立与行走:从王安忆和虹影的作品看女性写作的双重向度 作者:晁岳佩 著


一、站立的“英雄”

王安忆的叙事,注重日常经验,而且大多取材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看上去她很难和“英雄”这个词扯到一起。可是,问题不在于“英雄”一词是否一定要满足那种古典形式感,关键是能够给心灵注入什么样的东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王安忆就在新时期众多女作家中脱颖而出,她的创作数量巨大,风格多变。

从《雨,沙沙沙》到《小鲍庄》到轰动一时的“三恋”,再到《叔叔的故事》,她的创作轨迹简直让人难以捉摸。从表现人生追求与向往的“雯雯”系列小说到对人性、个体生命产生浓厚探索兴趣并进行着严肃思考的“都市女性”系列,她的创作主题意识在不断增大。“站立”一词来源于王安忆一直在本土文化的沃土中追寻文化与生命的双重维度,“英雄”一词则来源于在小说的艺术丛林中,王安忆勾画了女性生存状态的百态图,她勘测人生,叩问人性,做着不懈的艺术追求与探询。多年来,王安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重天地,从“雯雯”到“三恋”到《叔叔的故事》到《长恨歌》、《富萍》,几乎没有多久,她就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不断超越自我,王安忆特别关注城市女性的成长与命运,更确切地说是关注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称其为站立的“英雄”。

1.王安忆和她的作品

王安忆,中国当代最著名女作家之一。1954年出生于南京,后随母定居上海,成为当代“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自1979年发表作品以来,王安忆共创作短、中、长篇小说以及散文、文艺评论400多万字,其作品获得过全国短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代表作《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王安忆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多以知青为题材,表现其人生的追求和向往,以心理描写见长。90年代以后开始追求新的叙事风格,以《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等为代表,她用现实世界的原材料来虚构小说,以小说的精神力量改造日渐平庸的客体世界,营造体现知识分子群体传统的精神之塔。近年来王安忆的语言变化更为明显,由简洁而趋拥挤,如《长恨歌》等,对上海这个城市作细致入微的繁复的描绘。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内外影响较大。是当代文坛多产的文学畅销书作家。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她注重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同时作品中时刻有女性的温柔体现,连同谨慎内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为文坛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存在。王安忆的创作数量巨大,题材多样。包括有长、中、短篇小说:《流水三十章》,《上种红菱下种藕》,《长恨歌》,《妹头》,《桃之夭夭》,《遍地枭雄》,《歌星日本来》,《米尼》,《剃度》,《富萍》,《岗上的世纪》,《叔叔的故事》,《小城之恋》,《我爱比尔》,《隐居的时代》,《忧伤的年代》,《漂泊的语言》,《人世的沉浮》,《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香港的情与爱》,《海上繁华梦》,《紫雾》,《乘火车旅行》,《发廊情话》,《伤心太平洋》,《荒山之恋》,《乌托邦诗篇》,《纪实和虚构》,《流逝》,《小鲍庄》,《化妆间》,《儿女英雄传》,《雨,沙沙沙》,《六九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扬起理想的风帆》,《黄河故道人》,《启蒙时代》,《月色撩人》,《尾声》,《黑黑白白》,《现代生活》,《文工团》等。

王安忆的散文如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她写的内容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审美、励志、成长、成功等许多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王安忆说:“散文在语言上没有虚构的权利,它必须实话实说……散文使感情呈现出裸露的状态,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是这么一种平铺直叙的语言的时候,一切掩饰都除去了。所以我说它是感情的试金石。”读王安忆的散文,你会感觉到江南才女之婉约细致的文风正徐徐向我们吹来,如沐江南早春的微风般舒畅。她的散文包括有:《茜纱窗下》,《疲惫的都市人》,《王安忆读书笔记》,《中国风·海上》,《窗里窗外》,《寻找上海》,《独语》,《屋顶上的童话》,《蒲公英》,《独语》,《走近世纪初》,《旅德的故事》,《乘火车旅行》,《重建象牙塔》,《街灯底下》,《漂泊的语言》,《走马看花》,《边地的忠诚》,《凡俗的趣味》,《所以推荐》,《母女同游美利坚》(与茹志娟合作),《我们家的男子汉》等。

王安忆的评论、言说。王安忆读书视角独特,感觉细腻,评价生动,语言朴实而有张力。她曾说读书是“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小说家写评论的时候,总给人一种阅读小说的感觉,王安忆的评论没有太多理论知识的堆砌,有的,只是阅读时的心境,让人有阅读小说时候的画面感。比如王安忆的《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小时候的海伦(就足作者)是一个聪明又活波的女孩,6个月就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刚满周岁就会走路了。总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学的多。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在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而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在一场高烧之后,海伦失去了听力与视力,随之而然的又不能说话了。这三样东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这三样,对一个常人来说,等于失去了生命的乐趣。如果你足海伦,给你三天时间,你会去干什么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动力与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颗又阴又暗,又冷又湿的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样活着,生不如死,还是早一点儿结束算了。

她的评论文章包括:《上海女性》,《什么是幸福—战争与和平》,《小说家的十三课堂》,《王安忆导修报告》,《对话启蒙时代》,《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重建象牙塔》,《王安忆》,《故事和讲故事》,《神圣祭坛》等。

王安忆还有译著,如《我的抑郁症》等。

王安忆不仅创作数量、题材多样,而且还是获奖热门。王安忆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6《纪实与虚构》获联合报读书人文学类最佳书奖,1996《长恨歌》获选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好书奖,1998年王安忆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1998《长恨歌》获选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1999《长恨歌》获选亚洲周刊21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0年《长恨歌》获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2001获第一届星洲日报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2001《富萍》获中国时报开卷中文创作类十大好书,2002《上种红菱下种藕》获中国时报开卷中文创作类十大好书、联合报读书人最佳文学类书奖,2003《富萍》获选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长篇小说二等奖,2004《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05《遍地枭雄》获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

2.对城市的记忆——上海

做为50年代出生的王安忆,经历了中国颠沛流离生活的反反复复,童年一切模糊的记忆都在她的作品里得到了复苏。有时可能就是一句话,就会使你看到那岁月里抹不去的影子。有一种说法,两个女人把上海的大千世界写了个尽,以前是张爱玲,现在是王安忆。她的很多作品好像一直都在描绘着上海角落里的芸芸众生洗脱风花雪月的旖旎色彩。看王安忆的小说或随笔时,你会发现上海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各色人等的大聚会之所。其实,真正的上海是怎么的,谁能写得尽的呢,真正的王安忆是怎样的,谁又诉说得尽呢。王安忆是上海作家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她把生活在上海作为一种幸运。王安忆说:“文学精神对一个城市很重要,文学会提高一个城市的格调。”也许正因为如此,王安忆的文章多以上海的经历、乐趣、读书与写作为主体意识,付诸笔下。

王安忆的作品是大上海的一面镜子,也是新中国的一面镜子。王安忆的新作《上海女性》将上海的另一番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海女性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男女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惨烈,还有些伤心……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是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不知道的人都说上海话柔软可人,其实那指的是吴语,上海话几乎专挑吴语中硬的来的。用上海话来叙爱几乎不可能,“喜欢”比“爱”这个字还温存些,可见上海的“爱”是实在的“爱”。上海话用来说侠义倒是很好,都是斩钉截铁,一锤子定音的,有着一股江湖气。因此,说上海话的女人就总有着些快士的意思,和男人说得上话来,说的不是你我衷肠,而是天下道理。不知道的人还说上海女性婉约,那也是指的吴越风气,上海女性是挑吴越中最硬的来的……切莫以为有那几行悬铃木,上海这城市就是罗曼蒂克的了。这里面都是硬功夫,一砖一瓦堆砌起来。你使劲地嗅嗅这风,便可嗅出风里的沥青味还有海水的咸涩味,别看它拂你的脸时,很柔媚。爬上哪一座房子的楼顶平台,看这城市,城市的粗砺便尽收你眼,那水泥的密密匝匝的匣子,蜂巢蚁穴似的,竟有些狰狞的表情。你也莫对那二十年、三十年的旧梦有什么怀想,那只是前台的灯火,幕后也是这密密匝匝的蜂巢蚁穴,里头藏着的,也是咬牙切齿,摩拳擦掌的决心。这地方真是没多少诗意的,歌也是那种打夯的歌。你只有看见工地上彻夜通明的灯,这里不响那里响的打桩机声,你兴许还会感动一下,有一些激越的情感涌上心头。这就是这城市创世纪的篇章,是要从宏观着眼的。而在那水泥夹缝般的楼底街道上蠕动的如蚁的人生,你要他们有什么样的诗情?

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已经与她的生命融为一体,有了性别的色彩。

二、行走的“精灵”

作为作家,虹影的身份多元化:女性、中国作家、旅居外国。既背负东方的传统文化,又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写作,这一切都使其文本不可避免地带有跨文化的特征。虹影小说创作的时代既是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发生激烈变动的特定时代,又是在世界局势风起云涌,从两极分化走向多极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学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使虹影的小说在创作主体心态、题材择取、艺术探索和文化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具有研究价值的一面。尤其是作家创作于1996年到2000年间的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如《饥饿的女儿》、《K》、《阿难》等。她的这些文本在人物设置上总会设置异域人物角色,在情节设置中表现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或交融的努力,使存在于当代中国人头脑中的自我身份描述在他者镜像的映照下显影。她一直行走在文化冲突之间,所以我们称其为行走的“精灵”。

1.虹影和她的作品

当代文坛,和王安忆一样高产、高质量的作家还有一个,就是虹影。虹影与王安忆有许多相异与相似的地方。虹影,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代表作有:《K》、《饥饿的女儿》、《伦敦,危险的幽会》、《十八劫》、《女子有行》、《辣椒式的口红》、《曾经》、《异乡人手记》、《玄机之桥》、《纽约的恋人们》、《双层感觉》、《好儿女花》等。编著有《海外中国女作家小说精选》、《海外中国女作家散文精选》、《以诗论诗》、《中国女作家异域生活小说选》、《墓床》等。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虹影开始成为自由职业写作者。作为那个时期为数不多的自由职业写作者之一,她既写小说也写诗歌。80年代后期,她先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复旦大学。1991年,虹影留学英国伦敦并旅居于此,几乎所有重要的所有长篇小说均于此后创作。她的代表作在全世界已经被翻译为25种语言,除了被翻译为英文、法文等主要的欧洲语言外,还被翻译为芬兰文、波兰文、葡萄牙文和越南文等。虹影的作品除了得到西方出版商的青睐外,还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好评。英国桂冠诗人安德鲁·莫申就曾经说过:“虹影的作品是尖锐的、不妥协的、直接的和有着强烈情感的张力,但也充满着诗意和优雅。”

虹影是著名作家,她像英国女作家伍尔芙划时代的宣言:

“女人要有一间房子”那样生活在自己伦敦的漂亮家里。虹影一天的生活由做饭洗衣整理花园和写作组成。晚上她会在伦敦的家里把斜窗打开,满天闪耀的星星给她带来无尽的幻想和思念,她知道此刻中国正是阳光灿烂之时,下笔时会特别流畅。

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柔软地毯上,虹影提着她的高跟鞋踩着丝袜走路。她的无拘的天真,招来管理博物馆的衣冠楚楚的英国先生友好的干预。但不等这位绅士转过身,她又迅速地脱下她的鞋子。她太在乎顺从自己的天性,以致常常违规。先生则离她远远的,害怕与她为伍,他严肃地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做,这就是他的性格与她互补的地方,她混乱反叛他安详宁静,所以他们到现在也没有厌倦对方。

写作需要灵感,虹影经常离开伦敦的家独自周游各国,一会儿在法国,一会儿在西班牙,一会儿在马尼拉,一会儿在上海,永远都是一个流浪人。绿色的小皮箱和一个背包跟着她走遍了世界各地,包里是三样东西:笔记本电脑、证件和皮夹子;还有两双鞋子,一双是好走路的鞋子,一双是出席正式场合的鞋子。重庆、北京和伦敦,是她生活中三个重要的城市。重庆是她的家乡,有着割舍不掉的感情;她喜欢北京,这里有许多朋友,有各种人;而伦敦是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她能安静自在地写作,过一种优雅与偶尔冒险的生活。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虹影的作品以及她所获得的奖项。1983年2月首次发表作品《组诗》。1988年4月发表诗集《天堂鸟》。

1992年9月发表长篇小说《背叛之夏》。1993年4月发表诗集《伦敦,危险的幽会》。1993年与赵毅衡合编《墓床》,12月与于慈江合编《以诗论诗》。1994年10月发表中短篇集《你一直对温柔妥协》。1995年发表短篇集《玉米的咒语》,中短篇集《玄机之桥》,散文集《异乡人手记》,编著《纽约的恋人们》。1996年发表短篇集《双层感觉》,中短篇集《带鞍的鹿》,短篇集《六指》,编著《海外中国女作家小说散文精选编》。1997年以荷兰文出版《Zommervanverraad》,挪威文《SviketSommer》,法文《L′etedestrahison》,英文《SummerofBetrayal》,日文《里切之夏》,德文《DerVerrateneSommer》,意大利文《LEstatedelTradimento》。

1997年《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风信子女郎》繁体版在台湾发行。1998年西班牙文出版《Erveranrdelatraicon》,瑞典文《SveketsSommer》,丹麦文《SommerensGorreaederi》,荷兰文《Honger-Dochter》,英文《DaughteroftheRiver》,意大利文《FigliaFlume》,1998年出版诗集《白色海岸》。1999年短篇集《辣椒式的口红》发表,《快跑,月食》繁体版在台湾发表,编著《镜与水》。1999年瑞典文出版《Flodensdotter》,繁体版《K》,挪威文《DagogTid》,英译短篇集《ALipstickCalledRedPepper》,法文《UneFilleDeLaFaim》,芬兰文《JoenTytar》。2000年发表中短篇集《神交者说》,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荷兰文《K》出版,瑞典文《K》出版,葡萄牙文《VeraodaTracao》出版,希伯来文《饥饿的女儿》出版。同年编著《海外中国作家小说散文选》。2002年《阿难》、《K》英文版、散文集《虹影打伞》出版。2003年长篇《孔雀的叫喊》、短篇集《火狐虹影》、《虹影精品文集》、《英国情人》、《上海王》、小说集《鹤止步》、《绿袖子》、散文集《谁怕虹影》等发表。2005年中短篇集《康乃馨俱乐部》、《上海之死》、《虹影长篇修订本精选》、小说集《鹤止步》发表。2009年新作《好儿女花》发表。虹影的作品获得的奖项有: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虹影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

《K——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BooksoftheYear十大好书之一,《饥饿的女儿》被台湾选为青少年自选教材,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2008年年度书,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2009年新作《好儿女花》面世,是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的后续,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好儿女花》获《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中文十大小说奖,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中国台湾联合报短片小说奖、新诗奖。

2.对城市的记忆——重庆

在虹影的代表作《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中,我们看到了她对重庆这座城市的追忆。虹影曾经因为《饥饿的女儿》写了太多重庆的阴暗面,导致重庆有关部门对她非常不满,禁止她去重庆签售。而正是《饥饿的女儿》让大家认识了文风犀利深刻的虹影,也同时得知,虹影是母亲的私生子,代表母亲离经叛道的罪证。兄弟姐妹的痛恨不屑,社会的嗤之以鼻,让她的童年生活,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虹影曾公开表示,她发誓再也不会回重庆。但即便如此,虹影在国外,无论是获得多少文学奖,都坚持一个表述,她是来自重庆贫民窟的女孩,她需要的是这座城市对她的接纳。

《好儿女花》讲述虹影在母亲去世以后,回家乡重庆奔丧,却逐步发现母亲生前所经历的凄婉晚年生活,一层层揭露母亲身上的悲剧谜团,也一步步解开自己婚姻的谜。写完这本书她才发现,她如此痛恨自己的母亲和家乡,是因为那种无法割舍的血脉。“我的根在那里,我生命的根,我写作的根,都在那里。”母亲的去世让她醍醐灌顶地重新爱上重庆。“我母亲去世后,我一年回了三趟重庆,这比我这几年加起来的次数还多,因为我知道那里有我的亲人。不管他们曾经、现在如何对待我,他们始终是我的亲人。”她的城市没有王安忆那般柔情似水,她的城市没有王安忆那般质感可亲。她的城市甚至有些阴暗,有些颓废,但这些都不影响她对那座城市的记忆。

我的家在长江南岸。南岸足一片丘陵地,并不太高的山地起起伏伏,留下一道道沟坎。如果长江发千古未有的大水,整个城市统统被淹,我家所居的山坡,还会像个最后才沉没的小岛,顽强地浮出水面。这想法,从小让我多少感到点安慰……站在家门口的岩石上,可遥望到江对岸:长江和嘉陵江两条河汇合处,是这座山城的门扉进天门码头。两江环抱的半岛是重庆城中心,依山而立的各式楼房,像大小高矮不一的积木。沿江岸的一处处趸船,依靠着各式轮船,淌下一路锈痕的缆车,在坡上慢慢爬。拂晓乌云贴紧江面,翻出闪闪的红鳞;傍晚太阳料照,深入江北的山坳里,从暗雾中抛出几条光束。这时,江面江上,山上山下,灯火跳闪起来,催着夜色降临。尤其细雨如帘时,听江上轮船丧妇般长长的嘶叫,这座日夜被两条奔涌的江水包围的城市,景色变幻无常,却总那么凄凉莫测。

虹影笔下的重庆被赋予了一种悲伤的色彩,却又有一种坚韧的性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