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响玲出书添个响儿

人艺往事 作者:牛响玲 著


为响玲出书添个响儿

濮存昕

灯光聚在台上,目光盯着角儿,“北京人艺”这个词在人们脑子里的形象首先是首都剧场。每晚台上台下,多少人间悲喜事,让人牵肠挂肚掏心窝子,弄得台上演的,台下看的,泪流而又捧腹,可谓痛快淋漓。但北京人艺的空间大着呢,剧场背面有化装的后台、排练厅、办公室、食堂和宿舍,还有几个住得较集中的家属院,以史家胡同56号人最多。观众看了那么多好戏,喜欢那么多演员,而出好戏、造就好演员的地界儿,是人艺人的生活圈。

牛响玲是人艺的子弟,从小在史家胡同56号长大。其父牛星丽,身量儿瘦高,面目极有雕塑感,老年生出银白须发,看着那个给劲儿,他就是《茶馆》中乡下卖闺女的康六。其母金雅琴,嗓如钟、眼如灯,演了一辈子配角儿的大妈大婶,虽有彩但戏不多,可到老年拍电影火了、红了,还当上了国际影后。在国际电影节获奖时她说:“感谢北京人艺的培养。”很多人不知道,20世纪阶级斗争正酣的50年代,响玲爹娶了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响玲妈。此事是改革开放后,响玲爹离休后终于入了党,开组织讨论会时我听到的,心里一阵感动。细想其中人生滋味,你说人艺演员能演不好戏吗?一句话,啥事儿得玩儿真的!

凡事认真的响玲爹妈生出了响玲,响玲今儿又把爹妈及父辈们、同辈们的逸事弄出了个响动,写了这本小书奉献给爱人艺、念人艺的读者。在此,我以响玲同等出身——人艺子弟的名义荐此书捧个场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