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浔的生动文学史志

水无穷处 作者:高鸿 著


南浔的生动文学史志

李炳银

当下的中国,时时都在出现和展示新的风景。在祖国日新月异的改变过程里,南浔同样以其古老魅力和现实焕发,融入这个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贡献力量,成为江南一处绚烂的风景。

地处太湖南岸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是江南名镇之一。“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江南诸镇遍有的美妙景观这里皆具,如水乡风景、江南民俗,等等,此外,这里还有很多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重大历史文化印记。像久负盛名的湖丝产地辑里村,曾经富甲天下的“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的真实传奇,像百间楼、小莲庄这样包含着很多人物命运、情感故事的建筑群,像嘉业堂藏书楼,刘镛、张静江、张石铭旧居,善琏湖笔演绎的历史以及顾家设立“叔奖学金”等富有底蕴的特有文化现象……几乎每一处都令人拍案称奇,流连不舍。这样多元集中和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景观,极具独特性,是其他江南古镇少有的。所以,南浔深厚丰富,南浔多彩绚烂!

人们都知道周庄在明初有个富可敌国的传奇人物沈万三,可这个沈万三却来自南浔。南浔还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故事,还养育了像章鸿钊、梁希、屠守锷、潘镜芙、徐迟这样的中国地质学宗师、林学家、航天工程科学家、船舶工程专家和著名作家,养育了很多驰骋天下的浔商风云人物。南浔古镇就是一座有着深邃的文化历史记忆,又具有现实创造力量的性格特异、内容丰富的博物馆。走近了,就会被其风采和魅力所吸引并深深陶醉!

南浔是一部深厚精彩的大书,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乡画卷,是许多震撼人心的生动传奇,也是很多激动人心的情感故事。南浔虽小,却是个很难看透说全的对象,需要贴身地走近感受和认识理解。所幸,高鸿的这部纪实作品《水无穷处》为人们走近、体会、理解南浔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南浔非常需要这样的书写。

《水无穷处》是作家首次用历史现实和文学眼光全面观察体会南浔的纪实作品。作家高鸿数次赴南浔当地做现场采访,接近历史环境、人物和大量的资料,沉浸时久,涵泳颇多。作家用六卷二十五章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晰、真实、生动、形象地娓娓道来,讲述南浔的传奇故事,深情呈现了各种精彩的内容。从古镇的形成,养蚕缫丝业的发展及持续名播天下,湖笔的诞生及其美名千年不衰,到刘、张、庞、顾等各家在商贸兴盛后投身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经历,以及诸多出生于南浔的杰出人物在各自领域的出色表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倪方荣、张恩玖、沈方根、钱江、陈找根、干梅林等积极参与当代中国发展,在木地板业、电梯业及电机、电磁线行业等行业的开发制造中扼守高地……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南浔的昨天和今天,事实上远超一个简单的江南风情小镇的浮面影响范围,十分生动形象地使人们看到了南浔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非同一般的地方特点。如:作为历史上的丝绸之府,辑里湖丝滋养了众多浔商大富,开拓了中外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至今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千古佳话;张静江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并努力支持国民革命,后来又因复杂的原因疏远蒋介石国民党独裁政府,最后客死他乡,命运多舛,令人唏嘘;刘承干致力于藏书,耗费巨资保护民族文化典籍,成为国内最大的私人藏书家,令人印象深刻。而蒋雪林、徐伟、刘彬彬、胡志庆等之于木地板业,钱江明、李小林等之于电梯业,陈找根、徐新荣之于电磁线、电机业,周志江之于不锈钢管生产营销等的重大现实创新,都很好地传递了南浔当地的文化道德精神和人们刚柔并济的性格特点,体现了南浔地域文化的影响作用,更清楚地表现了南浔从历史走向现实,并在现实社会开拓创造的身影。在他们的身上,表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集中体现出南浔人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无畏气概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伟大精神。南浔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创业故事,如水般柔美又富有强韧的力量。这里的水流沟通着历史和现实,沟通着中国和世界,自然也沟通着社会和人生的方方面面。《水无穷处》不仅从外在的地域风光角度书写了美丽的南浔,而且通过大量的历史文化和人物命运故事,独特的开拓创造及现实努力,透射出南浔的特殊文化历史价值和影响作用,以文学的形式进行生动表达,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水一般柔韧纯美的精神品格,精巧地描绘出南浔的魂魄和风采。作家徐迟曾诗意地用66个“水晶晶”描绘南浔,很有灵动的诗性。《水无穷处》或许又巧妙生动地注解和展示了南浔这样的诗性形象。二者相得益彰,互相统一。

纪实性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表达特性和传统,历史文化典籍中,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因为其纪实性而始终保持着珍贵的价值和作用。司马迁以述史为主要目标的《史记》,表现出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品质就非常出色。像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汉代贾谊的《过秦论》《论治安策》、唐代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作品,也都是在纪实的基础上表现出作家的见识和文采,成为千古名篇。因此,利用纪实性,真实生动地书写一个地方的历史现实表现,是一种很好的文学体裁选择,也会使文学创作更好地沟通社会,成全自身多样厚重的力量。高鸿的这部《水无穷处》,就很能够说明这样的特点。这样的结果,是南浔和文学的双赢,是红花绿叶美美与共的结合!

此前,有关南浔的书写非常多,长长短短的,我都看过不少。但惋惜的是,这许多书写,大多流于直观简单的说明和介绍,或者是个人的观览感受记忆。这样的书写,当然也是需要的,具有价值的。但这样短小零碎和直观浮面的书写,对于南浔这样风韵独特的地方,似乎总显得有所欠缺。因此,像《水无穷处》这样的作品,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富有个性。这样的作品,沟通了南浔的真实历史与现实文化,增加了人物与文学形象书写的联系,也让历史与现实的南浔有了个性丰盈的文学形象。这部作品,也会因为这种体裁选择和成功书写而成为南浔历史的一个构成部分,成为南浔的一种“史志”收获,与南浔的生命同步走向未来!

2019年10月1日 于北京

(本文作者李炳银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学评论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