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镜中的先贤:诸子的重写

“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 作者:祝宇红 著


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透过后代注家的凸凹镜后是已经歪变了的。要把这反射率不一致的凸凹镜撤去,另用一面平明的镜面来照他,然后才能得见他的正体。

——郭沫若

孔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把孔子当作砖头用……还带累孔子也更加陷入了悲境。

——鲁迅

现代“重写型”小说中有一部分以先秦诸子为主人公,其前文本取自诸子典籍以及其他文献中关于诸子的记录与评述。这些“重写型”小说以往总是被视为历史小说,其实,以其前文本来看就多带有“寓言”性质,缺乏历史真实性,很难说是“历史的”。这些小说又往往被视为讽喻的作品,因此读者和评论家的注意力就集中于小说人物、情节与当下现实的对应关系,这种思路也有其合理性。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重写诸子的小说其意趣往往指向诸子的思想,何况这些小说的主人公既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家,那么,将现代学术界的诸子研究和这些小说对比,应该能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凸现小说重写诸子的意味。不仅如此,进一步考察近现代诸子学体现出的思维模式,将会发现其与重写诸子的小说有着更加有趣的关联。

据不完全统计,以孔子为主人公的小说有:

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1925)

冯至《仲尼之将丧》(1925)、《伯牛有疾》(1929)

王独清《子畏于匡》(1929)

陈子展《楚狂与孔子》(1932)

荆有麟《孔子去楚的途中》(1933)

曹聚仁《孔老夫子》(1934)、《孔林鸣鼓记》(1936)

郭沫若《孔夫子吃饭》(1935)

非厂《“子见南子”以后》(1935)

王济安《孔子南游于楚》(1937)

平襟亚《孔夫子的苦闷》(1941)

谭正璧《采桑娘》(1942)

廖沫沙《凤兮,凤兮!》(1944)

聂绀弩《季氏将伐颛臾》(1946)

以老子为主人公的小说有:

郭沫若《柱下史入关》(1923)

鲁迅《出关》(1935)

向培良《出关》(1937)

以庄子为主人公的小说有:

郭沫若《漆园吏游梁》(1923)

鲁迅《起死》(1935)

以墨子为主人公的小说有:

鲁迅《非攻》(1934)

周木斋《墨翟出走了》(1930年代)

以孟子为主人公的小说有:

郭沫若《孟夫子出妻》(1935)

萧蔓若《“吃不消”又一章》(1930年代)

显然,以孔子为主人公的小说数量最多,重写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的小说数量相近,也都在两篇以上。这和近现代诸子学对先秦诸子的关注度成正比。

  1. 郭沫若《儒家精神之复活者王阳明》,郭沫若《文艺论集》,第88页,上海:光华书局,1929。
  2.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全集》第6卷,第327、32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