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语言与文字

郁达夫讲社会与政治 作者:郁达夫


语言与文字

十一月三十日晚,偶尔经过三角埔,到中国语文学院去坐了一会,以后张先生就请我去向男女学员们讲几句话。因为没有预备,没有题目,所以就顺便以语言与文字,来作谈话的资料。第二天,各报上虽亦载有简单的谈话内容,但觉得我所想讲的主要之点,还不十分抓住,故而再来写些闲谈以补它的不足。

人类借以交换意见,表示内衷的表情、动作,与声音(即言语),当然是在有文字之前的事情。先有言语,然后有文字,是一般言语学家的定论。我国在结绳(这当然也就是文字的变相,是一种简单的记号)代字之前,自然是已经有了言语了。所以,小而部落,大而国家,能团结统一起来的水门汀,第一,是靠言语,第二,才是文字。

中国的所以能保持固有的国家疆域,所以能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最重要处,还是有赖于我们的统一的文字。可是中国从前的教育不发达,文字只是士大夫阶级能享有的特权;因而虽有了统一的文字,实际上的国家统一,终还不十分的坚强。尤其是民国成立之后,统治者失了驾驭全国的能力,因而军阀互争,内乱不绝,积弱之余,就授敌人以大规模侵略的机会。

这统一不坚强,团结不巩固的最大原因是在哪里呢?就在言语的不统一,文字与言语的不能完全一致。

假使我们的言语早能统一,文字能适应时代,而与言语相一致的话,那我们的统一国家也早就成立,敌国外患就决不会有了。因为言语的不能统一,感情意思的不能互相通应,所以致演成同是中国人,而甲地和乙地的人,会有械斗争等事情发生。扩而大之,就成为省与省的斗争,派与派、阀与阀的斗争。当然,此外的原因,也很多;譬如交通的不发达,实业的不开展,贪污政治的不肃清等等;可是,言语的不统一,文字的不能与言语一致,而不成为普遍的民众智慧,却是我们过去不能成一统一近代国家,没有进步,渐渐陷成弱小国家与弱小民族的一个最大原因。

所以,现在,全国正在拼死命,为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争血路的这时候,我们所最须努力的,就是使言语统一起来,使文字和言语一致起来的两点。这两点倘能完全做到,则中国的统一,决不会破坏,中国的民族与国家,也永远不会亡了。

国家的统一事业,虽有赖于政治工作,但是文字(文学)的功劳,也决不在政治之下。

意大利的统一,虽则靠马济尼、轧利巴尔提、卡辅尔等政治家的奋斗;可是若没有诗人配屈拉尔加、但丁等的统一语言文字的工作在先,则意大利在十九世纪中政治上的统一,决不会进步得如此之速。

同样,在拿破仑战后的德国,幸赖了歌德、雪勒等国民文学家先奠定了统一语言文字的基础以后,继弗来特力克大帝之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才会收到那样的成功。

所以,要想国家民族,能够团结、统一,则语言文字的统一与团结,是先决的条件。

尤其是在马来亚的我国的侨胞,在目下抗战建国的过程之中,第一非把祖国语言,文字,加紧地研究,练习不可。

不过对于中国的文字,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时时要使文字活着,与语言能够一致的一点。最近,大家所说的文字要通俗化,大众化的根本理由,也就在这里。

至于说到中国的文字呢?必须改良之处,原属很多,但就文字而言,却是最优美,最富于意义的一种。我们平时虽则并不会觉得祖国语言,与祖国文字之可亲可贵,但当授到最后一课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一种语言,这一种文字,对我们是如何地可宝贵的东西了。

前三年我在台湾的时候,所亲见到的台湾民众在政府下令禁止百姓读中文书,禁止日报出中文版的时候的那一种悲惨哀切的情状,现在回想起来,还会得毛发直竖起来。都德写亚尔萨斯·罗伦那一天学校最后授课的情状,与台湾当时的情状来一比较,只觉得他写得还不够悲壮。

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祖国的灵魂,我们要拥护祖国,就不得不先拥护我们的语言与文字,虽然,使中国文字能够活着,能够适应时代,能够和语言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这责任,仍是横在我们的肩上,还须我们来努力的。

(原载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五日新加坡《星洲日报·晨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