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一 让童话伴随孩子成长

白雪奇遇记 作者:胡海翔


序一 让童话伴随孩子成长

每一个孩子犹如一颗饱满的种子,需要文化的滋养,才能慢慢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充满幻想色彩的童话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童话应该成为孩子童年时期最温暖、最单纯、最美好的记忆。童年离不开童话的滋养,童心离不开童话的孵化。有童话相伴的童年必定是快乐的、美妙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却遗憾地发现,孩子们离童话越来越远。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以自己的喜好去安排孩子的生活,想当然地去规划孩子的未来。父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结果必然导致孩子们过早地接触成人的思想,过早成熟,甚至变得老气横秋,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却变得十分沉闷。

孩子们的童年到底去哪里了?怎样帮孩子们找回快乐的童年?这是很多长辈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觉得推广童话阅读,把孩子引入童话世界,让孩子在新奇有趣的幻想世界中放飞自我,安抚心灵,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策略。令人欣喜的是,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的老师们想到了。他们尝试实施了童话化教育——课程童性化、教学童趣化、环境童话化和活动童真化,把全校学生的童话阅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童话阅读活跃了校园文化,充实了孩子们的生活。

那么怎样延续童话阅读的兴趣?怎样由读促写,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触摸孩子的心灵?令人钦佩的是胡海翔老师做到了!胡老师认为,让学生直接与作品的作者面对面,能使学生的心更贴近作品,从而领悟作品要表达的意义。如果老师既是童话的作者,又是阅读的引导者,那么学生就会觉得童话阅读更加有意义。于是,胡老师萌生了和学生一起创编童话的念想。

难能可贵的是,胡老师把那些妇孺皆知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串在一起,创造性地编写了《白雪奇遇记》,由此来推动学生从阅读经典童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让学生创编属于自己的童话。这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想象,当胡老师的学生阅读此书时,精神一定是亢奋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亲自创编的。老师的下水范写和带头引领,胜于任何空洞的说教和写作技巧的传授。

《白雪奇遇记》将“爱”这个主题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白雪与小天使之间的爱,让他们互相支持,互助互救,患难与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解救出了七个小矮人、小红帽等。白雪与冷漠、孤寂的安妮卡成为朋友,让她感受到世界的善意,让她在离开人世前,对世界有了丝丝留恋。小王子与莉莎公主之间的亲情之爱,促使小王子求助于白雪,请她想办法解救他姐姐的灵魂,最终使故事有了完美的结局。这些人物之间的爱,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童话的同时,内心变得柔软,从而成为心灵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据说,此书的所有插图都是胡老师邀请他所任教的广济中心小学403班的杨乐瑜小朋友独立完成的。这些充满稚气而又不乏灵气的插画,跃然纸上,必定会让孩子们的童话阅读时光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胡老师敢于大胆放手,真诚地邀请学生参与插图的编绘,其意义已经超过了本次默契而完美的师生合作,说不定会成就一个未来的画家,给此书带来更大的附加值!因为我深信,成功的体验会激发孩子们无尽的能量!

在人心浮躁、教育日趋功利化的今天,我希望像胡海翔这样的老师多些,再多些!当然,我并不奢望像胡老师之类的老师个个都能成为童话作家,但我热切地盼望更多的语文老师能像胡老师那样,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写作,一起分享读写的快乐。

童话,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

郑孟状

2017年4月5日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