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20世纪以来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研究状况

元明戏曲与唐传奇的历史因缘 作者:刘玮


二、20世纪以来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研究状况

在正式展开论述之前,有必要对20世纪以来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状况作一回顾。

对戏曲和小说关系的关注古已有之,如元夏庭芝在《青楼集志》开头追溯杂剧的源流从唐传奇始[1];元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亦做了类似的考索[2];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对“传奇”始而为“小说书名”继而为戏曲名表示困惑等等[3]。他们的着眼点主要在戏曲与小说题材的承传与袭用、以及二者均具有的叙事功能上。尽管他们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和明确,但他们所关注的这两点恰恰是古代戏曲与小说之间最为显豁的关联。以此为出发点,20世纪初有不少学者对戏曲与小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刘师培在《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中明确提出唐传奇乃“曲剧”(按,即指金元杂剧)的近源,这是从唐传奇为金元杂剧提供了故事题材的角度而言的[4]。如果说刘氏的这一论述多少还承袭着前代学人的思路的话,那么到了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则确立了近现代意义上的戏曲研究道路,在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上亦颇有新见,指出小说在结构和“以演故事为事”上对戏曲给以重要影响。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循着前人的道路,在戏曲与小说关系研究领域不断有所开掘和创新,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论述上的方便,笔者将20世纪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分成几个阶段加以介绍。

(一)20世纪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1900~1949)的研究

这一时期戏曲和小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两大问题,一是戏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小说的渊源关系,二是在对戏曲本事的探源和考证中涉及的古代戏曲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小说的问题。

1.戏曲与小说的关系研究

这项研究的开拓者首推王国维,他的《宋元戏曲史》对中国古代戏曲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作了追本溯源式的探讨和理析,材料相当翔实丰富。在讲到宋元时期戏曲逐渐走向成熟时,王国维谈到了戏曲与小说的关系问题,不仅指出在叙事性和题材上宋代小说给予后世戏曲以巨大影响,还涉及到二者在结构上的相沿关系:“此种说话,以叙事为主,与滑稽剧之但托故事者迥异。其发达之迹,虽略与戏曲平行;而后世戏剧之题目,多取诸此,其结构亦多依仿为之,所以资戏剧之发达者,实不少也。”[5]并进而论述宋代的小说、傀儡、影戏等在“皆以演故事为事”上为戏剧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其论断之清晰,概念之明确是此前所不曾有的。

从这一层面论述戏曲与小说关系的还有蒋祖怡的《小说纂要》。该书第一章在谈到小说和戏剧的分野和关系时说:“其实小说戏剧,同出一源,神巫之传说即为小说,祀祭之歌舞,即是戏剧。”[6]接下来又说在宋元之间出现了二者合流的现象,其表现即是盲词等说唱文学。相比于王国维的论述,蒋氏此书关于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的论述非常简略,原因在于他是运用西方小说和戏剧的概念来论述二者的区别。尽管如此,他还是涉及到了戏曲与小说的“同源”问题。这一问题在后来的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中经常出现。

2.考索戏曲与小说题材的沿袭

这一时期从题材沿袭的角度研究戏曲与小说关系的较多,且以考证性论著居多。这一类论著的着眼点,有的在古代小说上,有的在古代戏曲上。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初版于1923年)是近现代意义上系统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该书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即明确指出了唐传奇对后世戏曲题材的深远影响[7]。虽系承前人之说,但论断更为清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蒋瑞藻、赵景深、孙楷第先后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小说和戏曲的考证性论著,其中溯源戏曲、小说之本事的篇章占了大多数。蒋瑞藻《小说考证》和《小说考证拾遗》《小说考证续编》等著作[8],辑集了我国自元代以来的四百七十余种小说、戏曲的作者事迹、作品源流及前人对作品的评价分析等资料,其中有相当的篇章是对戏曲与小说本事的溯源及对题材袭用的研究。赵景深的《小说闲话》《宋元戏文本事》《银字集》等著作,对戏曲与小说在题材上的关系更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较细的梳理[9]。孙楷第的《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在戏曲和小说本事源流方面作了详细考证,其中部分篇章涉及戏曲与小说之间题材的袭用与流变[10]

3.探寻同类故事在戏曲与小说间的演变轨迹

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等人对孟姜女故事流变的考察,形成了不小的学术潮流,吸引了大批学者参与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同时也带动了一些学者对类似问题的探讨,如张寿林《王昭君故事演变之点点滴滴》、赵景深《董永故事的演变》[11]《包公传说》[12]、阿英《玉堂春故事的演变》《关于杜十娘沉箱故事》等[13],他们对一个故事在小说、戏曲、说唱文学、甚至诗歌间辗转流变的情况予以梳理,进而考察其中的继承与变异因素及其社会历史印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促进了这一方法的传播。至今它仍是一个很好的考察视点[14]

4.考索小说中保存的戏曲史料

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冯沅君的《古剧说汇》,其中《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一文对《金瓶梅词话》中保存的戏曲、说唱艺术作了考察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戏曲与小说的密切关系。

以上诸位学者对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考证的层面上,对戏曲与小说题材的相互袭用、故事的演变关注较多,而在二者相互影响的其他方面则注意不够;此外,对两种文体在题材上交叉现象形成的原因亦缺乏理论探讨。尽管这一时期在戏曲与小说关系领域的研究尚嫌粗糙,成果缺乏系统性,但前辈学人孜孜矻矻的探求,毕竟给后人留下了不菲的遗产;特别是他们严谨、求实、朴素的治学态度为后人树立了良好风范。换言之,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为后代学人在同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十七年(1949~1966)的研究

在这十七年当中,古代戏曲和小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氛围,这一时期的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烙印。

一方面,在古代戏曲和小说关系的考证上,基本上延续前一时期的成果或思路,或对原作加以修订、整理而再版,如蒋瑞藻的《小说枝谈》,基本上是他的《小说考证》及其续编、拾遗等的再版[15];或沿以往的思路探讨相关问题,而有一定程度的深化,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16],沿上一时期探寻故事演变的思路,着重对崔张爱情故事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而谭正璧的《话本与古剧》在戏曲对小说故事的因袭沿用方面的考证用力甚勤[17],初版后又多次重印。傅惜华的《水浒戏曲集》(第一、二集)[18],《元代杂剧全目》等系列著作[19],则从文献学和目录学的角度为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叶德均的《宋元明讲唱文学》[20],详细考论了宋元明讲唱文学的种类及其发展演变,间或涉及戏曲与小说的关系,从一个新的视角切入,给人启发良多,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开展了古典文学的普及工作,出版发行了大量古典文学原著、选本及其相关论著。与此前有所不同的是,由于系统引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这一时期的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对作家作品思想性的开掘有所深化,但同时亦难免牵强附会、刻意拔高,染上了浓重的时代色彩。这一类的研究著作,较有学术性的有徐朔方《戏曲杂记》、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何心《水浒研究》等。《戏曲杂记》所收的《元代的水浒杂剧及其代表作李逵负荆——兼评胡适、聂绀弩论元代水浒杂剧》,在个案研究方面涉及到了戏曲与小说的不同,特别是涉及到二者在内容、思想倾向上的差异,较以往仅停留于二者题材的因袭考证上有所前进,但所持观点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21]。何心的《水浒研究》从题材上一一说明水浒戏对《水浒传》取材的影响及所作的改变[22]。相比之下,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一书在论及水浒故事与元杂剧关系时,较少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在详细考辨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新见[23]。此外,这一时期的许多古代戏曲与小说的选本,前言和注释中也有涉及二者关系的,其观点基本不出上述范围。

尽管这一时期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特定的时代烙印,使其学术性受到一定影响,但其成果仍然是值得珍视的。剔除其中“阶级分析”等观念的残留,仍可发现不少学术性的闪光,开拓了研究思路,开启了后世对戏曲与小说思想性的比较研究,在探寻同类故事在小说戏曲间演变轨迹方面比前人更深更细,为此后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经验。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

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学术氛围相对宽松,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视野大为拓展,加之前人研究所奠定的雄厚基础,这一时期的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工作又有了长足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梳理戏曲与小说在故事题材上的沿袭关系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以资料考索为主的,有以论述为主的。在资料考索工作上用力较勤、成就较大者有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24],谭正璧、谭寻《古本稀见小说汇考》[25]《话本与古剧》(重订本)[26],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27],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宋代志怪传奇叙录》[28],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29],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等[30]。这些著作排比小说或剧目,详考本事,或追源溯流,在戏曲与小说题材的沿袭关系上做了大量的、系统的资料爬梳工作,为进一步探寻戏曲与小说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述性的成果较多,或者从文学史的角度系统论述戏曲与小说在题材上的沿袭关系,或者就某一类情节模式考察二者之间的承袭关系,或者从个案入手细致考索这一关系。从文学史角度论述较有代表性的,有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在系统地讲述话本小说发展演变历史的过程中,对戏曲袭用话本故事题材的现象做了细致的整理与说明[31]。沈新林关于古代小说戏曲的系列论文之一《同工而异曲——中国古代小说、戏曲题材的相互为用》[32],徐大军的博士论文《论元杂剧对小说的接受》[33],则分别从总体和断代的层面上系统地论述了戏曲与小说之间题材的袭用与原因。徐龙飞《从戏曲到小说——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模式的承袭》,则从才子佳人这一文学模式入手,考察了晚明清初从戏曲到小说的跨体裁承袭现象[34]。从个案入手考察这一现象的论文数量较多,较有代表性的有徐朔方的多篇论文,如《<牡丹亭>的因袭和创新》《<金瓶梅>成书补证》《从宋江起义到<水浒传>成书》等,从具体作品入手详细考察了戏曲对前代或同时代小说题材的借鉴,或小说借用戏曲中个别情节的现象[35]。其他如程国赋《唐传奇与元杂剧相关作品的比较研究》[36]、胡淑芳《<鲁斋郎>与“金海陵”——<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本事探索》等等[37],也都从不同作品入手,对戏曲袭用小说题材的现象作了考察与分析。

上述研究成果不限于揭示戏曲与小说题材上的相互袭用现象,而是对同一题材在戏曲与小说中运用的同异及原因,这一现象所反映的作家创作心理、社会风俗等亦做了不同程度的开掘,显示出新时代学术风气下学人的探索精神。

2.探寻同类故事在戏曲与小说间的演变轨迹

这类研究中有少数成果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思路,如出现于这一阶段早期的邵曾祺《宋元戏曲小说中的负心型故事及其后来》[38],黄秉泽《包公戏源流叙录》之一、二、三等[39]

更多成果则在承袭前人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拓展,主要是运用现代西方文艺理论重新审视同类故事在小说戏曲间的发展演变情况,予人以新的启迪。如黄大宏的专著《唐代小说重写研究》,即运用重写理论,以题材因袭、演变为中心,从创作论、接受论、传播论的角度,揭示唐代小说影响后世戏曲与小说的途径、方法与手段[40]。胡元翎《李渔<蜃中楼>对“柳毅”故事的重写》[41]《从“骨相仅存”到肌肤丰盈——李渔戏剧对小说重写的原则之二》[42]则立足于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考察了柳毅故事流变及李渔戏剧对小说改写的现象及其成因。此外,还有运用“母题”“原型”说考察同类故事在戏曲小说间的衍变的。如陆炜《白蛇戏曲与故事原型的意义》[43],李玉莲《追溯原型——元明清小说戏剧的改编传播》[44],王立《“逐兔见宝”与古代戏曲小说的幸运英雄母题》[45],袁凤琴《“水神托人传书”母题的流变》[46],司徒秀英《“乐昌分镜”母题在宋明“戏曲”文学演绎初探》等[47]从个案或宏观上探讨同一母题在小说戏曲间流变的现象,并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其发展演变与传播的规律。

3.探讨戏曲与小说艺术特性与创作手法的相互渗透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专文的主要有:郭英德《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48],董乃斌《戏剧性:观照唐代小说诗歌与戏曲关系的一个视角》[49],沈新林的系列论文之一《同花而异果——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创作手法比较》[50],吕宏《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51],邹越、陈东有《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对古典小说的渗透与影响》[52],潘建国《古代小说中的戏曲因子及其功能》等[53]。郭文在肯定戏曲和小说为两种不同文体的前提下,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话语三个方面探讨了古代戏曲与小说所共有的叙事性特质,并分析了这些特质的审美内涵及其文化基因。董文是从唐代小说、诗歌所蕴含的戏剧性角度切入,以《长恨歌》《长恨歌传》向后世戏剧的演进为例,阐述戏剧性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过程,揭示了诗、小说、戏曲之间的关系。沈文则着重探讨了戏曲与小说在叙述体制、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艺术手法运用上的相互影响和存在的差异。潘文则重点从小说创作的艺术层面考察了古代小说中存在的戏曲因子,探讨其对小说文学技巧、叙事方式、情节模式等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吕文和邹文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戏曲与小说在艺术手法上的相互借鉴与创新。

上述几篇论文从不同问题入手,以不同的视角,给我们揭示了戏曲与小说在艺术特性的呈现和创作手法运用上的相互渗透与借鉴。从较新的角度关注并探讨古代戏曲与小说之间的历史因缘关系,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4.对戏曲与小说文体关系的辨析

系统论述戏曲与小说二者文体关系的专门论著较少,几篇有代表性的论文,或者从断代层面,或者就小说戏曲文体的某个侧面,或者从作品个案入手对这两种文体关系进行辨析。宋若云《宋元话本与杂剧的文体共性探因》,认为话本与杂剧文体的生成与审美接受、特别是接受对象与接受方式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指出中国早期小说与戏剧之间具有“貌似神合”的文体共性[54]。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兼容性》从唐代文言小说文体兼容性之丰富入手,认为唐传奇具有构成剧本的重要成分,与唐戏弄之间存在着突出而微妙的关系[55]。沈新林的系列论文之一《同体而异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体制之比较研究》,是从戏曲与小说题目、篇首、正文等结构形式和韵散文结合等体制上的特征比较了二者的同异,从而总结出二者在体制上的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古代小说、戏曲界定之难[56]。李简《从“看钱奴”故事的改编看小说、戏曲两种文体的异同》,则从个案考察入手,具体分析了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文体上的异同[57]

文体的辨析,在两种相关文体的关系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两种相关文体之间的其他各方面的联系无不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体之辨,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已有传统,但多囿于古典诗、文等领域,对戏曲和小说文体的辨析则要晚得多,甚至直至晚清和近代还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将戏曲与小说两种文体混为一谈,这固然反映出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人们对这两种文体各自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无疑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上述学者们对古代小说、戏曲文体异同的关注,便显得尤为可贵,为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5.综合论述二者关系

相对于前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更多学者对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的关注与研究往往是综合性的,上文分类列举的部分研究成果,即在侧重某些方面的比较之余,也能兼顾其他。这种综合性体现得较显著的则有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58],许并生《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论》[59],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研究》[60],涂秀虹《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61],刘书成《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论略》等[62]

程著从神怪、婚恋、逸事等几方面探讨唐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嬗变规律,从受众的审美心理等几方面探讨形成这种嬗变的原因,从体制、叙事视角、情节、人物等多方面总结后代各体小说和戏曲与唐代小说的关系等等,纵向地、多角度地梳理了唐代小说在后世的发展演变,其中关涉到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章节亦体现了这种综合性和历时性。许并生《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论》从二者的渊源关系、发展关系、内在关系、建构关系、转换关系等几方面综合探讨了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在民族文化构成中的地位。徐大军和涂秀虹分别就特定时代中戏曲与小说相互交融或相互借鉴的状态,从不同视角透视了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刘文则概略地论述了戏曲与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影响、连接二者的桥梁以及二者艺术上的相通之处。

除了上述几个视角之外,这一时期关于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还有如下视点:概念辨析、起源比较、批评比较、文化内涵比较、传播方式比较等[63],充分反映出这一时期学者们对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的关注之密切与视野之广阔。

上述各个时期在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曲与小说的文献和目录整理;

2.戏曲与小说题材关系研究;

3.同类故事在戏曲小说间的演变考索;

4.艺术特性与创作手法的相互渗透研究;

5.文体异同辨析。

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从个案到宏观,从基础资料的爬梳、整理向着理论探讨逐步深入、日益拓展的过程,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朴学的坚实性,而且能适当地洋为中用、今为古用,在理论性和系统性上不断提高,以此开拓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新视角,在力求揭示它们各自的发展面貌、探索各自的本质特性、开掘二者间密切关系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仍留有缺憾,特别是对戏曲与小说相互影响的历史过程的研究尚欠深入,对二者在接受对方影响时各自的文体特殊性在其中所起到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关注得不够,在戏曲是如何通过说唱文学这一重要中介接受小说影响这一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 (元)夏庭芝:《青楼集志》,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二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7页。

[2]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7“杂剧曲名”条,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32页。

[3]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北京,中华书局,1958,第555页。

[4]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132页。

[5]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36页。

[6] 蒋祖怡:《小说纂要》,上海,正中书局,1948,第6页。

[7]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44页。

[8] 蒋瑞藻:《小说考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小说考证拾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这几部著作虽名为“小说考证”,实是综合了有关小说和戏曲的多篇文章而成的。从其著作的命名上可说明作者当时对小说、戏曲概念混淆不清,亦从一个侧面表明古代小说、戏曲的关系之密切。

[9] 赵景深:《小说闲话》,上海,北新书局,1937;《宋元戏文本事》,上海,北新书局,1924;《银字集》,上海,永祥印书馆,1946。

[10] 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这部著作虽于1990年出版,但其所收文章均于1934-1938年间完成。

[11] 见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后一篇文章原收在赵景深《小说论丛》,上海,日新出版社,1947。

[12] 见赵景深:《小说闲话》。

[13] 这两篇文章作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战乱未能发行,而于1949年后出版,收入阿英:《小说二谈》,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 参见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研究·引言》浙江大学博士后报告,2003年5月。

[15] 蒋瑞藻:《小说枝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16]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

[17] 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18] 傅惜华:《水浒戏曲集》(第一、二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958。

[19] 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除此,还有《明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明代传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清代杂剧全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需要说明的是,《清代杂剧全目》亦完成于这一时期,但由于当时受极左思潮影响等原因,未能出版,而于1981年出版,见《清代杂剧全目·补充说明》。

[20] 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后收入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

[21] 详见徐朔方:《戏曲杂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22] 何心:《水浒研究》,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3] 认为元杂剧中的水浒故事多数并非现存《水浒传》的“孕育先驱”,从而“也校正了将元杂剧中水浒故事题材的来源、影响与作用,过分夸大和重视的不尽切合实际的看法”。见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第121页。

[24]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5] 谭正璧、谭寻:《古本稀见小说汇考》,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26] 谭正璧、谭寻:《话本与古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重订本。

[27] 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28]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29]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0] 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31]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

[32] 沈新林:《同工而异曲——中国古代小说、戏曲题材的相互为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33] 徐大军:《论元杂剧对小说的接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5月。此文后来出版成书《元杂剧与小说关系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34] 徐龙飞:《从戏曲到小说——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模式的承袭》,《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9卷第4期,2010年8月。

[35] 见徐朔方:《论汤显祖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6] 程国赋:《唐传奇与元杂剧相关作品的比较研究》,《学术研究》1997年第2期。

[37] 胡淑芳:《<鲁斋郎>与“金海陵”——<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本事探索》,《艺术百家》2005年第3期。

[38] 邵曾祺:《宋元戏曲小说中的负心型故事及其后来》,载赵景深主编:《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9] 黄秉泽:《包公戏源流叙录》之一、二、三。分别载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卷第2期(2002年6月),第2卷第3期(2002年9月),第2卷第4期(2002年12月)。

[40] 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1] 胡元翎:《李渔<蜃中楼>对“柳毅”故事的重写》,《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42] 胡元翎:《从“骨相仅存”到肌肤丰盈——李渔戏剧对小说重写的原则之二》,《学术交流》2003年

[43] 第陆炜5:期《。白蛇戏曲与故事原型的意义》,《艺术百家》1994年第2期。

[44] 李玉莲:《追溯原型——元明清小说戏剧的改编传播》,《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45] 王立:《“逐兔见宝”与古代戏曲小说的幸运英雄母题》,《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2期。

[46] 袁凤琴:《“水神托人传书”母题的流变》,《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7] ⑩司徒秀英:《“乐昌分镜”母题在宋明“戏曲”文学演绎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

[48] 郭英德:《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49] 董乃斌:《戏剧性:观照唐代小说诗歌与戏曲关系的一个视角》,《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50] 沈新林:《同花而异果——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创作手法比较》,《艺术百家》2001年第2期。

[51] 吕宏:《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2] 邹越、陈东有:《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对古典小说的渗透与影响》,《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1期(2005年1月)。

[53] 潘建国:《古代小说中的戏曲因子及其功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9卷第3期(2012年5月)。

[54] 宋若云:《宋元话本与杂剧的文体共性探因》,《求是学刊》1999年第5期。

[55]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兼容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9卷第3期(2012年5月)。

[56] 沈新林:《同体而异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体制之比较研究》,《艺术百家》2000年第3期。

[57] 李简:《从“看钱奴”故事的改编看小说、戏曲两种文体的异同》,《“历史与理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2005年8月。

[58] 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59] 许并生:《中国古代小说戏剧关系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5月。此文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成书,书名较原文略有变化,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论》。我们在引用该文献时以书为准。

[60] 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研究》。

[61] 涂秀虹:《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62] 刘书成:《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论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63] 体现这些研究的成果有:沈新林:《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概念之比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2000年第4期;沈新林:《正本而清源——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起源之比较研究》,《艺术百家》2002年第1期;姚民治:《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同源互补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2期(2004年4月);沈新林:《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批评之比较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2期;沈新林:《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化内涵之比较研究》,《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李玉莲:《元明清小说戏剧传播方式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