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编注说明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卷四:1959~1962) 作者:季进编. 著,王洞,季进 编


编注说明

季 进

从1947年底至1965年初,夏志清先生与长兄夏济安先生之间鱼雁往返,说家常、谈感情、论文学、品电影、议时政,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内容相当丰富。精心保存下来的六百多封书信,成为透视那一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极为珍贵的文献。夏先生晚年的一大愿望就是整理发表他与长兄的通信,可惜生前只整理发表过两封书信。夏先生逝世后,夏师母王洞女士承担起了夏氏兄弟书信整理出版的重任。六百多封书信的整理,绝对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虽然夏师母精神矍铄,但毕竟年事已高,不宜从事如此繁重的工作,因此王德威教授命我协助夏师母共襄盛举。我当然深感荣幸,义不容辞。

经过与夏师母、王德威反复讨论,不断调整,我们确定了书信编辑整理的基本体例:

一是书信的排序基本按照时间先后排列,但考虑到书信内容的连贯性,为方便阅读,有时会把回信提前。少量未署日期的书信,则根据邮戳和书信内容加以判断。

二是这些书信原本只是家书,并未想到要发表,难免有别字或欠通的地方,凡是这些地方都用六角括号注出正确的字。但个别字出现得特别频繁,就直接改正了,比如“化费”“化时间”等,就直接改为“花费”“花时间”等,不再另行说明。凡是遗漏的字,则用方括号补齐,比如:图[书]馆。信中提及的书名和电影名,中文的统一加上书名号,英文的统一改为斜体。

三是书信中有一些书写习惯,如果完全照录,可能不符合现在的文字规范,如“的”“地”“得”等语助词常常混用,类似的情况就直接改正。书信中喜欢用大量的分号或括号,如果影响文句的表达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则根据文意,略作调整,删去括号或修改标点符号。但是也有一些书写习惯尽量保留了,比如夏志清常用“只”代替“个”“门”或“出”,这些都保留了原貌。

四是在书信的空白处补充的内容,如果不能准确插入正文相应位置,就加上[又及]置于书信的末尾,但是信末原有的附加内容,则保留原样,不加[又及]的字样。

五是书信中数量众多的人名、电影名、篇名、书名等都尽可能利用各种数据,百科全书、人名辞典、网络工具等加以简要的注释。有些众所周知的名人,如莎士比亚、胡适等未再出注。为避免重复,凡是前三卷中已出注的,卷四中不再作注。

六是书信中夹杂了大量的英文单词,考虑到书信集的读者主要还是研究者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读者,所以基本保持原貌。从卷二开始,除极个别英文名词加以注释外,不再以圆括号注出中文意思,以增强阅读的流畅性。

书信整理的流程是,由夏师母扫描原件,考订书信日期,排出目录顺序;由学生进行初步的录入;然后我对照原稿一字一句地进行复核修改,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整理出初稿。夏师母再对初稿进行全面的审阅,并解决我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的注释工作,完成后再提交夏师母审阅补充,从而最终完成整理工作。书信整理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超乎想象。夏济安先生的字比较好认,但夏志清先生的中英文字体都比较特别,又写得很小,有的字迹已经模糊或者字迹夹在折叠处,往往很难辨识。有时为了辨识某个字、某个人名、某个英文单词,或者为了注出某个人名、某个篇名,往往需要耗时耗力,查阅大量的数据,披沙拣金,才能有豁然开朗的发现。遗憾的是,注释内容面广量大,十分庞杂,还是有少数地方未能准确出注,只能留待他日。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现有的整理与注释,错误一定在所难免,诚恳期待能得到方家的指正,以便更好地完成最后一卷的整理。

参与第四卷初稿录入的研究生有姚婧、胡闽苏、王宇林、王爱萍、彭诗雨、张雨、曹敬雅、许钇宸、李子皿,特别是姚婧、胡闽苏和王宇林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在此一并致谢。

2017年8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