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柴荣的表哥

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 作者:江南提学 著


柴荣的表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祖回到京师不久,原任后周马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尉、淮南节度使的李重进,举兵反宋,抗拒太祖。不过这次的反叛,与李筠的反叛不同。李筠反叛之前,太祖极尽挽救,甚至屈身说服,但是李筠就像着了魔一样,非要跟太祖较劲不可。李重进的情况不一样,他本打算及时入朝臣服,可宋太祖不同意。宋太祖大约是想逼他造反,然后再以这个理由消灭他。一个是想造反,太祖抑制他;另一个是还没想好是不是要造反,太祖刺激他。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李筠跟上面哪个朝廷,都没有直接的亲族关系,虽然他给这些朝廷都效过力。李重进的身份就不同了,他跟柴荣一样,都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亲眷。

柴荣是郭威皇后柴氏的娘家侄儿,李重进是郭威的妹妹福庆长公主的儿子,是郭威的妻侄。柴荣因为从小被姑母领到郭威身边,郭威喜欢柴荣,就由柴夫人出面,跟柴荣的父亲柴守礼说定,将柴荣过继到了自己的名下。李重进虽然不是在郭威身边长大,也没被郭威收养为自己的儿子,但也一样受到郭威的器重。

李重进帮助郭威夺取后汉政权,之后又伺候太祖郭威若干年。郭威临终之前,让他在病榻前向柴荣跪拜,确立君臣关系。同时嘱咐他,要好好辅佐柴荣。李重进不仅是郭威临终前的唯一一位顾命大臣,又稍长柴世宗几岁。按照国家的规矩,李重进管柴荣叫皇上;要是按照家族亲戚关系的长幼礼数,柴荣和他是兄弟辈的。

无论是周世宗亲征北汉的高平之战,还是征伐南唐的正阳之战,李重进都立了大功。这一点,前面提到过的。他的身份太特别了,对于后周来讲,甚至比符彦卿都亲密、都重要。李重进又以后周顾命大臣自居,根本就没把宋太祖放在眼里。

早在后周时期,李重进和赵匡胤同掌禁兵,李重进嫉妒赵匡胤的英武,时不时地表现出警觉和防范的情绪。在赵匡胤毫无可疑之处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怀疑赵匡胤了,而且还派人监视、窥探过赵匡胤。赵匡胤本来无事,所以也就泰然处之。赵匡胤当时对李重进的感觉,就象身上扎了一根刺一样。

如今赵匡胤当了皇帝,他不想留根旧刺在自己的身上,只要李重进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宋太祖的一块心病。心病不除,何以安寝?这不是睡觉的时候,有人在旁边打呼噜的问题,而是身边好像被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的问题。李重进必须得像水蒸气一样,从这个世界上蒸发掉。他在这个世界上活一天,宋太祖的心里就一天得不到安宁!

宋太祖登基,别人都得到了不同的赏赐和晋升,只有李重进,不仅没获得奖励和升迁,原来的马步军都指挥使也给撸了,改由韩令坤担任。虽然也给他加封了一个中书令的虚衘,不过是临时安慰他一下而已。没过几天,宋太祖又下了一道诏令,把李重进从淮南节度使,改派到青州去担任节度使。给他挪个窝儿,省得在老地方站久了太熟悉,兵将关系太亲密了,以后难治。

李重进明白,于是请求进京见驾。他服了,是不是真服,不知道。反正在形式上,他是服了。李重进想要进京面圣,跟宋太祖解释点儿什么,可是宋太祖不想听!翰林学士承旨李昉是个聪明人,他充分理解了领导的真正意图,很快草拟好了一份诏书:

“君为元首,臣作肱骨。虽在远方,同为一体。保君臣之分,方契永图。修朝觐之仪,何须今日?”

嗬,这份诏书写的,那得说水平真是不低。

诏书说:我是国君,你是大臣(知道不?)。你虽然身在远方,但是我们的心,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只有好好遵守臣子的本分(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才是你能够保持长久的良策(什么长久?没说。还用说吗?不就是长期活下去嘛)!至于来京朝觐,面见皇上,以尽君臣之礼。这都是形式,何必非要现在呢?你急什么呀!是不是心中有鬼呀?

李重进知道,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诏书,这是一封拒绝见面的绝情信,同时也是一封恐吓信!李重进绝望了,剩下的就只有举兵抗拒一种可能性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