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着安全帽的书法大师

听,新疆说 作者:陈凯


戴着安全帽的书法大师

麻将里说“胡了”,意思是说某人赢了;在饭局上说“胡吃”,意思是说某人吃饭不讲究;在酒桌上说“胡喝”,意思是说某人喝酒不节制;在生活中说“胡诌”,意思是说某人说话不地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一个字,若是和不同的词进行搭配,意思不止一个。

今天,咱不说赌,不聊吃,不谈喝,专门来谈谈胡侃这个人。

胡侃是原名,胡俊龙是现名。但若说“胡侃”这名字是没有文化的人起的,那绝对是假话,因为一般的人家压根儿想不到,给孩子,还能这样起名。

在胡侃的童年时期,家里条件不好,可亲戚家里却是名门望族,跟他关系较好的舅舅家里当时是老中医世家,虽然有良好氛围的熏陶,但胡侃当年参加完高考,仍以4分落榜,此时的他,唯有一个想法:大学,上或不上,都要出去,走出去,才能看见希望。出社会前,他觉得胡侃这个名字,既没给他带来好运但也没让他交上坏运。

聪明若是用到正道上,不敢说一辈子吃香喝辣,可出去行走江湖至少不会饿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但尊重自己的决定比什么都重要,走出去的胡侃发现:快乐在很多人眼里定义都不同,当然,他想要的快乐绝不仅仅是能穿上衣吃饱饭,他期盼的快乐,是风雨之后从地平线上浮现出的那一抹绚丽彩虹。

直到跟着一些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修理技术之后,他才惊喜地发现:自己虽然在学习上的天赋不够,但在技能掌握方面,却是绰绰有余。前面先是踏踏实实跟着师傅学,之后自己又走街串巷带着徒弟教,辗转过武汉、温州、邯郸等地,通过修理手表和家电,他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后,因为叔叔当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电话里告诉他新疆不仅是个好地方,还可以施展拳脚。从前是舅舅,现在是叔叔,但凡是亲人,他都信得过。

刚来新疆的胡侃,连公交车都不会坐,来之前他遵照叔叔的嘱咐,坐公交去到“壹号立井”,他在站牌上看到了那个站,径直就上了车,后来到了终点站都没有听到“壹号立井”这四个字,他就问师傅,师傅说:小兄弟,你坐反了。不得已,他只好又从终点站往回坐。

随后,在叔叔的帮助下,租了一间小木屋,那时候为了省钱,3分钱的冰棍他都舍不得吃,平时都是拿军用水壶装水喝。

1983年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进行农垦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财务包干、自负盈亏的管理办法,建立了收入和效益挂钩的新分配制度。

他有技术,朋友有资金,当地又有好政策。来到新疆的第二年,对方就为他开了间300平方米的新华五交化经营店,开业第一天300多人凭票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将他门面的铁门都拉垮了,投资开店是30万元,当日营业额,却达到了20多万元。

1986年以后,工业企业也进行了结构调整,实行厂长(经理)经营承包责任制,搬掉干部“铁椅子”,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1988年,国家实行了彩电专卖限价政策,没有看清经济形势的胡侃,亏了90万元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胡侃行走江湖多年,给自己树立的原则有两条:一.骗人的事不做;二.损人利己的事不做。

机缘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新疆在九十年代初期,各个方面的人才都很缺,叔叔当时手下带领了一帮人,一直包做一些小工程。但机会来了,用门是挡不住的。

新疆外贸地毯仓库管理公司当时要盖一栋住宅楼,得知叔叔手下有作业队伍,随后公司就派人先找到他,表示愿意将活儿交给他的施工队去干。叔叔当时不敢接,虽然自己修车库、修路没问题,但面对这样的大工程,当时心里没底。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胡侃却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信心,也将这个挑战当成他人生中的一次机会。商量之后,从叔叔手中拿过接力棒,他来负责具体工作。

随后,胡侃请来了优秀的建筑师,通过自己以前积攒的人脉又联系了很多原材料供应商,因为凡是打过交道的都熟知他的人品,大家随后都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一鼓作气,两栋擎天大楼拔地而起。1993年,国家建设部来新疆检查,这两栋楼被有关部门当成示范楼接受检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胡侃开始正式接触建筑项目。

1994年,他去成都开会,路过一个叫龙虎镇的地方,发现了当地的静电喷塑钢窗,回到新疆后,立马注册了龙虎门窗有限公司,做了新疆分公司的总代理。他的腰包再次鼓了起来。

在他自己看来,关键时刻,能帮到自己的是朋友,但能坑到自己的,还是朋友!

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年,他遵照当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海的那句“先富要带动后富”的指示,为了帮朋友在银行能贷到款,他做了担保人,结果朋友投资失败,法院冻结了公司资产,自己再次跌入人生谷底。

人生遭遇过几段波折之后,他也时常静下心来总结自己,总结到最后,他戏谑性地想起了一个酒桌上的朋友,对方曾说他身上有三怪:起个名字叫胡侃,开个车叫日古力,成立个公司叫龙虎。噢!原来人没毛病,有毛病的是名字呀!有了毛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治,但怎么治怎么改,改成什么,他心里没底。

得知水磨沟公园清泉山上的寺庙有个老道士不仅能掐会算,而且能帮人把名儿起好,于是,他决定第二天就动身前往。

老道士70多岁,两人交完面后,对方话不太多,却句句扎心扎肺,入情入理,他的命运坎坷,三起三落,对方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并交代他,如要改名,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爱好和作为进行取舍,也可以参考一下自己的属相。仔细一想,他开了悟。

胡侃属虎,但十二生肖里有十二只动物,若按自己的属相来起,他该叫胡虎,但两个字重音,怎么叫怎么别扭。其他的呢?胡鼠?胡牛?胡兔?胡蛇?胡龙?胡羊?胡猴?胡马?胡鸡?胡狗?胡猪?想来想去,脑子有些疼。

随后,他又将道士的话细细揣摩了几遍,这么多年,自己爱好的是书法,从事的是建筑,有哪种动物既能代表中国文化,又能传递中国精神呢?一拍大腿,一个字立马从脑海深处跳了出来:龙,没错,就是龙!

但从胡侃改成胡龙,乍一听还是有些别扭,但若是三个字的呢?外表俊朗的他在某一日照镜子时突然开了悟,在‘龙’前面加个俊字又会如何?于是,自那以后,胡侃留在了湖北,而新疆,却留下了胡俊龙。

说心理作用也好,说机缘巧合也罢,事实证明,改成胡俊龙的胡侃再也不是当年的胡侃,胡俊龙离开了胡侃,但胡侃不仅造就了胡俊龙,也确实成全了胡俊龙。

俗话说:发现乌云只需要一双眼睛,但若是要发现乌云背后的东西,则需要心的透亮。

胡俊龙在最艰苦的时候能熬过来,除有亲友的帮助外,和他痴迷书法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在胡俊龙的人生道路上,他最满意的事情就是把书法坚持了下来。

真想做好一件事,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尤其是书法。胡俊龙来到新疆34年,书法也练了34年,会做生意的很多,但既能把生意做好,又能把书法练成的很少,胡俊龙却做到了。

包工头给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荷包鼓鼓之后,就在外面过着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胡俊龙通过自身的修为,扭转了外人对这个群体的误解。

胡俊龙每天早上都是七点半准时起床,先练半个小时书法,接下来再刷牙洗脸吃饭。闲下来时,他在家一般用清水在宣纸上练毛笔字,这比用墨水写毛笔字干净,一张纸可以用5天,既环保又经济。

很多人现在对胡俊龙当年改名仍不知何故,但如今,他的书法,就是最好的解答。

一个“宁”字他写了20年,都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写好。有一次,他应邀和新疆著名书法家席时珞一起参加笔会活动,他邀请对方写“宁静致远”四个字,自己在旁边观摩,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在笔法上还是一直有欠缺的。虚心请教之后,“宁”字越练越好,窗内的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后,窗外的风景尽收眼底。他20年练一字的精神,一时在书法界被传为佳话。

想把书法写好,胡俊龙认为有几个要素非常关键:

喜欢它,爱上它;

坚持的力量很惊人,要持之以恒。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每天练习;

博览群书,尤其是与书法有关的;

与圈内人多多交流,多切磋;

不光要听好的,还要放低姿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世界书法家协会主席鲁石(齐白石的传人)先生称赞过胡俊龙,说他是一名非常有潜力的书法家,该协会还聘请他担任常务副主席。了解胡俊龙的人应该不难看出,荣誉和地位不是他所看重的,书法艺术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才是他的永恒追求。

名字顺了,运气也跟着顺。胡俊龙很认同一句话:钱是跟着人走的,但很多人,都将这句话说反了。有时“胸中了无一物”,财富反而来得更为轻松。

新疆冬鹏建设有限公司在他的手上已经营多年。最让他苦恼的是与个别私企打交道,事做完了,对方公司有钱还不给他。但跟政府打交道则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于是,2010年之后,胡俊龙只专注做政府的项目。

以前胡俊龙的脾气像辣椒,很暴躁,练了书法后,他认为自己的脾气像中药,很温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俊龙发现:冥冥之中,挣钱的机会都是安排好的。

目前,他施工的领域除水利基础设施、城乡基础设施、道路子工程、园区基础设施子工程、旅游产业子工程外,未来还会将施工产业延伸至县扶贫开发建设项目和特色小镇项目上面。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电脑可将各种书法打印出来,但在胡俊龙看来,在表现形式上,有两种东西世界上任何一种技术都比拟不了:一个是手写的,一个是汗水拧成的。

胡俊龙现在将一幅字写出来后,很多人看完都说好,但是“好”这个字定义很广泛,说某个人好是形容他(她)心地善良、长相漂亮,若是论分量,这个字说轻不轻,说重不重,但冷不丁丢出去能将一只狗打死。胡俊龙心中对“好”这个字也有自己的期盼,他希望别人能对书法作品有所了解,有所研究,从章法、布局、筋骨、框架上去分析哪里好,这不光是对书法的尊重,更是对书法家的尊重。

随着书法越写越好,很多人就开始建议他往书画上转移,但他始终觉得“书画虽同缘,术业有专攻”。

他从来没把写书法当成负担,而是当作人生的调味剂。书法在他看来,不光是文化底蕴,更是一种外交手段,给更多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把时间花在书法上是最值得的事情。

除了书法,胡俊龙还很认同中国的酒文化,有时喝完酒他也会手痒,忍不住来上几笔,观察之后惊奇地发现,借着酒劲反而发挥得更好。正所谓“酒里有灵感,酒中有乾坤”。

吃水不忘挖井人,胡俊龙从未忘记新疆这片热土给他带来的恩情,胡俊龙做起公益来,也是新疆人民心中的“儿子娃娃”。

过去几年,他不仅向新疆乌鲁木齐SOS儿童村捐赠了书法,还参加了庆国庆、助力大美和田送文化下乡、文化捐助书画展活动,获得和田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和田市荣誉市民”称号,前年在参加“新疆书画艺术家眼里的美丽新疆”大型公益作品展并荣获书画佳作奖。

胡俊龙喜欢新疆,更喜欢新疆人的性格。在他眼中,他觉得新疆人不是你做的好了才尊重你,也不是你做的差了就看不上你。而在老家则有很大不同,你做的好了他们嫉妒你,做的不好了他们又瞧不起你。

名气大了,电话也多了,现在一天上百个电话轻轻松松,以前是电话少了盼电话,现在是电话多了躲电话。

《全球华人》杂志、《亚洲中心时报》《新疆经济报》都在不同的篇幅报道过胡俊龙早年的坎坷经历以及个人的书法造诣。这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和前天,但胡俊龙更愿用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看待明天。

他认为优秀的男人应该始于才华、植于修养、精于事业,长相和姓名对他来说,只是个赠品罢了。

一段路,也许刚走时,充满激情与信心,走了一段时,发现激情减退了,信心不知道跑哪了。其实不是路变了,也不是路上的风景变了,路还是路,景还是景,变得只是态度而已。脚踏实地才能让人生、事业双丰收。

现已被新疆师范大学聘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的胡俊龙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很简单——60岁前能办个展。60岁后决心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王羲之的书法全集十本临摹完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