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瓜

素言无忌 作者:柯平 著;马叙 绘


西瓜最宜凉吃,而且最宜在室外或厨房用餐的大桌子上吃,用井水浸了,或在冰箱里镇上一会儿,呼朋辈四五人,刀手并举,围而啖之,大快朵颐,淋漓尽致。在金圣叹有关人生快事的终评名单上,夏日吃西瓜也是有幸上榜的,名列第十七位,可谓相当有眼力。用他的原话来说,叫做“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但文中“绿沈”两字,我以为无关瓜之形色,而指食前须先在井水中冷浸一下的意思。绿者井水也,沈古同沉,浸也。《南史·任昉传》:“出为新安太守……卒于官……武帝闻问,方食西苑绿沈瓜,投之于盘,悲不自胜。”又魏文帝与曹质书有云:“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冰。”说的虽然是黄瓜,但道理是一样的。当然冰镇效果可能更佳,但人造冰块由西班牙医生比利亚弗兰卡于公元一五五○年发明,换算成中历为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尽管在此之先中国的达官贵人已掌握在地窖里储藏冰块的技术,但这只典型的王谢堂前燕,不会轻易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现在用家用冰箱做的冰块,称它为洋货或舶来品一点也不为过。

此物的最佳食法弄清楚了,又随便查了一下它的历史,居然也跟外国有关,这可是先前没曾想到的。李时珍引前人观点说是五代时引进,但写《草木子》的叶子奇坚持称元世祖征西域中国始有种。从宋范石湖西瓜诗所谓“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及《松漠纪闻》“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的记载来看,名实不副,说的好像不是这玩意,当以叶说为是。还有就是宋人素以渊博著称的那几百部笔记,谈天说地,无物不及,竟没一人扯到过它,是否也可作为某种辅证?《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有关于它的详细档案,长达一千五百字,但也只是罗列资料而已,到底怎么回事,估计当皇帝的主编跟现在的大多挂名主编一样,自己也弄不清楚。

以上说的都是作为水果的西瓜,至于它在餐桌上的表现,尽管要逊色一些,但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前有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蔬菜有西瓜”五字真言为证,虽无具体说明,但古人能以此调羹佐饭是可以肯定的。后有李恩绩《爱俪园梦影录》所记上海哈同花园女主人罗迦陵,生平喜食两样东西,一是鱼翅,一是臭西瓜皮。“这是她所特别发明,方法是把吃过了的西瓜皮,放在臭苋菜的汁卤中,经过一日或一夜后,蒸熟了,再加上一点麻油,这东西有点绍兴风味,滋味是相当的好。”这姓罗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最富有的女人,王静安当年就在她手下打工,靠她文海阁里藏的那箱甲骨文,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周制度论》。这里头是否也有跟卜辞一样古老的臭卤的一份功劳,存疑待考。而我个人的食用经验是,将瓜皮削去外表青绿部分,切成细丝,用开水捞一下后置平盆中,用糖醋腌,上加盖盆,置冰箱内三四个小时,也就是中午制作晚餐吃吧,口感与黄瓜相似,但更有韧劲。当然这是以前没钱时候的玩法,现在此道已不闻久矣。

说到穷,还有一件跟西瓜相关的事,似也值得一说。那是在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母亲一人工资要养五口人,家境窘迫,米饭西瓜不可兼得,舍西瓜取米饭可也。夏日喝盐开水对付炎暑,最多不过泡上一钵菊花茶,算是奢侈得可以了。有一回想吃西瓜想得馋涎欲滴,人穷志短,便跟着隔壁阿二上巷口瓜摊明目张胆地做了一回“没本钱的买卖”。一人前蹲,装模作样挑拣,一人尾踞其后,乘卖瓜的不注意,一个大圆好瓜便从胯下传至后者手中。不料正当大功告成之际,却被一教师模样妇女发现,当场喊了起来,连人带瓜一起落网。卖瓜者是一黑胖太湖农民,拳头倒有小瓜大小。阿二与我做了个眼色,两人赶紧哭哭啼啼,原先也只指望拳头落在身上时分量能轻一些,没想到事半功倍,不但免了一顿揍,卖瓜的叹口气后还扔给我们一个小的,命令我们立即滚蛋。这样美好的事情,可惜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大遇得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