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译者序一 若为自由故

若为自由故:自由软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传 作者:[美] Sam Williams 著;邓楠,李凡希 译


译者序一 若为自由故

“自由”这个词,有人崇尚,有人厌恶,还有人打心眼里对它咬牙切齿。而还有那么一小撮人,绞尽脑汁地要诉说着什么是自由,该如何保卫自由。而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是这样一个另类:他定义了“软件用户的自由”,并且身体力行地为自己的自由理念宣传,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掀起了一场“自由”运动。

瞎折腾——恐怕不少人会如此评价斯托曼。

如今,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技术的便利却没能带来意想中的地球村。用户面前不是一个信息流畅的互联网络,而是军阀割据的战乱天地。在利益与专制面前,自由再一次沦陷。费劲周折,人们重拾起自由这面大旗。此时才发现,斯托曼早已在这个战场上为大家奋战多年。

在我看来,理查德·斯托曼注定会成为一位俄狄浦斯式的悲剧英雄。他固执,有原则,拒绝妥协。而这也就注定了他难以如愿。他追求着一份乌托邦式的理想,也恰恰是这个理想本身铸就了他的几分睿智、几分悲凉。作为自由软件运动的发起人,他大可从容地把同根通源的“开源运动”视作晚辈后生,在当今众多公司投身开源的热潮里,摘取本该属于他的果实。然而,他却认为开源运动强调的是软件开发模式,忽略了软件用户的自由。尽管绝大部分开源软件许可证也是自由软件许可证,尽管没几个人真的在乎“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究竟有什么区别,他还是拒绝与开源运动有任何瓜葛。人们诉说着自由软件的成果,分享着 GNU/Linux、Apache 基金会的成功故事,斯托曼则在旁边不断泼冷水:自由软件运动远没有结束,我们离目标依旧很远。

正如科学永远要与误解相伴一样,自由也总有被私利与强权侵蚀的可能。追求自由如同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这本斯托曼的传记为人们描绘了一位计算机界的奇才。然而,与那些硅谷创业故事不同,这里没有一夜暴富的上市传奇,没有商场战场的尔虞我诈,更不会看到主人公的圆满谢幕。如今的理查德·斯托曼,依旧参与着自由软件的开发,依旧在世界各地演讲,宣传他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依旧会遭受人们的误解与不屑,被视作异类。斯托曼的执着与固执令他难见成功,也成就了他的传奇。

本书写成于 21 世纪初期,书中描写的一些环境当下早已不再:如今,自由/开源社区蓬勃发展,甚至硅谷的各大公司也纷纷抛来橄榄枝。自由软件与开源软件早已不是商业公司的敌人,反而是众多企业的得力助手,甚至是利润来源。哪怕是曾经自由软件运动的宿敌——微软公司,也投身到自由/开源软件的开发中,甚至公开了自家公司产品的代码。这一切的发展,都始于斯托曼当年的一份宣言。而其中原委,只有读过之后才能品味。

本书原题为 Free as in Freedom。本意是强调 Free 一词中的“自由”意项。对应的中文翻译则让我们犯了难。为此,我们曾在 GNU官方网站的中文翻译组征求意见,最终选定了半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多尔的“若为自由顾”来作为本书的标题。裴多菲曾领导了1848年爆发的匈牙利革命,并为此献出了自己 26 岁的生命。尽管斯托曼不一定会赞同裴多菲的政治理念,但那份为了争取自由而拼进全力的执着,却是两位领袖的共通之处。

非常荣幸能与凡希合译本书。他翻译了第 9章以后的内容,并完成了绝大部分的校对工作。是他的热情,让我这个习惯拖延的人追上进度。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陈冀康编辑的帮助,是他的耐心才让这本书最终得以出版。也感谢哲思自由软件社区,特别是徐继哲先生对本书的支持。

与很多翻译作品一样,本书也难免存在疏漏。但作为一本“自由”图书,读者可以参与改进,我们也会根据读者的建议更新本书的电子版。

邓楠

2014年5月于山景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