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威武二哥朱厚照

唯心有物王阳明正传 作者:赵家三郎 著


第五章 威武二哥朱厚照

只拿五毛钱的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非同寻常的一天,大明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朱佑樘驾崩了。这件事,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王阳明在京城这几年除了讲学,闲来无事,先让他歇一会儿,关注下帝国威武二哥闪亮登场和新一届领导班子。恭俭有制,勤政爱民的朱佑樘,古今皇帝中唯一只娶一位老婆的帝王,临终前,他叫来三位内阁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托孤:“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诸位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说完撒手人寰,终年三十六岁。

从此帝国“人治时代”结束了,伟大的“神治时代”来临,从这以后上台的皇帝个个神叨叨的,一个比一个邪乎。朱佑樘只有一位张氏老婆,孩子不多,只活了朱厚照一根独苗。五月十八日,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照继皇帝位,年号正德。传说这是最能闹的一位皇帝,有中兴之主的天赋,可惜没用到正地方,所以“荒淫无耻、昏庸朝政、朝纲紊乱、民不聊生”等诸多帽子扣在他头上,成为后世帝王警戒之典范。

然而,朱厚照却有着惊人的一面。

有这么个小故事:有个孩子,大家都说他傻。同时给他1块钱和5毛钱,他永远拿5毛钱。有人不信,做了个实验,那孩子果然选择了5毛钱,众人哈哈大笑,孩子果然傻啊!此后经常有人拿钱戏耍那个很二的孩子。有人就不理解了,通过观察发现这孩子智商并不低,完全能够分清楚1块和5毛,知道仨多俩少。于是就问他为何不拿1块钱呢?孩子说:“假如我拿了1块钱,你认为那些大人以后还会玩这种给我5毛钱的游戏吗?”

朱厚照就是那个看似很傻的孩子,人们习惯管这样的孩子叫“二哥”。

孔子他老人家编著《春秋》一书,记载鲁国历史,本是历史著作,但文辞或褒贬嘲讽或曲意回护,这就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春秋笔法”。臧否事物,褒贬不一,个人主观性倾向愈发严重,以至于影响到了文史作品。中国的文学形象通常脸谱化,学术称之为“扁平性格,且过分夸张”。好人是好人,坏人是坏人,一眼便能区分开来,缺乏人性的复杂多面性。这种写作方式会把一种文学形象刻画到极致,形象经典,使读者印象深刻。譬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好勇斗狠,机智果敢,打不过就托关系找人。细读《西游记》你会发现,其实它是一部官场小说,讲述了作者的仕途经历。再如《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像这种白面奸雄专门欺负刘备那个老实人,不能干任何有益人民的好事。小时候,我们看过《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抗战影片,那里面的人物形象一目了然,地下党通常长得浓眉大眼,汉奸特务全都贼眉鼠眼。久而久之,这种笔法形成了文史作品的单一片面表达方式,缺乏人性具体展现。英明的,使劲伟大;忠臣的,变态忠贞;奸臣的,往死里祸害群众,即便有“好人好事”,也会被弱化,甚至删除。朱厚照是典型的例子,他喜欢玩,除了当皇帝外,你让他干啥都行。一个再坏的人亦有值得称道之处,何况朱厚照生于帝王家,受的是中国最高水平教育,经常在宫里晃悠,耳濡目染,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是弱智白痴,除非像宋代皇帝有遗传精神病。

朱厚照形象被扭曲还有一个重要观念原因——重武轻文。

撇开历史,此完全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得出。明代军制是文臣领兵、宦官监军、武将作战,这种分配代表了三方利益集团,文官集团、皇权、武官集团。要知道大明虽然姓朱,但管理江山的一直是文官集团。明代虽不像宋王朝重文抑武那么严重,可是重文轻武的观念一直存在。王阳明在《陈言边务疏》中明确指出“中国工于自守,胡虏长于野战”,造成此种现象的不是武人没血性,而是制度问题。老王留个心眼,没有言明罢了。朱厚照崇尚武力,骨子里流着老朱家的血性,这种尚武精神使他重用江彬、许泰、钱宁等武将,在他统治时期武将地位与日俱增,超出了文官地位,狠狠地欺负那些书呆子们。但是,任凭武将多么嚣张,历史终究由文官手中的笔来书写,不是用武官大刀砍出来的。撰写历史的是文官,他们自然要褒扬文官的价值,贬低武官的作用。朱厚照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加上确有荒诞事迹,自然免不了口诛笔伐。搞死搞臭搞到底,历来是文官们的杀手锏。

书归正传,且说朱二哥鲜为人知的传奇。

朱厚照的父母是模范夫妻,他爹勤政,感情专一,生下了四个孩子。他是老大,两岁立为皇储,次子朱厚炜,不幸夭折了,还有两个小公主也挂了。朱厚照小时候长得那叫一个冰清玉洁,有帝王风范,玩到八岁,大臣上奏请皇太子出阁读书,接受皇家高等教育。朱厚照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今天讲的课明天他能倒背如流,他提出的问题异常尖锐,经常能难住老师。几天的工夫把宫廷繁冗的礼节全部记住。孝宗朱佑樘有几次视察学业,朱厚照竟率领所有侍从官员趋走迎送,娴于礼节,俨然一代明君的范儿。这就是朱厚照聪明过人之处,给父亲和大臣做个表率,让他们放心,之后才能干他喜欢的事。

孩子好动,朱厚照也不例外,相比之乎者也,他更喜欢骑马射箭。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曾有过梦想,比如六零年代的人希望能成为雷锋、七零年代的人希望能成为王进喜、八零年代的希望能成为郭靖、九零年代的希望能成为李宇春……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朱厚照也有。他每次拉弓射箭时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征战沙场,成为霍去病马伏波那样伟大的将军。当然,正德十二年他实现了这个理想,重创蒙古小王子部。染上这种“恶习”后,他自然没那么多精力放在学业上,好比,体育运动强的学生,文化课通常垫底。朱厚照遮遮掩掩地玩到十五岁,突然有一天,他爹死了,他接到了一个比读书更可怕的任务——做皇帝。

多少人梦想做皇帝,可对朱厚照来说那是一种折磨,他心里有阴影,他爹朱佑樘是被活活累死的。此外,以十五岁继承大统,虽按照明朝人均寿命,十五岁已是成年人,按照现在的说法十五岁正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鲁索说“青年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正解。青少年心理的明显特点是容易情绪化、情感强烈、两极分化。要么特别乖特别聪明,要么特别叛逆,特别不服天朝管,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十五岁的王阳明,不一样离家出走了吗?何况朱厚照是帝国最高统治者。

上台伊始,朱厚照先后干了几件大事,显示出了他惊人的政治天赋。首先,大赦天下、葬父自不用说了,这是好几千年留下来的惯例,让天下子民感受到新任领导的仁德。其次,弘治十八年八月,尊明宪宗王皇后为太皇太后,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尊重人伦秩序。再次,正德元年,祭天、尊孔、赈灾、减负等。最主要的是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核心团队,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预机务,参与政务裁夺,江湖人称“八虎”。

刘瑾等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

完全是朱厚照的意思,换了谁只要站在新君这一边,同样能够发迹。于情于理,八虎都会崛起。一点不新鲜,人之常情。古训有云“亲贤臣,远小人”,皇帝之所以喜欢与“小人”在一起,是因为这帮人能把皇帝伺候舒服了,哪个领导愿意终日面对没笑模样的死人脸。成功人士通常会拉难兄难弟一把,中国乃人情社会,人情大于法。从政治方面考量,历代皇权与相权冲突的例子屡见不鲜,明朝太祖皇帝废除了宰相,但有了后来的内阁,换汤不换药,文官集团照样强大无比。皇帝以一己之力无法与文官集团对抗,所以拉过来宦官。朱元璋明令禁止“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世的王振、曹吉祥、汪直、梁芳、刘瑾、魏忠贤狠狠地抽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就好像清代禁止后宫干政,不照样出了慈禧。朱厚照所处情况就是这样的,老臣强大,新君弱,皇权严重受到威胁,所以他迅速提拔了八虎。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在所难免。

朱厚照的闪光人生

朱厚照刚上任,阁臣的奏疏上来了,文官集团代言人内阁首辅刘健上疏,摆出一副“天下兴亡皇帝有责”的嘴脸,直言不讳,列举新领导五大罪状,每一条看起来都那么触目惊心。

这五大罪状分别是:

一、皇帝单骑出宫,不带随从(关心皇帝安全,靠谱)。

二、皇帝在宫内乱转(皇宫是他家啊,不在家里转,难道去火葬场)。

三、皇帝去北海划船游玩(谁周末不出去散散心)。

四、皇帝喜欢打猎(同上)。

五、皇帝乱吃零食(管得太宽了)。

少年天子朱厚照看到这封毫无营养的奏疏,心里作何感想?尤其最后一条,先帝活着时候尚管得不宽,你算老几?如果他拍案而起,撕毁奏疏,那么他就不是朱厚照。这封奏疏意义非比寻常,如同投石问路,试探下新君的反应,同时给他来个下马威,告诉他你爹健在的时候都得任凭摆布,何况你个好动的小崽子。文官厉害之处在于他打着各种“江山社稷”的政治旗号,力压皇权,使你无法反驳,骂得你一点脾气都没有。朱厚照虽然心里有气,表面上装作一团和气。翻开刘健的履历看一看,四朝元老,托孤重臣,面对这么吓人的资历,即便有气也得忍着。朱厚照不能翻脸,机会不成熟,只有等待,等待他们厮杀那一天的到来。

朱厚照拿出他憨厚的面孔答应了大臣们,转过身来加紧提拔巩固自己的团队。刘瑾掌司礼监、丘聚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魏彬督三千营,各据要地,严阵以待。

渐渐地朝臣们发现朱厚照依旧故我,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把他们的“忠言”当成屁给放了。这还了得,对文官集团来说那是莫大的耻辱。他们的确值得骄傲,仕宦一辈子,经过血雨腥风,什么场面没见过,焉能在朱厚照这个孩子面前阴沟翻船。带着这种情结,阁臣继续上书,诸如兵部尚书刘大夏、吏部尚书马文升等规劝皇帝,要以江山社稷为重,人间正道是沧桑。

朱厚照的反应与原来相同,答应得可好听了,一转身忘了,该干吗干吗去。朱厚照拿出游戏的心态与阁老们展开周旋,阁老们居然一时适应不了朱厚照的玩法。皇帝的表现令阁臣们大失所望,马文升、刘大夏都干过兵部尚书,两个老同志岁数大,脾气倔犟,一看皇帝这个鸟样,想起孔子那句“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辞职书无怨无悔地递了上去。朱厚照迅速批复——同意!原本辞职是假,而是以退为进的一种要挟手段,没想到假戏真做。两位大臣无比郁闷地收拾行囊,走人。

按照惯性思维,很多人栽在了这个上面,比如内阁首辅刘健。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政治天赋,尤其喜欢游手好闲的朱厚照,怎么能有这么犀利的反击手腕?刘健等人分析来分析去,背后人物愈发清晰——刘瑾等八虎。如果不是他们支招,皇帝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智商。刘健分析透彻,直接找到了目标,也没废话,发动文官集团,集体弹劾八虎。

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户部尚书韩文帅带头上《代劾宦官状疏》,李梦阳代笔写的,文采斐然,请诛乱政内臣刘瑾等八人。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全体文官表示一致赞同。朱厚照没同意,再上疏,还没同意。“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气得内阁三位老家伙七窍生烟,辞职!辞职!坚决辞职!

朱厚照批复,刘健、谢迁离职,李东阳留下。

文官集团与新君团队的斗争最后结果,朱厚照赢了!他是这次斗争的策划者、直接参与者,最后的胜利者。

朱厚照一直被人忽略,他上台面临着两个问题:

第一,托孤重臣,实力强大。三番两次上疏,先温言细语,后来直接就骂皇帝王八蛋,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他一旦受到限制,无力分身,悠哉的生活也只能憧憬膜拜了。那么想要与强大的文官集团斗争,只有建立自己的党羽。学习已是痛苦之事,现在当了皇帝貌似还没有上学时潇洒自在。该怎么削弱文官集团的力量?聪明绝顶的朱厚照想到了——让两股政治力量互掐!

第二,新君上任,被人轻视,所以树立威信,迫不及待。两股力量互掐,掐来掐去,总要有人出来调停,那个人是谁?毋庸置疑,自然是朱二哥。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说朱厚照是接班的班主任,八虎是他的邻家发小,总在一起玩,关系非常融洽,但学习都不好。而阁臣们是一群尖子生,经常在某某竞赛中拿名次,能为升学率做出很大贡献。小朱老师当班主任这时候,没有竞赛,貌似也未考虑到升学问题,他只想如何提高自己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树立权威。小朱老师有先天残疾,因为接他爹的班,人微言轻,学生中随便叫出一个都比他岁数大,比他有水平,怎么才能教导这帮学生呢?问题很棘手。

上任伊始,小朱老师的一系列举动,旨在尊重文化人,与诸位同学搞好关系,同时提拔了那八个发小,当个体育委员啊、生活委员什么的,悉数渗透班务当中。开班会时,他们也参与。这样一来,班长刘健、副班长谢迁、学习委员李东阳等尖子生不乐意了,于是班级的两股势力相互摩擦,继而掐架。打得头破血流,狼烟四起……最后总得有个结果,总得有个人来评判,老班主任朱佑樘已经去了,只能去找新班主任裁夺。小朱老师在给他们调停矛盾时,地位不断升高,久而久之,他成了平衡双方的关键力量,不知不觉间树立了权威。

小朱老师的最终裁夺也值得注意,他把刘健、谢迁、刘大夏、马文升等炸刺儿的学生开除学籍,削弱了文官集团的力量。留住了李东阳、杨廷和等尖子生,一是为了确保升学率和竞赛中拿名次,二是保持尖子生的力量,以此掣肘他那些发小们。朱厚照没有开除所有尖子生,这一做法,可见其别有用意。

这就是朱厚照的过人之处,这一年他只有十六岁。

十六岁是少年,但已经不是孩子了,少年嘉靖照样弄掉了四朝元老杨廷和,十六岁的康熙照样灭了鳌拜。

刘健、谢迁等人致仕,由于人缘好,作风硬朗正直,是众多文官们的楷模。大家纷纷上书,挽留他们,第一批上书的有艾洪、吕、刘等人,收拾了人家的领袖自然要激起文官的反抗。聪明的朱厚照以玩乐为由躲得远远的,一副被蒙在鼓里的样子,全权交给刘瑾处理。窃以为朱厚照与刘瑾此时此刻的想法完全一致,对于上疏的官员只有镇压,不可能收回成命。好不容易才把刘健、谢迁踢出内阁,绝不能让他们咸鱼翻身。

刘瑾把得罪人的事儿揽了过来,对于这些上疏的官员,廷杖处理。北京的官员被打压了,南京那面又激起了民愤。十三道御史薄彦徽、葛浩、贡安甫、王蕃、史良佐、李熙、任诺、姚学礼、张鸣凤、蒋钦、曹闵、黄昭道、王弘、萧干元,给事中李光翰、徐蕃、牧相、任惠等,别嫌乎名字多,说不定哪一位就是您的祖先。众官上疏谏曰:“刘、谢好人,刘瑾王八蛋。”刘瑾都快吐了,处理方法完全一样——打,往死里打!南京给事中戴铣当场被打死。其他官员廷杖三十,削职为民。且说御史这帮人确实狠,一个个非人类,明知是死,也敢赤膊上阵。御史蒋钦被打了三十廷杖,还不消停。

按照规矩,官员受廷杖通常裹着毡子棉被之类的。谁也没指望用廷杖杀人,铡刀比它快多了,旨在吓唬吓唬文弱无力的官老爷们。刘瑾在这上面做得非常绝,把官员脱下裤子一顿狂打。打人的都是练家式,打人绝不含糊,这上面学问非常大。那帮畜生以皮人练习,里面塞进砖头,往狠里打,则表面无事,里面的砖头全碎了,全是内伤。往轻了打,皮人外面裹一层纸,打下去纸不破,这就是境界。怎么打,都有暗号,如果监刑太监站成外八字,就是轻打,如果站成内八字,就是打死。

蒋钦被打了三十大板,扔进大牢,犹愤恨不平。他忍着剧痛,在狱中写下了奏疏,矛头直指刘瑾,大骂刘瑾不是男人,他因上疏受杖兀自血肉淋漓,尚未忘却江山社稷,刘瑾与臣到底谁忠谁奸,请陛下明断!奏疏上去之后,拉出来,又打了三十廷杖,扔回去。

蒋钦真的怒了,这回玩了命,继续上疏,中心思想只有七个字——刘瑾,我日你先人!

传说蒋钦在监狱里写奏疏时,祖先显圣。蒋钦写着写着忽闻鬼泣声,旨在提醒蒋钦不要再上疏了,斗不过人家。蒋钦急忙施礼,说道:“如果是我祖宗,请大声告诉我。”果然,鬼泣声极为凄怆。蒋钦道:“人固有一死,我豁出去了,当官的对不起国家,那便是对祖先的侮辱,对祖先的不孝。死就死,此疏不可不上!”言毕,鬼泣声止。这则小故事说明,刘瑾太能闹腾死了。蒋钦抱定必死之心上疏,奏疏递上去后,又被拉了出来,廷杖三十。三天后,蒋钦死于狱中,年四十九岁。

打死了两个人,伤者无算,还有不怕死的吗?

当然有!

在暴力面前永远有反抗者,永远有不屈的灵魂,有一种力量专为正义而生,这回出场的就是王阳明!

脸先着地,无力回天

王阳明主考山东乡试后,回到京城,组织上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由原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调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官阶正六品。

兵部相当于国防部,下设有武选清吏司、职方清吏司、车驾清吏司和武库清吏司四个重要机构,每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工作人员多少取决于工作职能。比如武库司,相当于后勤,管一管刀枪剑戟、教材资料等,一个科员够了;车驾司,管通讯、警卫,维护战略资源,养个马之类的,两个科员足矣;最惨无人道的当属职方司,一旦有战事,这个司负责分析战况,拟定作战计划,根据前线信息正确地指挥部队作战,打赢了没赏,工作范围之内,应该的;打输了,必须揪出几个临时工,对此事件负责。动脑子的机构得需要四名不会来事儿,并且有真才实学的科员打理。王阳明所在的武选清吏司,相当于国防部的人事司,掌管武官选授、升调、功赏之事,绝对一肥缺。像他这样的科员,司里有三个。

王阳明工作之余,经常与志同道合的人谈论理学,在圈子里面小有名气,索性组成一个类似李梦阳他们那种社团。人家那个为了文学,他们这个为了圣学,结社内容不一样,目的是相同的,都为了寻找良师益友。王明阳真找到了一个人,他叫湛若水。

湛若水,来头不小,广州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县)人。单亲家庭,从小没爹,这样的孩子通常早当家,年纪轻轻像个小大人似的。湛若水由母亲一手带大,家庭条件不是很优越,十四岁才开始上学。二十七岁,也就是弘治五年(1492年)考中了举人。就在大家都认为湛若水将会一路披荆斩棘,最后金榜题名时,这哥们儿居然放弃了科举拜于陈白沙门下,学习圣学。为表学习之决心,湛若水把准考证(路引)烧了。从此,湛若水潜心研究理学,六年如一日。

陈老师找到了传人,去世前给湛若水写了一首临终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陈老师衣钵相传。前文介绍过,陈白沙是吴与弼的学生,挺狠的一人,他能相中的人绝非简单人物,所以说湛若水是大师级水平,一点儿不过分。陈白沙死后,湛若水为他守孝三年。守丧结束后,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进京会考。大师出手果然不凡,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金榜题名,湛若水考中了二甲第三人,全国第六名。考在湛若水前面的那个二甲第二人,列位都不陌生,他就是严嵩,与王阳明是好朋友。另外,与唐伯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徐祯卿,也是同榜进士,二甲九十三人,全国第九十六名。

湛若水听说王阳明弄了个什么班,前来切磋。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此刻王阳明明显没有人家水平高。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的理学观点招揽了很多门生。王阳明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湛若水一讲,行家明白了。遂湛若水评价他说,王阳明讲的这个“心”与我说的“心”不一样,他说的是胸腔内那颗心,我讲的是万物之本心。

王阳明找到了良师益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换理学心得,正在如火如荼之际,帝国政坛发生了重大事件。弘治皇帝驾崩,新君朱厚照一上台,任人唯亲,于是文官集团与新君团队相互角逐、厮杀、博弈。两年工夫,刘瑾等八虎在新君朱厚照的默许下对文官集团大肆清洗,除了李东阳等人没动,其他各部要职换了个遍。眼瞅着文官领袖一个个致仕离职,上疏的一波接着一波被击退,王阳明坐不住了,他写了一封《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递了上去。

王阳明不傻,傻子不可能成为圣贤,他不会效仿蒋钦死于直谏,因为在他看来那都是徒劳无功的。在广大文官集团纷纷上疏之际,他是集团内部小有名气的理学学者,焉能坐视不管。王阳明毅然提笔,为这股洪流再添细浪。那篇“请宽恕言官们的行为,祛除弄权作恶的奸臣,以表明皇帝陛下伟大德行的奏疏”,写得很非常高明,绵里藏针,骂人不吐骨头之典范。这篇文章分为三层,分别是叙述事件起因、影响和官方处理结果及王阳明提出的处理意见。分析如下,仅供参考。

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文/王守仁(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

【原文】臣闻君仁则臣直。大舜之所以圣,以能隐恶而扬善也。臣迩者窃见陛下以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等上言时事,特敕锦衣卫差官校拿解赴京。臣不知所言之当理与否,意其间必有触冒忌讳,上干雷霆之怒者。但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谠之路。

【翻译】我听说领导明白属下便不糊涂,舜帝他老人家就是个例子。最近听说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人上言时事被抓了,我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窃以为必因戴铣等人奏疏措辞用句无意间触怒了陛下,但言官工作职责所在,他们就是干这个的。意见提得好当嘉奖,说得不好,亦要包容,以开忠谏之路嘛!(此为文章第一层,作者假装不知道咋回事儿,以作者角度去揣测戴铣他们犯事的因由,并强调了言官的工作职责所在。)

【原文】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之心,不过少示惩创,使其后日不敢轻率妄有论列,非果有意怒绝之也。下民无知,妄生疑惧,臣切惜之!今在廷之臣,莫不以此举为非宜,然而莫敢为陛下言者,岂其无忧国爱君之心哉?惧陛下复以罪铣等者罪之,则非惟无补于国事,而徒足以增陛下之过举耳。然则自是而后,虽有上关宗社危疑不制之事,陛下孰从而闻之?陛下聪明超绝,苟念及此,宁不寒心!

【翻译】今天把他们收拾了,目的是惩前毖后,让以后的言官上疏时都注意点,其实不是陛下您的本意。南京官员距离首都挺远,听风就是雨,我为他们小题大作这种行为由衷地感到痛惜啊!有南京言官的例子,京师的大臣们呢,没人敢说话了,怕引火烧身,但他们有一颗火热的爱国红心。从此以后,假如有关社稷危疑之大事,陛下您又从哪里听取处理意见呢?像陛下您绝顶聪明英明伟大一领导,其实早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此为文章第二层,说明事件在朝野的影响。文如其人,王阳明非常狡猾,他不是一个人在骂皇帝,是一群人。南京言官事件影响极为不佳,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皇帝也反驳不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是你这个小子一手造成的,难道真的要与满朝文武作对吗?文末,有讽刺之意,领导该是英明,应该想到后果很严重。)

【原文】况今天时冻冱,万一差去官校督束过严,铣等在道或致失所,遂填沟壑,使陛下有杀谏臣之名,兴群臣纷纷之议,其时陛下必将追咎左右莫有言者,则既晚矣。伏愿陛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远迩,人民胥悦,岂不休哉!臣又惟君者,元首也;臣者,耳目手足也。陛下思耳目之不可使壅塞,手足之不可使痿痹,必将恻然而有所不忍。臣承乏下僚,僭言实罪。伏睹陛下明旨有“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之条,故敢昧死为陛下一言。伏惟俯垂宥察,不胜干冒战栗之至!

【翻译】况且现在天寒地冻的,锦衣卫那帮大爷办事老麻利了,一不小心整死了,陛下会落得“杀谏臣”的恶名。到那个时候,领导您一定会追究朝野没有上疏劝谏你的人,生米煮成熟饭,悔之晚矣啊!希望陛下能够收回成命,让他们继续任职。圣德昭布天下,人民全都高兴,咱们共建和谐社会。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领导您是脑袋,我们这帮大臣是手和脚。思耳目之意,以断手足,必然全身疼。政事得失,必得让大家畅所欲言,百无禁忌。所以请陛下再考虑下我的冒死直言,犬马怖惧,我都战栗不止了。(从文中来看,奏疏上呈时间应在“戴铣上疏后,没被打死之前”。前面摆出了客观事实和一堆道理后,王阳明提出了他自己的针对这件事的处理意见。这才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未明说,但开篇已经点题——去权奸!)

一己之力,难抗洪流,朱厚照清洗旧臣换自己人上台的趋势,谁也挡不住。

王阳明这封奏疏无异于以卵击石,没有任何价值。司礼监刘公公直接赏了他四十大棍子,扔进诏狱。刘瑾文化水平不高,但也能看出个青红皂白。文章写得太气人了,“权奸”明显是外号,要取外号也是皇帝给取,王阳明才正六品个官也敢上来一显身手?不打你个菊花残满地伤,都对不起刘公公亲自动手切下去的小二郎。

从这以后,刘瑾更胆大了,大发淫威,公然收取常例钱,朱厚照的豹房等额外开销也得有个经济来源。朱厚照上台后,经过立威,放心地把大权交给了刘瑾,帝国政坛从此乌云密布。就在刘瑾炙手可热之际,弘治十二年袭封宁王的朱宸濠派人来到北京活动,送来了大量钱财,目的旨在恢复亲王裁撤的护卫。不怕你拿钱,怕的是拿钱不办事。花钱办事,自古以来天经地义,刘瑾算讲究人,人家把这事给朱宸濠办了,办得悄无声息,连朱厚照都不知道。如果杨一清不出手,刘瑾早晚也得死在这件事儿上!作死就是这么来的。

大好头颅与锦衣卫的尖刀

王阳明被扔进了诏狱。

诏狱是监狱的一种,意义非凡,不是一般人能进来的,比如杀人放火之流,顶多扔进刑部大牢。诏狱关押的全是政治犯,九卿(各部部长)、布政使(省长)级别的官员,由皇帝亲自下令,方可生效。进入诏狱的人通常有两种,第一直面鲜血的壮士,第二流芳千古的烈士,能从这里出去的只有圣斗士了。

北京的冬天,不冷,但也冻人。在这场政治风暴中,王阳明是千千万万个脆弱无力的受害者。廷杖四十,投入诏狱,这对一个要以事功之心作为圣贤标准的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此际,王阳明心灰意冷。他拖着疼痛不堪的羸弱身子,一步一步爬到窗口,望着夜空那轮明月,不胜欷,感慨良多。想到自己想干一番事业,有所作为,没想到因为一次绵软直言,竟落得如此下场,不觉“悲此明月光,旁皇涕粘裳”。这就是现实,现实通常如此残酷!怀着极度悲愤的心情,王阳明写下了两首狱中诗,其一曰“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迥。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这首诗感叹皇帝昏庸,鄙视小人得志那副丑恶嘴脸,朝廷天寒云暮,弄权小人魑魅魍魉,面对这种乌烟瘴气的政治环境,我心忧愤,悲凉复悲凉……

王阳明叫人送来《易经》,以销永夜,或能在其中找到精神寄托。《易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中国文化思想的根源,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是帝王将相必读书。可是现在一说《易经》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算卦,这是对《易经》最大的亵渎。它是全人类最深邃的典籍,没有“之一”。翻开人类历史,没有另一本书可以与之匹敌。单就成书时间而言,相当惊人。众所周知的德国伟大思想家、剧作家歌德,花六十年撰写了《浮士德》。还有清代的曹雪芹他老人家用了一辈子时间写了《红楼梦》,还没写完,已然被后人顶礼膜拜,《易经》经过了上古圣人伏羲、中古圣人周文王、近古圣人孔子三个时代,经过三千年之久,才形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可谓是中华文明智慧的最权威总结。

王阳明曾在思想两度跌入最低谷时,在《易经》中找到了方向指引,得以走出精神困境,大踏步朝着圣贤之路前进。《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简言之,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读。你若从文学角度去看,它就是文学作品;从军事角度看,它就是军事典籍;从哲学角度去看,它就是哲学思想;若从科技角度看,还能看出二位进制;你要非得从算卦的角度看,它就是玄学占卜……这就是《易经》的魅力所在。外文翻译为:The Book of Changes,即阐述万物变化之书。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能把“事物变化规律”这么抽象的概念用文字和符号表述出来,放眼全球,唯有汉字;用思密达的窗格文,绝对不好使。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易经》的世界里,总而言之一句话,想要在中国混,必看《易经》。

王阳明读着《易经》,寻求精神指引,他在里面,老爹在外面。

王阳明一进去,王华等亲朋好友急得团团转,唉声叹气,出谋划策,各种压力压在王老爷子头上。如今只有去找刘瑾,王华在朝野混迹二十多年,虽无突出政绩,至少大家得给个面子吧!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去找找刘瑾。王老爷子没去,虽然他不是封疆大吏,也没啥政绩,但读了一辈子圣贤书,为官做人的原则他是有的,他绝不会向权奸低头。没想到刘瑾却找上门来。他托人给王华带个话,意思说权奸这面招兵买马拉拢文官,只要能投入其麾下,加官晋爵,一切都好说。

王老爷子默然颔首,客气地招待来者,一句话没有说,把人恭送出府。刘瑾不怒不闹,像王华这种老干部有脾气在所难免,早在刘瑾当小太监时,就听过说王华大名,心慕已久。没过多久,刘瑾又派人去找王华,这一次说得非常清楚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过来,首辅是你的,你儿子亦可免兵祸。”王老爷子微微一笑,我儿子没做错,他们可以恬不知耻投权奸门下,对不起,我做不到。

刘瑾怒了,既然不同意过来,那就去南京养老吧!次日,一纸调任书送到了王华面前,南京吏部尚书,官职不小啊!这种处理看来很仁慈。如果这么想,那就小看了刘公公,事实上他已经动了杀机,在王阳明身上。

王华收拾行李从容上任。王华告别友人,托人给王阳明捎了个话,保重!在黑暗面前,正义的力量胜过一切,不是不救他,做父亲的终究要给儿子做个表率,要支持儿子的选择。如果委曲求全把王阳明从诏狱里弄出来,换来的必是王阳明的白眼和鄙视。风烛残年的王华,默默无语两行泪,带着凄惶的心情离开了京师……

王老爷子离开不久,王阳明的处理意见下来了——贬官,龙场驿丞。

一定是天才干的,普通人根本想不到这种不毛之地。龙场,位于今日贵州修文县境内,明属贵阳府,境内除了龙场驿之外,还有阁鸦驿、金鸡驿、奢香驿、谷里驿等驿站。驿丞未入流,无品阶,相当于乡邮政所所长兼招待所经理,一个苦差事。官道上过往的行人,随便拉出一人,驿丞都得跟孙子似的小心伺候。

王阳明临走时,昔日喝酒吃肉的朋友们来送行的寥寥无几。有这份心,但不敢去送行,刘公公的眼线在暗处盯着呢!没人愿意因为一次送行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有点良心的,偷偷地托人送钱送物,没良心的假装不知道。湛若水不管那些,他来了,他是当日送行人中最拉风的一位。看着瘦了一圈的王阳明,湛若水一言不发,提笔写了一首诗,诗曰:天地我一体,宇宙本同家。与君心已通,别离何怨嗟……

那个时候,去贵阳府等于下地狱,瘴疠弥漫,渺无人烟,能不能活着要看上帝的意思。去吧!如果苍天眷佑,苟活于乱世,必要对得起没几年活头的苦短人生。

王阳明转身上路,最后望了一眼帝国京都,他从这里走向仕途,经过百转千回,一心想要干一番事业,然而此时此刻帝国却残忍地把他踢了出去。临行前,王阳明脑际里忽然冒出了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孟子他老人家的话,但愿如此吧!目前问题是能不能活下去!就在王阳明离京之际,刘瑾的杀手已经出动了。

刘瑾对王阳明特别照顾,他搞了一份反对派名单,共五十三人光荣上榜,以兹宣戒群臣。他们分别是大学士刘健、谢迁及尚书韩文、杨守随、林瀚,都御史张敷华,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王纶、孙磐、黄昭,检讨刘瑞,给事中汤礼敬、陈霆、徐昴、陶谐等。在榜人员无非省部级朝廷高干,李梦阳官阶低点,可人家是京城姹紫嫣红的文坛领袖,有很大的影响力。王阳明以理学闻名,能排在第八位,足见刘公公对他很重视。

王阳明取道南下,思来想去,不能去南京,那里人多嘴杂太扎眼,会给父亲添麻烦,他老人家在这件事上极为痛苦,相当不容易。还是回老家吧!去探望祖母岑氏,此去贵州不知何日再见,弄不好即成永诀。他抱着这么一个朴素的愿望南下,可惜未能实现。王阳明到了钱塘,方发现事情不妙,他把刘瑾想得太仁慈了,杀手已尾随而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