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蜀源探秘(一)

蜀中旧闻 作者:李浩 著


蜀源探秘(一)

古蜀文明之谜

四川奇怪而神秘。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学究天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然而身为蜀人,目空天下的“谪仙”,居然感慨蜀“开国何茫然”。难道上古之“蜀”,果真“不与秦塞通人烟”,乃方外之地吗?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光辉灿烂,国人时常引以为豪,且深信不疑。偏偏西方学者不认同,笑话中国人胡诌。

五千年?既无信史可凭,又无考古实物佐证。中华民族文明史,何来五千年?!

中国人急啊,急得手足无措。翻箱倒柜一通乱翻,以期找出只言片语,抽外国佬一大耳刮子!然唯一文字论及者,唯地理古籍《山海经》而矣。

《山海经》之叙,可信否?

当然不可信。

书中所叙内容,或神话传说,或神仙活动场所,岂能让人信服!

于是乎,有人指责秦始皇,骂他不仅仅是政治暴君,也是民生暴君,更是文化暴君。

暴秦施霹雳手段,统一六国;又施霹雳手段,统一文字。大量古籍付之一炬,以致于华夏文明,出现了不可饶恕的文字记载断档!

1934年春,四川广汉(今广汉市)鸭子河畔,掘出三星堆古蜀遗址,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改变。

考据国史,史学界普遍认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仅限于黄河流域,然后才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遗址,直接将“古蜀”历史上推至五千年前!

三星堆横空出世,可谓石破天惊。

它向世人宣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同为中华文明母体(成都平原即长江上游远古文明中心);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中华5000年文明史,绝非胡编乱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不是因为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也不是因为夏商周,而是我们有三星堆!”

近年诸多学者,受三星堆文物启示,经考据和多方论证,认为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同祖同宗,皆源于一座神秘之山。

这座山,就是华族文化圣山——昆仑山。

1.寻找昆仑山

圣山昆仑,在华夏文化史上,地位十分显赫。

古人谓之昆仑,乃“万山之祖”,又或曰中华“龙脉之祖”。昆仑山高万仞,始终披着一层面纱,神秘莫测,让人难窥其真实面容。

它究竟在哪里?是神话传说,还是远古历史信息?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文字描述具体而翔实,丝毫没有神话的影子。故而人们普遍认为,昆仑山必定真实存在。

综上所述,前人推测得出,昆仑的大体位置应为:“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众多古籍亦言,昆仑或青藏间,又或新藏间。一说天山乃昆仑,一说祁连乃昆仑。争论数千年,始终没有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经航测和实地考察,对照《山海经》所述,人们惊异地发现,四川西北的岷山,竟然位居昆仑的核心区。

岷山,才是昆仑山!

华夏史前时代,沿岷江上溯,直抵青海祁连,生活着华族先民——最古老的羌族。神农、伏羲、黄帝、炎帝、鲧、大禹……中华人文先祖,个个都是羌人。

羌族姬姓黄帝一族,与氐族(同源于羌)姜姓炎帝一族,世代通婚,形成强大的政治联盟。后因生存环境变化,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居住在岷山的羌人,分成两支东迁。一支迁往黄河流域,一支迁往成都平原。

迁往黄河流域之羌,经过反复征战,最终与土著融合,创造了夏商王朝,以及殷墟文明。

迁往成都平原之羌,同样经过战争,得以与土著融合,创造了古蜀国,以及三星堆文明。

殷墟青铜纹饰,三星堆铜塑像,皆有“羌人”影子,便是明证。

考据华夏历史,追根溯源,唯“羌”一族,堪称民族活化石。

而今之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境内。岷江流域之汶川、茂县、理县、黑水,以及北川地区,皆羌人栖息地。

通观这一地区,实乃“岷”之核心区域也。

龙门山横亘岷东,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南方湿润气流,无法侵袭;邛崃山横亘岷西,呈南北走向,西南方潮湿气流,亦无法侵袭。

在二者拱卫下,该核心区域内,年平均降雨量多在400毫米内(今日气象记录)。气候干燥,相对温和,且无洪水威胁(那时人类尚无力抵御洪水,山地相对安全),是远古人类理想的栖息地。

时至今日,溯岷江而行,随处可见羌人村落。间或能见到碉楼(古称邛笼),高耸入云。

碉楼动辄高达上百米,全部用片石夹黄泥砌成。没有地基,没有柱子,也没有施工图纸,全凭羌人目测,手工码砌而成。虽历时千百年,又经多次大地震考验,迄今仍完好无损。

静穆的羌寨,雄伟的碉楼,神奇的藤桥……蜀人祖先的故事,遥远而神秘。

2.昆仑神话揭谜

溯岷江至茂县,叠溪海子在焉,十分著名。

叠溪何以名显?原因有三。

一为汉时,此设蚕陵县(古时也称西陵),较之他邑者早;二因1933年8月25日,此间突发大地震,蚕陵古城因之没于叠溪中;三乃古之西陵,为嫘祖故里(一说四川盐亭)。

嫘祖乃黄帝元妃,当之无愧华夏之母。

据《山海经》载:黄帝居昆仑,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育子二,长子青阳,次子昌意。

“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黄帝远赴中原拓疆后,两个儿子均留在四川。一在绵阳地区(江水) 1 ,一在雅安地区(若水)。

嫘祖家居西陵,能与黄帝通婚,表明“西陵氏”部落十分强大,且与黄帝部落相邻或相距不远。

以此推论,岷山即昆仑说,便可顺理成立。

设若昆仑之虚,真在新疆、西藏、青海诸地。以当时交通条件论,黄帝何以千里入蜀,跑到青衣江畔,建立轩辕国(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总不可能从天而降,娶得西陵氏女吧?!

昌意长大成人后,娶蜀山氏女为妻。在叠溪石室中,生下儿子颛顼。

颛顼十分了得,从小跟随黄帝,学习治国之道。黄帝死后,被族众推为长,位列五帝之一,为中华人文始祖。

沿岷江继续上行,至岷山雪宝顶,即岷水发源地。

雪宝顶弓杠岭,为岷水和嘉陵水分水岭。

过了弓杠岭,“童话世界”九寨沟,豁然呈现眼前。

九寨沟似天国女儿,美得纯粹,美得圣洁。

114个高山海子,散落幽谷间。湖光山色,四季迥异。

浅绿、深绿、墨绿、翠绿……魔镜般不可名状。

黄龙之于九寨,双璧绝艳于世。九寨婉约,如妖。黄龙则不同,更有气势,也更加妖娆。

飞瀑流辉,金沙铺地,天国浴池……无不气象万千,壮阔恢宏。

传穆天子西进狩猎,与西王母会于瑶池。纵观广袤的华夏大地,能配得“瑶池”称谓者,唯九寨——黄龙耳!

●撩开昆仑山神秘面纱

古籍《山海经》一书,多次论及神山昆仑,为河水、黑水、青水、赤水、弱水、洋水的发源地。

考中国地理,能为众多江河源头者,唯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山区。

河水即黄河。

《山海经·海内西经》言:“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指明昆仑之虚,位于黄河以南。

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一路跌宕曲折向东,越过青海阿尼玛卿山后,呈东北向流入四川,绕若尔盖大草原,界分川甘两省,兜行“U”字大拐弯,纳黑白二河水,再径直向北流去。

现代高空航测,黄河一路东奔入海,唯流经若尔盖草原处,有北向“U”形大拐弯。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与之最为相符,除此别无它处。从而有力证明,黄河流入川甘交界处、北向“U”形大拐弯以南之岷山,即昆仑山。

《山海经·大荒北经》又说:“若木生昆仑西。”

《山海经·海内经》再说:“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若木,即木棉树,又名攀枝花树。今四川攀枝花市雅砻江两岸,此木甚多。

若水,今之雅砻江。

黑水,今之怒江。

青水,又称青衣水,今之大渡河。

叙文至此,昆仑山本来面目,已昭然若揭。它即若水上游以东、黄河流入四川以南的大山——岷山。

昆仑山核心区域,以古汶山(岷山)为中心。

该中心水系众多,由岷江水系、嘉陵江水系、大渡河水系和黄河水系组成。四川一境,有黑白二河水,北流注入黄河,属黄河水系。其余三大水系,皆南流注入长江。

岷山孕育四大水系,也孕育了远古文明,成为中国原始文化中心,绝非偶然,实缘于特殊之地理环境。

第一,四大水系在此区域,皆以岷山山系为分水岭。古人将陕南、甘南、川西北所有大山,包括天龙门山系之青城山、天彭山,统称为汶山(岷山)。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所谓岷山,并非今日之岷山。

岷江有二源,东源头弓杠岭,西源头郎架岭。

岷山主峰雪宝顶,乃岷江水系、黄河水系、嘉陵江水系、大渡河水系分水岭。

分水岭西北,为高原草地,属黄河流域(黑白二河水系);以北为嘉陵江水系,属长江流域;以东为涪江源头,东南流入嘉陵江,属长江流域。

岷江上游东岸,为龙门山脉,主峰九顶山以东,为沱江水系;西岸为邛崃山脉,主峰鹧鸪山以西,为大渡河水系。

第二,四大水系支流众多,纵横交错。河流密度之大,全国无出其右者。

从空中俯瞰,东西南北四向,皆有河流分布,与《山海经》所述昆仑山地理完全一致。

纵观华夏版图上,再无第二处有此地形地貌特征。

第三,该核心区域,位居青藏高原东南缘,分布着岷山山系、邛崃山山系和龙门山山系……高原草地,溪水纵横,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尤适宜远古人类生活。

未进入农耕文明前,人类祖先生活不易,主要靠渔猎为生。广义之岷山,既可攀援丛林,采摘天然果实,又可逐水草而居,过游牧渔猎生活。

严寒时节,进入河谷地带,居“石室”御寒;洪涝汛期,则迁至山地,躲避洪水。

第四,四大水系发达,200余条河流溪沟,密如蛛网,形成无数的台地、河谷地带和小坝子。

先民们居于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逐渐改变生活方式,最终走向农耕文明。

岷山(昆仑)核心区域,今人或曰穷山恶水,于先民则似天堂,最利于培育史前文明。

时值今日,岷山广大区域,仍为藏羌居民重要栖身地。

众多古籍皆有记载,昆仑山(岷山)之先民,“有尾;纵目;生居石室;死葬石棺”。

记载似无稽之谈,到底是古人臆想,还是实录呢?

四川一境,有尾人画像,多见于石刻壁画,且有石雕像出土。在广大民间,有尾人亦时现于世。

笔者有一发小,即是有尾人,仍健在(为人忌,隐其名)。

纵目人之实物,莫过于众多的三星堆出土文物。纵目青铜面具和立身人像,皆可以佐证。

至于石棺葬者,四川境内比比皆是。甘南、陕南各处,也挖掘甚多。今日四川乡下,仍以石材为构,为在世老人做“椁”,俗称活人墓。

生居石室,尤易理解。时先人御寒,恐唯一选择了。

行文至此,人们不禁会问,难道茫茫的昆仑山里,住的不是神仙,而是我们的祖先?!

●昆仑山下都——青城山

青城山天下幽,玉垒山与之相邻。二者名头很响,属古岷山之列,乃众神重要聚会地。

众神居昆仑,与二山何干?

前文已叙,岷山即昆仑山。

青城玉垒二山,上接千里岷山(昆仑山),下承“广都之野”。

专家考证得知,《山海经》所言“广都之野”,实指成都平原。

青城山大名鼎鼎,古时尚有两名,不为世人熟知。或曰天国山,又名天谷山。古音天谷,与天府一声通转。

天国、天谷、天府,三者同义,皆神仙居住地。

最迟汉末,青城丢了先前之名。

盖因天师张道陵,领太上老君谕,入青城山,施布龙虎神兵,降服六大魔王。遂成道教发祥地,被天师道列为“第五洞天”。

青城虽为道教洞天,血脉依然流淌“神”韵,骨里依旧传承“仙”踪。

张道陵得道鹤鸣(四川大邑),飞升云台(四川阆中),却选青城为道教祖庭,显然煞费苦心。

青城林木幽森,小溪潺潺。

“天下之幽”境,与道教的“天人合一”,又或“清静无为”,两相吻合。

金鞭岩高耸入云,无疑代表着青城山的形象。一连排整齐的山峰,壁立如画屏。青翠欲滴,状若城廓。

青城山由此而名。

金鞭岩宛然如屏,典型丹霞地貌。夕阳西下时,丹红如霞,似熊熊大火燃烧。

岩下,小溪纵横,清泉争流。

岩上,寨子山尚未开发,人迹罕至。唯原始森林密布,处处藏着神秘。

此情此景,西王母之玉山乎?

《山海经》载:西王母为众女仙王,掌管灾疫与刑杀,居昆仑玉山洞穴中。

《山海经》所述昆仑之玉山,乃太阳没入之地。多条溪流环绕,山外火光熊熊(夕照丹霞裸岩之故)。

玉山之形胜,与寨子山何其相似!

《山海经》记述甚详: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描述近似写实,与《羌戈大战》之氐(戈基)人形象,居然如出一辙。

上古传说《羌戈大战》,至今流传在四川羌族间。

据考,氐人乃羌族一支,最早从岷山迁出,定居成都平原。

专家们称:成都之“成”,与氐人部落有关。“成”意为高原人,即指氐人曾居住在岷山之上。“都”意为地方,成都即“成”人之地的意思。

西王母“豹尾虎齿”,应为氐人部落首领,迁徙“广都之野”途中,曾居青城金鞭岩(玉山)。

玉垒与青城毗邻,以玉为山名,其名古矣。

《蜀王本记》言:“……使鳖灵决玉山……”文中玉山,即玉垒山。

杜甫诗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中玉垒,也即此山。

玉垒山,山中必多玉,垒玉成山而名。

三星堆背依青城,二者相隔一山。其出土文物多玉器,质地与别处略异。大宗玉器数以吨计,不可能由他方运入,当产自蜀汶山郡之岷山。

西王母率领部落,从岷山迁徙至此,居青城之玉山洞穴,成为氐人嫡祖。

《山海经》又多次言及:伏羲、女娲、神农、西王母、黄帝、炎帝、颛顼、共工、帝喾、鲧、大禹等等众神,居昆仑岩穴中。

这种穴居记载,是否指青城山呢?

青城山天师洞,乃“第五洞天”核心建筑群。洞内构三清殿,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者皆道教至高无上神祇。

殿后是黄帝祠,供华夏始祖黄帝。

毗邻不远处,又有三皇殿,供伏羲、神农、轩辕三皇。

当地民间口口相传,不仅三皇曾住在青城,五帝之黄帝、颛顼和帝喾,也曾居住于此。鲧和大禹,治水岷江,则无须赘说。

青城历为道家“洞天福地”,自古有“神仙都会”之称。仅此而论,青城者,昆仑之下都也。其说虽无法佐证,确也并非空穴来风。

3.古蜀文明——中华文明源之一

人们探究历史,无疑盲人摸象。

学者是人不是神,不论多么伟大,总受制于时代局限,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人们关注历史,各个时期兴奋点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肯定不会相同。

英国学者柯林·伍德认为,历史客观存在,探究历史则主观。

大学者胡适也认为,历史好比漂亮姑娘,任君打扮。

郭沫若更是认为,历史多为伪造(先生即个中高手,如广元武后故里)。

这些史学观点,坚持自我“唯心”,否定客观历史真实性。表面谓之主观,实则揭示了历史复杂性,以及认知的多样性。

设若没有三星堆,也未发现五座古蜀都城,“蜀”在世人眼里,终究为不知礼乐的蛮夷之地,“不与秦塞通人烟”。

甚至还会错误地认为,以夏商周三朝为代表,河南、晋南、秦川诸地,乃中华文明的唯一中心。关中平原西北地区,因为世居戎、狄,和巴蜀地区一样,一直被视为方外蛮夷。

秦国也因近戎、狄,直到西周时期,仍为东方诸侯所不齿。秦最终灭掉六国,此为主因(《资治通鉴》论述极详)。

而实际情况则是,早在夏朝之前,以川西北岷山(昆仑)为中心,包括甘、青、河湟地区,才是中华文明中心。

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羌人东迁,进入农耕时代,“昆仑”文化才逐渐式微,最终为中原所不齿,甚至不屑与书,故不见于信史。

早期氐羌民族,世居“昆仑”山区,为华族的老祖宗。传统观点认为,氐羌先居陇西、河湟,战国秦献公时,始迁四川岷江上游。

此信史首次录载。

然虽为信史,却为汉代之后的史书。

如果以此录述为依据,拿来作为氐羌人南迁开始的凭证,显然不符历史真相。

盖因汉之前,各类史籍作者,“不屑与书”,或囿于识见,对岷江上游民族,或视而不见,或闻所未闻,只录中原人事,乃不争的事实。

氐羌族人南迁,实大大早于史籍所载。

岷江上游至河湟,自有人类始,一直为氐羌迁徙大通道。南北往来,从未间断过。

孟子曾说:“禹生于石纽,西夷人。”

西夷石纽,史界早有定论,即今之四川北川。

亚圣所言,充分证明这一事实。中原夏朝之前,大禹时代之岷江上游,已为羌人生活区。

考古挖掘发现,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与青海马家窖文化,为同宗彩陶文化。

此彩陶文化范围,地域十分广大,远达云、贵、川、藏、青诸省区。分布此间的古老氐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演绎转化,最终成为今天的藏族、纳西族、彝族、普米族和白族。

历史传说《羌戈大战》,古老而神秘。它貌似神话,实为羌人远古历史信息。

戈基人(氐族)世居“昆仑”,为最早往南迁徙的羌人。

羌人漫漫南迁之路,艰辛异常,最终到达松藩草原和岷江上游河谷间,穴居岩腔石洞中。

戈基人很聪明,农耕技术发达。身体强壮,善于征战。但头颈和身体粗短,牙齿大如拇指,纵目不能平视。

戈基人有尾,一旦尾干缩,则预示死期将至。就用石板搭一个洞,称“戈基呷钵”(石棺葬)。洞内蓄一罐水,备一罐粮,自己钻进去等死。

仍居“昆仑山”的羌人,知道了戈基人的生活方式后十分羡慕,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从川西北高原南下,前锋到达松藩草原时,与戈基人不期而遇,随即发生惨烈战争。

羌氐大战无信史记载,唯羌族世传有史诗《羌戈大战》。

戈基人与羌人,本同宗同源,但为了生存,岂肯将土地拱手相让?于是乎,拼命阻击羌人南下,防止其进入自己地盘。

羌人生产技能低下,较之早已南迁之氐人,落后太多。战争伊始,他们打不过戈基人,被迫继续南迁,最终来到了茂县。

岷山中上游地区,唯茂县一地,土地最为肥沃。

羌人决心拿下茂县,作为立身之本,遂频繁与戈基人争战。戈基人以逸待劳,食粮又相对富足,勇士个个剽悍善战。羌人屡战屡败,只得改变策略,欲借天神之力,智取戈基人。

《羌戈大战》讲述,天神木比塔,有三头“偏花、独角、断尾”标志之牛。羌人乘天神不备,悄悄盗杀后,烹制成美食,又假献殷勤,请戈基人享用。再密告木比塔,诬说戈基人残暴,强迫羌人偷宰了牛,供之食用。

木比塔大怒,在戈基人牙缝里,查出了牛筋和肉屑,决心助羌人战胜戈基人。

第一次大战,决于今天的茂县。

天神赐羌人树棒,赐戈基人麻秆。双方各以手中“武器”,战于岷江河谷。

羌人首获胜利,从此崇拜树神,此俗遗传至今。

戈基人战败后,拼命往山上逃跑,羌族人穷追不舍。

天神又赐羌人白石,赐戈基人雪砣,双方对战于斜坡。

羌人居高临下,石如雨下。

戈基人再败,只得翻过高山,欲乘溜索逃脱。

木比塔犹不心软,让羌人抱住溜筒,让戈基人咬住溜筒,问他们爱不爱神。

羌人说:“我爱神,爱羌,不爱戈基人。”

戈基人屡次战败,心中十分恼怒,本想说:“我不爱神,不爱羌,只爱戈基人。”结果一张口,全掉进峡谷河里。

天神立发大水,将戈基人没入洪涛中。

羌人取代戈基人,占据了岷江上游地区。

纵目人(戈基人)从此消失。

千百年来,纵目人(戈基人)怪诞不经,被视为传说,在古籍里时隐时现。直到三星堆出世,掘出青铜纵目人像,才证明氐人确实存在过。

今贵州之瑶族,即坚信祖先纵目。至今尚以鸡蛋壳固定在双眼上,表演一种古老戏目,以示先人纵目。

《羌戈大战》之“戈”,即史籍所载氐人。他们的特征相符,皆虎牙(牙大)、纵目、有尾、住石室、葬石棺。

近年来,国家组织岷江流域考古,出土了大量氐人信物,皆一一予以证实。

氐人为西王母后裔,“蜀”第一代王蚕丛,也纵目,应是氐人无疑。氐是低之意,即居住低地(相较于岷山而言)的羌人。这部分“羌”人,较留守昆仑山区的羌人,先进入农耕社会。他们开发岷江上游区域,始于昆仑山神话时期。

羌戈大战后,羌人部落首领黄帝,很快进入青衣江流域,在今四川蒙山地区,建立起轩辕国(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生子昌意,娶蜀山氏女。

这个蜀山氏,即蜀族先祖。故蜀族与炎黄二帝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而非“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方外夷民。

《山海经·西海内经》说,氐人国人面鱼身,无足。

鱼身即蛇身。

伏羲女娲神像,人面蛇身,两尾紧紧相交,实氐人形象也。

炎、黄二帝,同属于羌族。因炎帝居姜水,姓姜;黄帝居姬水,姓姬。二帝因之结盟,联合打败蚩尤后,迁往中原,成为华族主体。

蜀山氏始居岷山中,后迁往“广都之野”,成为蜀族主体。

具体表述为:黄帝—昌意—颛顼—鲧—禹—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

黄帝长子青阳,“降居江水”,生子帝喾。

帝喾位列“五帝”,为华夏之远古帝王,最终迁往中原发展。

帝喾后代子孙,著名者众。尧、契和后稷,最为杰出。

尧先于舜称帝,皆原始社会贤君。人们言华夏文明,首序“尧舜禹”。

契为商朝始祖,后稷为周朝始祖。

蜀族之蚕丛,于“广都之野”所立古蜀国,则传承于鲧、禹。

西晋史学家常璩,著《华阳国志》言:“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后世人无见识,讥为荒诞不经。

综古籍所述,又三星堆出土文物佐证,已将古蜀国历史,推进至6000年前。

蜀“肇于人皇”,决非常璩信口雌黄,它确为中华文明源头之一。

注解:

1古人误将涪水为长江,今四川大英因之故,历史上长期名长江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