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荐序

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 作者:李大巍 著


推荐序

“这个世界会好吗?”来自世界精英们的回答

吴晓波

“这个世界会好吗?”100年前,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向儿子梁漱溟抛出这个问题。在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几天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用这种方式向旧世界告别。1980年,美国汉学家艾恺来中国专访梁漱溟。连续两周的访谈后,艾恺将他们的对谈录音整理成文,译作英文。这本对话录的标题便是:“这个世界会好吗?”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答案,让人思考至今。

在我看来,这也是贯穿大巍新作《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的核心问题。大巍将这一充满哲理和引人深思的问题,传递给当世的诸位大哲,并借由他们的视角给出丰富多彩的答案。

经过了1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经过了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进入历史最优状态,这本身已是伟大奇迹。但我们绝不能忽视的是,经济奇迹背后思想的力量。这些驱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精粹。它们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些经济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思想跨越年代,跨越国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巨轮前行的方向。筚路蓝缕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这些思想家的千万学徒,默默领会、思考,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在2011年的《财经》年会上,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发表了一段视频致辞。他说道:“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缺乏思想市场……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培育宽容,这是一副有效的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错误的思想很少能侵蚀社会的根基,威胁社会的稳定。思想市场的发展,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动力,更具可持续性。而更重要的是,与多样性的现代世界相互作用和融合,能使中国复兴和改造其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深入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思想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们谈及经济发展时,我们需要世界顶级经济学家,尤其是诸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谏言助力;当现代化进入深水区,当前行者们遇到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洞察历史与未来发展规律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或可提供深刻洞见;当我们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与人类未来,一定绕不开尤瓦尔·赫拉利、皮埃罗·斯加鲁菲等人的学说,也需要理解凯文·凯利的失控理论……时至今日,这些国际思想市场上最前沿、最卓越的智慧,依然在影响、驱动着我们的社会进步。大巍这本《对话最强大脑》便是以更加直接、快捷的方式,将这些人类最顶级的思想产品引荐给更多的国人。

思想与人的流动是近代欧洲繁荣的根本。回顾历史,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认为,公元1500年后欧洲文化与“想法市场”的繁荣导致了“大分流”,进而带来了欧洲快速的财富积累。今天,更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纽带让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割。要实现各国技术能力水平的共同提升,不仅需要自由贸易,更需要跨越国境的知识与思想的流动,这本《对话最强大脑》,便是打破国界、促成思想自由流动的完美案例。

大巍不仅记录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金特对中国经济发展“隆中对”一般的警世恒言,还借自由市场经济骑手马丁·沃尔夫之口讲述全球化的前景;他在达沃斯的雪夜拜访了英国财政部前官员、剑桥大学经济学家戴安娜·柯伊尔,讲述中国经济的可能图景;他向当世最优秀的女科学家之一贾斯汀·卡塞尔询问如何激发女性领导力,如何培养未来的女性科学家,从而实现更具人文属性的科技发展;他向未来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硅谷大哲凯文·凯利以及皮埃罗·斯加鲁菲反复抛出问题:科技想要什么?人类2.0是什么意思?人类是否正在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存?这本书中的所有对话,都贯穿着一个“终极之问”:明天会好吗?

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问句,更是一个看清今天、看懂明天的方法。这本书里作者对话的12位人类顶尖的思想家,每个人都站在思想学科的厚重根基上,为此问题,给出答案。

期待这些答案,也能带给你对这个世界——更加深刻的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