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编者序言

曾国藩传 作者:蒋星徳 著


编者序言

距今八十年间(1850年—1864年),中国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变乱。一个革命的势力,以推翻满清的政权为目的,形成一种具有极大威力的组织,这便是太平天国的崛起。洪秀全、杨秀清自从起兵广西金田村,到他的天京(金陵)被攻破为止,前后共历时十五年之久,直接间接受战争威胁的,达十七省之广。在太平军锐气正盛时,兵力直达今日的河北省,离满清政府的所在地——北平——只有二百里路。兵结祸连,内忧外患,当时清朝的亡,只是呼吸间事耳。但满清政府终于靠了一个人的力量,死里逃生地逃出一条命来,居然使行将崩溃的皇氏延长了六十年之久,这人是谁,不用说谁都知道他便是满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

在清军和太平军对峙之中,两方面都出了不少的人才,在太平天国方面有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等;在满清方面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十多年的血战,太平天国方面失败了,清军终于获得最后的成功,这是什么原因?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等,在智勇才略上岂不能和曾胡左李等比拟?也不过因为曾国藩等克己唯公崇尚气节,标榜武力身体力行,造成一时的风气,获得民心的爱戴,所以终获得最后的胜利罢了!

我们纵观曾国藩的一生,自从道光晚年他在北京做“京官”起,便观察人才,留心时务,后来在咸丰初年曾代以一“在籍侍郎”,掌管军务讲究“拙诚”,刻苦自励,时湘军中人才辈出,形成一种新兴的势力,晚年间做了总督,对于自己的操守和刻苦的生活,仍不肯稍稍放肆,这种坚持的精神,便是他一生成功的原因。所以曾国藩的一生,吾人除了于他的为满族效力,不能不感其遗憾外,他的个人品行,行事方法,都值得我们的钦佩和效法的。

自从民族革命的高潮侵入中国以后,一般人对于曾国藩,具有深切的反感。提起他的名字的人,似乎便成为革命的判徒,其实这种态度是很不对的。曾国藩的功罪,那是另一个问题,因为时代的不同,我们很难加以确定的批判。但曾国藩的时代诚然是过去了,而他的勤俭克己,知人善任的美德,以及其克服困难的方法,应付事后的手段,事业成败的过程,即使在现代,也不失其为供参考的价值的。

因国民道德的低落,最近的风气似乎改变了,被遗忘的曾国藩,最近又似乎慢慢引起国人的注意了。但在中国著作界和出版界俱告贫乏的今日,除掉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清朝的官书以外,简直找不出一部比较新一点的叙述曾国藩的书籍,因此作者才决意用现代的目光和系统的方法,把曾国藩的一生事业,编辑成书,这便是著者写这部“曾国藩之生平及事业”的动机。

人们对于历史上的人物,把他的一生事业加以科学的整理工夫,倘若这种工作在现代认为不是无尽的话,那么我这本书的编制,也许不是毫无意义的事了。

二十四·四·十五·于南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