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〇1961年辛丑 先生三十七岁

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 作者:(撰)曹旅宁 著


〇1961年辛丑 先生三十七岁

清明日,先生撰写《题高丽刊本〈桂苑笔耕集〉》:

小绿天书散,中鲜宋元板。惟旧刻写校至精且善。此朝鲜古椠本《桂苑笔耕集》,涵芬楼曾借以景传,尤称甲选。此书乾隆中叶有朝鲜徐有榘活板印本,昔于王绶珊遗书中见过乃本。洪奭周家藏古椠与此盖是一刻。朝鲜印书,夙称铜活字,旧刻最为难遇,若此唐时名集,活板所祖,字迹精美,排印古雅,真是上同赵宋,平视蒙元,实书林之星凤、寒斋之琼瑶矣。辛丑清明日茭青文苑重观题记。

2007年中华书局版校注本《桂苑笔耕集》前言(三)标题为“桂苑笔耕集的不同版本”中有曰:“桂苑笔耕集在流传过程中,主要分高丽椠刻本和朝鲜活字本两个系统,后世之刻本、影印本及抄本皆由此出。”并对三个版本的优劣进行了五点比较,有云:“第五,版本有善劣,三种版本中,徐本因经过校订后以聚珍活字印就,错讹之处较少,具有内容完好,工整疏朗,清晰流丽的特点。潘本和丛刊本的镂刻水准及印刷品质则略逊于徐本。”校注者的见解显然不同于黄永年先生,但是否完全成立尚有疑义。《桂苑笔耕集》流传最广的一个印本当为四部丛刊本影印朝鲜旧刻本。是本不避清讳,无洪奭周、徐有榘序。丛刊本底本50年代为黄永年先生购藏,2007年10月间我曾有幸目睹原书。展读原书,扉页上便题有“朝鲜旧刊桂苑笔耕录永年属题顾颉刚”三行墨书,每个字有大枣般大小,大概题写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该书书品格外宽大,印书字迹遒劲,所用皮纸即一般所说的朝鲜楮纸,在灯下泛着丝绸般的光泽,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四部丛刊初编书目》:“此镂刻本尚在活字本前,目连正文,首载自序。”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张元济全集》(第1卷)书信,第532至562页收有张元济致孙毓修书信。首言孙毓修简历:“孙毓修(1871-1923),字星如,江苏无锡人,商务印书馆编辑,藏书家。”第549页一札中:“《桂苑笔耕集》,唐时高丽人。毓修有高丽旧刻本,比收藏家所称高丽活字本为古。毓修,十二月廿九日午前。”张元济批语:“此亦可添,星如先生,张元济,8/12/29。”

先生在西安交通大学做工人。业余时间董理吕思勉先生1942年讲课笔记《国文——“古文观止”评讲录》二卷,卷首有先生1961年国庆日的小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