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〇1974年甲寅 先生五十岁

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 作者:(撰)曹旅宁 著


〇1974年甲寅 先生五十岁

一月二十五日,江青在首都体育馆召开批林批孔动员大会,拉开批林批孔序幕。从而使弄文史无形中合法化。

先生开始把先前所学包括版本学之类传授给个别工农兵学员。如宋平生(笔名宋丹)、阎保平(7)

一月,先生持所藏唐《张维岳碑》拓片过访陈泽秦,其后陈氏为先生题《唐张维岳碑跋后为黄永年》:

张维岳碑,《陕西金石志》引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录其文,此外不复见于其他著录,拓本亦不多见。念堂前辈书后云,此碑道光时出土于高陵,毛氏犹见全文,不知何时中断并下截而逸之。甲寅正月,永年携此拓过舍,并以所撰考证见示,经校出碑下截文字为《陕西金石志》所缺者,均宛然存在,始知毛氏所见犹非全文,念老云云,亦欠精审。甚矣,稽古之难!关中隋唐故都,奥区赤县,崇陇垌野,弘农陇西,两代石刻所在多有,故叶缘督有“欲访唐碑当入秦”之语。然历年渺远,亡佚遂多,欧、赵已后,迄于毕、毛;虽求阙补遗,代有著录,厥功实伟,而能究心往事,以史证石,以石补史者,世不多出。即如维岳碑文所载,躬预郭子仪荡定咸阳,追元恶及李光弼扼河阳之险,制覃怀之寇诸役,战功显著,获赐锡券画像之宠,寝瘵之日,御驾结辙;倾落之后,中贵盈门。虽辞有溢美,勋不可泯。而新旧《唐书》,俱无其人事迹。张碑之完而得存。以是研究乙部者莫不措意碑志,藉以搜求史料,非无因矣。今距《陕西金石志》成书日又五十余年,况建国以来,百废俱兴,地不爱宝,西安郊区及附郭各地隋唐石刻时有出土,无著录不能永其传;其阙涉两朝史料者,尤待裒集,俾资参考。闻华县李子春先生尝从事于斯,惜身后稿佚,于吾省文献诚一大损失。永年作客长安,金石自娱,于有唐一代碑志,尤为留意,广事搜访,藏弆甚富,且博学强记,卓具史识,有志著述,钩沉阐微,补新旧《唐书》之未逮;采佚缀遗,存阙补文献于已呈,其有意乎。承嘱跋尾之余,不揣冒昧,因并及此,当不以枝赘见诃。安康陈泽秦于师娄室,时甲寅二月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