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汉武大帝全传 作者:林文力 著


【序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他毕生致力于战争,使大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交相辉映,影响着世界格局。他就是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生于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是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他4岁被封为胶东王,7岁在母亲及姑母馆陶长公主的支持下被立为太子,16岁即位,由此开始了他长达54年的帝王生涯。

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武帝即位时可谓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吏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库充足,为武帝后来施展政治抱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帝即位后,将“无为”改为“有为”,将“无欲”改为“有欲”,积极推行自己的儒学主张。他任命了一批儒者担任朝中重臣,其中,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同时,他下诏让各级官员向朝廷举荐德才兼备,可以为国分忧、为民谋福的有志之士,并鼓励天下官员学士直接向皇帝上书,只要得到皇帝赏识之人便可为官,打破了以往统治者选拔官员任人唯亲的局面,也使他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如董仲舒、主父偃、徐乐、东方朔、朱买臣等。

但是,此时实际掌握朝政大权的是窦太后,而她信奉黄老之学,这就使朝中渐渐形成了以窦太后为中心的反对势力。武帝因羽翼未丰,只得暂时放弃新政,丞相窦婴和太尉田玢相继被罢黜,被关押在狱中的赵绾和王臧也被逼死。直到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逝世,武帝才彻底摆脱政治上的羁绊,可以一展身手了。他听从董仲舒的建议,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各地兴办学校,独教儒学,官吏选拔也以儒学为标准,绝对服从皇帝的统治。元朔二年(前127年),为巩固中央集权,主父偃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建议实施“推恩令”,得到了武帝的支持。此举彻底解决了多年来诸侯势力恶性发展的局面,堪称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意义非凡。与此同时,武帝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收归朝廷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朝廷牢牢掌握财政大权。

武帝的功绩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上,还体现在领土的扩张上。

在武帝以前,西汉的四任皇帝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稳定边境。然而,这一友好的举措并没有改变匈奴人贪得无厌的本性,反而使他们有恃无恐,频繁侵犯边境、抢掠杀戮。文帝和景帝时期,匈奴还越过边境,长驱直入来到辽西、河北以及陕西、山西等地,直接威胁都城长安的安全。匈奴人扬言要将河北大平原变成他们养马放牧的大草原。面对匈奴的挑衅,武帝一改先祖们对匈奴忍让抚恤的态度,决定用武力征服匈奴。

元光二年(前133年),武帝以“马邑之战”拉开了大汉抗击匈奴的帷幕。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将卫青、李息出兵云中(今山西长城外一带)以西,在河套大破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收复了自秦末汉初以来丢失的“河南”之地。元狩二年(前121年),年轻将领霍去病跨焉支山(今甘肃永昌西),长途奔袭千里,与公孙敖攻至祁连山,匈奴浑邪王投降。随后,武帝在河西地区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又率兵横扫大漠,直捣匈奴单于王庭,大破匈奴兵,一直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内肯特山)。此役后,匈奴元气大伤,只得向中亚迁徙。

建元二年(前139年)及元狩四年(前119年),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武帝两次委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的足迹遍及乌孙、大宛、康居等国,其副使还到达大夏、安息等西亚一带。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也使他成了“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在解决匈奴威胁的同时,武帝还先后出兵平定了闽越、南越和西南地区的叛乱。

经过几十年的征战,西汉的疆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建立起强大的西汉帝国,汉武帝威名远扬。然而,大量的军费开支加上皇室挥霍无度,使国家几十年的经济积累化为乌有。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大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到了晚年,武帝更加独断专横,生活奢靡,他封禅泰山、巡游全国、大兴土木,以致国库空虚,人口骤减,农民起义时有发生。皇宫里不仅出现了谋杀他的刺客,还发生了“巫蛊事件”,武帝大为震怒,派心术不正的江充负责调查此事。江充原本与太子刘据不和,便借此机会诬陷太子,太子一怒之下杀了江充,结果引发了一场武帝与太子之间的宫廷斗争,最后,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二人自杀身亡。当“巫蛊之祸”真相大白时,武帝追悔莫及,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征和四年(前89年),他召集文武百官,下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下令禁止一切迷信活动,不再兴兵打仗,将精力转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大计上来。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武帝病逝,享年70岁,少子刘弗陵继位。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正本清源,客观反映汉武帝波澜壮阔的一生:他雄视天下,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强大帝国,从此中国人始称“汉人”,古华夏族始称“汉族”,而他也被后人誉为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晚年崇信方士,巫蛊为乱,有人称其遗患无穷。本书力求还原历史事实,重现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那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为读者奉上一段传奇、一篇史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