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启新天的治水英雄

中外名人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作者:文娟 编


开启新天的治水英雄

大禹

禹是黄帝的玄孙,姓姒,名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从黄帝到禹,共五世:黄帝为有熊氏,颛顼为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帝尧为陶唐氏,帝舜为有虞氏,帝禹为夏后氏。

名人档案

姓名 姓姒氏/名文命/号禹

生卒年 不详

祖籍 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

性格 坚韧不拔/勇于开拓/贤明睿智

身份 著名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开创者

禹的父亲鲧被封在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娶有莘氏之女为妻,名叫女志,也叫女嬉。一天傍晚,女嬉到河边提水,见流水潺潺,彩霞满天,心里非常高兴。在与同伴嬉戏玩耍中,拾得一枚野生的薏以果,像珠子一般艳丽可爱,便含在嘴里。不料那薏以果光滑如卵,一不小心就咽入腹中,女嬉就有了身孕。怀胎14个月,却生不下来,只好剖腹生儿,这就是禹。

夏禹王像

禹幼年便随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叫崇伯,实际上是一个封国国君。当时中原闹水灾,尧便命令鲧治水,鲧用“障水法”来治理,历时9年未能平息水患。在治水过程中,鲧的地位和权势迅速上升。尧看到了这种威胁,便命舜以“治水无状”为罪名,把鲧处死于羽山。

各部落首领就推荐鲧的儿子禹去领导民众治理洪水。禹总结了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了十几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了水患。

人们很感激和爱戴禹,尤其是在治水的十几年中,他三次到过自己的家乡,和他一起治水的人们都劝他回家去看看,但是他只是朝家门望望又带领民众治理洪水去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传遍了各地,人们听了都深受感动,更增强了治水信心。人们为了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禹王治水版画

传世名言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禹虽然只是一个封国国君,却很受舜的宠信,每有要事都要请他去商量,每逢舜当众表扬他的功绩,他总说是舜领导得好,指挥得好,运筹得好,是舜的德行、仁政、风范感动了民众,民众拥戴舜的结果。或者说舜慧眼识人,善于用人,把功劳都记在其他几位大臣的账上。舜于是越发觉得禹仁厚可靠。后来,干脆让禹直接代替自己摄政,把国家大事全都托付给禹,让禹替自己管理了16年国家政事。

通过了16年的观察,舜觉得禹可以当自己的接班人,就当着众位大臣说要把帝王之位禅让给大禹。禹多次推辞,并竭力推举舜的儿子商均嗣位。不久,舜突然病逝。禹为了避免与舜的儿子商均发生冲突,就躲避到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去,一躲就是三年。三年中,天下诸侯不去朝见商均,却来朝见大禹。大禹看到了自己的威望和实力,于是在舜死后的第三年,返回故都,南面天下,登天子之位,并以自己的封国“夏”为天下之号,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

大禹治水像

大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了洪水,发展了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以文明时代代替了野蛮时代,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名人逸事

传说,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传国的宝器。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所以秦始皇出巡此地时,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