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个疑古问孔的唯物思想家

中外名人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作者:文娟 编


第一个疑古问孔的唯物思想家

王充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祖父、父亲在钱塘“以贾贩为事”。王充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拜班彪为师。“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王充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志,相传曾做过几任州、县的官吏,但都没什么实权,多系幕僚性质。因为他嫉恨俗恶的社会风气,常常因为和权贵发生矛盾而自动辞官。因此,每次仕进都为期极短。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著书立说,居贫贱而不倦。他一生撰写了《论衡》、《政务》和《养性》等著作,其中《论衡》一书流传至今。

王充的著述活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遭到社会舆论的非难。以致他的学说一旦问世,便被视为异端学说,甚至遭到禁锢。王充冲破种种阻力,坚持著述。他在《论衡》一书中系统地清算和批判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体系,确立了唯物主义思想,难能可贵。

王充塑像

名人档案

姓名 字仲任

生卒年 27~约97年

祖籍 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

性格 好学沉思/勇敢无畏/具有怀疑与斗争精神

身份 东汉著名思想家

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鼓吹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像人一样具有感情和意志,大肆宣传君权神授和“天人相与”的天人感应说。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承天意以从事”;天神能赏善惩恶;君主的喜怒,操行好坏和政治得失都会感动天神做出相应的报答,而自然界的变异和灾害就是天神对君主的警告和惩罚。王充针锋相对地指出:天是自然,而不是神。他说,天和地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平正无边的物质实体,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日月星辰也都是自然物质,“系于天,随天四时转行”。天和人不一样,没有口眼,没有欲望,没有意识。

名人逸事

王充曾辛辣地讽刺汉高祖刘邦是其母与龙交配生出来的龙子的谎言。他说动物之间,只有同类的东西才能相互成为配偶。牡马见雌牛,雄雀见牝鸡,是决不会交配的,因为它们不同类。天地之间,异类之物相与交接,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现在龙和人不同类,怎能相感而生出后代来呢?如果汉高祖真是龙的儿子,那么,子性类父,龙会腾云驾雾,难道汉高祖也有这种本事吗?作为龙的儿子,汉高祖的模样也应该和龙一样,但事情并不如此。

在王充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王充在《论衡》中对各种迷信活动及其禁忌,尤其是对“人死为鬼”的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很风趣地说,从古到今,死者亿万,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如果人死为鬼,那么,道路之上岂不一步一鬼吗?王充认为人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二者不可分离。他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还否定了圣人“神而先知”,“圣贤所言皆无非”。为了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极力推崇古代的圣人,说圣人是天神生的,“能知天地鬼神”、“人事成败”和“古往今来”。王充虽然也承认孔子是圣人,并且也不反对孔子所提倡的封建伦理道德。但他批判了圣人“前知千岁,后知万岁”,有独见之明,不学自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他认为圣人只不过是比一般人聪明一些,而聪明又是来自于学习。

《论衡》极具战斗性,涉及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阐明了以唯物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观。全书共85篇(现存84篇),分30卷,约30万字。《论衡》是王充从33岁开始,前后用了30多年的时间,直到临死前才写成的,是他毕生心血的凝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