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头“三绝”

中外名人全知道(超值全彩白金版) 作者:文娟 编


虎头“三绝”

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他博学且富有才气,诗赋、书法、绘画都很有一手,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才绝、画绝、痴绝”,虎头“三绝”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他的父亲顾悦之,曾经担任过无锡的县令、扬州别驾,最高官至尚书右丞。所以,出生在江东名门望族的顾恺之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虽然出身门阀士族,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大官,而是在盛行“玄谈清议”的时代中作了一位并不富有的“清客”(即幕僚或食客)。

他拜卫协作为自己的老师,并且接受了汉代画像石的影响。他的作品大多是关于人物的,其他主体的作品,像关于山水、花草虫鱼,野兽猛虎,也是各有各的特点,自有自己的精妙之处。他刻画的人物,突破了汉朝和魏国时期的古拙风气,着重刻画人物神情心态。画人物的时候,注重画龙点睛之笔。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作画时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他和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同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相区别。顾恺之传世作品有文献可考的60余件。现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女史箴图》唐摹本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现收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他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有绘画遗迹可考的大画家和最早的绘画理论家。人们之所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而不是一个高明的画匠,就是因为他不但有高超的绘画技法,而且还有先进的绘画理论。

名人档案

姓名 字长康/小字虎头

生卒年 348~409年

祖籍 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

性格 诙谐痴黠/率真通脱

身份 著名书画家

顾恺之像

作为一代宗师,顾恺之对中国古代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继承了秦汉以来的传统画法,集中地体现了魏晋的画风及时代特色,并开启了隋唐绘画高潮,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南朝宋时著名画家陆探微就学习他的画法,此后六朝的张僧繇、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甚至到了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等大名鼎鼎的画家也都临摹顾恺之的画,研习他的技法。他极大极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

多才多艺的顾恺之非常自信。他曾经拿自己的《筝赋》与鼎鼎大名的嵇康的《琴赋》作比,认为自己毫不逊色。这是他的才绝的特点——自负。顾恺之很有幽默感,而且活泼,率真,洒脱。他的画曾经被人偷走了,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是他的画,太灵通了,化成神仙了,飞上天了。他甚至还天真地相信一些骗人的小把戏,“痴绝”的雅称由此而来。桓温常常说顾恺之身上是痴黠各半。其实,他的痴呆是假的,他的狡猾是真的。这是魏晋的名人超脱凡事的表现,更是他在权贵之间周旋中得到了一条真理,一条明哲保身的真理。顾恺之的画自然就不用多说了,“画绝”的美誉实在是不为过的。

传世名言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名人逸事

顾恺之非常爱吃甘蔗。他每次吃甘蔗,都是先从甘蔗的尾巴开始吃起,慢慢才吃到甘蔗头。这正好和一般人的吃法相反。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吃,顾恺之回答说:“这样吃才能渐至佳境呀!”这里的“渐至佳境”,是指“越来越有味道”。我们现在常常用“倒吃甘蔗”来形容事物“渐渐进入美好的状况”,就是从顾恺之这件趣事开始的。

他能够集“三绝”于一身,而且还淡泊名利,倾心于艺术,这种献身艺术的精神才是超人的。如今,他的画已远传欧美及日本,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艺术珍宝,这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骄傲,而且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光荣。

在社会生活上,他先后成为大司马桓温和荆州都督殷仲堪的参军,后来又成为桓玄的门客。他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在当时的豪贵名流之间周旋,只是到了晚年才得到了一个闲职,任职没有多长时间就去世了,终年62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