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拈花一笑醉红颜

半生烟雨,半世桃花:李清照词传 作者:美芹 著


拈花一笑醉红颜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这一天,正是清明前一天,也就是中国古代传统中所述的“寒食节”。

一年之中,就只是在如此风光却有些清冷的时月,才会让人穿越情思,回溯历史,触景生情,想起那个“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的介之推。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使儿子奚齐继位,设计杀害了太子申生。其弟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出走,期间受尽了屈辱。一些臣子、随从因不堪受苦,纷纷弃他而去。所剩一二人中有名介子推者,始终忠心耿耿,为救重耳,不惜割股(大腿)以饲。十九年后,重耳摇身一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感于介子推的恩情,他差人去请介子推,然,不得相见。几次之后,文公亲自上门,才知其早已背着母亲躲进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为寻觅其下落,文公采用下属意见放火烧山,逼其现身。始终未见。文公率众上山,才发现母子俩抱着死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晋文公伤心恸哭,并找到其留下的一团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此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烟火,只吃寒食。由此,每年的寒食节,成了特意祭祀、怀念先烈的日子。

宋朝之前,历朝历代涌现了许多个诸如介子推这般的忠臣,比如颜杲卿。“安史之乱”时,颜杲卿正与儿子季明驻守常山。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叛军围攻此地,季明当场被擒,安禄山借此逼迫颜杲卿投降,但颜杲卿为了气节不肯屈服,还对其破口大骂,最终季明被杀。后常山终被攻破,颜杲卿被押至安禄山跟前,仍不肯就范,瞋目怒骂,终被处死。

虽为一介女子,但李清照素来忧国为民,一片赤心不让须眉。在这个举国都在缅怀先人的特殊时日里,更加柔肠百转,难以释怀。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春光涤荡,暖阁生烟。春光且更春日短。李清照俯卧于室内,头枕玉臂,悄然入梦,又似在半梦半醒之间。

寂寞闺中,潦草心事,时光就这样浅浅深深,悄无声息地溜走。室内,玉炉正燃,缕缕香烟,飘然直上;窗外,芳菲已尽,寒声阵阵,又换新颜。“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虽景象不同,依旧不失为一种闲淡流年。

寒食节虽是一个缅怀英魂的纪念日。但一代代沿袭下来,也就主以怀念的格调为主,不再有过多的悲伤情愫。这一天,除了吃寒冷的食物,人们更要举行多种纪念活动,“斗草”就是其中一项。

“斗草”是用花草赌赛胜负的一种游戏。古代的女子,平常因要严格恪守封建妇道,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于闺房之中,并没有多少乐趣可言。而到了寒食节这天,则正大光明地有了一回难得的自由:春寒料峭,南燕未归,然而江上一片丰饶,绿草茵茵。少女们被准许踏出闺房,来到广阔的天地间同玩伴一起嬉戏热闹。上午时分,各家院中、街巷,早已是人声鼎沸,笑声不绝。正像寒食节对于那时家家户户的意义,“斗草”这项民间活动亦有它令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因此,很多诗人才写出了有关“斗草”的一系列诗句,比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词的内容是,春意盎然,女孩子们逃离闺阁,奔向园林,采集奇花异草,相互比赛,释放天性。而玩乐中的少女,则个个笑意盈盈,花枝招展,映衬着春机盎然。

然而同样是斗草,李清照这首词却并不如晏殊这首轻松愉快,通篇表达的是一个少女在这春光淡荡的时刻,幽闺独处,甚感无聊。虽墙外热闹非凡,一派青春,但她自己却还在伤感燕子未还,不愿出门。闺房正寂寥,凄清噬骨寒。

“黄昏疏雨湿秋千”。天已黄昏,暮色更重。院子里刚刚落下一场春雨。小路沾湿,秋千淋透,似她惜春的情怀,溢满凄冷。抛开本意,这是一个很富有意境的句子。黄苏《蓼园词选》曾评价说:“此句可与‘丝雨湿流光’‘波底夕阳红湿’一较高下,若论韵味,‘湿’字争胜。”

在李清照笔下,仅一字,便将少女的伤春情怀,写得活灵活现。在这样美好的时节,她一面怀思历史上那些为国捐躯的忠臣,一面感叹少女寂寞深闺的无奈。她或许知道,时光终不会对自己留情:昔日那个乐与鹭鸟争渡的烂漫少女,正一步步走向多愁善感的青春盛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