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 作者:刘玉伟,黄硕 注


行行重行行(1)

行行重行行(2),与君生别离(3)

相去万余里(4),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5)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6)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7)

【注释】

(1)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玉台新咏》作枚乘诗,“相去日以远”以下别为一首。此处依《文选》所录。东汉末年,中原板荡,人民饱受乱离之苦。该诗以遭“弃捐”的女子的口吻,首先追述生别离的苦况、再度会面的不可期,随后细诉相思的磨折、容颜的瘦损,对忘返的“游子”似有怨尤。结尾处笔锋一转,将离愁别绪暂时抛开,惟望“游子”善自珍重,努力加餐,颇得诗教“哀而不伤”的情味。

(2)行行重(chóng)行行:谓行了又行,前路漫漫。重,再。

(3)生别离:谓硬生生地分离开来。

(4)相去:相距。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与越鸟两物各依其所,谓不忘本,引为思念故土之喻。胡马,胡地的马。越鸟,南方的鸟。

(6)缓:宽松。

(7)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被抛弃之类的话,也不必再提了,只望你能努力加餐。弃捐,抛弃。“勿复道”三字煞住全诗,将对游子的思念、埋怨统归为切切关怀,一片柔肠,动人心魄。

青青河畔草(1)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2)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3)

娥娥红粉妆(4),纤纤出素手(5)

昔为倡家女(6),今为荡子妇(7)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8)

【注释】

(1)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为无名氏,《玉台新咏》作枚乘诗。汉末游宦之风盛行,人心浮荡,该诗主人公是一位嫁为良人妇的倡家女子,良人在外流连忘返,徒留女子当窗自怜。该诗采取由远及近的视角,从春景入手,渐渐聚焦到人物内心,以草青柳翠的韶光与少妇的曼妙姿容相较,越发凸显出少妇空房独守的寂寞。写少妇丽色,仅以“红粉”、“素手”两处局部概言之,动静结合,笔墨经济而引人遐思。前六句各以叠字领起,明顾炎武《日知录》谓“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后四句将“倡家女”与“荡子妇”对举,突出身份变化,使得接下来对“荡子”的控诉格外有力,明陆时雍《古诗镜》谓此为“罄衷托出”之语。

(2)郁郁:草木繁茂的样子。

(3)窗牖(yǒu):窗户。

(4)娥娥:女子姿容美好的样子。

(5)素手:形容女子的手光滑洁白如丝绸一般。素,未经染色的生帛。

(6)倡家女:以歌舞、奏乐为职业的女子。

(7)荡子:谓羁旅在外、远游忘返的男子。

(8)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那辞家远游的夫君,一去不返,徒留我孤零零地守着空床,这滋味可当真难熬啊。

青青陵上柏(1)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2)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3)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4)

驱车策驽马(5),游戏宛与洛(6)

洛中何郁郁(7),冠带自相索(8)

长衢罗夹巷(9),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10),双阙百余尺(11)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12)

【注释】

(1)这首诗的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作者不可考。诗人将常青的松柏、常坚的涧石与肉身的渺小、人生的短暂相对比,表现出好生恶死、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接下来,运用大量笔触描摹京城的繁华景象,铺排王公贵族冠盖相属、设宴聚饮的华侈生活,面对这一切,哪怕只是骑着一匹劣马,手持一斗薄酒,也足够使人惬怀的了,何必为那些人力所不能改变的事情忧伤呢?结尾的反诘,再次点明了该诗的主题,即清毛先舒《诗辩坻》所谓“相羊玩世”。

(2)磊磊:许多石头累积的样子。《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3)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言人生在天地间,时间匆促得好像辞家远行的客子一样,很快就归于渺冥。忽,急速。

(4)聊厚不为薄:谓斗酒虽然味道淡薄,但为了行乐,姑且当它是醇厚的佳酿。聊,权且。

(5)驽(nú)马:低劣的马种。《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

(6)宛与洛:宛县与洛阳,即今天河南的南阳与洛阳。宛县在汉代被称为“南都”,洛阳是东汉的京城,都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

(7)郁郁:气势旺盛的样子。

(8)冠带自相索:指达官贵人之间相互寻访。冠带,本义为帽子与腰带,借指身份显赫的人。索,寻求。

(9)长衢(qú)罗夹巷:宽广的大道两边罗列着小巷。长衢,大道。夹巷,狭窄的巷子。

(10)两宫:洛阳有两宫,一南一北。

(11)双阙(què):古代宫门两旁的高台,左右各一,可以登高远望,中间通大道。

(12)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肆意欢宴只为使心情畅快,为什么还要迫使自己忧惧重重呢?极宴,豪奢的宴饮。戚戚,忧惧的样子。

今日良宴会(1)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2)

弹筝奋逸响(3),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4),识曲听其真(5)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6)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7)

何不策高足(8),先据要路津(9)

无为守穷贱,轲长苦辛(10)

【注释】

(1)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为无名氏。唐虞世南《北堂书钞》作曹植诗。该诗截取了一个宴会的片段,嘉宾们听人弹筝唱曲,领会贤者所作曲中真意,心有所感,含而未发。对此诗人直抒胸臆:人生苦短,务必先踞要位、显达得志方能享受快乐,没必要安守贫贱、蹉跎岁月。王国维《人间词话》以“何不策高足”四句为“鄙之尤”。在汉末动荡腐败的政治环境中,这样直露而近于鄙陋的对于权势富贵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也反射出中下层贫士的悒郁不平之气。清贺贻孙《诗筏》即谓该诗:“无端感慨,不情不绪,全是一肚皮愤世语。”

(2)具陈:一一地描述出来。

(3)奋逸响:发出激越的弦声。奋,振发。逸响,奔放激越的声音。

(4)令德唱高言:作曲词的贤者唱出了高明的言论。令德,有着美好品德的人,这里指为曲子写词的人。

(5)识曲听其真:意为懂得欣赏曲子的人领会到了其中的真意。

(6)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意为曲词中所唱的是在座嘉宾的共同心声,只不过大家都未当众申明自己所想。申,表明。

(7)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意为人生一世,仿佛在天地间寄居,匆促得仿佛被大风扬起的尘埃。奄忽,急速。飙尘,狂风扬起的尘沙。

(8)策高足:鞭策骏马,向前奔驰。策,鞭打。高足,上等的马种。

(9)要路津:重要的路口与渡口,借指显赫的权位。

(10)无为守穷贱,轲(kǎnkě)长苦辛:不要安守贫贱,让自己长期处于困顿、辛苦的境地。无为,不要。轲,抑郁不得志。

西北有高楼(1)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2),阿阁三重阶(3)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4)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5)

清商随风发(6),中曲正徘徊(7)

一弹再三叹(8),慷慨有余哀(9)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10)

愿为双鸿鹄(11),奋翅起高飞。

【注释】

(1)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玉台新咏》作枚乘诗。诗人首先勾勒出一座高渺入云、装潢精致、恍如仙境的高楼,随后引出高楼上悲凉的歌声与身份未明的歌者,最后在无尽的低回怅惘中,抒发他对歌者“知音难遇”的同情,表明其愿与歌者一同化作鸿鹄、远离尘世、振翅高飞的渴望。曲高者和必寡,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高楼歌者应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这首诗则是诗人自伤自悼的哀音。全诗造虚渺之境,发伤世之音,哀怨缠绵,意蕴隽永。清贺贻孙《诗筏》云:“一种幽怨,全从言外得之。”

(2)交疏结绮窗:雕刻着如丝绣花纹一般交错花格的窗子。交疏,窗子交错的花格。结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3)阿阁:四面都有檐溜的阁子。

(4)一何悲:多么的悲伤。

(5)无乃杞梁妻:恐怕是范杞梁的妻子吧。无乃,表不敢肯定的测度语气。杞梁妻,即后世传说中“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的原型,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杞梁的妻子,因丈夫战死而悲泣,城为之崩。据晋崔豹《古今注·音乐》,杞梁妻的妹妹明月尝为其作歌。

(6)清商:音调凄清的商声。商,五音之一。《韩非子·十过》:“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

(7)中曲:一首曲子的中间段落。

(8)一弹再三叹:一人弹奏,三人相和。叹,和声。《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9)慷慨:指情绪悲愤激昂。

(10)知音:指能识得曲中真意的人,借喻为知己。

(11)鸿鹄(hú):即大雁与天鹅,皆善高飞,常借以比喻远大的志向。

涉江采芙蓉(1)

涉江采芙蓉(2),兰泽多芳草(3)

采之欲遗谁(4),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5),长路漫浩浩(6)

同心而离居(7),忧伤以终老。

【注释】

(1)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玉台新咏》作枚乘诗。这是一首思乡诗。游子将自己对故乡人事的深深眷恋寄托于芙蓉芳草,遥望归途漫漫,如何才能让故乡的“同心人”感知到这份深情呢?思念的无力感被时间和距离无限拉长,使得游子发出了“忧伤以终老”的慨叹。而守候在故乡的人,既谓“同心”,想必也是“心同此理”的吧。此诗纯用赋法,承袭了《楚辞》采芳草赠人的传统,并能得其神髓,将采芳、寄远(而不得)、望乡、伤怀递次写来,情感富于层次。清张玉穀《古诗赏析》谓此诗虽为“短章”,“势却开展”。

(2)芙蓉:即莲花。《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兰泽:长有兰草的沼泽。

(4)遗(wèi):赠与。

(5)还(huán)顾:回过头看。

(6)浩浩:没有边际的样子。

(7)同心而离居:谓情投意合的两人却散居在两地。

明月皎夜光(1)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2)

玉衡指孟冬(3),众星何历历(4)

白露沾野草(5),时节忽复易(6)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7)

昔我同门友(8),高举振六翮(9)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10)

南箕北有斗(11),牵牛不负轭(12)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13)

【注释】

(1)这首诗作者不可考,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这首诗主要感叹交情的凉薄。前半部分细致地描绘了种种秋天特有的事物,营造出凄凉衰飒的氛围,暗示诗人彼时中夜不寐,徘徊庭中。后半部分由悲秋转入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昔日同门受业的朋友,一朝得志,便全然忘却旧好,交情变得有名无实,这简直比凛冽的秋风更令人寒心。全诗状写秋景,善于从人的感受出发,涵盖了视觉、听觉两方面;后半部分引星宿为喻体,恰与前文写历历众星相照应,可见后文感情的兴发,正是诗人中夜观星玄想所致。元刘履《风雅翼》谓该诗以星宿之空有其形而不适用,兴旧友之“无贞固之心而徒事虚名”,“虽不言其所以怨望,而责其不援引之意亦可见矣”。亦是合理的猜想。

(2)促织:蟋蟀的别名。

(3)玉衡指孟冬:北斗星中的玉衡指向了孟冬的方位。古时,人们习惯以北斗斗柄所指的方位判定节令。《文选》李善注以为,汉之孟冬与夏之孟冬不同,应等同于今之七月,恰好是初秋的时节。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也是斗柄三星中的第一星。《晋书·天文志上》:“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

(4)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5)白露:秋天的露水。《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

(6)时节忽复易:季节又很快地变迁了。时节,时令、季节。易,变换。

(7)玄鸟逝安适:燕子将飞往何处去。玄鸟,即燕子。逝,去,往。安,哪里,何处。适,去。

(8)同门友:同在一师门下学习的朋友。

(9)高举振六翮(hé):鼓起双翼高飞。高举,即高飞。《楚辞·九辩》:“凫雁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六翮,指善高飞的鸟类双翼中的正羽。

(10)遗迹:脚印。谓抛弃旧友如走路的人抛弃脚印。

(11)南箕(jī)北有斗:箕宿在南,而斗宿在北,虽然这两座星宿的形状像箕与斗,并因此被命名为箕斗,但却不能筛米糠、舀酒浆,可谓是有名无实。这一句化用了《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意谓旧友有名无实。

(12)牵牛不负轭(è):牵牛星虽然名为牵牛,但不能拉车。牵牛,星座名。负轭,即驾车。轭,架在牛马颈上的横木。这一句化用了《诗经·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寓意与上句同。

(13)良无磐(pán)石固,虚名复何益:这同门情谊实在没有磐石的坚固,徒具同门友的虚名,又有什么用处呢?这一句承上文“有名无实”的譬喻而来,充满了悲愤的情绪,表明诗人已看破“同门友”的虚伪绝情。磐石,巨石。

冉冉孤生竹(1)

冉冉孤生竹(2),结根泰山阿(3)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4)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5)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6)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7)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8)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9)

【注释】

(1)这首诗最初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为无名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为傅毅所作。该诗的女主人公已有婚约,而男方却迟迟不来迎娶。她在闺中每日盼望迎亲的轩车到来,自伤婚姻迟暮、韶华虚掷。譬喻的修辞手法在这首诗中被广泛应用,赋予了诗歌哀怨、含蓄、缠绵不尽的意蕴。女子先自比为孤竹,将父母比作泰山;订婚之后,又自比为菟丝,将夫君比为女萝;在闺中待嫁日久,又自比为秋节将至而尚未被采撷、即将同秋草零落的蕙兰。比喻的同时,夹以自叙,将《诗经》“六艺”中的“赋”与“比”巧妙结合,以独白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明钟惺《古诗归》谓该诗“相思中极敦厚之言”。

(2)冉冉:枝叶柔嫩、下垂的样子。

(3)结根泰山阿(ē):在泰山下一角扎根。比喻女子未订婚前依傍父母生活。结根,扎根。阿,角落。《楚辞·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4)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我与夫君订立了婚约,就如菟丝与女萝相互依附、缠绕。菟丝,一种寄生草本植物,后世多用以代指妻子。女萝,即松萝,与菟丝相类,多依附松树生长。

(5)有宜:即适宜的时间和地点。

(6)山陂(bēi):即山坡。

(7)轩车:有屏障的车。这里代指迎亲的队伍。

(8)含英:花含苞待放。

(9)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夫君你诚信地秉持着高洁的操守,那么贱妾我又何必如此自伤呢?女子于漫长无望的等待中,以对夫君品格的信任为自我安慰。亮,诚信。亦何为,反诘语气,意谓不必自伤如此。

庭中有奇树(1)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2)

攀条折其荣(3),将以遗所思(4)

馨香盈怀袖(5),路远莫致之(6)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7)

【注释】

(1)这首诗首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为无名氏。《玉台新咏》作枚乘诗。该诗写辞家远行的游子对故乡人的思念。庭中嘉树枝叶繁茂,将正盛的花朵映衬得愈发美好,惜乎这美景良辰不能与心中思念的那个人同赏。游子不觉攀下枝条,折下一朵,想寄回故乡,又想到路途迢迢,空留花香沾满衣袖,正如思念般浓郁而难以消散。在诗的最后,他不禁慨叹:“这花儿纵好,又有什么矜贵之处呢?我只是感慨离别的时间竟有这样久了。”全诗将怀人之情寄托于花叶微物,情思婉转,细致动人。清朱筠《古诗十九首说》谓该诗乃“与‘涉江采芙蓉’一种笔墨”,“看他因人而感到物,由物而说到人,忽说物可贵,忽又说物不足贵,何等变化。……数语中,多少婉折,风人之笔”。

(2)华滋:形容枝叶繁茂的样子。

(3)荣:即花朵。

(4)遗(wèi)所思:赠送给心中所思念的人。遗,给予,馈赠。

(5)盈:满。

(6)莫致之:不能送达。致,送。

(7)经时:时间过了很久。

迢迢牵牛星(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2)

纤纤擢素手(3),札札弄机杼(4)

终日不成章(5),泣涕零如雨(6)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7)

盈盈一水间(8),脉脉不得语(9)

【注释】

(1)这首诗初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玉台新咏》作枚乘诗。该诗以著名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为题材,将相思而不得相亲的痛苦展现得纤毫毕至。诗中的织女终日纺织,却终不成章,脉脉含愁,泪落如雨,亦奠定了中国文学中思妇的典型形象。全诗广泛运用叠音词,赋予了诗歌一种缠绵哀怨的声韵之美。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谓:“此诗佳丽,只陈别思,旨意明白。妙在收处四语,不着论议而咏叹深致,托意高妙。”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牵牛星在路途遥远的地方,对岸是皎洁的织女星。牵牛与织女两星座隔银河相对,传说织女为天帝孙女,终日纺织云锦,连修整仪容的空闲都没有,天帝可怜她,许其嫁与牵牛星,未料织女因此而辍织,天帝大怒,责令二人隔河而居,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见一次,以乌鹊为桥。迢迢,形容路途遥远。皎皎,洁白明亮。河汉女,即织女星。

(3)擢(zhuó):伸出。

(4)札札弄机杼:吱吱嘎嘎地操作着织布机。札札,拟声词。机杼,即织布机。

(5)不成章:不能织成什么花样,谓因思念过度,不能投入到织布中去。章,丝织品上的花样。

(6)零:落下。

(7)相去复几许:相距又能有多远呢?相去,相距。几许,多少,若干。

(8)盈盈: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织女隔河与牵牛星相望的样子。

(9)脉脉:凝望的样子。

回车驾言迈(1)

回车驾言迈(2),悠悠涉长道(3)

四顾何茫茫(4),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5),焉得不速老(6)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7)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8)

奄忽随物化(9),荣名以为宝(10)

【注释】

(1)这首诗首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诗人从远方归来,看到茫茫天地,草木枯荣,一切非去路所见,从而体味到人生短暂,生死无常,须趁早立身扬名。悠悠长道象征了无垠的时间,空间的广袤又让诗人产生了茫然无措的孤立感,东风年复一年摇撼着百草,百草却新不复旧,这很容易让诗人想到,人柔脆的肉身也不过如同百草一样,很快便湮灭在时间与空间中,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对荣名的渴望。诗歌的主题是自警自励,也有劝导世人的意味在,之所以不显得枯燥无味,还是得益于开篇以景物起兴的修辞手法。“东风摇百草”句尤为后人称道,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谓“摇”字“稍露峥嵘”,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谓“极其警动”。

(2)回车驾言迈:调转车子,驾驶向远方。言,语助词。迈,远行。

(3)涉:跋涉。

(4)四顾:环顾四周。

(5)故物:之前遗留下的事物。

(6)焉得不速老:怎么能不很快地衰老。

(7)立身:立足,安身。谓成就一番事业。

(8)寿考:寿命。

(9)奄乎随物化:生命很快便会消逝。奄乎,疾速地。随物化,即随周遭的事物而变化,最终归于死亡,是死亡的隐晦说法。《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10)荣名以为宝:可宝贵的是身后美名。荣名,美名。

东城高且长(1)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2)

回风动地起(3),秋草萋已绿(4)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5),蟋蟀伤局促(6)

荡涤放情志(7),何为自结束(8)

燕赵多佳人(9),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10),当户理清曲(11)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12)

驰情整中带(13),沉吟聊踯躅(14)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15)

【注释】

(1)这首诗首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为无名氏。《玉台新咏》作枚乘诗。后世有将“燕赵多佳人”以下十句分出,另成一首者。此诗伤年华易逝、未得施展抱负。诗人登东城而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人生苦短,提倡及时行乐。“行乐”的具体方式,则是流连于美女如云的燕赵之地,听佳人手挥五弦。而佳人的心思早已通过琴声与沉吟传达出来,那便是与诗人双双化作飞燕,过朝夕相见的家常日子。在苦闷动荡的年代,得一如花美眷,沉溺于温柔乡中,已足以慰藉诗人寂寥的心灵了。

(2)逶迤(wēiyí)自相属(zhǔ):城墙曲折而绵长,自相连缀。逶迤,长而曲折的样子。属,连接。

(3)回风:即旋风。

(4)萋:草茂盛的样子。

(5)晨风怀苦心:这里化用了《诗经·秦风·晨风》中的句子:“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谓怀人而心中愁苦。晨风,鸟名。

(6)蟋蟀伤局促:这一句源自《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深秋之时,蟋蟀鸣叫,证明岁暮将至,令人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促。局促,匆促,短促。

(7)荡涤放情志:谓应一扫忧怀,舒放情志。荡涤,洗去,清除。

(8)结束:约束。

(9)燕赵:即战国时燕、赵两国的所在地,在今天河北、山西一带。

(10)被服:即穿着。

(11)当户理清曲:对着门户练习演奏清商曲。理,温习,练习。清曲,即清商曲,声调清越,故名。

(12)弦急知柱促:听那急促的弦声,便知道弦柱调得紧了。柱,琴上用以固定琴弦、调节声音的物体,每弦一柱。

(13)驰情整中带:佳人带着向往的神情整理衣服带子。驰情,即神往。中带,即中衣带,古代妇女的内衣带。

(14)踯躅(zhízhú):犹豫不前的样子。

(15)巢:即筑巢。

驱车上东门(1)

驱车上东门(2),遥望郭北墓(3)

白杨何萧萧(4),松柏夹广路(5)

下有陈死人(6),杳杳即长暮(7)

潜寐黄泉下(8),千载永不寤(9)

浩浩阴阳移(10),年命如朝露(11)

人生忽如寄(12),寿无金石固(13)

万岁更相送(14),圣贤莫能度(15)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16)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17)

【注释】

(1)这首诗首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为无名氏。诗人体味到生死无常,无论愚、智、贤、不肖都不能超脱于外,因此劝导世人饮美酒、着纨素,纵情享乐,切莫服食所谓的不死丹方、追求长生之术。该诗的前八句着重烘托凄凉阴森的外部环境,先以萧萧白杨、森森松柏渲染死亡的无常与可怖,而后直接将视角移向地下“千载永不寤”的“陈死人”,毫无闪烁回避,给人以极强的冲击力。后十句在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表达了对求仙的反对与对行乐的支持。这表明在当时黑暗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开始直面生死问题,并总结出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谓该诗:“感慨激切甚矣,然通篇不露正意一字,……愈淋漓愈含蓄。”

(2)东门:洛阳城东边的城门。

(3)郭北墓:洛阳城北有北邙山,是当时比较集中的墓葬之地。郭,外城。

(4)白杨何萧萧:墓地的白杨树发出萧萧的响声。古代平民没有坟墓,下葬时以杨柳为标识。萧萧,草木摇落的声响。

(5)广路:即大路。

(6)陈死人:死去多年的人。

(7)杳杳即长暮:死去即意味着堕入昏暗的漫漫长夜。杳杳,昏暗貌。长暮,长夜。

(8)潜寐黄泉下:长眠于黄泉之下。潜寐,即深眠。黄泉,指地下埋葬死人之所。

(9)不寤:不醒。

(10)浩浩阴阳移:四季阴阳无穷地轮转。浩浩,广大无垠貌。阴阳,古人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里代指四时流转。

(11)年命如朝露:人的寿命就如同朝露一样短暂。年命,寿命。朝露,早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干了,用以形容事物存在时间短暂。

(12)如寄:如同短暂地借住。

(13)寿无金石固:人的寿命不像金石那样坚固长久。

(14)万岁更相送:千秋万岁相继着度过。更相,相继。

(15)圣贤莫能度:圣人和贤者也不能超越其外。度,越过。

(16)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那些服食仙方,企图求仙的人,多半被仙药搞坏了身体。服食,即服用丹药和草木药以求长生。

(17)纨与素:都是精致的丝织品,这里指华美的衣服。

去者日以疏(1)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亲(2)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3)

古墓犁为田(4),松柏摧为薪(5)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6)

思还故里闾(7),欲归道无因(8)

【注释】

(1)这首诗首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已不可考。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远游在外的客子,所表达的主题却不仅仅是思乡怀人,更多的是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曾经亲密的人死去了,影像渐渐模糊,化作层层叠叠的坟墓,而坟墓也未必能留存久远,终有被犁为农田的一天,连墓地中种植的松柏,也要被砍去作柴火烧。面对着萧萧的悲风,客子起了归家的念头,却又“欲归道无因”,究竟是怎样的缘故,诗中并没有交代,徒留下无尽悲凉的情味。“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两句向为后人称道。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谓:“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两字处处可用,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

(2)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亲:死去的人一天天疏远了,新生的人一天天亲近起来。

(3)丘与坟:即坟墓。

(4)犁:耕种。

(5)摧为薪:折断来做柴火。摧,折断。

(6)愁杀:形容忧愁的程度极深。

(7)里闾(lǘ):即乡里。

(8)无因:没有因缘。

生年不满百(1)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2)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3)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4)

愚者爱惜费(5),但为后世嗤(6)

仙人王子乔(7),难可与等期(8)

【注释】

(1)这首诗首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旧说认为此诗与《诗经·唐风·蟋蟀》主旨相似,乃劝人及时行乐之作。诗人勘破了人生的短暂与“远虑”的无谓,认为那些不懂享乐、吝惜财物的人,都是可笑的愚者;而求仙得道、长生不死的企图,更是虚妄无比。因此他极力主张秉烛游乐,有酒且醉。全诗以狂放的口吻、犀利的笔调,宣扬了纵情享乐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也反衬出现实的无望与理想的破灭。清尤侗《艮斋杂说》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此语唤醒痴愚多少。”王国维《人间词话》谓“生年不满百”四句曰:“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2)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一世不足百年,却总怀抱着远至千年的忧虑。千岁忧,即为子孙后代打算,忧虑重重。

(3)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谓人们苦于白昼短暂而黑夜漫长,无法尽情游乐,何不持烛照明,将黑夜化为白昼呢?

(4)来兹:日后,将来。

(5)爱惜费:谓吝惜钱财。

(6)嗤:嘲笑。

(7)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8)等期:作同样的期待,谓成仙而不死。

凛凛岁云暮(1)

凛凛岁云暮(2),蝼蛄夕鸣悲(3)

凉风率已厉(4),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5),同袍与我违(6)

独宿累长夜(7),梦想见容辉(8)

良人惟古欢(9),枉驾惠前绥(10)

愿得常巧笑(11),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12),又不处重闱(13)

亮无晨风翼(14),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15),引领遥相睎(16)

徙倚怀感伤(17),垂涕沾双扉(18)

【注释】

(1)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这是一首思妇诗。开篇便云时近岁暮,凉风凛冽,女子听着秋虫的悲鸣,心中惦念的是远游的良人没有冬衣。分别日久,思念日笃,女子终于在梦中望见良人的容颜,“良人惟古欢”以下四句便是对往日亲密欢乐的场景的描绘,而梦醒后却是更深刻的寂寥,只能继续倚门怅望,默默垂泪。诗中现实与梦境的穿插叙写,营造出了情绪的起伏跌荡,使得现实中的感伤愈加浓烈且余韵悠长。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谓:“相见无期,托之于梦,一则见我之怀思,虽梦不忌;再则见彼之弃我,非梦不接。”

(2)凛凛岁云暮:寒风凛冽,将到年末了。凛凛,谓寒冷。云,语助词。

(3)蝼蛄(lóugū):一种穴居的昆虫,昼伏夜出。

(4)率已厉:疾速而猛烈。

(5)锦衾遗洛浦:将锦缎的被子送与美人,谓男女定情、结婚。洛浦,洛水之滨,传说洛水之神名宓妃,后成为美女的代称。

(6)同袍与我违:曾经跟我同一副衾枕的那人如今与我分别了。同袍,即同衾之人。违,离别。

(7)累长夜:一个又一个长夜。

(8)容辉:风采容光。

(9)良人惟古欢:良人他念着往日的欢好。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谓。惟,思念。古欢,过去的欢爱。

(10)枉驾惠前绥:良人前来将登车用的索子递过来,这是古代婚礼迎亲时的风俗。枉驾,过去对他人前来拜访的敬辞。惠,对他人赠与的客气说法。前绥,登车用的挽绳。

(11)巧笑:美好的笑。

(12)须臾:片刻。

(13)重闱:谓闺中。

(14)亮无晨风翼:实在是没有飞鸟的翅膀。亮,信。晨风,鸟名。

(15)眄睐(miǎnlài)以适意:只能靠遥望来自己宽怀。眄睐,顾盼。适意,宽心。

(16)引领遥相睎(xī):伸长脖子远望。引领,伸长脖子。睎,远望。

(17)徙倚:谓徘徊。

(18)垂涕沾双扉:倚门垂泪,泪水沾湿了门板。涕,眼泪。扉,门扇。

孟冬寒气至(1)

孟冬寒气至(2),北风何惨栗(3)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4)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5)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6),惧君不识察。

【注释】

(1)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这是一首思妇诗。前六句写女子思念远游的丈夫,中夜不寐,只能仰观星月排遣忧愁,月圆月缺尚有时,游子的归期却无定准。后八句写游子从远方寄来书信,也无非是一些“长相思”、“久离别”之类的话,女子却当作宝物一样贴身收藏,以至于经年如新。这也暗示了当时关山隔阻,通信不便。女子思念愈笃,忧惧愈深。这样的殷殷深情,游子究竟能否体察得到呢?清张玉穀《古诗赏析》谓该诗“三岁字不灭”句“用笔最妙”,“盖置书怀袖,至三岁之久而字犹不灭,既可以作区区之证,而书来三岁,人终不归,又何能不起不能察识之惧。古诗佳处,一笔当几笔用,可以类推”。

(2)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夏历的十月。

(3)惨栗:形容极度寒冷。

(4)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谓每月十五月圆,二十月缺。三五,农历每月十五日。四五,农历每月二十日。詹兔,月亮的代称。传说月中有蟾蜍与玉兔。

(5)书札:即书信。

(6)区区:真挚的情意。

客从远方来(1)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2)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3)

文彩双鸳鸯(4),裁为合欢被(5)

著以长相思(6),缘以结不解(7)

以胶投漆中(8),谁能别离此。

【注释】

(1)这首诗初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这是一首思妇诗,通篇只从得绮、制被一事写来。诗中的女子与良人分隔万里,却毫无相思的悲苦,尽是热恋的欣喜,只因良人托人捎来了半匹绣着鸳鸯的罗绮。这使女子确定了良人的心意并无转移,因而忙不迭地将它做成了合欢被,期待着良人归来,能同鸳鸯一般同栖同宿。诗中运用双关手法,将丝棉比作“长相思”,装饰边缘的花结又正如两人难解的情结,可谓纤巧妩媚,情致盎然。

(2)一端:即半匹。在古代,一匹丝织品,由两端向中心卷,一端则为半匹。

(3)尚尔:谓犹然如此。

(4)文彩:谓丝织品的花纹交错,色彩艳丽。

(5)合欢被:夫妻合盖的被子,通常绣有对称的花纹,是男女欢好的象征。

(6)著以长相思:以长长的丝棉填充被子,象征相思绵绵。著,往被子里充棉絮。思,谐音“丝”。

(7)缘:装饰被子的边缘。

(8)以胶投漆中:谓把胶投入漆中,寓意情投意合,难分难解。

明月何皎皎(1)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2)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3)

客行虽云乐(4),不如早旋归(5)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6),泪下沾裳衣。

【注释】

(1)这首诗首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作者不可考。《玉台新咏》作枚乘诗。这是一首思妇诗。良人远行,女子独宿,唯有明月相照,这使本就忧心如捣的她愈加难以入睡。女子索性披衣而起,出门望月,口中喃喃着:“客居在外的生活虽然快乐,哪里比得上早点回家好呢。”徘徊了半晌,满腔的愁思还是无人可诉,只有皎洁的明月依旧殷勤地照着她那空空的床帐。思妇的曲折心事通过“徘徊”、“出户”、“彷徨”、“还入房”等一系列动作展现出来,细致入微而富有层次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谓该诗与《诗经·召南·草虫》一篇意旨相类,皆为“虚想”、“善言情”之作。

(2)罗床帷:丝罗做的床帐。

(3)揽衣:提起衣裳。

(4)虽云:即虽然。

(5)旋归:返回,回归。《诗经·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6)引领:伸长脖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