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名师风范:忆黄昆 作者:陈辰嘉,虞丽生 主编


序  言

爱因斯坦(A. Einstein)在悼念居里(M. Curie)夫人的文章中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在黄昆先生逝世两年以后,我们这些有幸跟随黄先生学习和工作过的人,更是深深地感觉到这段话对悼念黄先生也是非常确切的.

黄先生是一个随时随地都把自己当做是社会的公仆的人.他从英国回来的时候,正处在他自己的科研工作最活跃、最富于成果的时期,但是当他认识到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的建设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材,他就毅然全身心地投入基础课程的教学.后来他又根据国家的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半导体物理专业的创办,培养出一大批我国物理学,特别是半导体物理学的人材.黄先生回国后头二十多年的主要工作是在教育战线上.黄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师.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教师的地位是很崇高的.教师的任务是“传道,解惑”.这里说的“道”,首先指的是怎样做人,怎样做学问的道理;这里说的“惑”,首先指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使人离开“正道”的“诱惑”.然后才是专业的、技艺的传授和解答有关的疑问.正是因为认为教师在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把教师放在最要崇敬的“天地君亲师”这五者中的.

黄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教师,不仅仅是因为他教学内容的严谨和透彻,表达物理本质的明晰和准确;我们这些有幸跟随黄先生学习和工作过的人深深地体会到,黄先生尽管很少和学生们讲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或者说很少做“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在他的教学活动中,在他的科学活动中,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在时时处处地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和怎样做学问.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意义上,黄先生是一位真正杰出的教师,是真正有资格“为人师表”的.

黄先生是一位有卓越才能和有开拓性贡献的科学家.他是公认的晶格动力学理论的开拓者,也是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极化激元的概念和多声子复合的理论至今还是当代科学的前沿.但是他始终把自己看做是辛勤建设国家、造福人类的广大劳动人民中普通的一员,他最反对特殊化、摆架子,最讨厌那些不尊重人民群众、自我炫耀、自我吹嘘的所谓“学者”、“专家”.他有时在个人生活和集体劳动中,过分地严格要求自己,也是出于他的这个观念.面对着当今知识界部分人的种种歪风邪气,我们这些有幸跟随黄先生学习和工作过的人,都深深地感到像黄先生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学者!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黄先生的杰出成果是与他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有着紧密联系的,

正是出于对黄先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崇高品德的景仰,我们在黄先生逝世后的第二个冥辰,编辑了这本书.它寄托着我们这些有幸跟随黄先生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对黄先生的思念,也表达了我们这些人终生向黄先生学习的决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中国的知识界,特别是在一百多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无怨无悔地奋斗终身的中国知识界,有一种光荣传统,有一股浩然正气,黄先生正是体现了这种传统,体现了这股正气,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朋友能和我们一起,景仰和学习之.


甘子钊

2008年1月

--------------------

注释

① 译自爱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美国纽约市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稿In Memoriam Marie Curie.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