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风华绝代慈禧太后 作者:姜越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女人的名字几乎和“丧权辱国”画上了等号,她就是清朝末代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祖姓叶赫那拉,出身于满洲镶蓝旗一个官宦世家,入宫后受到了咸丰帝的宠爱,是同治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自1861年至1908年间,她是大清王朝的“无冕女皇”。

慈禧虽然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但她的一生也是命运多舛,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

后来,咸丰帝在热河去世,当时皇子载淳只有六岁,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于是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铲除了八大臣的党羽。

慈禧执掌朝政期间,并非乏善可陈,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

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这一时期被称为“同治中兴”。在慈禧执政期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慈禧采纳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议,出兵收复新疆,维护了领土的完整。

但是,慈禧也有昏聩的一面。她为了追求享乐,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开工修缮颐和园,由于修葺颐和园占用了海军的军费,使得北洋水师无力补充战船,导致对日作战不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并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对于变法,慈禧最初表示支持,当她听说光绪帝企图让袁世凯派兵包围颐和园杀死荣禄时,慈禧等人发动“戊戌政变”,拘禁光绪皇帝本人,并处死了谭嗣同等六君子,使得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变法图强运动胎死腹中。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因病而逝,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

如果公正地评价历史,在慈禧执政时期,因为屡次割地赔款,慈禧成为千古罪人。其实,此时的大清国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彻底失去了与列强对抗的实力,所以,慈禧的命运与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一样,只能任其沉沦,无力回天。因此,慈禧的一生功过,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