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军行七首(其二)

彩图详解唐诗三百首(全2册) 作者:[清] 蘅塘退士 编;思履 注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1】,总是关山旧别情【2】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1】琵琶:本作枇杷。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隋唐时琵琶盛行。【2】关山:即边塞关防。

【译文】

军中弹奏着琵琶,在翩翩起舞之际又翻出新声;但不论怎样变换,都处处充满关山的离别之情。曲中缭乱的边关之愁听不尽,高高一轮清冷的秋月照着起伏的万里长城。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边疆士卒们生活的一个片段。诗人正是通过军中宴乐这个小小的片段,把士卒们丰富的内心表现了出来。

诗的品赏知识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及军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其思想深刻,想象奇崛,艺术性极强,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兴起于汉魏六朝,隋代开始兴盛,到唐代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现存的唐以前的边塞诗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收录的边塞诗多达两千余首,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着根本性的突破。

王昌龄是唐代重要的边塞诗人,主要擅长七绝。与高适、岑参多用古体诗不同,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体抒写战士们爱国立功的壮志以及思乡之情,其中《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诗中的千古名作。

军中宴乐开始了,琵琶虽翻成新声,可在远离故乡的将士们听来却总是别离的曲调。那异域之声扰得人愁绪不断,永远牵动着戍边者的心,叫人既怕听,却又爱听。最后,离情入景:高高的秋月下万里长城连绵不尽。整首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无限余味,供读者细品。

乡愁,是永远藏于戍边者内心的一种情感,纵使战功累累,那喜悦也总归是短暂的,异域的一切都会引起战士们浓烈的思乡愁情。诗人笔触细腻,刻画入微,戍边者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就于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毕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