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郎在新婚之夜失踪

王阳明传 作者:孟斜阳 著



新郎在新婚之夜失踪

在父亲王华看来,十多岁的王守仁总有点心猿意马。他一会儿玩射箭,一会儿学骑马,一会儿搞军事游戏。刚把兵书放下,又对道教典籍看得入迷,还时常像煞有介事地静坐修道,说是在练习吐纳。

王华见了直叹气,天知道这小子到底想做什么,他只担心王守仁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东一下西一下,最后一事无成。

王守仁在七八岁时,曾接触过道教养生术。十三岁时,他重新热衷于道教,但这一次不仅仅是养生术,还有渊深博大的道家学说。这次回归道教,实因生母不幸辞世,在为母亲守孝期间,王守仁悲恸不已,变得多愁善感。后来,他时常感叹说,人生在世,生命无常,来去匆匆,聚散无定,倒不如学习道教长生术,做个逍遥自在的不死神仙。

不过很快,他又被英雄豪杰的传奇事迹吸引了,慨然生出“经略四方”的志向,把道家典籍扔到了一边。不过,这个时候,他对那些道家经典已经倒背如流了。

弘治元年(1488年),王守仁十七岁,已经成为一名玉树临风的青年才俊,有道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马上就要成亲了。

王守仁要娶的媳妇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他未来的岳父叫诸介庵,浙江余姚人,是父亲王华的至交,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相当于现在省政府里的民政厅厅长。

这门亲事还是诸介庵主动提起的。当初,诸介庵到王家做客,看到了王守仁,非常喜欢。虽然当时王守仁不会说话,还喜欢调皮捣蛋,但这些缺点在诸介庵眼中却成了优点,他非常看好王守仁,认为王守仁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于是果断地和王华定下了“娃娃亲”。

现在,王守仁已经十七岁,可以成婚了。既然是父辈定下的亲事,孝顺的王守仁自然不会违逆,于是,他亲自到千里之外的南昌迎娶诸氏。

诸介庵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女婿招待得也格外热情用心。但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刻千金的新婚之夜,王守仁居然昏头昏脑地走出了诸家,在南昌城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起来。

或许是命运使然,王守仁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处道观,抬头看见了“铁柱宫”三个大字。铁柱宫在江西南昌很有名气,许多达官贵人常来光顾。不过,在那个宁静的深夜里,王守仁可算是唯一的来客。

王守仁独自走了进去。大殿的神案前有两盏晦暗不明的灯,殿中一块蒲团上坐着一位白发垂肩、骨骼清奇的老道士,正闭目养神。王守仁对道家功夫略知一二,猜他大概正在修行导引之术。

王守仁轻轻走上前去,安静地坐在道士面前。也许是听到了一些轻微的呼吸声,老道士缓缓睁开眼睛。

他看了王守仁一会儿,不觉有些吃惊。眼前是一位举止文雅的十七八岁少年,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只是这年轻人的脸色不太好,呈现一种不太健康的青黑色。道士关切地对王守仁说:“年轻人,你的身体可不太好啊。”

王守仁点头拱手道:“是的。我从小身体就不好,常犯风寒,脸色不佳,所以一直修习导引之术。”

那道士长长地“哦”了一声。王守仁躬身行礼道:“敢问老神仙何方人氏?”

道士笑着回答:“‘老神仙’三个字可不敢当。贫道祖籍四川,因访友问道来到此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