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乱世少年

谋局与破局:诸葛亮大传(全2册) 作者:南门太守 著


第一章 乱世少年

一个郡丞的儿子

诸葛亮出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距东汉末年著名的黄巾大起义只有3年。3年后,东汉帝国将彻底改变模样。其时,天子名叫刘宏,即汉灵帝,东汉倒数第二任皇帝。汉灵帝的前任是汉桓帝刘志,后任是汉献帝刘协,他们3位都是倒霉皇帝,而前两位名声不是太好。

就在诸葛亮出生的这一年,汉灵帝刘宏下令在洛阳的后宫里修建了一条街市,让一部分宫女嫔妃扮成商人叫卖,另一部分扮成客人(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汉灵帝自己则穿上商人的衣服在这个人造集市上逛来逛去,有时饮酒作乐,有时与“店主”“顾客”吵嘴、厮斗,不亦乐乎。街市虽然是“山寨版”的,但肆中货物却不是道具,而是真的,很多都是从各地搜刮来的珍宝,这些值钱的东西常被宫女嫔妃偷走,她们经常为偷多偷少暗中争斗,汉灵帝浑然不知。

汉灵帝还在西园大量修建室舍,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台阶上,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到处环流。渠水中种植南国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有一丈多高,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取名“夜舒荷”。每逢盛夏,“文艺青年”汉灵帝刘宏就到这里避暑,他挑选14~18岁的美女为之执篙摇橹,陪他彻夜宴饮。

汉灵帝的爱好还有不少,他每天乘着4头驴驾驶的车子在宫里游玩,还亲自当驾乘员(躬自操辔,驱驰周旋)。消息传到宫外,立即引起了轰动,洛阳的许多达官富人竞相模仿,成为时尚,致使民间驴价陡涨。当人们以乘驴车为时髦时,刘宏又有了新爱好,喜欢宠物狗。为讨汉灵帝欢心,宦官别出心裁,把狗打扮一番,给它们戴上进贤冠,穿上朝服,还佩上绶带,拉着这些狗上朝。汉灵帝看见大悦,拊掌大笑:“好一个狗官!”这句话绝对只是就事论事,但分列左右的百官听后莫不觉得是在骂自己。

多年以后,诸葛亮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他每次与人聊起汉桓帝和汉灵帝时,都有点咬牙切齿的感觉(莫不痛恨),在诸葛亮看来,后汉之所以倾颓以致灭亡,主要缘于汉桓帝、汉灵帝两位当权者亲近小人、疏远贤臣。的确,这不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宦官当权,奸臣阻道,正义得不到伸张,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代,民族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民变频起,国家风雨飘摇。

总之,这是个黑暗的时代,一个恐怖的时代,延续数百年的两汉政权已日薄西山。


看来,诸葛亮真有些生不逢时。

不过,乱世出英雄,在这个乱世里诞生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与诸葛亮相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出生了,诸葛亮属于这个时代的“小字辈”。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姑且算公元二世纪的一名“八〇后”吧。

诸葛亮出生的这一年,曹操已经26岁,此前当了好几年县级官员,目前在朝廷是品秩六百石的议郎,仍然是个“县处长”;刘备已经20岁,刚刚结识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关羽和小两岁的张飞,在家乡涿郡一带待机而动;周瑜6岁了,司马懿2岁,孙权还没有出生。与“四〇后”的袁绍、“五〇后”的曹操和“六〇后”的刘备、吕布等人相比,“八〇后”的诸葛亮出生得有些晚,但与同辈人司马懿、孙权相比,也不算太晚,总算赶上了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

关于诸葛亮的出身,翻检所有古籍,第一手资料不过3条:《三国志》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吴书》说:“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吴书》还记载了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事:“瑾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

上述记载虽然简略,但认真读来,也能勾勒出诸葛亮少年时代生活的大致图景。


诸葛亮出生在琅邪阳都,琅邪是郡国的名称,阳都是个县城。东汉全国分为13个州,今苏北、鲁东南一带那时归徐州,琅邪本是徐州下面的一个郡,光武帝刘秀封其第十一子刘京为琅邪公,于是建立琅邪公国,后刘京晋爵为琅邪王,建立琅邪国,这个“国”,相当于郡,治所在开阳县,下辖琅邪、诸城、阳都等13个县。有两条大河从琅邪国穿境而过,一条叫沂水,一条叫汶水,两河交汇之处就是阳都县城,其故城遗址仍在,属今山东省沂南县。两汉时期,这一带绝非穷乡僻壤,受沂水、汶水的滋养,此地十分富足且文化昌盛,名儒经师辈出,它是黄老之学的发祥地和全国知名的易学中心,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重镇。

按照《吴书》的记载,诸葛亮的祖籍本是同郡的诸县,即今山东省诸城县,后来迁移至此。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大将葛婴屡立战功,但是被陈胜听信谗言后杀害,汉文帝时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其后代就以诸葛为姓,称诸葛氏。但这只是阳都县诸葛姓氏起源的一种说法,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们出于葛姓,在伯夷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来居住在琅邪郡诸县的葛氏一支迁往同郡的阳都县,因为阳都县已有葛姓,为了区别,就把后迁来的葛姓称为诸葛氏。二是说春秋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有复姓詹葛的,总是被读为诸葛,以后干脆改称诸葛氏。

不管怎么说,阳都诸葛氏都是有来历的大姓,而《三国志》里提到的诸葛丰,就是这个家族的骄傲之一。诸葛丰字少季,西汉初年人,以刚直而著称于世,在汉元帝时担任过司隶校尉。两汉时期历任的司隶校尉当数诸葛丰名气最大,因为他执法公正,不畏权贵,深得百姓尊重。所以,诸葛丰仅仅凭着担任过司隶校尉的资历就在《汉书》里有了自己的传记。

就在诸葛亮出生前的几年,曹操已经在洛阳、顿丘等地担任基层官吏,他很想有所作为,在某些方面就深受诸葛丰的影响。曹操后来统一河北,邺县成为他的大本营,曹操为找不到合适的邺县县令而苦恼,曾经感叹:“到哪里能找到像诸葛丰这样的人才呢?”


诸葛氏虽然也算是名门,但还算不上旺族。汉末是一个门阀渐起的时代,像汝南郡袁氏、颍川郡荀氏、弘农郡杨氏、太原郡王氏那样威名显赫、几世几公的巨族纷纷涌现,在政治上呼风唤雨、左右时局,与他们相比,诸葛氏家族要逊色多了。

诸葛亮的父亲名叫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品秩为六百石,与县令相当,是品秩二千石的郡太守的下属。东汉的一个郡,介于现在省与市之间,大郡相当于一个省,小郡也相当于现在一个或若干个市。汉末之前,郡太守地位很高,当时朝廷里部长级的九卿品秩也是二千石,所以郡太守相当于“省部级”官员。郡太守一般有两个助手:郡丞和长史。郡丞是太守的副手,相当于“副太守”,长史相当于郡政府秘书长。

如此看来,诸葛亮的父亲虽然品秩不高,但地位也不算低,有人干脆称之为“副市长”。虽然,就郡丞的职守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其政治地位却差得多,因为严格说起来,郡丞并不算“官”,而只是“吏”。古代官僚政治中官和吏有严格的分野。官,是那些通过国家选拔由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吏,是官府聘任的协助长官办事的人员。官由朝廷考核,决定升迁;吏由长官考核,决定去留。诸葛珪能做到郡丞,说明他很有才干,就像先祖诸葛丰那样是个实干型人才。而他只做到了郡丞,说明他虽然有才干,却没有背景,或者说缺少飞黄腾达的机遇。

泰山郡不属于琅邪国所在的徐州而属于相邻的兖州,不过泰山郡与琅邪国也相邻,由泰山郡的郡治奉高至诸葛亮的老家阳都县并不太远,按照现在的距离算只有100多公里,史书并没有记载诸葛亮幼年时是否随父亲到泰山郡生活,但两地路途不远,即使诸葛亮一直生活在故乡,父亲也可以经常回来探望。


诸葛珪有3个儿子,长子诸葛瑾,次子就是诸葛亮,还有一个小儿子诸葛均。诸葛瑾长诸葛亮8岁,诸葛亮比弟弟诸葛均大3岁,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

诸葛瑾少年时代便到京师洛阳求学,学业进步很快,对《毛诗》《尚书》《左氏春秋》都有一定研究。作为诸葛氏家族的长子,诸葛瑾到京师洛阳唯一的目的只能是求学,目标很有可能是太学。太学是朝廷官办的最高学府,来这里求学不仅是拿张文凭和找寻一个晋身官场的阶梯,而且也是为了自己得到深造和提高,因为这里是各路精英荟萃之所,据史书记载,袁绍上过太学,曹操也是从这里毕业的。

诸葛珪把长子送到洛阳读书,说明他有眼光,也说明他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如果不是天下大乱,如果家里也没有出现后面的那些变故,诸葛亮长大后想必也会到太学求学,成为一名学者,或者由此走向仕途。可是,乱世改变命运,家庭的变故也需要重新规划人生。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也去世得很早。

父母双亡,何其不幸。关于诸葛亮的父母具体去世时间,正史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是正史糟糕的地方,非大事不记明时间,记人之死不记人之生。明清以来编著的《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宗谱》以及《昭烈忠武陵庙志》等材料对这些进行了补充,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关于诸葛亮身世的大部分记载都来自这一类材料。

毕竟过去了1000多年,所以这些材料的可信度有所降低,而它们相互之间也多有出入。比如,关于诸葛亮准确的出生时间就有很多说法,最有影响的有3个:4月14日,7月23日,8月1日。浙江兰溪诸葛大公堂所存《诸葛氏宗谱》记诸葛亮出生于181年4月14日;清道光九年(1829)所修《昭烈忠武陵庙志》记诸葛亮出生于181年7月23日。至于8月1日,引用颇多,但似无出处,细究之下可能源于1981年农历八月一日某地举办的纪念诸葛亮诞辰1800周年纪念活动,有人误以为诸葛亮的生日便是农历八月一日。

这些材料还提到,诸葛亮的母亲姓章,是在诸葛亮5岁的时候去世的,为照顾诸葛亮姐弟们的生活,远在泰山郡任职的父亲续了弦,这位继母姓氏不详,但孩子们对她都很孝顺,尤其是诸葛瑾,因为孝顺继母而为人称道(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不幸的是,诸葛亮8岁时,他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原本幸福的一家接连遭到如此打击,这些都深深烙在了少年诸葛亮的心中,不可避免地影响他性格的形成。


汝颍多奇士,山东出大汉。古代山东为东夷之地,据考证,东夷可能是介于白种人与黄种人之间的一类人,他们普遍身材高大。说起诸葛亮的长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羽扇纶巾”,是一个翩翩文人形象,但这个形象并不是真实的诸葛亮。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是个大高个儿,史书记载他成年后“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代1尺合今23.5厘米,按照这个计算,诸葛亮身高约1.88米,在平均身高低于今人的汉末,诸葛亮往人群里一站,显得非常突出。“伟”的含义接近于魁梧又偏重于修长,说明诸葛亮属于伟干长躯的那种山东汉子。

唐代有一本叫《姓源韵谱》的书,里面有对诸葛亮容貌的进一步描写,说他身材很好,如松柏挺拔,皮肤有点粗糙,但很滋润(形细如松柏,皮肤枯槁,但文理润泽)。《姓源韵谱》绝不是随意之作,因为它的作者是张九龄,尽管距诸葛亮时代也有几百年了,但应该不至于瞎编,可能张九龄看到某些我们现在已无法看到的史料。东晋裴启所著《语林》一书,也记载着对诸葛亮相貌的描写,说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对峙,乘着一架小推车(素舆),头戴葛巾,手持白毛扇,指挥三军,号令严明。《语林》与《世说新语》《搜神记》类似,严格说来不是史学著作,关于这段描写仅作参考,但是这个头戴葛巾、手挥白毛扇的形象无疑已深入人心,成为诸葛亮的标准像。

除了文字描写,有关诸葛亮的画像也有迹可寻。诸葛亮死后蜀汉很快为他画了像也铸了像,《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诏为亮立庙于沔阳”,这是最早为诸葛亮立的庙,即今陕西勉县的武侯祠,史书记载当时还“图形立庙”“均铸金以存其像”。勉县武侯祠里的诸葛亮像应该是最像诸葛亮的,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由于这里埋葬着诸葛亮,而诸葛亮又受历代的尊崇,所以诸葛亮墓至今仍保存完好,而诸葛亮的画像也应该保存过相当长的时间,为后人临摹、传播创造了条件。

据史料记载,唐朝阎立本、五代房从真、宋末赵孟頫、明代朱有燉等画家都画过诸葛亮像,他们看到的有关诸葛亮相貌的资料应该更多,所以所画的像即便不能完全复原诸葛亮的相貌,也不会凭空而画。其中阎立本所绘的诸葛亮像最值得关注,因为他算是一位“宫廷画家”,画过历代帝王画像13幅,应是奉旨而作,所以都应当有所依据。南宋画家王齐贤曾临摹过阎立本画的诸葛亮像,一直到清代这幅画像还在,著名学者赵翼就看过这幅画像,还作诗纪念。

明朝时,王圻和儿子王思义编撰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图录类书,名叫“三才图会”,由于取材严谨,编撰慎重,所以被誉为“明朝绘图类书的佼佼者”,在这部书里就有一幅诸葛亮画像,许多人认为这幅画像应取材于历代流传下来的真实的诸葛亮像。1630年,崇祯皇帝命画师依据武英殿中所藏书画为历代明君贤臣画像,画成后藏于文华、武英两殿。1749年乾隆皇帝命人将这批画像重新装裱,移藏于南薰殿,这就是著名的“南薰殿藏历代名臣画像”,其中就有诸葛亮的画像一幅。

“三才图会版”和“南薰殿藏版”的诸葛亮略有不同,比如脸形一个显瘦长一个较圆胖,胡须一个上翘一个下垂,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接近的,一看就是同一人。这说明,画这两幅像的人虽然临摹的对象不同,追溯上去却可能是同一个来源,也就是历代流传下来最接近诸葛亮相貌的画像。

综合来看,诸葛亮成年后个子挺高,身材修长,喜欢穿流行于汉末士人中的那种便装,有风度,有气场。山东汉子伟岸却不鲁莽,因为他们重礼仪。齐鲁又是文化昌盛之地,一山一水一圣人,“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作为孔孟故里,儒家思想对人们影响至深,形成了厚道直爽、重仁信义的民风。齐鲁也出好汉,《水浒传》一出,无人争锋。中国有两个地方的人爱夸自己家乡好,一是山西人,爱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再一个就是山东人,爱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如果有人说山东不好,山东人就会跟你急。

齐鲁崇儒学,也兴兵家,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等著名兵家出自这里,宋代官修《武经七书》作为兵家的必读经典,其中《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四部最重要的兵书作者都来自齐鲁地区。

诸葛亮就诞生在齐鲁大地,虽然早年事迹大都不可考,但山东汉子身上共有的自然基因和齐鲁文化留下的人文基因无疑对他产生了深深影响,为诸葛亮的成才和性格形成都打下了基础。

灰色的记忆

父母先后去世,诸葛亮面对的是整个家庭出现的重大转变,诸葛亮现在所能依靠的是兄长诸葛瑾。诸葛瑾此时已从洛阳回到故乡,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其实,即使父母仍健在诸葛瑾也要回来,因为天下已不太平,洛阳成为动乱的中心。

诸葛亮3岁时,也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全国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天下响应,万众影从,京师为之震动。汉灵帝召集群臣商议,决定解除党禁,发天下精兵镇压民变。时年30岁的曹操就在此时投笔从戎,担任骑都尉,参与平乱。24岁的刘备也终于等来了大干一场的机会,领着关羽、张飞等人参加了朝廷临时招募的军队,因功被授予安喜县尉。还有孙权的父亲孙坚,也跟人去镇压黄巾军,因功被授予别部司马。黄巾起义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后来,黄巾起义总算扑灭了,但朝廷元气大伤,社会更加贫困和动荡,政治更加黑暗,外戚和宦官的争斗更为剧烈,汉灵帝管不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公开卖官鬻爵。

诸葛亮9岁时,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拥立皇子刘辩继位,紧接着发生了董卓等外兵入京事件,何进被杀,董卓鸩杀刘辩,改立另一位皇子刘协为帝。为反抗董卓,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联络10余位刺史、太守结盟起兵,组成关东联军,开始了讨伐董卓之战。

诸葛亮11岁时,董卓挟汉献帝刘协迁都到了长安,后又被王允、吕布等人发动政变杀死,天下完全进入群雄割据混战的时代。


琅邪国所在的徐州,最高长官是徐州牧陶谦,此人善于在政治上投机,别人讨伐董卓,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对于辖区内参加关东联军的一律放行,但始终又坚持向董卓控制的朝廷进贡。

当时,除洛阳所在的司隶校尉部以外,天下各州之中,与徐州相邻的兖州、豫州、青州等地已是战火连连,陶谦注意保存实力,使徐州暂时避免了大的战事,中原地区一些人为避战乱逃到了徐州,靠近海边的琅邪国成为他们的首选。

由诸葛亮的家乡阳都县沿沂水而下,不远即是临沂,再往下,是琅邪国的治所开阳,大约在诸葛亮10岁时,大批由中原地区迁来的人住满了这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朝廷前太尉曹嵩,他是曹操的父亲。曹操此时参加了关东联军,并逐渐向兖州方向发展。曹操的故乡在豫州的沛国,那里已成四战之地。曹操的夫人卞氏是琅邪国开阳县人,也许因为这一点,曹嵩率本家数十口人来到琅邪国避难。但是,琅邪国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一场巨大的灾难随之而来。

诸葛亮13岁时,曹操占据了大部分兖州,被推举为兖州牧,他想把父亲接到自己控制下的兖州东郡。兖州所属的泰山郡离琅邪国最近,泰山郡太守应劭是曹操的手下,曹操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应劭。应劭是著名学者,《风俗通义》的作者,原本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并非曹操的嫡系。有人认为,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当年正是在应劭手下任职,其实这并不确切。《后汉书》记载了应劭担任泰山郡太守的准确时间,即汉献帝兴平六年(189),而诸葛珪已于上一年去世了。

也不知应劭是没把领导的事放心上,还是办这种事并不是他这个书生的强项,结果这件事办砸了,而且情况很严重。曹嵩一行虽然收拾好了开始上路,但半路上被人劫杀,包括曹嵩在内的曹家数十口人一个没剩,全被杀死。应劭吓傻了,不敢在泰山郡待下去,弃官逃到了袁绍那里。

曹操闻听大悲,继而狂怒,誓言报复。曹操派人去查,查来查去居然与徐州牧陶谦有关,劫杀曹嵩的是陶谦手下部将张闿,至于张闿是私自行动还是得到了陶谦的授意,至今这都是个无头案,史书说法不一。不过,以陶谦的个性和当时的局势,他绝干不出来这样的事,他缺少动机,也缺少绝对的实力。但曹操不管,在兖州站稳脚跟后他正要向外扩展,南面的徐州是曹操拓展势力的首选目标,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借口,哪儿能错过?所以,即使弄清楚了陶谦与劫杀曹嵩毫无关系,曹操也不会承认。他立即集结重兵杀向徐州,连拔10多座城池,大军推进至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曹操攻破彭城,之后下令屠城。陶谦一败涂地,退保徐州的大本营东海郡郯城。危难之际,刘备率数千人马及时前来增援陶谦。当时刘备还没有单干,他所属的幽州的公孙瓒集团正与冀州的袁绍集团激战不休,而曹操属于袁绍集团,曹操攻打陶谦,公孙瓒认为自己应该出手相救,这就有了刘备奉公孙瓒之命南下救援徐州,在刘备的帮助下郯城总算未失,陶谦躲过一劫。

曹操发动了多次南征徐州之战,这是第一次,进攻的路线是西边的彭城方向,诸葛亮的家乡琅邪国在东边,还不是主战场,因而影响不大。但到了次年,曹操卷土重来,发动了第二次南征徐州之战,这一次曹军改变了进攻方向,不走西路,改走东线,主力进入琅邪国北部地区,连下5座城池,一直打到东海(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这个东海,指的是徐州辖下的东海郡,陶谦的大本营郯城即在其中,该郡的管辖范围西到如今的山东省枣庄市,东到江苏省连云港市。曹操此战攻下的琅邪国5座城池都是哪几座不得而知,但是少不了开阳、即丘、阳都这几座沂水沿岸靠近东海郡的城池。

这是诸葛亮的家乡阳都县第一次面临大规模战事,之前虽然黄巾起义骤起,但主要在青州、兖州境内,琅邪国还相对安全。综合各种史料记载,曹军早期的军纪比较差,这大概与曹军早期的构成有关。曹操起兵初期,收编了大量地方武装,还有相当多的黄巾军旧部,虽作战勇猛,但纪律较差,屡次留下屠城和残杀百姓的记录。战火一起,生灵涂炭,这次琅邪国境内5座城池陷落的情景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惨状可想而知,少年诸葛亮目睹了这一切,从而在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让诸葛亮对曹操多少产生了本能的排斥,这种微妙的心理甚至影响了诸葛亮日后的政治选择。

虽然曹操此次南征徐州仍然未能全胜,遇到了重大挫折,张邈和陈宫秘密迎请吕布在曹操的后方兖州发起叛乱,曹操不得不仓促撤军。但是,所有人都明白曹操还会卷土重来,琅邪国已不安全。原本是避难之所的琅邪国,现在每天都有大量民众外逃。作为诸葛家长子的诸葛瑾,看着继母和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

叔父诸葛玄

好在诸葛亮和诸葛瑾还有一个叔父,关键时刻给他们提供了帮助。诸葛亮的叔父名叫诸葛玄,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早年在洛阳为官,具体担任什么职务不详,应该不是特别高级的官职,因为史书没有他在朝廷为官的记载。但地位也不会特别低,从他在洛阳的交游情况看,他有机会接触不少上层人士。

诸葛玄应该是一名中级官吏,当他在朝为官时,正值宦官争斗、董卓乱政,就连朝廷里三公九卿一级的高级官员说杀就杀,朝不保夕,更何况他们这些人。考虑到这些情况,加上诸葛珪病故,诸葛玄回到了家乡。

在洛阳期间诸葛玄交到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刘表,一个是袁术。刘表是兖州山阳国人,汉室宗亲,大学者王畅的学生,年轻时便入朝为官,何进担任大将军时聘他为大将军掾,相当于大军府里的处长。袁术是豫州汝南郡人,出身于世家大族,年纪轻轻便担任了河南尹,相当于郡太守。

诸葛玄的这两个朋友,一个是汉室宗亲、名师高徒,一个是世家子弟、年轻有为,在当时都是众人争相结交的对象。尤其是袁术,身边总是聚集着不少世家公子,他们经常在一起吃喝游玩,毫不避讳众人的议论,十分惹人注目(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诸葛玄跟他们非亲非故,也不是同乡,但关系处得很好。这说明,诸葛玄在朝中虽非高官,但地位也不会太低,同时也说明诸葛玄身上有着山东人所特有的崇信重义、好结交朋友的特点。就在诸葛玄回到家乡的前后,刘表和袁术的事业各自都有了很大发展,相继成为天下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

董卓秉政后,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此时各州的刺史已逐渐重权在握,是一个显职。荆州一带拥兵自重的人很多,有苏代、贝羽、张虎、陈生、蒯越、庞季、蔡瑁、黄祖等人,朝廷实际上已失去了控制。董卓除了给刘表一纸任命外,并无更多支持。

刘表的创业过程很艰辛,有一本叫《战略》的书记载了刘表初到荆州时的情况。刘表单人独骑来到荆州,两眼一抹黑,好在他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们一块在何进的大将军府里共过事,这个人就是荆州本地大族出身的蒯越。在蒯越的帮助下,荆州蔡氏、黄氏、庞氏等另外几家大族也对刘表给予支持,在他们的共同协助下,刘表先从荆州最重要的南郡下手,逐步统一荆州。当时南郡的郡治襄阳城里有张虎、陈生等人领兵据守,不听任何人的调遣。蒯越和庞季二人进城,劝说他们投降,刘表占有了襄阳。

荆州原先的治所在长江以南的汉寿,刘表索性把治所搬到襄阳,很快他统一了南郡,荆州下属的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等郡也都先后归顺了他,除最北面的南阳郡外,刘表控制了整个荆州。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刘表的态度跟陶谦一样,不参与也不反对。中原战乱,公孙瓒跟袁绍打,曹操跟陶谦打、跟吕布打,袁绍后来又跟曹操打,这些事刘表也统统不参与,埋头发展自己,荆州成为一片难得的和平之地。

再说袁术,与刘表的创业经历不同,袁术是打着反叛朝廷的旗号离开洛阳的。董卓把持朝政,与袁术的哥哥袁绍发生了激烈冲突,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一夕之间同时离开了洛阳。袁术来到荆州北面的门户南阳郡,在这里也很快站住了脚跟。随着势力壮大,袁术的控制范围逐步拓展到豫州、扬州一带,后来干脆把大本营迁到了扬州的寿春。

袁术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的目光不局限于一州一郡,也不会像刘表那样拥兵自保,而是积极参加群雄争战。扬州下辖6个郡,江北有2个,江南有4个,袁术一面派孙策到江东去拓展,同时也把目光盯上了江南的豫章郡,此时豫章郡太守周术死了,袁术觉得这是个机会,想派人到那里发展势力。派谁去呢?袁术想起了诸葛玄,便让人捎信给在阳都的老朋友诸葛玄,说自己想表奏诸葛玄为豫章郡太守,问他是否有意。


袁术能想到诸葛玄,至少说明3个问题:一是他们的关系确实很好,二是此前诸葛玄的官位不至于太低,三是诸葛玄是个有能力的人,袁术觉得把这件事交给他没问题。

诸葛玄接到袁术的信,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诸葛玄也知道此行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因为袁术虽然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后将军,但并没有权力任命自己做太守。袁术的任命严格来说是非法的,它还专门有个名词,叫作“表奏”。所谓“表奏”,也称“遥拜”,此时朝廷已西迁长安,对中原失去了控制,大江南北陷入军阀混战状态。仗虽然每天都在打,但是一些正常的行政管理、官员任免事务还要进行,在无法取得朝廷合法任命的情况下,各地的实力派便自行任命官员。具体做法是,将拟任官员的情况写一道奏表,向长安方向遥拜一下,念一遍,再将挟持天子的军阀大骂一通,表一下自己的忠心,程序就算完了。这个做法肇始于袁绍,后来大家觉得挺好,很实用,很便捷,既达到了目的,也有了一个说法和交代,便纷纷效仿。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用的也是这个办法。

程序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豫章郡是否由袁术说了算?答案是否定的。袁术新来扬州,虽然给自己“表奏”了个扬州牧,但他的势力远远没有达到豫章郡,诸葛玄去上任,顺利还好说,如果控制不了局面,那麻烦就大了。可是诸葛玄来不及思考这些,看着曹操的大军很快又要卷土重来,琅邪国将再陷灭顶之灾,为了一家人逃命,诸葛玄决定冒一次险。

诸葛玄与诸葛瑾、诸葛亮哥儿俩商量后,决定分成两路,自己先带领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他们的两位姐姐去豫章郡上任,诸葛瑾留在家乡,照顾继母,照看家中的产业。就这样,大约在汉献帝兴平元年(194),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一起离开生活了14年的故乡阳都,开始了新的未知旅程。

由豫章到荆州

豫章是一个大郡,郡治在南昌县,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全郡的管辖范围也与今天江西全省大致相当。由琅邪国阳都县到遥远的豫章郡南昌县,一路十分辛苦。诸葛亮随叔父赴任,最有可能走的路线是:由阳都南下进入东海郡,过郯城,再过彭城、下邳、梁国,转道汝南郡,由那里直向南,沿着南方大道过长江,到达豫章郡。

郯城、彭城、下邳、梁国,都是近年来各方反复交战的战场,尤其是彭城,不久之前曹军曾在此屠城,泗水为之断流。这是诸葛亮第一次走出家乡,虽然他才14岁,但心智已相当成熟。一路上所见所闻,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战争的认识和对苦难的理解。路上,当听到和看到曹军留下的累累暴行时,诸葛亮的内心自然会生出更多的厌恶和极度反感。

总算到了豫章郡,接下来的事,有不同的记载。

一个是《三国志》所说:远在长安的朝廷听说周术死了,正式任命了一个叫朱皓的人来当豫章郡太守,这样豫章郡便有了两个太守。面对这种情况,诸葛玄决定放弃,但他没有回老家阳都,也没有到袁术那里,而是想到了另一位老朋友刘表,便去了荆州,依附于刘表(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另一个说法来自《汉献帝春秋》:朝廷得知周术已死,袁术私自委任诸葛玄为太守,便派朱皓来代替诸葛玄。朱皓从扬州刺史刘繇那里借来兵,攻击诸葛玄,诸葛玄不敌,退守西城,汉献帝建安二年(197)正月,西城发生民变,杀了诸葛玄,把首级送与刘繇(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

这两个说法内容差不多,反正诸葛玄在豫章郡没待多长时间。但是,这两种说法的结果有很大出入,一个是说诸葛玄后来到了荆州,另一个说诸葛玄死在了豫章郡。相比较而言,后一种说法影响更大,很多书上都采用这个说法。《汉献帝春秋》相传作于汉末,作者失考,也有说它是西晋学者袁晔所撰,由于成书时间很早,所以是记录汉末三国历史的第一手材料。但看样子这部书并非出自大家手笔,裴松之一向对它很轻视,斥它“轻弄翰墨,妄生异端”,中间充满了“秽杂虚谬”,甚至认为它是“史籍之罪人,达学之所不取者也”。

但结合后面发生的事,《三国志》的说法似乎更为可取。前面说过,袁术任命诸葛玄当太守,看似挺风光,其实风险很大。《襄阳记》有一条记载,说襄阳城里有个“牵羊坛”,每有新任刺史到任,必先来此坛,牵着一只羊绕坛走,不管它,看它能走几圈,走几圈往往预示该刺史能干几年。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刺史不好当,太守很难干,说走人就得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更何况诸葛玄这个太守并非名正言顺。所以,当朝廷正式任命的太守到任后,诸葛玄没有理由跟他对抗到底,弃官是他的正常选择。

自动放弃了豫章太守一职后,诸葛玄没有回到家乡,是因为家乡的战乱更甚于之前,曹操果然发起了新的南征徐州之战,侄子诸葛瑾已携继母离开了阳都,远赴江东避难。

诸葛玄也没有回袁术那里,一来袁术交给自己的事是这样的结局,他不想再去见袁术,二来听说袁术的野心越来越大,社会上到处流传,说袁术已经暗中做着僭越称帝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去投靠离豫章郡不远的故友刘表成为诸葛玄自然的选择。如果诸葛玄在豫章郡被杀了,诸葛亮姐弟四人如何到的荆州,又如何依附的刘表,就成了很大问题。

而且,《汉献帝春秋》认为诸葛玄赴豫章郡上任不是袁术所任命,而是刘表任命,这不太符合逻辑。豫章郡属扬州,袁术自认为扬州是自己的地盘,还自兼扬州牧,所以会任命豫章郡太守。刘表是荆州牧,突然想起任命扬州的官员,不太可能。换成袁绍、公孙瓒、袁术这样的人,这也许是可能的,但刘表一向表示忠于朝廷,是一名模范的地方大员,在别人都不太搭理天子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年年向其进贡,深得朝廷好感,让他越权任命不属于自己辖区的官员,不怎么说得通。

所以,正如《三国志》所言,诸葛玄是袁术任命的,他后来去了刘表那里。


大约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这一年诸葛亮15岁。

刘表对老朋友的到来十分欢迎,把他们一行接到襄阳居住。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形成了多次难民潮,为躲避战争,人们开始向边境地区大规模迁移,开始只要没有战事的地方都成为迁移的目的地,后来战火越燃越广,大家只好拼命往远处跑,包括辽东、益州、荆州以及更远的交州。

在这些地方中,逃往荆州的人最多,因为相对而言这里与内地的交通最为便利,而且刘表主政后,荆州很少再起大规模的战事,相对安宁。荆州气候适宜农业发展,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这些都吸引大量逃难的人来此定居,其中包括大批的士人和官吏。人力资源历来都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国力、军力的重要体现,没用几年时间,刘表就发展成为“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割据势力。

在当时,刘表的综合实力仅次于袁绍集团,如果把治世能臣的称号给刘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刘表在地方治理方面确实有一套,他来荆州之前,这里并不是一片净土,人多好斗,贼寇作乱,到处不安定(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经过他的治理,这里变成了“万里肃清”之地,俨然是东汉帝国最后一片乐土。《后汉书》说刘表在荆州的治理很有成效,做到了“沃野千里,士民殷富”,官民都很高兴而且感到佩服(大小咸悦而服之),这应该不完全是溢美之词。

诸葛玄到了襄阳,并没有在老朋友刘表手下任职,推测起来,最大的可能是诸葛玄的健康出了问题,因为就在一年之后,他病逝于此。诸葛亮的父亲死得较早,叔父也在此时去世,诸葛亮自己死时也只有50多岁,这样看来他们这个家族似乎有遗传方面的问题。不过,那时候人的寿命普遍较短,这是当时的诸葛氏家族普遍缺乏长寿者的最重要原因。

诸葛玄的去世对诸葛亮姐弟四人来说又是一次打击,诸葛亮此时不过17岁,弟弟诸葛均才14岁,他们的大哥诸葛瑾又奉继母去了江东,由于通信艰难,也不知道他们那里的具体情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