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讲 燕都阆苑 堂榭点睛

古都雅韵——京名园楹联匾额赏析 作者:王立军,白如 著;贺宏志 编


第一讲 燕都阆苑 堂榭点睛

——绪论篇

楹联和匾额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艺术形式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梳理其中的源流关系,有助于理解其综合性的艺术特点。在品鉴楹联匾额的过程中,仅仅从文本出发进行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挖掘其历史背景、联系其建筑环境。《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回虽属虚构,但作者所受的文化熏陶和所持的审美意趣却是货真价实的,它提供给我们一个鉴赏楹联匾额的范本。

第一节 楹上文墨溯宗源

楹联,又称对联、对句、对子。“楹”,指厅堂前的柱子,楹联顾名思义就是张贴或悬挂在楹柱上的一组对仗的句子,其中前面的一句叫上联,后面的一句叫下联。由于古人写字时同一列内部是从上到下书写,列与列之间是从右往左书写,所以楹联的上联应该悬挂在右边的楹柱上,下联则要悬挂在左边的楹柱上。

那么,挂楹联或者贴对联时怎样判断何为上联、何为下联呢?方法之一是可以从联语的内容上加以判断:上联是引出话题,提出议题的部分;下联则是呼应上文,按下定语的部分。如果从内容上难以分辨清楚,更为可靠的办法则是从声调上入手:每句联语末字的平仄有着很强的规律性。通常上联的末字为仄声,下联的末字为平声。平仄的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很多古今音变的问题。往简单里讲,平声对应的就是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也即一声和二声),仄声对应的就是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也即三声和四声)。如下面是颐和园·澄鲜堂的一副楹联:

上联:已欣春景丽如许(xǔ 三声)

下联:又见西山云吐新(xīn 一声)

上联以“已欣”领起,下联以“又见”照应,从用词上就可以很容易辨识出上下联来。而且两句的末字分别为上声“许”和平声“新”,也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

颐和园·澄鲜堂下联

颐和园·澄鲜堂上联

从内容上看,上联与下联的关系从其俗名“对联”之中就可寻得。其魅力一方面在于“对”——上下联之间强调的是对仗。对应位置的词应该字数相同、顿逗合拍、词性一致、词义相关或是相反,但不能完全相同,否则就变为联家的大忌——“合掌”了(“合掌”就是指上下联内容完全一致,如同手掌相合)。另一方面则在于“联”——上下联相互之间要有机联系起来,不能互不关联。如果没有字句上的对应,或者缺少内在含义的起承转合,是不能称得上好对联的。

“楹联”一词在清代才被广泛地使用开来,成为对联的雅称,既可以指宫廷庙宇、园林堂榭张挂着的对联,也可以指书写在纸张之上,并不悬挂的对联。我们可以称前者这个特指的概念为狭义的楹联,将前后两者之和理解为广义的楹联。广义的楹联因其艺术形式本身与诗词骈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对其起源的判断就存在各种不同说法:

•东汉孔融说

孔融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小时候便聪颖过人,其“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古。长大之后孔融能诗善文,被曹丕所赏识,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满腹诗书,官至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后来还在曹操麾下担任少府、太中大夫等官职。终因好评论时政,刚直不阿,触怒了曹操,被曹杀害。孔融性好宾客,常常高朋满座、谈古论今,一时传为佳话。

传说孔融退居闲职之后,家中仍是宾客盈门。望着座中各位高谈阔论、针砭时弊,孔融也暂时忘记了壮志难酬之忧,说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这件事在《后汉书》中可找到详细记载。其中的这副对子也就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发现最早的对联。只不过这副对子只被作者口头吟咏,而没有书写下来张挂于门楹之上。我们认为,这副对子称作“口语对”是没有问题的,但将其作为最早的、成型的对联则有些牵强。

•后蜀孟昶说

宋代的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迎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提到的“桃符”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的著作当中就记载着桃符的由来:远在上古之时,东海度朔山这个地方总有鬼侵扰百姓。山上有一棵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两位神仙,遇到为非作歹之鬼,便用芦苇绳索捆绑起来投喂给老虎。于是,县官就命令各家各户在门前张挂画有这两位神仙的桃符。从此这一方土地上便没有了鬼患的威胁。桃符辟邪的习俗越传越广。到后来,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上写下门神的名字或画上门神的画像,张贴于门首,意在压邪驱鬼、祈求平安。

桃符产生之后,便沿着两条轨迹向前发展:一条是桃符上画有神仙画像的形式,到后来就演变为门神。一条是桃符上写有神仙名字的形式,渐渐演变为楹联。清代楹联研究大家梁章钜认为,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应当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末代皇帝孟昶所作。据《宋史》记载,孟昶在位期间,每年除夕都要张挂桃符,一开始只是命官员题写一些吉祥话。到后来皇帝觉得这些官员题写的内容不够雅致,便自己执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这副楹联被史书记载,则是另有原因的。孟昶题联不久,赵匡胤便发动了陈桥兵变,一转眼黄袍加身,后蜀灭亡,这位颇有雅兴的皇帝也被俘虏。巧的是宋太祖派去接管成都的官员姓吕名余庆,而孟昶投降之时也正值宋太祖寿辰的“长春”佳节。这样一个尴尬的巧合,使得孟昶所题写的楹联成了不折不扣的“谶语”,被作为帝王轶事记载下来,也就成为见于典籍的最早楹联了。

•唐代李宗道说

李宗道是李世民的堂弟,他十九岁便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卓著功勋。李唐王朝建立之后,唐太祖封其为江夏王。李宗道所撰写的对联在历史上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直到近几年才被学者从地方县志当中发掘出来。《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在编纂的过程中广泛搜集资料,依靠各方力量,从地方史志、姓氏族谱、断碑残碣、佚文手稿以及民间传说等渠道,发掘出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古联近千副,其中以李宗道所作的34字联为最早:

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

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奇

这34字对联对仗工整、语言清丽隽永,描写的是江夏灵泉山中林木幽深、清溪蜿蜒的空灵景象。这副对联被收录在《灵泉志》中,所存版本为清代传抄的孤本,现在珍藏于湖北图书馆内。此联一出,就被中国楹联学界认定为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楹联。

其实,这三种说法并不矛盾。受到古人阴阳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较为宽泛的对偶句在很早就已经产生。汉代大赋这种文体的产生,使得对偶骈俪的文风更为盛行。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孔融“口语对”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从其功能来看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随着格律诗的逐步兴盛,对联也在唐代迎来其发展的成熟阶段,从目前发掘出的唐联来看,其内容形制已经非常完备。所以将唐代视为严格意义上的楹联产生时期是不为过的。宋元明清则是楹联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统治者较为重视,文人墨客也有颇多作品。流传下来的巧联、长联、美联不胜枚举。

第二节 匾中脉络源流长

“匾”字在《说文》中作“扁”,《说文·册部》:“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可见“扁”字表示在门户上题写文字。这种文字即为“署书”,秦代通行的八种书体之一。后来这些词义专门用“匾”字来记录,“扁”则更多地记录形容物体平而薄的状态。“额”这个字则形象地点明了匾额所处的位置。额即为额头,处于人头部靠上的位置,同时正面朝前。门户之额也就是门楣之处。所以“匾额”这个词既点明了“题写”这一动作,又指明其所处位置。

在经典文献中,关于匾额的最早记载是汉高祖六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块匾额。明末清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一书当中,对匾额的产生进行过大胆的推测,大概的意思就是古人的匾额楹联的形制其实没有特别的规定,最初可能是文人之间赠诗赠文的形式演变而来的。如果字数较多,就书写在卷轴上,如果字数较少,就写在扇面上。如果超不过三四个字,写在纸上也不太方便,没有办法就放大字体写在木头上了。接受这礼物的人因为礼物太大不好收藏,又想让大家都看到,就挂在了屋子正堂之中。一个人有这种举动,大家就都来效仿,久而久之就变为了一种习俗。这种推测也比较符合事理。

楹联的产生和发展与讲求对仗的诗赋关系密切,而匾额则集中体现了古代汉语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两字便可组成一方匾额。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上就有“涵虚”和“罨秀”两块牌匾。“涵虚”指水,为水含映天空之意;“罨秀”指山,意为山峦笼罩着秀丽的景色。两匾东西相对、山水相映,也喻指颐和园中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三字匾额则多用在殿名、楼名之中,如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虽然用字明白浅近,但对照三大殿殿名的流传的历史来看,则可以从中挖掘到不少古人蕴藏在“和”字之中的天人观念。四字之匾则最为常见,有一些就是成语直接搬用过来,有一些则是从古人诗文当中化用而来,如中山公园中有个“来今雨轩”饭庄,便是化用杜甫诗中的小序得来:“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当年杜甫得到唐玄宗赏识的时候,舍中常客络绎不绝,而到自己穷困潦倒之时,却鲜有问津之人。“来今雨轩”则指的是能会三五好友的雅舍。更有许多如“建极绥猷”“允执厥中”之类的匾额,如不深究其典出的文献,则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要义。

匾额最突出的功用就是向人旌表和展示。在庙堂之上多为教化百姓类;文人故居中多为自励自勉类;风景名胜多为咏景助兴类;寺院古刹则多为弘扬教义类。在古代,官府会向乡里之中有德之人、中第之人赠送牌匾来树立榜样。民众也会向官府赠送匾额来赞颂其为官清廉。这些都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交往方式。

匾额的艺术特点不仅体现在其所书之字上,其形状、大小、装饰也有不少讲究。清代皇家名园中的匾额型制更是复杂。从形状来看,可以分为横匾和竖匾两种形式。竖匾一般用在宫殿、庙门之上来标示殿名、庙名。因其形状类似称量谷物的斗,所以又有“斗匾”这一名称。清代的斗匾上通常都满文汉文并列,喻指“满汉和璧”。横匾的样式更为丰富,乾隆之前比较推崇简洁明快的匾额形式,在黑漆木板上刻字描金,即“黑漆金字一块玉”。从乾隆皇帝开始,横匾的边框多进行雕花创作,饰之以龙凤、“卍”字等各种吉祥图案。这种繁缛的风格在慈禧年间达到顶峰。

1.tif

雍和宫斗匾

1.3.tif

国子监横匾

匾额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楹联相互关联,组成有机的整体。在楹联的体系中就相当于横批的作用。古人讲究中和对称,上下联各一左一右分布,在门楣至中的位置贴上横批则更显平衡稳定、气势突出。从内容上来看,横批往往能道出联语中未尽之意。颐和园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匾额,比方说夕佳楼的楹联匾额:

匾额:丹楼映日

楹联:雨晴九陌铺江练

岚嫩千峰叠海淘

上下两联描绘的是湖中夕阳晚照、澄江如练的绚丽美景,匾额“丹楼映日”则将镜头从湖上转回到了楼中——看美景的人的所在地。高耸的楼宇在夕阳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而这一切都映入人的眼帘之中,眼前的美景更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可谓是点睛之笔。

第三节 笔墨点画相益彰

汉字是组成楹联匾额内容的基础元素。楹联匾额的艺术特点需要经由汉字来表达展示。汉字的形体与楹联匾额紧密相关,许多名胜古迹的楹联匾额就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本身就是珍贵的书法作品。汉字的读音则与楹联的韵律问题关系密切,不少长联、妙联更是别出心裁地运用多音字来组构,增强了楹联内容趣味性以及与游客的互动性。汉字的意义则是构成楹联匾额的核心部分,字词的组构能够传达出或气势恢宏、或婉约清丽的意蕴,与建筑风格和历史传统相互映照,相得益彰。

•楹联与汉字之美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特点和魅力就在于有许多可以拆分和说解的空间。有一些对联高手便将汉字形体的这一特点熔铸到对联的创作之中。不仅要求做到上下联之间的对仗,每一联内部还前后呼应。利用汉字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汉字的字义,巧妙相对,令人称叹。

故事一:

明朝时期朝廷与朝鲜十分友好,两国时常派使臣互相访问。有一次,明朝皇帝派翰林唐皋出使朝鲜。朝鲜国王特别喜好中国文学,对汉字也挺有研究。他看唐皋是个有学问的使臣,就出了个对子,请唐皋来对下联。其上联是: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琴瑟琵琶”是几种乐器。每字上头都有两个“王”字,加到一块就是八个“王”,这八个“王”又都在字的上头,所以说是“一般头面”。

这可难不倒唐皋,他听了上联,在手中反复比划了几下,随即对出个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魑魅魍魉”是指形形色色的鬼怪坏人。这四个字左边都是“鬼”字,所以共有四个“鬼”字,这就是“四小鬼”。“鬼”里边的字又全不一样,这就是“各自肚肠”。唐皋的下联对得又工整又巧妙,朝鲜国王打心眼儿里佩服,对唐皋招待得特别热情。

故事二:

汉字当中有一些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有差异。有些文人便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将同一个字组成一联,利用其读音的交叉变换来表达语义。乍一看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细细品来别有一番趣味。

徐渭是明朝时期著名的风流才子,作得一手好联。有一年绍兴乡下建了一座露天戏台,请来徐渭给作个对联。没过多少工夫,两行大字就贴在了戏台两旁。百姓们团团围在周围,议论纷纷。原来这副对联着实有点奇怪:

盛盛盛盛盛盛盛

行行行行行行行

大家都不懂这位徐大才子又在葫芦里卖着什么药。这时徐渭才缓缓地说道:“乡亲们,这‘盛’字和‘行’字都有两种读法,‘盛’可读‘成’,也可读‘胜’。‘行’可读‘形’,也可读‘杭’。诸位把上联一三五六字读成‘成’,二四七字读成‘胜’。下联一三五六字读成‘形’,二四七字读成‘杭’,大家多读几遍试试看。”百姓们听罢纷纷带着江浙口音开始读。只听上联读成“成胜成胜成成胜”,像锣鼓震天之声;下联读成“形杭形杭形形杭”,像人声鼎沸之声。上下联合起来读,台上台下的热闹情景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出来。徐渭用这种汉字独有的多音读法模拟锣鼓声和喧闹声,形成了一种巧妙的互动,被当地人世代传为佳话。

•匾额与汉字之妙

故事一:

相传某进士的后裔想求郑板桥书写“进士门第”四字,制成牌匾,光耀门堂。板桥先生欣然允诺,但在写“士”字时,故意少写了下面那一横,变“士”为“十”。进士后裔收到题字后十分懊恼,心里怪罪郑板桥粗心大意、文识不高。但随便添上一横的话笔势又不协调。无奈之下再次登门,求郑板桥再给添上一横。板桥先生郑重其事地说:“我写字常常爱缺一横,邻村有户人家破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是我写的,那里既缺了‘一’还少了‘十’。最近我身体不适,无暇动笔。你若想要那一横,到他家那副对子上去套印将就一下吧。”那人没有办法,只能跑到邻村去找。果然看到有副对联字迹和郑板桥相似,只不过联语的内容让人捉摸不透:上联写着“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联是“南北”。进士后裔也无心多询问,便拿出自己的“进十门第”与之比照。“二”字和“三”字都有不少横,从中套上一个,“士”字便全了。但这家户主也是执拗,坚决不同意进士的要求。并说:“这副对联是郑板桥大人送的,笔墨值千金。你缺‘一’我缺‘一’,哪能随便要这‘一’。必须经由郑大人同意才行。”这位进士后裔十分懊恼,又折回去再次找上郑板桥。板桥先生笑道:“那户贫寒人家,只有二三四五,就是缺‘一’(衣)啊。六七八九,便是少‘十’(食)哪!”进士后裔恍然领悟其意,忙给贫寒人家送去柴米衣服,这样“进士门第”的“士”字便不缺横了。

故事二:

这个故事仍然与郑板桥有关。郑板桥为人疏放不羁、不惮权贵,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佳话。传说乾隆年间江苏兴化县有个土财主,依靠与衙门有些裙带关系,就仗势欺人、发了小财。虽胸中无墨,却也好附庸风雅。得知郑板桥是大书法家后,就打算花大价钱请他为自己家写一块匾。郑板桥一向不屑此类人等,这次却爽快地答应了。提笔写下“雅闻起敬”四个大字,用墨饱满、笔势雄健。不过郑板桥还有一个奇怪的要求,便是在制作匾额时,第一、三、四个字只在左边上漆,第二个字“闻”只能漆“门”字。财主还以为是什么秘籍,所以嘱咐下人严格照办,然后就高高兴兴回家了。但门匾挂上去没几天,财主就赶紧命人摘了下来,原来没有着漆的部分淡去之后,门匾上赫然写着“牙门走苟”四个大字,无疑是取笑财主为“衙门走狗”。

对于汉字,郑板桥不仅能够挥洒自如,展现汉字形体的魅力,更能深入到其构形和音义的层面,巧妙地利用汉字部件组合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多音字的偶合性来题写门匾,赈济百姓、讽刺权贵,留下了不少为人称快的佳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